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35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35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鼎才不管长阳门是不是堵住,既然大王逼着自己来看门,那自己就要尽职尽责,坚决把大门看到底。

“中尉卿,小夫不敢回去。”宝鼎也凑到他耳边叫道,“大王令下,小夫不敢不从,否则小夫就要去蓝田大营做伙头军了。”

张唐苦笑。这对兄弟都是疯子,一个比一个可怕,算了,你兄弟要疯,老夫就舍命相陪。

接下来,咸阳平民看到了史上最强悍的门监,公子宝鼎。

宝鼎手拿长戈。站在长阳门外的大道边上,昂首挺胸,气宇轩昂。

中尉卿张唐与他并肩而立,也拿着一把长戈,须发苍苍,老当益壮。

在他的身后,站着大秦黑鹰之冠曝布。然后就是中尉军里的一排将率。四周,二十名黑鹰锐士。外围是两百虎翼卫。再外围,则是张唐带来的五百甲士。

这哪里是看门,根本就是展示军威嘛。

长阳门给堵住了,城里城外的民众越来越多。都想看一眼公子宝鼎长啥样,可惜人海如潮,根本看不到,于是谁也不愿离开,人潮变得越来越大,欢呼声更是响彻了整个咸阳城。

这事马上传进了王宫,就连卧病榻上的老太后都知道了。

老太后当即派人去请秦王政。秦王政这一手太狠了,杀人不见血啊。公子宝鼎为什么做个小夫门监?因为得罪了楚系外戚?为什么得罪了楚系外戚?因为楚系外戚贪赃枉法,篡夺王国,于是盐铁大案、谋反大案就被公开了,很快就会传遍大秦国,楚系外戚将因此遭到大秦人的唾弃,权威、声誉都将遭到空前打击,楚系极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秦王政匆忙赶来。老太后只说了一句话,宝鼎从小在北疆长大,吃尽了苦,如今回家了,竟然还受这份委屈,我对不起兴国君,死了也没脸去见他。你随我一起去长阳门,把孩子接回来。

秦王政急忙下跪认错,苦苦哀求。老太后非常坚决,梳洗一番后,由秦王政扶着,颤颤巍巍地出了寝宫,上了辒车,直奔长阳门。

相国昌平君等公卿大臣闻讯,纷纷赶到宫门处拦阻。老太后不为所动,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秦王政面无表情。公卿大臣们虽然各怀心思,但大家都知道,老太后这个巴掌打得重,打得秦王政灰头灰脸,好不难堪。

耽搁了一会儿,车驾还是起行了。咸阳民众看到老太后和大王来了,更是欢声如雷。今天是个好日子啊,竟然有幸同时见到老太后和年轻的大王。

宝鼎一看老太后来了,当时就傻了。懊悔不迭。早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还不如听张唐的话,早早回家歇着去,这下把大王彻底得罪了。

老太后由秦王政搀扶着下了车,亲手把宝鼎扶了起来,还没有说话就已经老泪纵横,把宝鼎紧紧抱在了怀里,痛哭流涕,“走,孩子,回家。”然后老太后拉着宝鼎的手,把他带上了辒车,回宫了。

咸阳民众夹道欢呼,成千上万的人跟在车驾后面,一直把老太后送回了王宫。

还是老太后好,心疼孩子,爱护孩子,不像秦王,对自己的兄弟太刻薄了,建功立业回来了,不但没有奖赏,还罚他看城门,世上哪有这样薄情寡义的大王?哪有这样狠心的大兄?

老太后回到王宫,为迎接宝鼎回家,摆下盛大喜宴,宴请文武大臣。

筵席开始之前,文武大臣纷纷恭贺老太后。老太后紧紧拉着宝鼎的手,不停地流泪,搞得宝鼎也受不了,心里酸楚,泪水也滚了下来。

“你把衣服脱下。”老太后忽然对宝鼎说道。

宝鼎不敢不听,三两下把上衣扒开,露出满身伤痕。宝鼎身上的伤虽然好了,但伤疤纵横密布,触目惊心。

老太后双手掩面,痛哭失声。秦王政脸色微变,黯然无语。文武大臣们也是骇然色变。所有人都知道宝鼎在代北曾经遭受黑衣酷刑,但所有人都不相信,都认为这是老秦人为了能让宝鼎早日建功而故意夸大其词。今天他们知道自己错了,老秦人没有夸大其词,宝鼎的确在代北遭受了酷刑折磨,他能在代北刺杀成功,的确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代价。

“兴国君的血脉,这是兴国君的血脉啊。”老太后俯身把宝鼎抱在怀里,放声痛哭,“我对不起大兄,我没脸见他,我死了,你们就用块布遮住我的脸……”

秦王政跪倒在地,恳请老太后保重身体。

文武大臣也纷纷跪下,齐声恳求。

老太后紧紧抱住宝鼎,越哭越厉害,渐渐支持不住了。宝鼎有些害怕,暗自祈祷不要出事,这位老祖母其实蛮好的,他能感受到老祖母心里的那份真诚,更能感受到老祖母心里的痛苦和愧疚。

秦王政知道老太后需要什么,如果答应了,整个咸阳形势瞬间颠覆,局面将被老太后牢牢控制,自己将再次陷入极度被动,但老太后用孱弱身体为代价步步进逼,他毫无办法,束手无策。

“令,赐封公子宝鼎为二十等爵伦侯武烈侯,食邑河南两万户。”

秦王政一咬牙,大声宣令。

老太后心里一松,但痛苦却是有增无减。秦王政非常绝情,非常顽强,即使被自己逼到了这一步,依旧寸土必争,绝不退让。老太后蓦感心头剧痛,再也坚持不住,晕倒在了宝鼎的怀里。

宝鼎傻了。我做君侯了?

秦王政脸色铁青,眼里掠过一丝狞狰之色。

文武大臣沉默不语,神态各异,但眼里的惶恐却是清晰可见。

老太后一怒之下,毅然反击,很显然,她要不惜一切代价扶植公子宝鼎,决心将其打造成第二个长安君成蛟,那么,秦王政怎么办?

老太后这一招可谓妙若天成,彻底扭转了楚系的被动局面。宝鼎崛起了,老秦人实力强大了,接下来,秦王政的对手不是楚系,而是公子宝鼎了。咸阳局势再次轮回,公子宝鼎就像当初的长安君成蛟一样,被楚系坚决推到了秦王政的对立面,但公子宝鼎是否会成为第二个成蛟?秦王政是否像当初一样不得不依靠楚系外戚?

这道大王令当即公开,并在咸阳城隆重告示。

公子宝鼎做了武烈侯,咸阳沸腾了,民众盛赞老太后,而秦王政自然成为大家鄙夷的对象。

瞧瞧,公子宝鼎回来后,秦王政将其贬黜为庶民,叫他去看门,而老太后实在看不下去了,亲自将他接回咸阳宫,不但恢复了他的爵位,还将他的爵位一口气升到二十等伦侯爵。大秦国还是老太后最好,咸阳宫还是老太后说了算。

老太后身体不支,晕倒了,大王和武烈侯都跑去伺侯,这喜宴当然也就无法继续下去。

相国昌平君的心情非常好,大手一挥,都散了吧,明天我们去蓼园,一来恭贺武烈侯,二来也算是代替老太后欢迎武烈侯回家。

今天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夜中之后,咸阳城沐浴在漆黑的夜色里,但黑暗之中,一股股暗流却涌动不止,咸阳各方势力悄悄聚在一起,紧急商讨对策,就连秦王政都连夜召见了蒙氏和冯氏。

宝鼎仿若一梦,一天之内,从庶民到伦侯,从地上到天上,做梦一般不真实。

伺侯到了深夜,老太后幽幽醒来,握着宝鼎的手黯然垂泪。她难以想像,秦王政心狠如此,为了对付自己和楚系外戚,竟然把一个孩子从蛮荒之地逼出来,让他遭受非人的折磨和痛苦,何其残忍啦。

“我对不起你大父兴国君,也对不起你父亲公子弘,更对不起你。”老太后哽咽说道,“你或许怨恨我,恨我把你们孤儿寡母扔在乌氏那个蛮荒之地,但你牢牢记住,牢牢记住我的话,乌氏比咸阳好,比咸阳好千倍万倍,等你有一天懂事了,你就能理解我的苦心。”

宝鼎能理解,他现在就能理解。咸阳的权力斗争太血腥了,自己豁出老命给秦王政冲锋陷阵,但依旧没有赢得秦王政的信任,如今更是被老太后直接推到了秦王政的对立面,做了秦王政的对手。未来的命运是什么?历史没有记载嬴宝鼎这位大秦贵胄,所以宝鼎一无所知,但历史正在发生嬗变,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自己迟早要步长安君成蛟的后尘,兄弟阋(xi)墙,死于血腥残杀。

相比起来,自己宁愿待在乌氏放羊也不愿意到咸阳城来自相残杀。自己是兴国君一脉的传承,而兴国君、公子弘父子都是大秦储君人选,所以自己这个身份太敏感了,远远超过了庄襄王的庶子长安君成蛟。

现在楚系外戚在秦王政和自己的联手打击下血流满面,老太后没办法,为了芈(mi)氏子孙后代,她反击了,一招命中要害,把秦王政和自己同时打倒。

好厉害的老祖母啊。

宝鼎哀叹不已,但权力斗争就是这样,没有亲情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也没有退缩的余地。侥幸的是,秦王政在关键时刻还是顶住了,他没有赐封宝鼎为“君”,而是封了他一个“伦侯”,这一招反击得颇为不错,给他自己和宝鼎都留下了回旋余地。

在大秦二十等军功爵里,第十九等爵是关内侯,居住于本土“关内”,没有食邑,但有一定户数的租税收入。第二十等爵就是彻侯。彻侯又叫列侯,次一级就是伦侯。列侯可以有封地,食邑也多,比如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laoai1)都是这样,都有自己的封地,但伦侯没有封地,食邑数目也少。

列侯之上,就是“君”了。君有自己的封地或封邑,在经济上拥有大量特权,可以筑城和修筑宫室,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虽然发兵之权都在君王手上,但封君的实力和特权远超列侯。

老太后的本意是逼着秦王政封宝鼎为君,宝鼎一旦为君,权势暴涨,老秦人随即水涨船高,对秦王政的威胁就大了。在楚系外戚的推波助澜下,秦王政会寝食不安,兄弟必然相争,最后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的就是楚系外戚了。

但秦王政咬牙死撑,就是不封宝鼎为君,连个列侯都不给,就封了个食邑两万户的伦侯。这个位置非常恰当,既能在场面上交待过去,把今天这个难关度过,又能压制住宝鼎,阻止他权势的暴涨,更重要的是没有让楚系外戚彻底颠覆局面,秦王政还有扭转乾坤的机会。假若他没有顶住老太后的重压,封了宝鼎为君,那他连逆转的机会都没了,不得不与宝鼎自相残杀。

咸阳宫里,秦王政辗转难眠,而宝鼎更是一夜未眠,唯有老太后安然入睡。




第一卷 崛起 第125章 谁是目标?

第二天上午,宝鼎从咸阳宫回府。刁斗巷里已是车马如云、人声鼎沸了,文武大臣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蓼园里一片喜庆,恭贺之声不绝于耳。谁能想到,昨天早上还是小夫门监的公子宝鼎,出去遛了一圈,回来就是伦侯了,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确让人目瞪口呆。

老秦人喜气洋洋,早早就跑来了,王陵、麃(逼ao)公等人似乎根本不做遮掩,大大方方地告诉咸阳人,我们就是公子宝鼎的后盾,我们和公子宝鼎就是血脉相依的一家人,公子宝鼎做了武烈侯,我们就是高兴,就是要大摆宴席。

老秦人把这个气势是摆出来了,但心里却是忐忑不安。咸阳宫里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公子宝鼎做为风暴的中心,当然是异常醒目,但如今他不是醒目,而是“万众瞩目”了。在这场风暴中,公子宝鼎的份量越来越重。现在更是举足轻重,他的一举一动已经决定了风暴的大小,决定了风暴的方向,决定了风暴的肆虐程度。

在东湖白楼,宝鼎见到了王陵、麃公和王绾。

咸阳局势的风云变幻远远超出了老秦人的预计,事前谁也没想到,形势一日之间就给楚系颠覆了,现在不但大王被动,老秦人更是极度被动。

“目前形势下,按原定计策继续下去已经没有意义。”王陵叹道,“老太后张开双手欢迎你回家,楚系不计前嫌全力帮助你上位,这种时候就算我们一鼓作气打到底,最终也不会有任何成果,反而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

“老太后此计高绝。”王绾抚须苦笑,“这招以退为进打得我们措手不及。”

“我们还没有退,楚系先退了,而且机会把握得非常好,瞬间逆转劣势。”麃公苦叹,“武烈侯,你说说看,这案子怎么审?审到什么地步为止?”

宝鼎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突然之间,自己的位置就变了,成了秦王政的目标,这实在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大王会把我做为目标吗?”宝鼎问道。

三个人互相看看,摇摇头。

“暂时还不会。”王陵说道,“但现实问题是。我们继续抓住盐铁大案、谋反大案打击楚系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而楚系也会改变立场,转而主动与我们缓和关系,这种姿态做出来之后,大王就不得不把目标对准你。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继续打击楚系,就等于帮了楚系,逼着大王和楚系联手,给我们重重一击。”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王绾说道,“河北大战中,王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