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03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03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饭鳌妒芳恰返氖焙蛉狈ψ柿希源蠓睬鼐蠼荩加姓妒锥嗌俚募吐迹鼐蟀埽蛴镅刹幌辍

假若桓齮是惨败而归,那和今日宜安大战的结果有什么不同?桓齮率十七万大军攻打赵国河北,一番恶战之后,只剩下八万余人,其中麃公的两万北军尚余一万四千多人,桓齮从南线带过来的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激战三个多月,损失近十万军队,最后退回太原,这当然是一场败仗,而且是惨败。这时候对咸阳来说,损失十万人和损失十五万人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都是惨败。

自己在河北战场竭尽了全力,最后甚至不惜舍生取义,最终也就多救了几万人而已。历史轨迹在河北战场的确发生了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偏转,但放到整个时代,放到整个秦国的政局中,这就好比向河里丢了一块石头,除了溅点水花以外,对奔腾的历史洪流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偏转,那笼罩在晋阳的云雾就遮掩不住自己的眼睛,自己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返回咸阳?待在晋阳这块地方,就如同漂浮在历史长河的支流,永远都没有改变历史的机会。

唐仰越说越是气愤,声音不知不觉就大了。宜安决战前后,麃公一直与公子宝鼎待在一起,如今公子宝鼎受赏了,麃公却要为宜安决战的巨大损失承当责任,这都是什么道理?还有没有天理啊?

宝鼎还是不说话,颇有兴趣地打量着唐仰。唐仰三十多岁,长相很普通,因为出身寒门,依靠琴氏的帮助才得以谋个好差事,这份差事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在普通人眼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他很珍惜,为人做事小心谨慎,唯恐丢了这份好差事。宝鼎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前世,他仿佛又看到自己正在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不过那时候对人生还没有感悟,整日里还在为了爱情而挣扎,不像唐仰,有家有口了,一门心思想就是为了父母妻儿,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此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胆小,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送死。如果我还能回到前世,我也要像唐仰一样,好好活着,为父母妻儿努力工作,为此就算再委屈也值得。

“公子,咸阳名义上是惩罚麃公,实际上是变相地打击王翦上将军。”唐仰的确气愤,本来他立功了,可以升官晋爵的,这可以改变他一生的命运,给他的家庭带来很大变化,但结果却一无所获,空喜欢一场,所以他义愤填膺,有些晕头了,脱口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咸阳如此做法大失人心,不但让将士们失望,还会激起军中将率们的矛盾。公子是不是不信?公子以为老秦人能忍得了这口气?王翦会任由桓齮打他的手下,打他的脸?这事闹大了,晋阳军方肯定要互相打起来。老秦人一旦愤怒,后果不堪设想。”

宝鼎面显惊色,好象被唐仰这句话吓住了。

公孙豹和琴唐也被唐仰这番话吸引了。公孙豹面带浅笑,抚须不语。琴唐看到唐仰过于激动,口不择言,担心他惹下祸事,急忙咳嗽了两下,提醒唐仰不要胡言乱语了。唐仰霍然惊觉,心里骤感窒息。公子宝鼎是什么人?这种事他能不知道?我在他面前胡说八道,不是自找没趣吗?

“公子,我……这个……瞎说,瞎说。”唐仰面红耳赤,尴尬地解释道。

宝鼎笑笑,摇摇手,示意唐仰不要紧张。刚才唐仰那番话提醒了他,让他突然想到了咸阳此举背后所隐藏的玄机。假如历史轨迹没有变,那么在特定节点上的结果就不会变,通过这个已知的结果倒推到晋阳今天的紧张局面,不难估猜到咸阳想干什么,正在干什么,接下来又要干什么。

宝鼎望着唐仰,忽然觉得他很亲近,甚至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宝鼎前世的记忆一直牢牢占据着他的思想和灵魂,让他一直很难适应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至于融入到这种身份并且站在这个高度去改变自己更是千难万难。他本贫贱,却非要强迫他做个贵族,做个先秦时代的贵族,拥有这个时代贵族的思想和灵魂,这太难了,这就好比突然让一个平民去做公爵伯爵,这个难度太大了。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从出生开始就与生俱来,刻骨铭心,非后天可以改变。比如宝鼎现在这种感觉,与平民非常亲近的感觉,就会伴随他一生,而这将对他的未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你想去咸阳吗?”宝鼎忽然问道。

唐仰愣住了,接着心跳骤然剧烈,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这样突然降临了。

公孙豹微微皱眉。他出自行伍,以军功取爵,一个纯粹的军功贵族,他不喜欢唐仰这种耍聪明卖嘴皮子的小吏,更不喜欢在宝鼎身边看到这种猥琐小人,尤其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唐仰胆小,怕死,没有血性,还是一个说着一口鸟语的巴蜀楚人,这样的人怎能留在公子身边?公子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琴唐却是又惊又喜。公子宝鼎已经显露出他强悍的实力和诱人的前景,巴蜀人在晋阳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当务之急是建立与公子宝鼎的亲密关系,但仅靠一个假的夜郎国公主绝无可能,还需要拿出更多的东西以打动公子宝鼎,不过考虑到咸阳的局势,巴蜀人又不能做得明目张胆,这时候唐仰如果能待在公子宝鼎的身边,获得公子的信任,由他来传递消息,那巴蜀人就能掌握主动,进退有据。

赵仪那个假的夜郎国公主太惹眼了,而唐仰一个小人物根本进不了咸阳大权贵的视线。公子宝鼎此刻选择这样一个人放在自己身边,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大有深意啊。

“你这小子,还愣着干什么?”琴唐笑骂道,“公子既然器重你,让你追随左右,那就不要让公子失望,更不要丢了琴氏的脸。”

唐仰心领神会,当即大礼跪拜,拍着胸脯发毒誓。

宝鼎不以为然,他从来不信什么誓言,之所以把唐仰留在身边,纯粹一时冲动,哪里想到这其中竟然牵扯如此之多。身份地位太高,做什么事都有牵扯,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周全,远没有做普通人的自由。宝鼎目前还没有这种认识,他还是以平常心来做事,结果自然和他的本意大相径庭,甚至好心办坏事。

“如果桓齮和王翦两位上将军大打出手,咸阳怎么办?”宝鼎待唐仰重新坐下,忽然问了一句。

唐仰张口结舌,答不出来。

“咸阳为什么要蓄意挑起军方的矛盾,让老秦人和楚系将率大打出手?”宝鼎又问了一句。

唐仰苦笑,他位卑权轻,远离权力中枢,对这种事一无所知。

就在这时,曝布冲了进来,神色紧张地说道:“公子,行辕出事了,打起来了,连军队都调动了。三位上卿和郡守已经赶赴行辕,但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让步。郡守派人来,请公子即刻去一趟行辕,居中调停。”

宝鼎失声而笑。唐仰刚刚在这里预测军方要互相打起来,结果行辕那边马上就出事了,还真的灵验。

宝鼎笑了,公孙豹也笑了起来,摇摇头,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三位上卿?他们跑去干什么?还有那位冯郡守,他跑去添什么乱?这是军方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干系?我看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琴唐和唐仰闭紧了嘴巴。晋阳果然出了大事,这下子热闹了,只是没想到的是,竟然要公子宝鼎出面调停,这里面就大有名堂了。公子宝鼎在河北一战成名,在军中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但这仅仅是一种声誉,和威信没有半点关系。在军中若要建立威信,需要血淋淋的军功,需要强悍无比的实力,但宝鼎没有,他那点军功实在拿不出手,他在军中更没有实力可言,所以这事让宝鼎出面调停,根本就是笑话。

“开席吧,开席吧。”公孙豹冲着曝布挥挥手,“把白家、司马家和乌家的小子叫进来,还有几位锐士,都叫进来,一块吃酒。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吃我们的,各干各的事。”

宝鼎也冲着曝布说道:“我师傅肯定不来了,赶快开席吧。怠慢贵客了,失礼失礼。”

很快,该来的人都来了,酒菜也上来了,开怀畅饮。

酒至中途,冯劫又派人来了,说北军将士义愤填膺,已经擂鼓集结了,而南部军队也不示弱,叫嚣者要把军队拉出来,与北军一较高下。请公子急速赶赴行辕调停。

公孙豹生气了,冲着曝布叫道:“派个人去告诉郡守,公子不过是个戍守辎重大营的五大夫,他去行辕干什么?晋阳有两位上将军,还有一位少上造将军,军方的事当然由他们出面处置。你叫人问问他,他是不是老糊涂了,连大小尊卑都搞不清了,还做什么郡守?”

宝鼎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师傅这是干什么?这么屁大点的事情就要我出面?你要太看不起我了吧?要我出面可以,把事情再闹大,闹得不可收拾了我就去。王翦、桓齮、麃公都不露面,任由部下闹事,这明显就是以武力威胁咸阳,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惜你们都低估咸阳了,咸阳那位大王就等着你们闹了,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是发生激烈冲突,那大王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也就可以出面了。现在你们虚张声势,把事情闹得这么小,我怎么出面?我出面了还是无济于事,无法帮助我返回咸阳啊。




第一卷 崛起 第一百章 他为什么要逃?

晋阳波涛汹涌,众人各自忐忑。这顿酒自然吃得难受。

琴唐和唐仰不敢久留,酒筵刚一结束便提出告辞,宝鼎却婉言相留。琴唐和唐仰以为宝鼎只是客套,坚持要走。宝鼎犹豫了一下,忽然问道:“你们和咸阳之间一直保持联系吗?”

琴唐迟疑了片刻,微微颔首,“如果事情紧急,三天内可以把消息送到。”

宝鼎凝神沉思,稍许,伸手相请。琴唐下意识地以为宝鼎有什么事需要联系咸阳,但事关机密,不得已利用他们的渠道,于是跟着宝鼎走进了偏帐。唐仰却留在帐外,与乌重闲聊。这两人有共同语言,谈的都是回易之事,非常投机。

琴唐本想拿着书信就走,谁知宝鼎进了偏帐后又陷入了沉思,眉头深皱,颇为踌躇。琴唐看他想得入神,不好打扰,只好先坐下了。等待宝鼎拿主意。

“小家主离开晋阳之前,可对先生说过什么?”宝鼎坐到了琴唐的对面,低声问道。

琴唐手抚长髯,沉吟不语。他从宝鼎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危机,显然,宝鼎要办的这件事关系重大,不是送封信这么简单,或许需要巴蜀人的帮助。

“隗(kui)氏家主离开晋阳之前,曾到辎重营找过我,与我长谈了一次。”琴唐郑重其事地说道,“公子或许不清楚我的身份。在秦国我是大匠,在巴蜀琴氏,我是琴氏小家主的大父。我这一辈有十七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九。在我前面有四位兄长,如今都已作古。”

宝鼎闻言,当即露出了笑容。琴唐这句话说得很清楚了,他在琴氏家族说话有相当的份量,之所以还留在晋阳,其实是受隗氏所托,继续关注晋阳的形势,必要时候给公子宝鼎以助力。幸好隗氏做事考虑周全,否则自己今天即使想到了破解晋阳局势的办法,也因为距离咸阳太过遥远,鞭长莫及而错失良机。

“先生,隗氏能否影响楚系的决策?”宝鼎又问道。

琴唐白眉紧皱,犹豫了片刻问道:“公子要办的事是否与今日晋阳局势有关?”

宝鼎摇摇头,笑道:“晋阳局势无关紧要。关键是咸阳,咸阳的决策直接决定了晋阳局势的变化。”

琴唐虽然听说了宝鼎有惊人的天赋和与年龄完全不相对称的成熟,但一直将信将疑,现在与宝鼎面对面坐着,看他举止,听他说话,琴唐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公子的确非同一般,尤其此刻表现出来的成熟和老练,没有丝毫的造作和伪装,让人完全忘记了他的真实年龄,不敢再把他当作一个涉世未深的弱冠少年。

琴唐预感到宝鼎要做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以巴蜀隗氏的力量未必可以做到。

“我无法回答公子。”琴唐郑重说道,“隗氏世代与楚国芈(mi)氏王族联姻,与楚系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代的隗状、隗藏兄弟与相国昌平君熊启是表叔侄关系,称呼华阳太后为表姑祖母,关系自然深厚,但隗氏背景太复杂了,以致于楚系外戚一直有意识压制隗氏,以防止隗氏对楚系造成威胁。”

“隗氏自入巴蜀之后,便与蜀国(当时是开明王朝)开始了联姻。几百年下来,隗氏在巴蜀的势力极其雄厚。秦国灭蜀之后,以蜀国子孙为君侯继续统领巴蜀。昭襄王时期,秦国把公主嫁给了隗氏,正是要利用隗氏的力量迅速削弱蜀国王室在巴蜀的影响。现在蜀国已经成为历史,其王室子孙早已沉寂,隗氏取代了蜀国王室成为巴蜀最有实力的家族,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