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万事如易 >

第567章

万事如易-第567章

小说: 万事如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头一拨人,多半是官位不高,不谈能力好坏,但吏部记录的考评年年是优良,算是朝堂中游一股势力,且为数不少。这几十个人带着镣铐上了公堂,个个是灰头土脸,满心惴惴,只怕是死期到了,抬头望一眼青天,但见高堂上独独摆着一把威虎太师椅,椅上坐着一个身穿劲袍软甲的男人,头挽白翎羽冠,肤若铜色,天庭饱满且双目漆亮,好胜天兵天将下凡。
  众人心悬起来,其中有人瞧着坐上这位燕国贵人眼熟,一时想不起像什么人,就见一旁杵着的那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跨刀向前一步,虎声虎色道:“尔等罪人,堂上乃是大燕昌平王,还不磕头跪拜!”
  这一嗓门狮子吼,把一群文臣吓得不轻,当即就有些人腿软跪了下去,也有些有骨气的,硬挺着没有出声。
  薛睿扫过他们脸上神情,摆手让沙廖退到一边,开口告知众人:“自古成者王,败者寇,前朝君王昏聩无能,外不能抵御番邦,内却摒弃忠良,上违背祖训,下不顾黎民百姓。由我大燕取而代之,乃是天命所归。”
  他略作停顿,换了个坐姿,倾身向前:“然,我君胸襟宽广,素有容人之量,虽生擒了崇贞帝,却留下他一命,此为不杀之恩。至于你们这些罪臣,要想保住性命,除非——弃暗投明。”
  话音落下,但见众人神情变幻,不尽相同,虽有人意动,却没人吱声。一来是不想落得一个贪生怕死的臭名声,二来唯恐这是一次试探,谁都不愿做那出头鸟。
  “诸位休要听这贼子妖言惑众!”竟也有那不怕死的犟驴,伸出头来挨鸟枪,脸红脖子粗地嚷嚷道:“东菁王大逆不道,谋朝篡位,人人得而诛之,什么弃暗投明,我看你分明是要陷我等于不忠不义,我柴某人宁死不屈,有本事你就杀了我,我绝不会做你们这群燕贼的走狗!”
  薛睿正眼打量此人,问他道:“你不怕死吗?”
  那人一仰脖子,“何惧之有!”
  “好胆色。”薛睿淡淡夸他一句,不等此人面露得色再撂两句狠话,就见薛睿轻轻挥了下手,传令下去:“拉出去,斩首示众。”
  接着,众人便见那刚才还一副大义凛然模样的柴某人被士兵卡住了脖子,挣扎不能,就像死狗一样拖了出去,就在公堂门外,手起刀落,血喷如柱,新鲜的人头滚到地上,剩下那大半截身子抽搐了两下,便一动不动了。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靠近门边站的那几个官员被喷了一脸的血沫子,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抖如筛糠,看着地上那一具无头死尸,如同看到了自己的死状,有些不济的甚至当场捶胸作呕,吐出一滩污秽,一股浓郁的腥臭味弥漫开来。
  “还有谁一心赴死,现在可以站出来,本王成全他。”薛睿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冷眼扫视堂下众人。
  一片死寂,毫无人声。
  若说之前还有人想着这位燕国王爷不会将他们赶尽杀绝,有心逞一逞英雄,那么亲眼目睹同僚斩首之后,心中那点儿勇气瞬间消失无影,就只剩下畏惧了。
  有活路,谁想死。
  “没有人了吗?”薛睿又问了一遍,见到他们识相,满意地点了点头,兀自说道:“这就对了,别把自己看得太高,这世上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就这么死了,史书上也不会多记你一笔。何谓忠,何谓不忠?学学你们的司天监大提点,既能拼死救驾,也能忍辱负重,本王倒也佩服。在这里逞几句口舌之利,那不是忠,那是蠢。”
  吓也吓过了,该说的都说了,薛睿不多浪费唇舌,下达了最后的通牒——
  “今日暂放你们归家,回去好好想想,三日之后,谁人想通便写好一封自荐书,呈到本王府上。”
  一时地狱,一时天堂,这一群安朝官员先是吓破胆子,又听这大燕王爷说要放他们回家,一个个都蒙了,直到有士兵上前为他们打开镣铐,这才反应过来,真地是要放他们回去。
  谢天谢地,保住命了!
  “敢、敢请王爷示下,府上何处?”有人硬着头皮问道。
  薛睿弹了弹手指,脑中过了一遍京城空置的几座豪宅与别院,顿声道:“本王暂居定波馆。”
  定波馆建造风格独特,素有安陵第一别院的美誉,原是兆庆帝赐给湘王的宅子,后来崇贞帝继位,湘王意图谋反被抓,落得个狱中自戕的下场,人都死了,家产自然是充公,崇贞帝吝惜这座园子,没再舍得另赐旁人,于是定波馆就留空到现在。
  薛睿依稀记得余舒夸过那园子精致。
  放走第一拨人,薛睿紧接着又见了剩下两拨官员。他这第二拨人,多是他的旧交,沾点亲带点儿故,比方说大理寺卿郭槐安,原就是他的上司,同薛家也有世交,他总得给人家留一条活路,不能一口气逼死了。
  既是旧人,见面哪能认不得,即使样貌有些变化,但还是有人喊出薛睿的名字,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薛睿却打定主意不相认,神情纹丝不动:“本王名唤刘世宁,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不知你们口中说的薛睿是谁,想来他与本王这张脸长得十分相似。”
  郭槐安就在底下站着,离他不过丈远,清清楚楚认得那是薛睿,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听他否认却是不信,忍不住出声道:“薛家乃是皇亲国戚,数年前,朝廷派出钦差前往宁冬城问罪,结果发现早已失踪的薛家大公子成了东菁王的入幕之宾,因此一家老小受到株连,阁下不曾听闻吗?”
  郭槐安话里有弦外之音,明摆着是在指责薛睿,薛家蒙难的罪魁祸首就是他。
  薛睿从容不迫道:“我与那薛家公子素不相识,确是有不少人将我错认成他,想必当年那位钦差也是看花了眼,错将李逵当李鬼。”
  他心里明镜似的,岂是旁人一两句话就能动摇心智。当初司天监选定由刘昙继位,就一定不会让薛家这门外戚做大,何况薛凌南暗地里同湘王勾结,就算没有他这一回事,薛家也注定要败落。
  幸而有余舒替他周旋,保住了母亲和妹妹的性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郭槐安暗自叹息,心知薛睿是不会承认他的身份了,他于是不再纠缠。薛凌南人都死了,再争这些是非有什么用。
  “原是我认错了,细看之下,王爷却同薛家大公子有些区别。”
  郭槐安是薛睿昔日上司,就连他都说是认错了,旁人哪怕心中有疑,也都咽回了肚子里。
  薛睿清了清嗓子,言归正传,说起招安之事。这一回,倒是没人跳出来逞英雄,大骂燕贼,但是这一群人明显比刚才那一群人骨头硬,即使怕死,也不会写在脸上。
  其中郭槐安最是德高望重,他率先表态:“郭某年事已高,本就有告老之意,只怕不能为贵国效力,还请王爷格外开恩,放我回乡养老。”
  薛睿这回没有喊打喊杀,反而出声挽留,郭槐安执意不肯,他也没有强人所难,道:“这样可好,诸位今日先行回家,考虑一番去留,本王静候佳音。”
  说完,就放人走了。
  最后一拨人,为数不多,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达官贵人。靖国公和忠勇伯赫然在列,另有几个崇贞年间提拔起来的新贵,没享两年荣华富贵,就成了阶下囚。
  将他们留在最后,是因为薛睿并无招抚之心。靖国公和忠勇伯看见他都是一副见鬼的样子,却无人敢问。
  薛睿开头还是那两句“成王败寇,天命所归”的调调,再来就是有话直说了——
  “本来你们都是死路一条,但是本朝初立,不宜多造杀孽,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回到牢里,每人写上一份罪己状,并列举前朝不是。待皇上批阅之后,便放你们出去。”
  薛睿确实不想赶尽杀绝,可他也不会给这群人留下后路,一份罪己状,便断了他们所有的念想。是死是活,由他们自己选择。
  前面放了两拨人,剩下这些,重新关回牢里。这也是在给那些侥幸回家的人做个对比,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处境。
  解决了这一件大事,薛睿又进宫复命,顺带在燕帝面前提了提那所别院,燕帝对他十二分的放心,没有过问招安的细节,大手一挥,就将定波馆赐给了他。
  末了才问起薛睿:“朕怎么听说,你把前朝的大提点给掳到你大营里去了,还听说那大提点是个貌美女子,二弟啊二弟,你老实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薛睿闻言,当即就撩袍子跪倒在地,一脸肃容:“容臣禀奏。”
  燕帝倒被他唬住了,连忙道:“起来说话,朕又没有怪你什么。”
  薛睿不肯起身,执意要跪着说话,燕帝拿他没辙,只好让他快讲,“说吧说吧,恕你无罪。”
  “告知君上,臣与那大提点余氏,早在五年前便已私定终身。”薛睿目光坚定的望着眼前的一国之君,面露恳求:“臣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君上念在臣开国之功,成全这一桩婚事。”
  言下之意,他可以不做大燕昌平王,可以不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只要那个女人。
  燕帝眼中异动,皱起眉头,冷下脸问他:“不过是一个女人,值得吗?”
  “臣意已决。”
  燕帝瞪着他,忽而笑了出来,抬手示意他:“起来吧,朕准了。你与朕名为君臣,实为手足,莫说你喜欢的是个前朝大臣,哪怕你喜欢的是前朝的妃子,朕也会叫你如愿。”
  “臣谢主隆恩。”薛睿叩首谢恩,欣然起身。
  燕帝笑道:“等到国师进京,朕便做主给你指婚。”大燕国师刘雁,即是云华。
  薛睿得偿所愿,脚步轻快地告退离去。看不见燕帝望着他背影时候耐人寻味的眼神。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二弟如此心性,朕倒是可以安心了,”燕帝自言自语,念头一转,忽又想起一茬,扶额道:“朕差点忘了华岚那丫头,这下坏了,若然被她知道世宁要另娶她人,那丫头不得翻了天了!”
  
  第八百零二章 番外 二十六
  
  燕帝在宁冬城拥兵自立时,追封先考为太祖,其母韦氏为皇太后,胞妹姜嬅为大长公主。
  韦太后年轻时候背井离乡远嫁辽东,太祖常年征战,沉疴早逝,是她母代父职,独自抚养了一双儿女长大成人。可以说姜怀赢后来会走上一条皇权争霸之路,多半是受到了她的影响。
  姜嬅亦不是寻常女子,燕帝开疆扩土进攻中原,麾下猛将无数,若说昌平王刘世宁称第一,那么这位长公主论功劳至少也能排进前十。试问这世上有几个女人敢于冲锋陷阵,战场杀敌?姜嬅虽不擅带兵,但论勇猛,鲜有人敌,因此在军中威望极高,备受人推崇。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身份尊贵的女罗刹,眼高于顶且脾气火爆,年过二十五却仍未婚配,韦太后为着宝贝女儿的婚事,简直是操碎了心。
  进京途中,韦太后对姜嬅下了最后的通牒——“等到了安陵,说什么你都得给我寻一个驸马成婚,你再不肯嫁人,我就让你皇兄给你找个乞丐过日子!”
  姜嬅一听她念叨这个就头疼,逃也似的跳下马车,“我去外面骑马透透气,您就歇着吧。”
  韦太后气结,停了一会儿,便差人去请国师。马车宽敞,韦太后无甚忌讳,刘雁来了,便将他让进车内叙话。如今人人皆知燕国有一位通天彻地之能的大国师,然而除了燕帝,却罕有人知他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云华易子。
  韦太后找他,却是为了旧事一桩。
  “先时战乱,不好顾及儿女私情,如今天下已定,我有一件心事未了,万望国师可以成全。”
  韦太后开口之前,刘雁便猜到了她要说什么,无非是替长公主做媒,同他儿子说亲。于是他闻言但笑而不语,以手为笔,蘸了茶水,在茶几上写道——‘莫强求。’
  他声带受损,轻易不肯开口说话。
  韦太后看了一眼,苦笑道:“若非华岚那丫头是个死心眼,我这老太婆岂好意思开口求人,我怕只怕她一门心思搁在了世宁身上,将来不能如愿以偿,会闯出大祸。”
  刘雁摇摇头——‘早有祸根,避无可避。”
  韦太后吃了一惊,她是知道国师的卦象齐准,连忙追问起来:“请国师直言。”
  ‘佳偶天成。’刘雁只写了这四个字,便向座上拱手告退。韦太后留他不得,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桌上那一行水痕挥发散尽,皱眉思索。
  “佳偶天成?这难道是说那刘世宁已经有了好姻缘吗?”
  刘雁回到他的车驾,又是摇头,又是叹气,赵小竹见状,不由地询问:“义父,太后找您过去说什么啦?瞧把您给愁的。”
  刘雁心说,他能不愁吗。他那聪明儿子却生了一颗痴心,早已对他那命运多舛的小师妹情根深种。偏偏是惹上了长公主这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