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万事如易 >

第552章

万事如易-第552章

小说: 万事如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舒稳稳地托住了她的手肘,将她扶起来,顺手在她肩膀上拍道:“明日我便到大提点面前举荐你出任女御官,事成之前,你先不要对人提起。”
  司徒晴岚按捺不住欣喜,点头应承。
  直到她走出司天监的大门,脚步仍有些虚浮,她婉拒了文少安相送,头顶烈日,一路走回了方府。像往常一样进门先到上房去见她外祖母,面对两位舅母一如既往的冷嘲热讽,她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平和。
  因为她知道,很快她就不必再做个寄人篱下的孤女了。
  * * *
  余舒推举了司徒晴岚,大提点只是问了问其人的来历与品性,便由她做主。
  “下个月就是登基大典,我会选个合适的时机,让你接替我的位置,”朱慕昭带着她在太曦楼菊花的凉亭坐下,交待起后事。
  “任奇鸣还任少监,坤翎局右令郎我欲使吕夫人复职,有他们两个人听命于你,介时就算有人不服,也影响不了大局。”
  “全凭太书安排。”余舒心中不是没有成算,司天监三司两局,会记司的主事官辛雅被她抓着把柄,天文局的崔秀一不足为患,坤翎局早就被她收服了。等她做了大提点,宗正司就是她囊中之物,任奇鸣骑不到她的头上,余下一个太承司独木难支,曹左令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和她过不去。
  朱慕昭满意地看着她愈发沉稳的气度,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对她道:“别的我不担心,你的手段不差,镇住司天监不难,只是时早时晚。我怕的是你因为手中权势,就荒废了易学上的精进,需知大提点这三个字,拥有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更是全天下千千万万学易之人的表率,你要掌控司天监,要辅佐皇帝,就必须要有独占鳌头的能为。”
  余舒把他的劝诫听进去,不由地皱眉凝思。
  朱慕昭又道:“若是有《玄女六壬书》在手,你大可无虞。但你没有那等通天的本领,就要博采众家,取长补短。你确有一门断死奇术,却是诸多极限,不能信手拈来,倒不如我的大洞明术可以练到极境,另人生畏。我在任这十几年,从未有一日放松懈怠,不仅是朱家秘术,就连其他世家的独门绝学,我也都有涉猎。你不要小看京城十二府世家,若无过人之处,他们的先辈又岂能助得圣祖打下江山,可惜他们后人平庸无志,糟蹋了各种稀世绝学,不能将它们发扬光大。”
  余舒抬起头,双目如炬地望着他,眼中写满了想往与期待。
  朱慕昭豁达地笑了,伸出手掌一一细数:“吕家的风月宝鉴,方家的千面相术,崔家的灵言术,任家的九阴堪舆学,秦家的降雨诀,孔家的八阵图……最后便是我朱家的大洞明术,这十二般绝学,我可以破例传给你一样,由你自己来选,至于能够学到何种境界,就看你的机缘了。”
  闻言,余舒面泛潮红,略有些失态地问道:“太书所言当真?”
  “何故骗你。”
  余舒起身道:“容我考虑一下。”
  朱慕昭摆摆手,由她去了。余舒一个人行至湖边,低头看着脚下碧波,投映出她年轻却毫无朝气的脸,她心头那一团火热瞬间便被浇熄了,冷静下来后,她才原路走回凉亭。
  “想好了?”朱慕昭问。
  “太书,我能否学习朱家的大洞明术。”十二府绝学任她挑选,听起来十分诱人,可是以她的资质,只有学习大洞明术,才有机会在朱慕昭的亲身教导下得到真传。
  同样是作为没有《玄女六壬书》的大提点,朱慕昭可以凭借大洞明术威慑朝堂,她何必要另辟奇径,舍近求远呢?朱家的大洞明术,加上她的祸时法则,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朱慕昭看起来毫不意外,他点点头,面色和蔼地对她道:“自明日起,卯时你到太曦楼来。”
  余舒拜谢。
  。……
  三天后,司徒晴岚的任命告身从司天监发往太史书苑,一时间人人称羡。且不说方家上下听到了这个好消息是会哭会笑,方子敬是老怀大慰,要不是国丧未过,不能大摆宴席,他非要为外孙女庆贺一番不可。
  方子敬听闻此事幸有余舒撮合,回到家便从他压箱底的好东西里翻出来两件,忍痛割爱,让司徒晴岚拿去谢礼,想了想,又提笔手书一封,捎给余舒,聊表谢意。
  他捧着司天监发来的告身文书反复看了好几遍,私下单独对司徒晴岚说道:“你日后到坤翎局供职,千万莫失了本分,这样大好的机遇,旁人求都求不来,你更要珍惜才是,切不可狂妄自大,惹得上司厌烦。”
  司徒晴岚温顺道:“外公的话我都懂得,我与莲房虽是好友,到了官场上,却只是上官与属下,我不会得寸进尺的。”
  方子敬叹了口气,眼神飘忽道:“人各有命,余莲房前程了得,你竟是遇见贵人了。”
  
  第七百八十章 番外(四)
  
  朱慕昭十五岁习得大洞明术,后又用了五年时间达到了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境界,到他三十五岁时候,大洞明术已经化为他的本能,心念一动,便可识破眼前虚妄。论及精通,就连他的父亲,上一代大提点朱昶都不如他良多。
  这世上只有两类人能够在他面前撒谎,一类是佩带了七星子的人,比如皇帝和云华,另一类则是根本不会说话的哑巴。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朱慕昭用了三日时间将六十纳音之法传授给余舒,又用了三天时间给她讲解口诀,最后用了三天时间教会她养目和锻炼耳力的窍门,前后一共九日,填鸭式地将大洞明术强塞进她的脑子里。
  余舒只当他拔苗助长,并未察觉到朱慕昭一举一动之下暗藏的迫切。所幸大洞明术不似六爻奇术,对修习者的资质和悟性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学会,就可以使用。她自认为缺少天赋,就全靠勤勉刻苦,所以这些天学得相当认真,朱慕昭当天教给她的东西,她哪怕整晚不睡觉,也要死记硬背下来,第二天他考校她的时候,即使不能对答如流,也要做到有问必答。
  朱慕昭嘴上不说,心里却暗自惊讶她居然勉强能跟得上他的进度,不说是一点即通,她却称得上是机灵了,往往教给她一点,第二天她就能举一反三,实在出乎他意料。
  到了最后一天,他再没什么好教她的,便将她带到太曦楼最顶层,她从未跨足过的地方。
  这是一间幽僻的灵堂,供桌上摆放了几盘新鲜的果子和糕点,四周打扫的一尘不染,余舒看到那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许多牌位,她默默地数了数,一共是有九块,看到最左边那一块牌位上一片空白,最右边那一块牌位上刻着“九代司天监大提点朱昶之神位”,她便知这些牌位上面供奉的都是历代大提点。
  朱慕昭点亮了供桌两旁的蜡烛,取了三炷香,在烛火上引燃,然后示意余舒后退两步,他径自在蒲垫上跪下了,举起香至额头,沉声道:“十代大提点朱慕昭告罪列位先辈,在任十五载,未能寻回《玄女六壬书》,亦未能制成天命太骨,失尽本职,虽死难辞其咎,来日九泉之下,自甘受惩。”
  说完,便举香三拜叩首,再起身放入香炉,又重新取了三炷香,递给余舒,郑重其事道:“该教你的,我都教给你了。自今日起,我便指定你为司天监第十一代大提点,你现在跪下,在祖宗先辈的灵位面前立誓,有生之年,务必要将司天监发扬光大,寻回《玄女六壬书》,誓与司天监共存亡,如若有违誓言,来生来世便做牛马,饱尝畜生疾苦。”
  余舒眉心发烫,却是面不改色地接过了那三炷香,撩起衣摆,跪在一桌牌位前,学着他刚才的样子,举香高过额顶,低头沉声道:“十一代司天监大提点余舒,拜见列位先人,今日立誓,凡我有生之年,必将寻回《玄女六壬书》,将司天监发扬光大,誓与司天监共存亡,如有违背,来生来世不再为人,便做牛马饱尝畜生疾苦。”
  而后磕头,上香。朱慕昭目光欣慰,他能辨别出她这一席话是发自肺腑,毫无虚言。
  “好了,你再向我立个誓,不得将我朱家的大洞明术外传。”
  余舒遵照他的话,再发誓约。朱慕昭点点头,有意无意地告诉她:“这座灵堂建成约有两百年,一向灵验,传闻某一代大提点因为擅自泄露了《玄女六壬书》的秘密,待到他卸任之后,不过十日便暴毙而亡。”
  余舒感觉到颈后一股凉气拂过,转头看着供桌上那两排黑漆漆的牌位,不由地打了个冷颤,心道:这哪里是灵验,分明就是邪门儿了。
  * * *
  余舒自从学会了如何使用大洞明术,就找到了新的乐子,每日回到府上,她都会找一个练习目力和耳力的对象,尽提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常常把人问地晕头转向张目结舌,北大厢的丫鬟们个个遭过她荼毒,她却乐此不彼。
  朱慕昭将大洞明术分为五重境界,第一重是察言观色,第二重是耳聪目明,到了第三重融会贯通就是小成,才可以辨识真伪。而到了第四重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就能从只字片言上判断真假。最后一重则是一叶知秋,他将大洞明术练到臻境,用了整整二十年,才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余舒原以为凭她的悟性,哪怕尽得朱慕昭真传,哪怕她废寝忘食地苦练,最快也要三年五载才能小成,不成想,学成七日后,她便感觉到了耳聪目明这一重境界。
  这种变化显而易见,她的视力仿佛一夜之间就清晰了十倍,三丈开外一张纸上写的小楷,她也能看得清楚,她的耳力也胜过从前,夜里隔着门,她能听到走廊底下窃窃私语的丫鬟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她固然惊喜,然而事出反常即为妖,只怕是走火入魔了,隔日她便找到太曦楼,将她这般变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慕昭。
  朱慕昭显然也没想到她能这么快就突破到了第二重,当场试验后,才确定她是真的到了耳聪目明的境界。
  余舒见他脸色古怪,不由地就往坏处想:“太书,是不是我哪里练岔了?说起来,我近日总觉得头痛,睡觉又浅眠,有点风吹草动就惊醒了。”更奇怪的是,她晚上睡不好,白天却一点都不觉累。
  朱慕昭皱了皱眉头,视线落在她眉心的疤痕上,忖度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这样的情况,我曾在书上见过。常说人有七孔八窍,七孔是指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这八窍却也生在头上,却是多数不开,有人一夜之间变得聪明了,也有人一夜之间变得力大无穷,便是通俗所说的‘开窍’了。我猜测,你现在这些变化,或许与你之前的遭遇有关。”
  余舒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那一道突起,怔怔道:“照您说,我竟是因祸得福了吗?”
  朱慕昭笑笑,宽慰她道:“眼下看来确是一件好事,你又何必多想,实在不放心的话,我就让青珏过来给你瞧瞧。”
  余舒还真是不放心,万一她这是伤了脑袋落下的后遗症呢,于是不好意思地对他道:“那就麻烦朱师兄多跑一趟。”她毕竟是学了朱家的本事,唤朱青珏一声师兄不为过。
  傍晚,朱青珏闻讯来了司天监,他已得知他爹私下将大洞明术传给了余舒,并无异议,眼下听闻余舒的症状和朱慕昭的猜疑,顿时啧啧称奇:“从来只听戏文上讲过,有人摔了个跟斗,磕到了头,然后就变得聪明了,没想被我遇见个大活人。”
  当着朱慕昭的面,余舒总不好和他斗嘴,便伸手让他把脉。朱青珏仔细为她检查了一遍,确认她身体没什么毛病,到底是找不出她头痛和浅眠的原因,最后只能归结于她是突然开了窍,一时用脑过度所致。
  余舒将信将疑地接受了这个说法,回到家,便焚香用六爻为自己卜了一卦,得知是福不是祸,才接受了自己突然变聪明的事实。
  她一时兴起,便将醍醐香熄灭了,等到屋子里的香气散尽,再用六爻卜卦,居然让她顺利推算出来!她一鼓作气试了三遍,皆无空卦!
  需知当日青铮为了教她六爻术弥补她八字缺失,让她抓了多少个日夜的围棋子,才提升了一点她那可怜的资质,勉强够得上学习六爻的门槛,且还不能为自己卜卦。后来辛雅给了她仿造的太清鼎和醍醐香,她才能用六爻卜算自己。
  现在,她竟不必使用醍醐香,也能将六爻运用自如!
  “我果真是开了窍么。”余舒难抑自制地在房里走来走去,恨不能仰天长啸一声,发泄心中的欢喜。
  ——易有云,福祸相依。她今日方能体味这四个字的真谛。
  * * *
  湘王在宗正司关了半个月,他与朱慕昭私下达成协议,朱慕昭安排他一家三口逃出京城,他就将上一代破命人的后人还有那个很可能生有天命太骨的孩子交给司天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