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盖满京华 >

第53章

冠盖满京华-第53章

小说: 冠盖满京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瑛这个完全陌生的长辈了解不深。当下她连忙答应了,正要说话,外间陈衍也风风火火进来请安。有了他在,祖孙三人用早饭时就丝毫没提及外头的事,等用完了早饭,陈澜便拉着陈衍告退。

到了院子里,陈衍便看着陈澜,低声问道:“姐,你是不是又有事情瞒着我?”

“昨天初来乍到,你又是前天一宿没睡,补觉之后还是睡眼朦胧的,那会儿告诉你有什么用?”陈澜不等陈衍说话,就轻轻按住了他的肩膀,“至于今天,你就是不想管也不行。待会三叔他们极可能会过来,你预备一下。待会我处置过前头的事情,再对你说。”

听说陈瑛他们要来,原本还觉得自己有些被小瞧的陈衍立时愣住了。歪着头想了一想,他便皱着眉头说:“咱们昨天才过来,三叔这么快就追来干什么?”

“追来干什么?自然是请老太太回去。”陈澜淡然答了一句,见陈衍一副不太明白的模样,却也是不解释,微微一笑就说道,“回房去换身衣裳,然后慢慢想。前头还有事情,我先过去。回头再让人叫你。”

“嗯。”

陈衍正在绞尽脑汁地想,一时没留神,随口嗯了一声,等到再抬起头的时候,却发现姐姐已经不见了,顿时没好气地手握成拳捶了捶自己的头,心里颇有些郁闷。

要到什么时候,他才能像姐姐这样什么都能想清楚想明白?姐姐分明才比他大两岁!

要是知道弟弟正在想那个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陈澜指不定会敲敲他的小脑袋,告诫他别和自己这个比,但此时此刻,她心里却装着那个往京城打探消息的陈大刚刚禀报的另半截消息。这天安庄先头的夏庄头说是宫中御用监夏太监的侄儿,其实却是远亲,按实际算至少隔着五服。这般疏远,却把人安排在这通州的皇庄,甚至还大张旗鼓造了这安园……

这般想着,她便到了垂花门。自从昨日进来之后,她还未曾踏出过这儿一步,可如今她却不得不先把规矩放在一边,再说有朱氏允准,自然也不算逾礼。接过一旁红螺递过来的帷帽戴在头上,她便迈出了这道门槛。门前早有一乘看上去极是简陋的竹质滑竿等着,旁边站着四个手脚粗大的仆妇。情知这滑竿必然是昨天赶出来的,她自然没什么讲究,可才坐上去,四个人齐齐抬起来时,那种在晋王府初次坐轿时晃悠悠晕乎乎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了上来。

过了石桥走了一箭之地,陈澜便看到前方一个女人急匆匆冲了过来,却是昨夜见过的赖妈妈。她看见来人时,赖妈妈也定睛瞧见了她,急忙加快脚步冲了过来,不及站稳就连声吩咐停轿,又赶走了那四个抬轿子的庄户女人,这才在陈澜身便弯下腰,满脸的气急败坏。

“小姐,锦衣卫……之前来过侯府的那个锦衣卫杨大人来了,人穿的是便装。起初说是咱们侯府的人,门上小厮一时没留神就放了人进来!可他进来之后,就径直寻了张庄头亮了银牌信符,张庄头吓了一跳,不敢擅专,急忙让我过来禀报一声!这可怎么好,四少爷太小,老太太又病着,连个应付的男人都没有,要是有什么事……”

“慌什么!”

眼见赖妈妈声音越来越大,那边四个庄户女人已经是有些好奇地看了过来,陈澜立时喝止了她。想到路上遇到杨进周带着二三十个人去办事,又想到这庄子乃是皇帝所赐,有什么问题那也不和刚接手的长房相关,又想到杨进周的为人处事,她立时压下了心中刚刚生出的那一丝惊悸,这才告诫道:“既是隐秘的,妈妈难道想让谁都知道?事情来了慌也没用,且镇定些,陪我过去就是了。对了,陈管事呢?”

赖妈妈看了一眼陈澜被帷帽完全遮住的容颜,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开口说:“一大早看见门口又被人堵了,他就带着两个亲随出了门,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

得知此事,陈澜虽眉头一挑,最后却是一言不发。

盏茶功夫之后,一乘滑竿就在帐房前头落下了,门口那小厮连忙扯开嗓门叫了一声。陈澜在红螺搀扶下站起身,就看到满脸惶恐的张庄头迎了出来行礼,又亲自一手打着帘子请她进去,她便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带着红螺和赖妈妈进了门。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站在灯台边上的杨进周。和那天在永安楼上藏在阴影里不同,此时的他整个人都站在光线之下,自然而然带出了几分硬朗和阳刚的意味,脸色却有些不自然的苍白。见他左手仿佛垂得有些软塌塌的,身后又只有一个亲随,她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莫非他这趟差事办得不顺当……他似乎受伤了?

PS:无奈地预告一声,明日未必能双更了。明早得横跨上海从普陀跑到浦东的起点编辑部拿东西。要是路上顺利还好说,要不顺利,超过晚上八点大家就不用等第二更了…。…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七十五章 你未战罢我登场

第七十五章 你未战罢我登场

无论是哪里的帐房。素来规矩是蒙窗户用两层厚厚的高丽纸,门前挂双层厚厚的棉帘子,因而不论白天晚上,这儿都必须点灯,只是那盏放在中间桌子上的灯台却只有一根灯芯。这会儿室内一丝风也没有,小小的火苗安安静静地伏在里头一动不动,把人的影子照得老长。

便装的杨进周没有穿平日锦衣卫常见的黑绸大氅,脚上也不是一贯的薄底快靴。他一身黄褐色的短打扮,无论是头上的毡帽,脚下黑色的千层底布鞋,还是腰中那条仿佛是胡乱系着的青色腰带,倘若陈澜不是月前才见过,对其人的印象又极其深刻,只怕就会认错了人。

“三小姐。”

杨进周看见陈澜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不禁有些尴尬,便拱了拱手称呼了一声。这时候,陈澜赶紧裣衽还礼,又收起了那点子好奇,便冲一旁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张庄头和赖妈妈说道:“还请张大叔和赖妈妈到外头守着,别让外人闯进来,这儿有红螺陪着我就是了。”

赖妈妈知道红螺是老太太给陈澜的。若有什么事情必定会去禀告,因而巴不得离这个锦衣卫高官远远的,自是忙不迭答应了。张庄头虽有些犹疑,可他平日亦是八面玲珑,见过不少官面上的人,刚刚陪着杨进周在这儿只说了三两句话,就觉得这果然不愧是锦衣卫,站着就让人心里发寒。想着这种事情实是轮不到自己插手,他也就跟着赖妈妈一块出了帐房去。可他们俩前脚刚出来,后脚那一位跟着杨进周的黑塔大汉便也出了屋子,往那儿一站,架势便如同门神似的。

“杨大人请坐。”

屋子里,陈澜摆手命红螺退后几步,见其脸色渐渐有些发白,知道她必也是认出来了,便冲她使了个眼色。见杨进周在椅子上坐下,她再次敏感地察觉到,他的姿势确实有些蹊跷,因而心里一寻思转到了书桌后头坐了,这才直截了当地开口问道:“杨大人可是身上有伤?”

虽是入锦衣卫只得半年,可凭着这个衙门的名声,杨进周平日见惯了那些一听自己名头便战战兢兢的人,此前陈澜也素来避着他远远的,因而他没料到陈澜竟是问这个,一闪念功夫就摇摇头道:“无碍,只是一点小伤。下官此次来,是因为一桩公务。老太太既是来养病,也不用惊动了,下官就对三小姐说吧。”

朱氏出府的目的瞒不过锦衣卫并不奇怪,但此时此刻,杨进周说这事情要对她直说,陈澜不禁生出了一丝惊悸来。然而,一贯的冷静自持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几乎是一瞬间,她就压下了那股不安,点点头说:“好,请杨大人直言。”

“这天安庄在赐给贵府长房之前,是皇庄,在此之前,则是令尊置下的产业,想必三小姐是知道的。”见陈澜会意点头,杨进周又继续说道,“令尊当年只是挂着勋卫的虚衔,但并未正式出仕,再加上性子的缘由,大约也不曾打听过这地方的原主。这里是先头秦王的庄园,而这安园虽说是新建。但内中浣花溪之内的那座院子,却是早先秦王曾经住过的。早年其他地方奉旨毁弃,只那座院子因为某些缘故,所以留着。”

秦王?

陈澜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藩王封号,暗自叹了一口气。她初来乍到,只两三个月的时间,能把府里的人事和相关的勋贵世系理清头绪,又大致弄明白楚朝的制度等等就已经很辛苦了,哪里还有功夫去打听早年的事情?因而,她索性就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杨进周对陈澜的反应并不奇怪。昨日刚刚拿到那案卷的时候,他自己也是头痛得很。他从前只是兴和守御千户所的千户,虽说父亲出自名门,毕竟早早就独立了,也从没对他提过这些天家秘辛。这几个月虽说见到了从前根本没见过的,听到了从前从来没听过的,也学到了从前根本没想到会去学的,可并不代表他就摇身一变成了那些资历深城府深的大佬。

把该说的不该说的理了理头绪,他便解释道:“秦王是皇上的同辈兄长,当年犯了事之后,这些田产便没入了官中,但有些挂靠在别处,事有不趁手,那些人便趁机卖了,就好比这块地。只毕竟是有数目的,所以到最后这些地几乎都被收了回去。至于此次我来……”

陈澜正等着杨进周吐出最终的来意,就只听外间一阵喧哗。人站在门前的红螺赶紧打起帘子出去,须臾便缩了回来,脸色发沉地说:“小姐,外头二老爷三老爷二夫人三夫人和几位小姐少爷都来了!”

来的不止是陈瑛。竟是二房三房齐齐杀了过来?也难怪,朱氏临走前也没对二房留下什么交待,只怕她的二叔二婶没了靠山,恨不得立刻把老太太迎回去。

大吃一惊的陈澜看了一眼杨进周,脸上顿时有些为难。这时候,杨进周便站起身来,很是体谅地说:“既是阳宁侯他们都来了,三小姐出去迎候就是。下官虽是奉命办事,但并不是十万火急的急务。下官在此的消息也不用对外人言明,以免打草惊蛇坏了事。”

这打草惊蛇的比喻都用了出来,陈澜便是再迟钝也知道这事情非同小可。因而,她便从容点了点头,请杨进周在帐房中小坐,随即便出了屋子。见她出来,门口那个铁塔般的大汉愣了愣,随即就径直钻进了屋子。

张庄头和赖妈妈见着陈澜出来,全都连忙迎了上去。一个是满脸苦色,一个则是焦急万分。毕竟张庄头在外头厮混了多年,定了定神就问道:“小姐,这里头的事可要知会……”

“那位大人说了,不要泄露他的事。”陈澜见赖妈妈又是惊愕又是惶急,就暂且放下了自己的狐疑,因笑道。“不妨事,之前二老爷的案子还是锦衣卫亲自上家里查的,搜走了不少东西,到最后还不是轻轻发落了?别人这么说咱们就这么办,还请张庄头告诫一下底下人。至于长辈们那边,自有我在。”

见张庄头闻声之后连连答应,随即就要走,陈澜猛地想起庄门处还有好些佃户,前院也还安置着十几个人,当即叫住了他:“你吩咐之后立刻去门口,对二老爷三老爷说是老太太的吩咐。那些佃户都是苦人,所以昨天来求恳的那些已经都收容下了,如今那些也先随他们去,免得人说咱们百年侯府,待人却是严苛不容情。”

张庄头立时醒悟过来,立刻一溜烟去了。而陈澜这才看着赖妈妈,让她先回内院禀告一声,自己则摆手止住了那四个仆妇抬滑竿上来,示意闲杂人等回避之后,就脱去了帷帽,只带着红螺缓步往外头走。才走了半程路,她就看到前头一拨人朝这边走了过来,一身大红宝相花锦袍的三叔陈瑛走在最前头,二叔陈玖则是落后半步,至于再后头的,则是马夫人徐夫人和自己的几个兄弟姊妹。

她才打算再往前走几步迎接,就听到耳边传来了红螺的提醒,一扭头就看见后头陈衍已经一溜小跑奔了过来,须臾便在身边站定。见他只微微有些气喘,她就轻轻点了点头,随即拉着陈衍迎上前去,又施礼拜见。

陈瑛还没开口,一旁的马夫人便忍不住埋怨道:“老太太要养病也挑个好地方,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佃户在门口吵闹,老太太怎么能安心?亏得老太太好心,竟然还容了这么些泥腿子,按我说就该乱棒打走,或者是递条子给官府让他们来拿人,安一个闹事的罪名!”

陈玖也沉下脸说:“就是如此。这地方怎么能住人,老太太就该回府休养才是!”

有人替自己把话说了,陈瑛的面色就舒展了许多,又端详着陈澜说:“二哥和二嫂说得极是,你们姐弟既然得老太太喜欢,也该劝一劝,这儿毕竟是皇上刚刚赐的,有些事情还缠夹不清,反而误了老太太养病。百善孝为先。你们总该明白这个。”

听陈瑛二话不说便扣了一顶大帽子上来,陈澜便黯然垂头道:“二叔二婶和三叔说的,我何尝没有规劝过老太太?只是老太太说请郑妈妈代她去了护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