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旗军 >

第87章

红旗军-第87章

小说: 红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吟了下后,沈庆之提出了第四点考虑,他道:“我们此时举旗就要面临尔朱大石,甚至大燕全部军马的攻击,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说着他对韩中正道:“大人,末将不认为我等举旗后张卫国等必跟随,他也不至于加入对我们的进攻,但未必不会作壁上观,需知道最近大燕正将诸多人马聚集在江北一带,要用兵也顺手,旦夕可至江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等该如何应对。”

他说完之后,室内一片沉默,过了半响,韩中正问:“还有吗?”

沈庆之本要摇头,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其五,一旦我军和燕军主力对上,末将自信有孙大人和末将在,燕军必败,可是河西借机吞噬淮左怎么办,他吃下去后,我辈除非和他们翻脸,不然怎么好要同一旗帜下的友军吐出地盘。”

他几乎一口气说出五点,就考虑包含了一切变化可能,所谓帅才当有战略眼光,所谓战略眼光就是局势眼光,能对局势有准确的判断后再行操纵,并借局势帮助自己的军马完成更多军马才能达到的目标任务,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是名将,而以目前来看,沈庆之已经是当之无愧远超韩中正手下任何一人,包括孙正川!因为,只要解决这五点,现在举旗也没有任何问题。

对此,冯适之忍不住大声喝彩。

韩中正也笑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道:“一事不烦二主,要不,你将这五点一一解决一下如何?”

室内顿时哄堂大笑,之前凝重愤怒的气氛一扫而空。

沈庆之大窘,如何能让自己去做决定,孙正川鼓励他道:“庆之,你能想到必定也有办法,大人发话了你就大胆说一说,就算说错,难道他舍得打你?他就是舍得,打了你他回去后也不好过。”

说着,孙正川回顾左右,满脸坏笑的问:“我说的对吧。”潜台词自然是说韩中正敢欺负沈庆之,韩诗琪必定不会放过他的,室内顿时又响起一片笑声。

笑声中, 沙盘被亲兵们抬了上来,放在了场中的桌上。

一群人都来到了沙盘边,上面已经插好了本军各路驻军旗帜,以及实际可控地盘,冯适之亲自动手,根据情报描好了粤西的局势,做完这些后他将手中的一面划旗交给沈庆之道:“庆之,来吧。”

“是。”

沈庆之指着目前局势重复了一下自己的考虑后,对在场各位道:“末将以为整个局势中最关键的一部还是尔朱大石,一旦击败尔朱大石,燕庭对河东的包围就将被瓦解,所以,我以为面对那五点问题,可以这么去做。”

一, 紧急派人告知张卫国

二, 联络“叛军”,表明立场,并联络慕容铎请其相助。

三, 丁恒东部威压闽粤,稷山旧部威压苏浙

四, 调集直训部队联合孙正川部直取淮左,在和张卫国约定之期公然举旗。

五, 破尔朱大石之际丁恒东联合“叛军”部北上,吞下淮左。

他说的道理很实在,因为一旦破灭尔朱大石,驻军鞍山,那样江东就必定归心,河西也不敢妄动,至于河东,只要他们撑得住,江东赢了,他们也就安全了。

不过尔朱大石会不防备江东吗,一旦江东有何风吹草动,燕军提前和河东达成协议,随即一起南下,那局势岂不威矣?面对这个问题,沈庆之笑道:“若无慕容铎相助,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有慕容铎相助,燕军难以过江。”

韩中正颔首后问:“慕容铎处,你有几分把握?”

沈庆之一笑:“十分。”

冯适之诧异的道:“当真?”沈庆之点头,其他人他不敢保证,但慕容铎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万分确定,作为知道对方未来的沈庆之,一向信任慕容铎,而慕容铎对他也可谓真心实意,。

严格来说,慕容铎就是他新生之后唯一的一个朋友。而沈庆之过去的朋友,如霍卫青历中原等,已经演化为了一种长官和亲信下级的关系。

见沈庆之这么肯定,冯适之不好再说什么,韩中正问道:“慕容铎处你确实有把握的话也必须你亲自去才行,可是你麾下的些军马怎么说?”

对这一点,沈庆之回的干脆:“有孙大人在。”

韩中正一愣之后,哑然失笑:“我煳涂了,正川和你又不分家。”

堂上…

江东上下就此定议,决定在下月初十,便举起义旗通告全国推翻燕统!同时决定,由丁云忠前往反燕联军处密议,由沈庆之前往慕容铎处坐镇,由,冯适之次子冯子峰悄悄前往襄阳镇密会张卫国。

时,韩中正五十三岁,孙正川三十八岁,沈庆之十九岁。

时,距离下月初十,还有二十余日。

议后,孙正川暂未归营,直接进入沈庆之军中,在霍卫青历中原高至阳等人协助下开始整顿定名为红旗军的沈庆之部,做征战的最后准备。

韩中正和冯适之负责统带闽粤各处汉家,发动他们全部的能力做最大支援。

至十月下旬时,冯子峰扮作小厮北上,沈庆之入慕容铎军中,丁云忠也已前往叛军营地,这个时候,胡伯安还在用一封一封的求援信向韩中正哀求援助。

而襄阳附近已经杀气腾腾。

因为慕容艺居然亲临军中。

慕容艺来此的目的很简单。

其一,吸取慕容中德的教训,手中必须有兵才行,刚刚好,忠诚于老皇的禁军被罗斯打的落花流水十不存一,他得以借机完全掌握整个燕庭中枢。

其二,对河东进行一次强力压制,一定要使得燕京周遭再无可威胁到他统治的力量。

作为一个刚刚干翻自己兄长,得到扶桑支持又得到罗斯谅解,再无北方之忧的实力派皇储,他有信心完成这次计划。

在扶桑的全力协助下,目前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河东一带数量达到十三万,号称三十万的部队,其中国营兵六万,为其新建禁军部队,外围为河东杂牌汉军。

慕容艺将自己的主力布置在襄阳北的平原上,十日可至城下,其余部队散于襄阳以西和东面,再南则是条大江。

这般布置下,襄阳几成绝地。

和占据上风的慕容艺相比,在和罗斯之战前还能威压各方的襄阳方面,现在却仅仅只有不足五万的兵马,且人心惶惶。

当然,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失却了最精锐的三万部队的张卫国,再无发压制过去存在的一些隐患,在面临死局前他的一些兄弟也逐渐暴露了自己的面目,不过从西北归来的郭逵汝还依旧如过去那样的忠诚。

可他一个人的忠诚又有何用,更何况,慕容艺居然直接找上了他。慕容艺派来的信使告知张卫国,因上次败给罗斯一事,需彻底清查国朝内奸,要严厉惩处导致朝廷军马打败亏损的祸害,希望他交出郭逵汝接受朝廷监察部门的调查。

并告知,因为河西苗南局势不稳,朝廷决定远征平叛,因此要征调河东军马随行,并将襄阳设为江北大营,而他们,将在十一月,进驻襄阳。

这其实就是交人交兵的最后通牒。

私下,慕容艺允偌张卫国,可让他安然退位,保证他的家族和国朝富贵与共,和这个条件一起提出的则是,调河东名将张镇远为禁军副统领。

好吧,交人交兵后是遣子为质。

这简直就是把张卫国向死路上逼啊,偏偏张卫国因为上次精锐丧去后心灰意冷,居然动摇,这些日子里郭逵汝真是又急又累,重伤才愈不久,身体其实还未恢复的他若不是一股信念撑着,恐怕…他不知道张卫国这是怎么了,他难道就看不透慕容艺的狠辣吗,一旦将襄阳拱手让出,再失却兵权,到那时候哪怕一队杂兵都能将其拿下!

更可气的是,张镇远这小儿,这些日子里不顾军政,竟只顾着频频于北方派来的燕庭说客联络。

河东上层这般心气不一。

整个襄阳的内情都已全部为燕军知晓,眼看对方就要嚣张来攻,不过就在安熙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的下午,郭逵汝终于见到了江东使者冯子峰。

第七卷 第六回 丧

“韩大人要在下月初十举兵反燕?”

噼头就听到这个绝密消息的郭逵汝闻言狂喜,因为这道消息对于焦头烂额的他来说简直就是阵及时雨,只是消息确凿吗?

冯子峰告知道:“我家大人将派沈庆之将军率部攻击尔朱大石,孙正川将军北渡襄阳救援河东,已和西南义军议定的丁恒东将军部也会在沈将军破尔朱大石之际攻取淮左全境,如此东南半壁以及南荆州就将为我汉军所有。”

郭逵汝想了想;问:“你们江东现在三路大军有多少人马?”

“回大人;我江东沈将军部现有已有兵力十三万,孙将军部有兵三万,丁将军和义军合计兵马六万有余,这还没算上一旦举事必定跟随的各地燕汉军营。”

郭逵汝登时目定口呆,其他的兵马数额他还能接受,但沈庆之部居然十三万之多?冯子峰道:“是的,郭大人该知道沈大人之前掌管过数万稷山军,并曾以此破尔朱大石两次吧。”

“对。”

“将军南下时,安排了陈镇川坐镇姑苏,并将旧部散入民间组建乡勇,以百人为一卫,遍布苏南各处,如今已藏兵近十万,只待将军一声令下即刻当时成军涌入淮左。”

“…这般大手笔,我等居然一无所闻。”郭逵汝终于相信;他激动的站了起来,看着冯子峰道。

冯子峰自豪的一笑,作为冯适之的助手,他比谁也清楚如今江东的雄厚实力,而此次来他既然要给河东信心,当然也要给足,于是他继续道:“这并不奇怪,因为如今江东的国人官吏等都已对韩大人效忠,唯一一个赫连玉树,又能如何。”

“他在鞍山。”

“是的,不过大人以为,他甘愿去鞍山吗?那是因为他在江东无法立足。”

“慕容铎的水军呢,我听闻你们家的沈将军和他是过命的交情。”

“不瞒大人,沈将军已在慕容铎军中,想必慕容铎大人不日就要…”

两人正在说话,郭逵汝的府外忽然响起一阵喧哗,就听到门外传来一连串的叫骂,以及撞击声,有人在喊:“少公这是干嘛?”

“我来看看,你们家老爷到底在忙什么。”

郭逵汝一愣之后;不禁怒极,顾不上和冯子峰解释,大步走出书房门外,正见张镇远在一群士兵的拥护下冲了进来,视线对上的一刻,郭逵汝面色铁青的问道:“六少今日又是发的什么疯?”其实他已有感觉;大概是江东信使抵达这里后;被张镇远知道;他不放心来看看了;但这种破门而入的方法实在辱人太甚!

郭逵汝在军中一向有铁面之名,张镇远私下对他也很畏惧,这不,刚刚还嚣张着闯门入府的张镇远,在见到他的一刻,神态便立即本能的收敛了些,站在那里道:“郭叔父,侄儿听说叔父府上来了位贵客,心急想见,因此就冒昧了点,还请叔父赎罪。”

但他就算再收敛,也已经和过去对郭逵汝时有了些区别。

郭逵汝冷冷的一笑,直接揭破他的心思道:“我还当六少误会我这叔父会和外人勾结,欲卖老主,于是大张旗鼓前来抓人呢。”

不想,张镇远回道:“叔父,这次侄儿来,还真的是奉父亲之令前来的。”

“嗯?”

“敢问叔父,是否江东有人抵达,若是江东信使前来,叔父为何不即刻将其带至我父面前?”

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还不是在说郭逵汝搞不好就是在和外人勾结图谋不轨吗?郭逵汝气的浑身发抖,忍不住骂了起来:“六少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郭逵汝跟随公爷鞍前马后至今已有数十年,就算我要背主做窃难道人家肯信?”

张镇远慌忙道:“叔父误会了,侄儿这些话也就是随口说说。”可那他那副表情…

听到争吵,又涉及自己,干脆从屋内走出的冯子峰,见这位口称事态紧急,却还皮里秋阳的先损一损父辈老臣的少公,心中颇为不齿。

这时张镇远指着他问郭逵汝,这位是谁,冯子峰淡淡的一拱手:“在下江东冯子峰,见过少公。”

“冯子峰?”

张镇远冷笑着问:“到底什么事情居然派一个无名之辈前来,莫非…”

郭逵汝顿时眼前发黑,喊道:“六少不可无礼,此乃江东后勤总务冯子峰先生。”

张镇远却继续冷笑连连:“是吗?不知江东现在多少军马,后勤总务可是个好大的官职!”

冯子峰见他分明是在找茬,怎肯落了江东的威风,当即道:“回少公,在下确实不足挂齿,不过江东现在已有二十万军马。”

场内,除了郭逵汝之外,立刻晕了一片,人人面面相觑,张镇远则大笑起来:“二十万大军?你江东真有二十万大军还会怎么安分?分明是口出狂言欺瞒我河东来着。”

郭逵汝给这厮气的身体摇晃,生怕他狂妄多嘴,恶了江东信使,坏了河东如今最后的一丝生机,顿足叫道:“张镇远,你是鬼迷了心窍不成?”拽住冯子峰就向外走,道:“冯先生,随我去见公爷,无需和他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