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旗军 >

第77章

红旗军-第77章

小说: 红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足挂齿?”田恒烈明明很高兴,但一脸严肃的拍打沈庆之的肩膀教育道:“为将不可戒骄戒躁,人家好歹也是一方大豪,你便是赢了一回也不可这么骄傲,明白吗?”

得了,他这是显威风来了,沈庆之苦笑着道:“是,是;是。”

田恒烈这才满足,等和历中原霍卫青寒暄过后,便将自己带来的几位向沈庆之做了介绍,其中一位姓李,一位姓秦,还有一位姓程,按着田恒烈的说法,这些都是唐时豪门的后裔,在当地也颇有声望,知道今日你来了就吵着要见他。

几个人连忙上前,和沈庆之见礼。

这些人年纪都不过二十三十之间,显然是些家中少主,各自都有些不寻常的气派,沈庆之心想,舅父来这些日子还混的不错?果然混的不错,还没等他们寒暄完,田恒烈已经大大咧咧的道:“走吧,走吧,一切回了城再说,酒宴已经摆好,从昨儿到今日,不知道多少人在等你。”搞得自己好像福州之主一样。

沈庆之…他去看看天色,这才上午,离中饭时间最少也有一个时辰。

可田恒烈发话了他能怎么办,只能老老实实上马,随着田恒烈向城内去,好在上路后,田恒烈收敛了些,那些人也自觉让开点距离,由他们甥舅说说闲话。

田恒烈低声问沈庆之:“韩大人那边对你什么安排?”

“不知道,估计是要自领一军吧。”

“那稷山旧部怎么办?”

沈庆之一笑:“那些散不掉的。”

“那就好,庆之,我今日带这些人来见你,还有一件事,你在这里毕竟没有根基,凡事只怕行不开,要说韩大人什么时候北上,时间也难定,我看最少也要一年。”

沈庆之连忙问:“舅父的意思是?”

见沈庆之似乎有些误会,田恒烈连忙道:“我没有乱安排的意思,你舅父好个面子,吃吃喝喝也就算了,但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会干涉你的军务,带这些人给你看看,只是让你和他们认识下,假如能用你就用,不能,就当多个朋友也好,你觉得呢。”

“多谢舅父。”

沈庆之心中石头这才落了地,他别的不怕,就怕田恒烈拿出架子来压着他,非要安排人手到他的新军中,那样他就头疼了。

看他如释重负的样子田恒烈嘿嘿一笑,又问:“韩大人其他还和你说什么没有?”

“没有,就让我今日来见你。”

“嗯,人家也确实不好和你说啊。”

沈庆之一听,心中忽然发毛,问:“舅父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干的好事,惹的人家神魂颠倒!韩大人都不惜屈尊先和我这做舅父的交底,你居然还有脸问我什么意思。”

“…舅父,这,这。”

“以后再和你说,哼。”

不多久;到了福州城门下。

宽约十步可走两车的灰色城门上,嵌着石刻的颜体福州两字,落款已经斑驳不清,门前站着些兵丁,显然知道来人是谁,这些年轻人都正用好奇和尊敬的目光注视着沈庆之,田恒烈当然会分享这份荣耀,他哈哈大笑着和城门都尉打了声照顾。

那都尉上前一步,问:“敢问这位?”

田恒烈点头,那都尉立即弯腰道:“小人见过将军。”

田恒烈介绍说:“这是北门官邱子烈,往日对你舅父很是照顾。” 这都尉面色赤红,浓眉大眼,身材颇为粗壮,气质有些近似高至阳,不过沈庆之却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沈庆之对他一见就有好感。

沈庆之连忙在马上虚扶他道:“多谢邱都尉。”

“大人请,等会在下换班之后,一定去敬大人一杯。”

“走吧。”田恒烈道,同时对邱子烈摆手:“快点来,老地方。”

原来还是“老友”,一边进城的沈庆之一边哭笑不得的问田恒烈:“你才来福州多久?”

“还不是有个好外甥,不过你放心,你舅父只交看得顺眼的,其他人不说,就刚刚那位你看可是条汉子?”

沈庆之回头看看,邱子烈还看着他的背影,见他转头,咧嘴一笑,沈庆之微微点头,道:“看外貌和精气神,应该不错,就是不知道内在。”

“你舅父其他人不能说了解,这位却相当知道根底,你还记得我刚刚说他对我很是照顾?”

“怎么?”

“我刚抵福州,实在,咳,实在赖不住寂寞就出去走动走动,结果遇到些不三不四的要坑你舅舅,你舅舅当然不肯吃亏,双方就要开战,那都尉便服路过,二话不说就帮你舅舅把那些家伙揍了一顿。”

“你没报名头?”

田恒烈大怒,瞪着外甥发飙道:“老子那些事情被坑了,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谁?”

沈庆之哑然失笑,原来如此,立即问:“那么事后呢。”

“事后?哦,你说他,他帮我打完人给你舅父解围后,还特地叮嘱我,外乡人不要到处乱撞,我要问他名字想来日报恩,他也不留一名。”

“如此,倒是个汉子。那后来他知道你是谁后,怎么说的?”

“态度一直如前,只有今儿看到你客气了些,奶奶的。”田恒烈骂道,显然为对方不把他当人而烦恼,沈庆之扑哧一笑,随着自己的越发成熟,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这舅父的性格之好玩,不过这样也好,人生烦恼事本就多,舅父这样没心没肺的过着,未必不是一种福分。

福州不算大;这时他们已到今日聚会的望月楼。

如田恒烈对沈庆之所说,从昨夜起,他们就在等待沈庆之的到来,可惜沈庆之昨夜疲倦未来,结果福州城内的头面人物竟然就这样坐了一夜!

由此可见,他们对沈庆之的看重。

对此,田恒烈当然是相当高兴,沈庆之却觉得这样是不是太过于隆重了,毕竟自己已经是个…

但是,当那数十人齐声对他道:“我等,见过沈将军。”

并一起下拜时,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和激动的发抖的身躯,沈庆之终于明白,他们为何这般难以抑制且不顾一切,看看吧,李家,宋家,薛家,程家,等等,以及易名为朱家的长孙后人等齐聚这里,且前所未有的隆重和期待,为的并非自己已经立下的功绩,为的当是自己身上的那个传言,还有他们百代难忘的复兴之念吧。

韩中正选择这里;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庆之。”田恒烈暗地提醒道。

沈庆之才醒过神来,连忙下马,对在场各位拱手为礼道:“在下沈庆之见过各位父老。”

“不敢。”数十人又齐声道。

他们人人热切的看着这位顶盔贯甲,嵴梁笔直的站于他们面前,就如同一把锋利逼人的宝刃的少年名将,后排有些骚动,门楼上的花窗后也有人影闪动,他们身后,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聚集了不知多少的百姓。

霍卫青和历中原暗自打量周围,人群里忽然响起一个声音,高声喊道:“沈将军,敢问你大戟双刀何在?”

田恒烈油光满面的回道:“他出来见各位父老带什么家伙?”

人群里又有人问:“沈将军,您何日召集军马,我等可能从军?”

沈庆之闻言一笑,摘下盔来,捧在手心,对着发问处道:“庆之奉令组建闽南新军,自然欢迎各位壮士加入,至于具体入选标准,当在十日后,于福州城外新军大营前公布。”

那人再问:“大人,小人斗胆,敢问大人能将多少兵?”

这难道是韩中正的人?沈庆之大笑起来:“庆之将兵,当然多多益善。”

年轻英武的他站在这座酒楼前,豪气干天的一句,立即引发了一片欢唿,在那片喧哗中,又有人高声问道:“将军,人皆说你是武掉天王转世,敢问您还记得前世?”

这他奶奶的谁问的?韩中正的人无不吃惊诧异的看向插嘴乱出牌的那厮,那小年轻浑然不觉自己问的离谱,还目不转睛的看着沈庆之,而他身边一群都是这样,不,全场,因为他这句话询问,都立即安静了下来,在等沈庆之的回答…

在众目睽睽之下,沈庆之的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但最终,他还是缓缓的点头,并坚定的道:“庆之,一日也不敢忘!”

是的,他怎么能忘记,存于记忆之中的一切?可全场因此而…

第六卷 第九回 诛心之问

时光飞快。

转眼就是又一年的夏日来临。

作为韩中正如今最看重的后起之秀的沈庆之,在开始几日的应酬之后,就归于了平静,准备起组建新军的工作来。

和在稷山招兵不一样的是,那个时候,好歹有朝廷的正式任命,于是有大燕的全力支持,但在这里,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有当地大族和韩中正的支持,然而毕竟还是不能做的太过肆无忌惮的。

因此,这座名为军营实际为未来新军军官培新学院的所在,就被秘密安置在了福州城外的一辟山谷中。

而到了这个时候,沈庆之才更发现韩中正的深谋远虑。

用韩中正和他私下说的话来说——空谈大义根本无用,唯有靠长久的利益诱使,才能让这些旧唐大族甘为驱使,可是…

说破天了,韩中正是要给他们看到希望,但又不能让他们做大失去控制,因此干脆以孙沈的力量来制衡当地力量,这也就是韩中正在那日酒楼前秘密安排人为沈庆之造势的原因之所在。

对韩中正的这些手段,沈庆之毫无反感,因为他看多了太多的派系倾轧,阴谋内耗,与其等将来不可收拾,何不在开头就将一切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呢?

更让沈庆之高兴的是,韩中正对他的全盘信任以及超乎他想象的重用。

他并非一个贪恋权势的人,在血火的岁月里,这些都是浮云,可是在这些之前,他急需要自己能左右韩中正的判断,多活一次的人在已知的历史轨迹中回答选择题时是无敌的存在,就算韩中正也不可能是沈庆之的对手,他,只求的其实只有这个,可韩中正给了他更多…

“大人如此,何以为报!”

想着这些,年轻的名将看着正他面前操练枪阵的军官方阵,在心中感激的叹息道,历中原和霍卫青则依旧如从前一般,跟随在他的身边,只不过现在,他身边还多了三个人,高至阳之外,当地两大领袖大族的长房子弟,李守信和恢复本姓的长孙功。

哦,还有一个人。

被韩中正硬塞来的,托尔多森。

自称为罗斯着名步兵统领的外族友好人士。

这是沈庆之唯一对韩中正不满的地方,但作为部下的他也不能太过于高估长官的包容,哪怕那是韩中正,所以他才不得不屈服,不过托尔多森也别想好过就是,在沈庆之的以身作则之下,一群人从来当他是浮云一朵。

托尔多森却能忍受。

因为能够进入这片被他心中称为燕之卡廷堡的练军重地,能被安排在沈庆之这样一位人物身边,足矣说明韩中正对罗斯的期待和对他的看重,至于沈庆之的态度,年轻而富有盛名的将军有些傲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嘛,所以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幸福。

尤其是看到,这座在未来一定会很着名的,甚至会在燕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军校”蒸蒸日上时。

更让他高兴的则是,最近传来的一处消息:

安熙十八年春末,四月,安西四镇民乱突起,燕庭不得不改变策略,令赤西平入襄阳会张卫国,不久,张卫国便派新任襄阳副指挥使李致远,领三万河东军配合五万禁军前往西北平叛。

与此同时,河西李耀武也派出两万大军入蜀防御。

长江以北,中原,都因为西北的叛乱开始人心惶惶…

托尔多森发自内心的祈祷那位梁子任最终被燕国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到那个时候,拓跋林陛下就会明白,他之前的选择是错误的了。

他在胡思乱想,沈庆之的眼如刀一样的扫上他的面颊,但在托尔多森察觉绽放笑容之前,就又扫向了远方——山谷口,有一名骑兵冲入,急急忙忙来到沈庆之面前递上一份信。

沈庆之打开一看,是韩中正告知他久违的赫连玉树的消息,原来常往返于合肥的赫连玉树竟然已经配合尔朱大石,在合肥重建一军。

也就是说,淮左的力量又恢复了些。

看来,朝廷并没有忽略江东啊。

至于局势之中的慕容铎,还是没能逃过自己要逃过的任命,朝廷命他严加查探高邮湖堤崩溃的真相,说到这里要加一句,在官方宣布的消息中,高邮湖堤崩溃是因为当地水利官员玩忽职守造成的,当地水利官员以及高邮都督都以被下狱囚禁,会在事情明朗后,随案犯一起秋后问斩…

“大人还说什么的?”沈庆之问。

那名骑兵道:“回将军,大人吩咐您等会陪托先生一起,回福州将军楼参加晚宴,说是有客人来了。”

“哦?可知道是谁?”

那骑兵摇头,沈庆之也不再问,回头吩咐他名义上的副手:“托尔多森,你去准备一下,一刻之后便随我一起出发。”

沈庆之,是整个大燕,唯一一个能将托尔多森的名字发音发的很准的人,也是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