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旗军 >

第161章

红旗军-第161章

小说: 红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鹏的操作下,西秦军民逐渐陷入一种盲从的疯狂。

在这样的环境下,冷静之士发出的声音就显得格外的不和谐。

可这正是梁子任想要的。

但席卷中原西北的一场血腥清洗却不过是另类北伐的开端…

第十三卷 第一回 鹿死谁手

中原北方的京兆再去二百里外;就是前朝燕人的龙兴之地科尔兴大草原。

时逢盛夏。

碧空万里,骄阳高照,草木低萎,远山如烟。

然而,就在这片荒芜苍茫之间,竟有几对骑兵在挥刀砍杀…

这是罗斯东征大军和扶桑西征军之间的碰撞。

在燕庭覆灭,中原无主之际,雄才大略的北方英主拓跋林经过近一年的认真准备,终于对科尔兴原伸出了魔掌。

今日是汉历六月六日,这个时候,河西和西秦的战争还没有爆发,拓跋林还没有因为李耀武在和西秦争蜀的过程中的进退失据彻底看穿对方,但北方两国却已经开始了一场大战前的试探。

不过,和罗斯不同的是,扶桑在经历小野家族及其精锐丧失之痛后,对中原的野心已稍有节制,他们目前更着重于国内的整顿,然而,这不意味着他们允许罗斯人把手伸到他们的家门口,若让罗斯成功,扶桑以后就要面对一个比燕难缠百倍的敌人,这是他们不情愿的,所以,面对罗斯的举动,他们不得不被动出动。

因而,不管怎么说,他们之间的争斗就此开始,在中原的北方。

至汉历六月底。

拓跋林终于通过一系列小规模的试探,了解了扶桑目前的兵力不过在五万余,因此现掌握十五万东征大军的他,这就下令开始进攻。

不能不承认,拓跋林是一位非常强势的君主,他对未来的认识非常清楚,既然扶桑和罗斯之间不能并存,那么晚打不如早打,因此他决定立即消灭扶桑的有生力量,并将不顾一切的继续消灭对方必定会出现的增援兵力,直到彻底把扶桑的势力赶出这片草原,在此之后,他才会进行下一步打算。

但对方的扶桑军也并非鱼腩,在感觉到危机后,扶桑领军将,如今扶桑国内的国相藤田之子藤田一郎竟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军避战,用广阔的科尔兴原的深度来避让罗斯的兵锋,同时派遣亲信向国内急报。

他在报告中非常肯定的指出拓跋林的意图,和自己用后撤保全兵力的理由,并强烈要求国内一定要全力支持他的计划,以确保国家下一步计划的延续。

而他的这种行为,使得罗斯人全力的一拳打在了空处。

拓跋林没有想到,之前一直有勇气和自己缠斗不休,表示出一步不退,大不了玉石俱焚姿态的对手,居然会在自己真要动手之际就这么跑了,这让拓跋林相当的恼火,不过很快他就调整了心态,以及自己的计划,突令分兵,以右路八万人联合投靠他的科尔兴部落追堵藤田部,其余部队则在自己的带领下,直驱扶桑援军深入草原的必经之路方向。

他这是要两路并发,干脆一鼓作气消灭去扶桑更多的有生力量。

如此野心如此信心,也就这样的雄主可为。

在这一刻,气吞万里如虎藐视一国如鼠的拓跋林似乎已将为当世第一,然而谁也想不到,他在制定此策的背后,有对一人的深深顾忌。

那人叫沈庆之…

拓跋林并没有对自己忠诚的部下们掩饰自己的担忧。

在东征途中,他就曾不止一次的告诫自己的部下们,时刻要防备江东。

这一日,在他抵达大漠口西五百里处,在得知扶桑藤田部已现踪迹,而扶桑援军已正装待发之际,他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

端坐帐内的拓跋林,对部下们异常认真的道:“你们知道那个年轻人的可怕之处在哪里吗?”

“勇武。”

拓跋林摇摇头,又有人道:“将略出色。”见拓跋林似还不满,帐内有人忽然想起西秦情报中提及的沈庆之的练军,就道:“还有练军之能。”

是拓跋林的态度让过往一向心高气傲的罗斯将军们前所未有的重视起了那个遥远南方的年轻将军,然后随着越来越详细的了解,他们也真正认识到了沈庆之的可怕,因而,他们现在的所说并不仅仅是在附和君主,而是发自内心。

然而拓跋林还是摇头。

站在他的位置上,他能看的自然更多。

“那是当世唯一能和我匹敌的领袖人物啊。”拓跋林叹道。

帐下,大惊。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些为拓跋林所征服的部下们还从未曾认为有谁真的能这样的钢铁之王并肩的,假如有谁敢这么说,那将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可偏偏说这句话的是他们的王自己。

这…

“个人的武勇,统兵的才能,练兵的本事,这些都是一个正常的优秀将军的才能的表现,我不吃惊,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他在击败燕庭以及扶桑后的退让,你们有谁,能在那个的胜利局面下还能保持一种清醒的理智的?你们不能,恐怕我也难忍,但他却做到了,他居然把兵马收回,放弃北岸,我开始根本无法相信在那个最爱用大义,用道德来衡量人的文明中,有谁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恐怕换任何一个人,转眼都要身败名裂,然而他不仅仅没有,相反,他还因为这样的行为得到了更多的拥护,你们觉得,这不可怕吗?”

堂下寂静无声,都在思考他的话。

但拓跋林根本不在意他们的感受,其实他只想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之前,这位罗斯历史上最可怕的人物,在对他的部下们继续感慨着。

他道:“国家和国家之间,毫无阴谋可言,战争之上的争斗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沈庆之正是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才做出以上决定的,他认为现在的江东还不是我们的对手,因此他放弃虚名虚利,先行退让,这种后退是古老东方哲学中最令人发指的一种艺术,年纪轻轻的他却能玩的如此如火纯情,实在更令人发指。”

陛下是不是把那个家伙看的太高了呢?

仿佛感觉到部下们的想法,拓跋林叹道:“就因为他这一退,才有了我们今日和扶桑一战,也正因为他这一退,我灭绝南国的计划可能要无限期推迟,甚至永难成功!”

“陛下。”禁军统领罗德列夫愤怒的满脸通红的喊道:“臣一定会为陛下攻破南国的。”

“是的,陛下!”一群部下们都喊了起来,无论是为荣耀还是为表现忠诚。

帐内气氛汹涌,终让拓跋林为之展颜一笑,道:“将军们能有这样的信心,自然是好的。”

罗德列夫粗鲁的打断了他的话,近乎冒犯的吼道:“陛下,臣一定能做到。”

“但那很难,罗德列夫将军,在占据这里之后,我们要面对一条黄河,一条长江,然后是南方无尽的树林和山丘,以及一支由骁勇盖世的将军统领的伟大军队,跨过他们之后,才能达到你要为我做到的,你能吗?”

“能!”

“江东已经把所有的力量聚集成拳,但他们绝不妄动,这种务实的做法下,他们的力量会在十年内得到数倍的增长,而那个时候的我们呢?既然各位将军有此雄心壮志,就先为把扶桑击败吧。”

“十日之内,臣定破敌援军!”

“我要的不止这些。”

“但请陛下吩咐。”

“我要你们在破灭敌人第一路援军后,将战火烧到扶桑的国门前,从而让右路军有从容剿灭藤田部的时间,而那个时候,罗德列夫。”

“臣在。”

“那时候,我只会给你留下三万人,那么你准备怎么打?”

“回陛下,臣和您的子弟们会牢牢堵住扶桑军前进的步伐…”

“果然是勇将,也只能是勇将,罢了,你就跟着我冲锋陷阵吧。”

罗德列夫听到拓跋林当众对其的评价,先喜后怒,最后羞恼的满面赤红,浑身发抖的问:“陛下是不相信臣的能力?”

“对的。”拓跋林毫不客气的看着他骂道:“若扶桑八万人危在旦夕,国内定会倾其所有全力来援,那个时候你区区三万人能干什么?堵住他们?我要你使得其援军难以支持藤田部,并不是要你们去无谓的牺牲!要你如野猪一样的堵在扶桑的门口干嘛?那样的话,我还不如发动十万人在扶桑门口建城,和其消耗百年呢!”

堂下人见最为拓跋林信任的禁军统领被陛下骂成一头野猪,无不心中暗笑,不过没有人敢表现出来,然而这时,忽然有一个年轻偏将低声道:“可以游击布疑。”

“你是谁?”拓跋林闻声看去。

那年轻将领顿时面色发白,站在帐口的他之前还从不曾参加过这样级别的会议,只不过因为兵分两路,加上大战将至,拓跋林下令全军偏将级也可参与,他才得以进入这至尊的王帐。

但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轻轻的一句低语,竟为陛下听到。

见拓跋林询问,带他来的左卫三军统领布德尔急忙喝斥道:“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一脚踹去,并赶紧向陛下请罪,拓跋林却怒道:“谁让你打他的?他叫什么名字,上来说话。”

罗斯真正的名将朱可夫斯基就此走上了时代的舞台。

不过这个时候的他还是个显得相当稚嫩的年轻人。

在一众罗斯重将的注视下,朱可夫斯基不得不硬着头皮走到拓跋林身前,对陛下见礼后,颤抖着声音复述了下自己刚刚的低语。

拓跋林追问:“如何做。”

要他大胆的说。

也许是君王的和颜悦色鼓励了他,朱可夫斯基在经历最初的紧张之后,总算放松了些,便继续道:“回陛下,末将以为,我们可以在敌人来援时,放他们过去,然后进行不停歇的骚扰,通过一系列的袭击导致他们的疲倦,然后再配合陛下的大军回头,给予他们最雷霆的一击。”

“如此的话,需要多少军队,怎么配置?”

“要三万骑兵,弓箭充足,最好一人双马。”

“假如由你指挥,你准备具体怎么打?”

“……”朱可夫斯基吃惊的看向拓跋林,看到了一双含笑的眼,再次得到鼓励的朱可夫斯基再无胆怯,这便大声道:“回陛下,臣会将部队分为三千一队,合计十队,再将这十队分为三组,三组轮番休整和出击,而多出的一队则为各部之间的传令兵和救援部队…”

“朱可夫斯基阁下,我很高兴有罗德列夫这样勇勐无畏的将军,也很高兴有你这样聪慧灵敏的年轻人,现在我任命你暂为罗德列夫将军的副手,并全力配合罗德列夫将军实行这样的战略,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若能成功,你,就将和他们真正并肩。”

说着,拓跋林指着帐内,最靠近他的一群将军们。

朱可夫斯基翻身拜倒在地,就此誓言至死效忠伟大的君王,而每个人都知道,他的誓言是发自内心的。

就如同中原大地因为有了沈庆之这样一个变数,导致了一种异常局面的产生一样,在这场北国征伐之中,因为多了朱可夫斯基这样一个变数,战局也因此而改变。

这就是名将对时代的影响。

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混乱年代之末,黄金时代之前的岁月里,天南地北的豪杰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武功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足以让后人传诵不休的故事。

罗斯历大林三年夏。

在他们的陛下拓跋林率军围剿藤田部五万大军之际,被担当重任的朱可夫斯基利用自己的骑兵来去如风的优势,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竟让扶桑援军在西出落日关抵达草原后,再不得进。

整个夏季的科尔兴原野上,到处都是一人双马的罗斯铁骑唿啸来去,他们挥舞着腰刀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他们射出的弓矢阻拦住敌人的势头,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拓跋林终于依靠那些投靠自己的,科尔兴原上部落的帮助,成功的将藤田大军围困在了从中原延伸千里至此的龙山下。

当又一个黎明到来时。

两方大军已成品字型对持。

其中扶桑军马背靠龙山布阵,罗斯军马分为两路,互为掎角。

阵前,北国黑色的戟头王旗如同来自地狱的火焰,在翻飞燃烧,身披金甲的拓跋林志得意满的看着走投无路的敌军,发出了畅快的笑声。

随着鼓声响起,千军万马就向他的马鞭所指之处呐喊着扑去,经过两日两夜的厮杀,穷途末路的藤田部在得不到援军支持的情况下, 终于崩溃,龙山也因此变成了赤山。

“陛下,这是扶桑部藤田一郎的首级。”

被拓跋林称唿为野猪型武将的罗德列夫本应该在朱可夫斯基的身边,但这个不甘寂寞也完全不适应那种游击战斗风格的家伙,在一个月前还是不顾一切的回到了他陛下的身边,然后,在今天,在这种用长弓硬马对抗的铁血沙场上,他果然立功。

看着眼中满是骄傲,期待得到赞许的忠诚部下,心情愉悦的拓跋林放声大笑,用刀尖挑起敌将的头颅后,环视四周,正在收拾战场和正在戒备的部队,在这一刻再次发出山唿海啸一般的乌拉之声。

但拓跋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