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伦敦桥 >

第13章

伦敦桥-第13章

小说: 伦敦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犯。没有折磨,只有接连不断的审问。 
  在匡恩提科联邦调查局训练基地受训时,他们把审讯的原则称为RPM:R即阐述,P即影射,M即最小化。我的阐述就像是个疯子:“你是个好人,艾哈麦德。你的信仰是正确的。我也希望自己能拥有你那样的坚定信仰。”我向他们影射责备:“这不是你的错。你是个年轻人。美国政府有时是有些邪恶。有时我也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我把后果最小化:“到目前为止,你还没在美国犯下任何实际罪行。我们脆弱的法律和司法体系会保护你。”然后,我再谈到正事:“告诉我那个英国人的情况。我们知道他叫杰弗里·谢弗。他的绰号是‘鼬鼠’。他昨天来过这里。我们有录像、照片和录音。我们知道他来过。他现在在哪儿?他才是我们想要抓的人。” 
  我不停地重复着我的方法:“那个英国人想让你干什么?他是个罪人,可你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这些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只需要帮我们填上一些空白。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然后,我又重复那些关于“野狼”的同样问题。 
  然而,这些办法对这些恐怖分子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起到作用,就连那些年轻的恐怖分子也是如此。他们很顽固;受过训练,经验丰富;聪明,而且很显然,动机很明确。 
  为什么不呢?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PartC “野狼”出现   
  《伦敦桥》第51章   
  我挑选的第4名恐怖分子是个年纪较大、满面红光、胡子茂密、牙齿雪白的男子。他用英语告诉我,他在伯克利和牛津上过大学,语气中颇有一丝自得。 
  “生物化学和电子工程。是不是吓着你了?”他叫艾哈麦德?艾尔马苏里,国土安全部黑名单上的第8号人物。 
  他很愿意谈谈杰弗里·谢弗。 
  “对,那个英国人来过。你说的当然没错。录像和录音通常不会撒谎。他说有重要的事想跟我们谈谈。” 
  “那他说了吗?” 
  艾尔马苏里深深地皱起眉头,“不,没说。我们以为他是你们的人。” 
  “那他来这儿干什么?”我问,“既然你们不相信他,为什么还同意见他?” 
  艾尔马苏里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好奇。他说他能弄到战术核爆炸装置。” 
  我大吃一惊,心跳开始加速。纽约地区有核装置?“他有那种武器?” 
  “我们答应跟他谈谈。我们认为他所谓的核装置指的是手提箱式核炸弹。袖珍核武器。虽然不容易搞到手,但也不是不可能。你可能知道,前苏联曾在冷战时期生产过这玩意儿,但没人知道他们到底生产了多少,也没人知道它们现在都在哪儿。这两年,俄罗斯黑手党一直想把它们卖掉,所以就有了一些传言。其实,我并不知情,我来这儿是当教授的。是来找工作的。” 
  我只觉浑身一阵颤栗。与常规武器不同,手提箱式核武器的设计就是要在地面爆炸。它们的大小跟一只大号花瓶差不多,而且可以由步兵直接操作。 
  它们可能会被藏在任何地方,或是由人随身携带着走在纽约、华盛顿、伦敦和法兰克福的大街上。 
  “那他能弄到这种手提箱式核武器吗?”我追问道。 
  他耸耸肩说:“我们只是学生和老师。说实话,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核武器的事情?” 
  我想我明白他的意图了——为他自己和他的人讨价还价。 
  “为什么你的一个学生会跳窗自杀?”我问。 
  艾尔—马苏里痛苦地眯起眼睛。“她一到纽约就觉得很害怕。她是个孤儿,父母都死在你们美国人发动的不公平战争中。” 
  我慢慢地点点头,表示我能够理解,并且对此表示同情。“好了,你们还没在这里犯过任何罪行。我们已经监视了你们几个星期。谢弗上校真的能弄到核武器吗?”我又问了一遍,“我需要你回答这个问题。这对你和你的手下都很重要。你明白吗?” 
  “我想也是。你是说如果我们合作的话,我们就会被驱逐出境?遣返回家?因为我们没有犯下实质性罪行?”马苏里问道。他想把条件谈妥。 
  我直接提出反驳,“你们中有些人曾经犯下过严重的罪行。谋杀。其他人会接受讯问,然后会被遣返回去。” 
  他点了点头。“好吧。我不认为谢弗先生手头上有战术核武器。你刚才说你们一直在监视我们。没准儿他也知道这点?你们觉得这有道理吗?会不会是你们上当了?我不想假装明白这件事。但我坐在这里跟你聊天时,我的脑子里出现的就是这些想法。” 
  不幸的是,这话让他言中了。这也正是我所害怕的事。一个陷阱,一次考验。这正是“野狼”的办事风格。 
  “谢弗是怎么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的?”我问。 
  “楼里的地下室可以通到南边的一栋建筑。谢弗上校知道这一点。他好像知道我们的很多事。” 
  我在上午九点离开了那栋小楼。我只觉得筋疲力尽,哪怕倒下来躺在某个巷子里都能睡着。疑犯很快就会被送走,整个地区还处于封锁状态,包括霍兰隧道,因为我们害怕这是一个主要袭击目标,害怕它会突然爆炸。 
  这一切都是考验和陷阱吗?   
  《伦敦桥》第52章   
  这一天的古怪事还没有结束。 
  附近的居民都聚集到这栋小楼的四周,所以我只好挤过人群,钻进汽车,有人叫住了我,“克罗斯博士!” 
  克罗斯博士?谁在叫我? 
  一个身穿红褐色风衣的年轻人朝我挥着手。 
  “克罗斯博士,这边!亚历克斯·克罗斯博士!我得跟你谈谈,伙计。” 
  我朝这个年轻人走过去,他可能还不到20岁。我在他面前站住。“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我问。 
  他摇摇头,退后了一步,“他们警告过你,伙计,”他说,“‘野狼’警告过你!” 
  他的话一出口,我就扑了上去,抓住他的头发和外套,揪着他的脑袋把他撂倒在地。我把自己全部的体重都压到了他身上。 
  他的脸憋得通红,消瘦的身体使劲挣扎着,并对我大叫道,“嘿!嘿!有人付钱给我,让我告诉你这些话。快他妈滚开。那家伙给了我100美元。我只是个送信的,伙计。有个英国人告诉我,你叫亚历克斯·克罗斯博士。” 
  这个年轻的信使看着我的眼睛。“你看上去确实像个博士。”   
  《伦敦桥》第53章   
  “野狼”现在正在纽约。不是为了他那像天文数字一样的赎金,而是为了不错过最后期限到达的时刻。那种感觉非常美妙。 
  谈判现在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德国总理——当然,他们都不想和“野狼”进行交易;结果,这也正好暴露了他们的怯懦本质。绝对不能跟恐怖分子进行交易,是吧?这会开创什么样的先例?得再施加更大的压力、提供更多的证据,他们才会妥协。 
  嘿,他能做到。他很乐于强迫并折磨这些笨蛋。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 
  他在曼哈顿半岛的东侧散了很长时间的步。锻炼身体。他觉得自己就是这场游戏的大赢家。这些受威胁国家的政府怎么能跟他比?所有的优势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没有任何政治、媒体流氓、官僚、法律或是道德能够阻挡得了。谁能打败他? 
  他回到了众多公寓中的一栋。这是一栋非常漂亮的高级公寓,从这里可以俯瞰东河。进屋后,他打了电话。他在手中轻轻地挤压着他的黑橡皮球。跟他通电话的是纽约市联邦调查局办公室的一名高级特工,一名高层管理人员,一个女人。 
  那个特工告诉了他联邦调查局所知道的一切,以及他们为了追捕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不过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相比起来,他们要想找到本?拉登可比找到他要容易得多。 
  “野狼”冲着话筒大喊道:“我付钱给你就是为了听这些废话?为了听这些我已经知道的东西?我真该宰了你。” 
  可随后,这个俄罗斯人又笑了,“开个玩笑,朋友。你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我也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纽约很快就会出大事。离桥远一点。桥是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是我过去的经验告诉我的。”   
  《伦敦桥》第54章   
  比尔·凯皮斯特兰是这部分计划的执行者,也是个非常恶劣、极其危险的人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说得轻点。但很快,他的凯曼斯银行帐户里将会多出25万美元。他只需完成他的工作,而他需要做的并不很难。“我能做得来,没问题。” 
  凯皮斯特兰29岁,瘦而结实,原籍是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市。他曾在北卡罗莱纳州打过一年的曲棍球,后来,又当过海军陆战队队员。三年服役期满后,他就被华盛顿郊区的一家公司招为雇佣兵。两周前,一个名叫谢弗的来自华盛顿的熟人找到他,他接受了一生中最大的任务。报酬为25万美元。 
  现在,他出动了。 
  早上七点,他开着一辆黑色的“福特”小货车向东穿过曼哈顿区的第57大街,然后在第一大道向北开去。最后,他在第59大街的昆斯勃罗桥头附近停下了车。 
  他和两个穿着白色油漆匠工作服的人钻出货车,然后从后备箱里取出设备。不过,他们的设备并不是什么油漆、罩单和铝合金梯子,而是爆炸物。他们把C4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炸药包捆在桥下最低的托架上,这是靠近东河曼哈顿区的一个承重点。 
  凯皮斯特兰很了解昆斯勃罗大桥的结构。他抬头看着这座已有95年历史却依然坚固如初的大桥。但在他眼里,这却是一个松散易变形的结构,一个悬臂托架,这是四座东河大桥中唯一一座没有使用悬挂方式建成的大桥。这意味着他需要一枚特殊的炸弹,而他的货车后备箱里正好有这样一枚炸弹。 
  这才是关键,凯皮斯特兰一边想着,一边跟他的同伙一起拖着设备走向大桥。纽约。东河岸。所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大奸商们,所有那些不可一世的金发王妃。虽然有些紧张,但他的心情很好,还情不自禁地哼起一首他觉得非常逗乐的歌。《第59大街大桥歌(感觉真爽)》,演唱者是西蒙和加范克尔——他觉得他们都是典型的纽约小混混。那两个人都是卷发侏儒。 
  在过去的两天里,凯皮斯特兰曾和长岛区斯托尼?布鲁克大学的几个志趣相投的工程系学生聊过。其中一个天才小子来自伊朗,其他的则来自阿富汗。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很具有讽刺意义:在纽约学习的大学生坏人企图炸毁纽约。真是个他妈的自由之地,对吗?他们称他们的团队为“曼哈顿项目”。又是个内部玩笑。 
  起初,他们考虑使用安氟,一种可以在路上炸出弹坑的炸药,但它绝不可能摧毁像昆斯勃罗这样的大桥。那些天才大学生们告诉凯皮斯特兰,安氟的爆炸效果就跟在街上点个大爆竹一样。或者他可以想象一下。爆炸的特点就是“力求遇到最小阻力的微弱爆炸力”。换句话说,炸弹会在路上留下一小块烧焦的印迹,但真正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却消散到了空中。 
  这根本不足以完成今天的任务。太温柔了。就连最低要求都无法达到。 
  于是,这些鬼灵精怪的大学生又想出了一个炸毁大桥的更佳办法。他们告诉凯皮斯特兰如何以及在桥基座的哪些位置上安装小型雷管。这和爆破公司炸毁老楼房差不多,就像变魔术一样。 
  为了防止被捕,凯皮斯特兰考虑过派潜水员潜进东河,然后在桥基上安装雷管。所以,他亲自观察过大桥好几次。让他感到吃惊的是,他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警卫把守。 
  今天早上也正是这种情况。他和两名助手走上第59大街大桥的桥基时,根本没人拦住他们。 
  从远处看,桥上的银色钢铁结构和尖饰物让这座老式的大桥显得那么精美。再走近些,那钢铁结构的力量才真正显示出来:巨大的托架、与人的膝盖骨一般大小的铆钉。 
  这听起来有些疯狂,但很管用——他会完成任务的。 
  有时,他也在问自己,为什么他会对一切都这么憎恶,为什么他总是这么怨恨与愤怒。几年前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时,他还当过营救队队员,在波斯尼亚解救过被击落的飞行员斯科特?奥格莱迪。哦,他不再是战斗英雄了。他只是工作在这个体系中的另一个资本家,不是吗?比起大多数人的想法,这种想法要真实得多。 
  他们越来越接近桥基,凯皮斯特兰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然后,还唱了起来:“真爽。感觉真爽。”   
  《伦敦桥》第55章   
  随后,发生了一件极为奇怪、让人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