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书童 >

第86章

超级书童-第86章

小说: 超级书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当日所讲之话时都是为之一惊:“荆轲是个莽夫,并非英雄,他不该杀嬴政,若是嬴政不死,秦国只需花十五年就能统一六国。而赵国却需要花一百年,整整比秦国多了八十五年,这八十五年间燃烧的战火又要多死多少黎民百姓!多少人要流离失所,失去亲人!?秦王虽然残暴,但他却能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可以让数百万的百姓免于战乱之苦,若是秦王没死,那么他的功明显就大于了过,而世人一味的说他是暴君,如今嬴政落下了遗臭万年骂名。真是可怜又可悲!”

“可怜又可悲!”众人听得出神。当苏太师说完最后一句,都是不禁叹了一句。更是佩服这书童的见识之远,学识之惊人!众人脸上也多出几分崇敬之色。

苏大人讲完后颇为深意看赵子文一眼,见他没什么反应,又向余世风道:“世风,你们刚才都在笑什么?”

这下联还是太过露骨,余世风便在苏大人耳便将这对联说给他听……

“哈哈……”苏东坡豪爽地笑道:“这无情对确实有趣,不过还是恭喜世风兄喜得良婿呀。”

余思凌俏脸一红的从堂上走过来,向苏东坡躬身道:“凌儿见过苏伯伯。”

苏东坡见到女子打扮的余思凌时,微微一怔后,又是笑道:“思凌,一年不见,没想到你变化这么大,都要嫁人了。”

思凌低着俏脸娇嗔道:“苏伯伯也来取笑我。”

“怎么不见明杰?”余世风只见余思凌一人前来行礼,便问道。

余思凌答道:“我让明杰读书去了。”

余明杰在这个世上最怕的就是他姐姐余思凌,他姐姐让他去读书,他哪敢不去,余大人也是知道这点,点点头也不再作声。

“苏大人,今夜我们钱塘官员在会宾楼已定下宴席,希望大人能够驾到。”马巡抚向苏东坡抱拳道。

苏东坡并非客套之人,豪放的他直接笑道:“多谢马大人的盛情款待,今夜我会和余大人一同前往。”

来余府的官和商都是为迎接苏太师而来,再者是尽地主之谊,请他吃顿盛宴,然后“联络下感情”。

苏大人又是转话题地笑道:“似乎大家对这对联颇有兴致,不如我就代替思凌向赵小兄出一上联,如何?”

方正率先笑道:“今日学生又能有幸见识到苏大人的才学了。”

苏大人微笑地向方正点点头,又是看向玩世不恭的赵子文道:“赵小兄,可敢接我一对?”

如今苏大人乃是最为年长的大荆谋臣,又得皇帝信任,只要是比他官小的官员,都会自称为他的学生。

赵子文撇撇嘴道:“只要我不让出对就行,对对子倒是无所谓。”

刚才是新郎官向新娘出对,如今是苏大人代新娘出对,也算合情合理,苏大人不经意地一瞥,看向花园中一位家丁正用斧头砍那半枯的老树,灵机一动,笑道:“树已半枯休纵斧!”

“好对。”苏东坡刚一语毕,众人就纷纷叫好,十足的马屁精!

赵子文没有立刻对出这下联,而是向苏大人笑道:“苏大人,这家丁砍树似乎不关你的事吧?”

苏大人抚下白须哈哈笑道:“当然不关老夫的事,不过老夫只是从中出对而已!”

赵子文嘴角轻轻一上扬,笑道:“果然一点不相干!”

众人微微一怔,这书童说半天都没直入主题,一位老者急不可耐道:“赵小哥,你说半天,都没对出下联来,还是快点作对吧。”

“哈哈……赵小兄好才学。”苏东坡最先反应过来,爽朗的大笑道:“对的真是妙哉!”

众人愣了半晌,才回想刚才那句“果然一点不相干!”才发现这句便是下联,而苏大人出的也是个无情对,下联必须是书童所说得对子,他们都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感叹这书童才思敏捷,这么快便对出这无情对,而这下联对的绝妙,连他们都未察觉出对联已对。

性格豪爽的老者老脸一红地退回座位上,半天都不敢说话。

余思凌抿着小嘴轻笑起来,丰满的娇躯微颤,直把赵子文的眼神给勾了过去……

“相公……你真厉害。”余思凌跺着连步,站在赵子文身边,轻轻道。

赵子文每次一到娇滴滴的相公二字,就觉得全身一热,可凌儿却是怀孕在身,想吃又吃不到,他在凌儿耳边轻笑道:“你相公我的厉害之处多着呢!”

凌儿听的心神荡漾,俏脸一红,都不敢说话,就怕相公又说出什么羞人的话来。

赵子文抱拳道:“岳父大人,苏大人,我还有事在身,先行告退。”今日的主题还是迎接苏太师,他继续留在这也没有什么意义,到时这苏大人又是问这问那,麻烦!还是先走为妙。

既然赵子文与苏大人认识,余大人也不用再引荐什么,他也不阻拦的对赵子文道:“不知贤婿何时迎娶凌儿。”

赵子文笑道:“等我上京回来之时,便会娶正式迎娶凌儿。”

在场的人大部分都是知道今年钱塘不少才子进京赶考,夏府少爷也是要去的,赵子文如今还是有半年契约在身,当然是要陪同夏府少爷进京赶考。

余大人点头道:“那就等你回来后,就选个良辰吉日来迎娶凌儿。”

余思凌俏脸垂在胸前,幸福娇羞的模样又是惹的众人一阵笑语。

赵子文点点头,心中却是暗笑,若是这老头知道凌儿有了身孕,非找我拼命不可,哪会等我上京完再娶凌儿,还好这秘密只有很少人知道。

“赵小兄,你的府邸在哪,我择日去拜访你。”苏东坡语出惊人道。

赵子文听的一惊,刚要走出门外,差点没被门槛绊倒,苏太师拜访我,没搞错吧?可他还是淡淡道:“苏大人不必费这力气,我抽时间去拜访苏太师才是。”

他说完向岳父大人行了个礼,朝凌儿眨下眼睛,便转身离去……

“你这赵大将军会来拜访我?”苏东坡眼神狡黠的心中笑道,又是远望赵子文离去的身影。

第178章 夺嫡

春寒的钱塘冷风呼啸,连续的阴天让人感觉阴沉沉的,仿佛都要失去过新年的喜庆气氛,赵子文站在凌儿小院内的门前,抬头远望这阴暗的天空,过三天就是除夕夜了,可他却感觉不到任何的新年到来的快乐。

“这可是赵子文的府邸吗?”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在院墙外高声道。

苏太师?赵子文听到那声音,有些愕然,这苏太师怎么还没离开杭州?更没想到这苏东坡还真来拜访他!

赵子文连忙上前迎接道:“苏太师,你怎么来了?”

苏太师哈哈一笑道:“我说过的话何时没有实现过?”

“苏大人快请进。”赵子文将虚掩的院门彻底打开,伸手笑道。

赵子文断定这苏大人已知道他的身份,不然也不会亲自前来,更加断定他肯定是找自己有什么事,微微笑道:“不知苏大人是想在屋内坐,还是在屋外的小院坐?”

苏大人笑道:“还是在小院坐吧。”

小院的枫树下正好有张石桌与四张石凳,坐在此处还可观赏下夜景,不过冷风呼啸,坐在屋外,倒是有几分寒意,不过苏东坡都不怕冷,赵子文还怕个什么,连忙请苏东坡坐下。

“相公,是谁来呢?”屋内的余思凌听到小院外的动静,从屋内走出,问道。

刚刚坐下的苏东坡见到余思凌走出来,抚下胡须哈哈笑道:“思凌。是你的苏伯伯来了。”

“呀……”余思凌羞红着脸又退回屋内,细声道:“苏伯伯,思凌身体有些不适,不能出来给你行礼了。”

苏东坡怎会不知思凌为何不敢出来,用怪异的眼神看向对面坐着的赵子文道:“看来我真是老了,思想已经不如你们年轻人放的开了。”

赵子文听的老脸一红,凌儿虽是他的未婚妻。可毕竟还没有正式迎娶她,如今却是住在一起。在古代肯定是有违常理的,赵子文讪讪笑道:“凌儿已算得上我的妻子,这拜堂成亲只是一种仪式,我看得不太重。”

余思凌思想可没有赵子文那般开放,她只是希望能与孩子呆在相公身边,往日的种种总是浮现眼前,她害怕相公突然讨厌他。所以要一直留在相公身边照顾相公,可见苏东坡来,她还是又羞又怕得不敢出来。

“哈哈……”苏东坡又是爽朗的笑了几声,这书童的思想天马行空,真是开放的很,他摆手笑道:“我们不谈这个,今夜我便要离开杭州,走之前想与你喝杯酒。”

又是个要走的。赵子文忍不住一叹,可天下午不散的宴席,他又是颇为霸气地笑道:“那今夜我就与苏大人痛饮三百杯!”

苏东坡感觉到赵子文眉宇间的那股凌驾于天下的霸气,哈哈笑道:“不愧是赵将军,够爽快!”

赵子文微微一怔后,也没有太多的反应。苏太师乃是当今皇帝身边的忠臣,自然应该是知道他的秘密,他朝屋内淡淡笑道:“宝儿,上壶热酒来!”

片刻后,就见宝儿脸颊酡红,端着酒壶,盈盈向这走来,她一袭红裙,明眸皓齿,雪肌玉骨。又让苏大人怪异的朝赵子文看了一眼。

“见过苏大人。”宝儿俏脸低垂的盈盈施礼道。

苏大人点点头,笑道:“赵将军真是好福气。”

宝儿也是昨日才搬来小院内。那夏萍小醋坛子将宝儿拐去夏府两天,都不让她回来,就是要气气这个色魔书童,可宝儿哪经得住对大哥的思念,偷偷跑回来,与大哥和余姐姐住在一起。

赵子文淡淡一笑的先宝儿一步,为苏东坡斟上酒,笑道:“苏大人,我敬你一杯!”

宝儿俏脸一红的退回屋内,等着大哥酒壶的酒喝完后,再为他倒满。

苏大人笑道:“应该是老夫敬赵将军一杯,当初望江城一战,赵将军居功至伟,在千人围剿中仍能将叛军首领斩于马下,这等气魄胆识,老夫佩服不已!”

“杀的再多人又有何用,我的兄弟又不能活过来。”赵子文眼前浮现着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将杯中白酒一饮而尽,低声哀叹道。

苏东坡眼睛一亮,顿时明白赵大将军为何会选择退隐,他笑道:“赵将军不必太过伤心,人死不能复生,他们死后仍是我的大荆的英雄!”

“英雄又如何,也许平平淡淡才是幸福。”赵子文抬头望向淡淡的月光,连饮数杯的淡淡道。

看来赵将军是个生性淡泊之人,苏东坡与他聊上数句,从中了解到他的性格,他一身惊人的武艺与才学,却是淡泊之人,真是可惜,苏东坡不由得心中一叹。

苏东坡道:“赵将军在钱塘集市的柳树林下,大骂钱塘才子,真是骂的痛快,说得更是字字箴言,如今杭州的文风比往日有所减轻,不少才子都是开始习武,这真是将军的功劳!”

赵子文笑道:“我只是一腔愤青,说不上什么功劳。”

“不过那日赵将军所说,只是反驳那些才子的谋略,不知赵将军对如今我大荆局势有何见解?”苏东坡饮下一杯酒,试探地问道。

原来苏东坡来此还真是有用意的,赵子文对这豪爽的苏大词人,是知无不言的,笑道:“如今大荆首先要做的是,攘外必先安内!”

苏东坡一愣,喃喃道:“难道赵将军也是赞同先灭西梁,再挡匈奴?”

赵子文深邃的眸子放着冷光,摇头道:“这等唇亡齿寒之事,我大荆怎能去做?”

苏东坡长舒一口气,若是赵将军都同意灭西梁,那也许西梁就非打不可了,他疑问道:“那将军所说何意?”

“所谓内患并非是指西梁,而是指的民心与朝政不稳,荆国内政混杂,奸臣当道,各路王侯都有反叛之意,看似他们无权无势,可却是偷偷招兵买马,平南王就是特例,杭州差点就落入他的手中,虽然皇帝一再削番,可更是会逼他们狗急跳墙,早晚那些反王都起兵造反。”赵子文脸色严肃的正色道。

苏东坡点点头道:“看似他们都无权势,可早已是野心勃勃,可不能逼他们,难道任由他们造反?”

赵子文摇头笑道:“只要皇帝略施小计,就能将藩王的祸乱彻底消灭!”

略施小计?苏东坡愣了一下,方才道:“还请将军说说如何略施小计。”

“对王爷之位采取世袭传接制,王爷的王位可以传给子嗣。”赵子文狡黠一笑道。

苏东坡为难道:“皇上应该是不会容许的,不过赵将军为何要如此做法?”

赵子文正色道:“若是采用此种制度,王爷的儿子们肯定是会反目成仇,互相争夺王爷之位,我们可以从中挑出一位软弱无能的来继承王爷之位,等王爷死后,便能直接废除他王爷的头衔!”

“好计谋!”苏东坡听的眼中大放光彩,激动的拍手称赞道:“赵将军的计谋真是天衣无缝,若是用世袭制度,王爷的反叛之心肯定会减轻许多,还会感谢皇恩浩荡,真是一石二鸟之计!”

“哈哈……”赵子文大笑道:“小小计谋,不足挂齿!”

苏东坡长袖一摆,脸上满是崇敬之色,哈哈笑道:“赵将军机智过人,这小计可算得上是千古奇谋!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