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论语力 >

第7章

论语力-第7章

小说: 论语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人手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这个破碎的世界被面那个头像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把自己的心安顿好了,有了自己的标准,那个世界就也正确了。
  所以我想儒家也罢,道家也罢,还有我们今天世界上各式各样发达的现代文明,它都只有在一种前提下真正发生作用,那就是用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出来只属于自己的感受。对我来讲,秋田的冰雪和冲绳的樱花,它都是让我心灵中发现惊喜,给我的那种巨大的冲击和生命快乐的理由,和儒家道家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我也祝福所有的朋友们,我们让自己的心灵可以在四季之中感受风花雪月,可以感受人际之间的美好,让我们更加丰富多彩,不要做我开始讲到的那个舞台上的喜剧演员,不要总是在工作工作,最后失去自己的心灵感受能力。
  今天晚上我非常感谢幸福与科学协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更感谢这么多朋友远道而来坐在这里,让我们共同去分享心灵的成长,我今天也非常感谢有这两面小旗子(中国和日本国旗),在我的眼前,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文化是相通的,我们的内心是相通的,我祝愿每一位朋友永远拥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谢谢所有的朋友们,祝大家幸福快乐,谢谢你们。
  
后记:孔健先生日文讲演(1)
诸位:好。
  此时在中国应该说:“晚上好!”“晚上好!”
  由我来介绍一下于丹先生(日文的尊称)和她的《〈论语〉心得》。今天上午于丹先生在“外国人特派员俱乐部”讲演,下午是去早稻田,紧跟着晚上在这里给大家讲演。今晚的讲演超出原定时间30多分钟,我刚才在那边的侧台上,心里一股劲地着急,因为于先生非常忙,超出这么长时间怎么对于先生交代,我的心情应该是与大家一样有些担心。
  于丹先生能够超出这么长时间讲演,我想还是在大家热情地听讲的气氛感染下,于先生很激动从而延长了讲演时间吧。再者就是大概源于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吧。
  接下来的日程是明天晚上6点30分,与福田首相会见。
  于先生26日到日本,在大使馆进行了讲演,场面十分感人,崔天凯大使推掉了外事活动而带头坐下来听于丹的演讲,成了于丹的粉丝。第二天早晨与我见面,并由我陪同于丹先生去秋田参观。方才于先生在讲演中也提到了秋田,知道她感触很深。
  昨天一天去了冲绳,晚上回来。今天讲演时,于丹先生身穿的那件粉红色衣服,是在冲绳筹措的。当时买时于丹先生非常犹豫,她对我说:“孔健先生,在我一生中,是第一次穿这么
  鲜艳的衣服。我穿这件衣服行吗?”她为什么要这样问我呢?因为在中国,于先生与在座的日本女性一样,穿的基本是黑色、蓝色,最多也就是白色的衣服。那粉红颜色不是她的颜色,是她家3岁女儿的喜爱色。我曾经送给于丹先生一个卡西欧牌粉红色照相机,当她把它拿回家时,3岁的女儿说:“妈妈,这个颜色和这个照相机是我的。”
  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去年5月,于丹先生来日本参加京都的立命馆大学召开的“国际孔子论坛”。全世界的孔子学院的代表都来了。会上于丹先生也作了讲演,那天的会场气氛和今天的一样很热烈。于丹先生也是远远地超出了讲演的时间。坐在后面的人一股劲地向于丹先生示意:“没时间了,没时间了。”当时于丹先生也是完全没有理会,直到结束自己的演说。
  在京都的演说结束之后,我陪同于丹先生乘###到了东京。在东京她对我说:“孔健先生,我解放了。”于丹先生在皇宫前拍照了足足两个多小时。于丹先生说:“今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去年的“五一”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于丹先生和丈夫带着3岁的女儿到动物园去玩,没想到刚下车来到北京动物园门口,就被热情的粉丝们认出“哇”地围了上来,又是签名、又是拍照、又是要交流思想。孩子被这场面吓哭了,丈夫到一边哄孩子。结果原本是带着孩子到动物园看大熊猫的于丹先生,没想到自己却变成了“大熊猫”。
  以至于去年10月国庆节7天休假期间里,于丹先生没有离开家门一步。因为这7天里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一小时于丹先生的讲演,全国有7亿人在看这个广播。于丹先生的讲演非常有影响力,从而也给于丹先生带来了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
  在这种压力很大精神非常紧张的状态下,于丹先生脸上出现了湿疹。我与里村先生于今年1月上旬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图书订货会,订货会上见到了于丹先生。当时于先生的湿疹还是很严重的,于是,里村先生买了相应的化妆品,于丹先生使用后,湿疹有所好转,再加上日本的自然美和饮食,因而得以今天有这样灿烂的笑容站在这个讲台上为大家发表这么精彩的演说。
  去年我陪同于丹先生在东京参观了小台场、日光等著名的观光地,大约参观游览了两天。在成田机场分别的时候,于丹先生含着热泪问我:“孔健先生,为什么用整整两天宝贵的时间热情地陪同我?”我说:“不是我在陪同您,是我的祖先孔子超越2500年的时空让我代表他,用两天的时间来感谢您的。”于丹先生再也没有说什么。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非常努力,但是最后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没办法只能想乘筏子去海上。那个时代没有船即使乘筏子也到不了目的地。我的祖先没能出海。 
后记:孔健先生日文讲演(2)
大约是五六年前吧,我去市民大学讲演,讲演后被拉到一个酒馆喝酒,有人把我介绍给别人时说:“他可是孔子的后代子孙哟!”老板娘说:“是哪个大学的讲师(日语的“讲师”发音与“孔子”相同)?”所幸的是我现在终于成为日本SBI大学的教授了。
  后来人们把“孔子”两个字,写给她看时,老板娘又说:“原来是‘あなご(“孔”的日文可读为“あな”,“子”读为“ご”。而“あなご”又是一种鱼的名字,是“星鳗”之意)’啊!”
  听了她的这句话,当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一幕是:“我的祖先孔子乘着竹筏子出海,怎么最后变成了‘星鳗鱼’了”?
  日本有句谚语叫做“ 不懂论语者,也能说论语”,这一天让我真正感到不仅是“论语”,即使我的祖先“孔子”的名字也在被人们谈论着。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多亏了于丹先生的这本《论语力》(日语版本的名字)使我的祖先孔子再一次成为中国人众所周知的人物,还有出版这本书的编辑祝先生。在中华书局的李岩社长、顾青副总编、祝编辑等全社的努力下,于丹先生的这本书销售量很好,非常受欢迎。因为受欢迎所以这本书甚至出现了盗版,当然这样出版社受到了很大损失,但是,从而也可以看出这本书是非常受欢迎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请允许我再次对于丹先生和中华书局的祝先生表示感谢!
  今天,我的祖先是最高兴的。因为他又回来了,回到中国人的心上。
  孔子3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他跟着母亲生活,在家乡曲阜刻苦学习。20岁时在家乡成了小有名气的学者;30岁时,在中国首开先河办起了私塾,即今天的“孔子学院”;40多岁时,他认识到只学习是不能救国的,自己周游列国,为政治做贡献;55岁时,孔子成了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他曾立志在这个职位上做更大贡献。但是,由于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实现,孔子毅然地辞去职务,带着弟子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四年“活学活用”的旅行。于是,出现了具有哲理的“心之旅”的《论语》。
  于丹先生编写的这本《论语力》就是对《论语》的通俗讲解和感悟心得,为什么《论语》在中国深入人心呢?为什么在中国和日本留下了《论语》和“算盘”呢?我认为,现在人们的心理和2500年前人们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这个环境变了,有电脑了,但人们的心却缺失很多。
  因此我就想,我们这个时代对《论语》需要多少呢?《论语》在韩国非常普遍,对孔子非常尊敬,我几次去韩国,大家都排着队,
  来听我这孔子后裔的演讲,有一次演讲后竟有很多人排队要求我抚摸他们的头。这样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人们投来诧异的目光,但这说明了韩国人对孔子的尊敬。从这一点来讲,中、日、韩是相通的,她共同的东西就是儒教。
  《论语》到了日本,就像对了水的威士忌。变成了对日本人容易接受的适合日本人口味的形式。一部《论语》和“算盘”使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但是,原本一手持《论语》,一手持“算盘”的日本,变成了双手都持“算盘”的时代,于是出现了泡沫经济。我想“钱多了,心弱了,道德去掉了”的那个时代的伤痕现在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今年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在这之前我去的北京出版界书籍订货大会上,我在想中国人在追求什么呢?我感到,中国人追求的是“心”,是一个新时代的道德水准,是一个和谐美满的明天。
  在这次订货会上遇到于丹先生正在出版她的关于《庄子》的这本书,偶尔看到大江健三郎先生的书也摆放在国家出版总署的书籍陈列窗内。于是,我从书包里拿出了《孔子的礼仪》、《孔子的现代成功哲学》放了进去,与大江先生的书一起陈列在那里。当时就有十几个出版社跟我说能否让他们出版这两本书,我很感动。如今中国人的心也在迷失,现代的哲学、孔子的礼仪,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把钥匙,中国人正在寻求的正是这些。今年奥林匹克上要选一些口号,里面的5个口号都出自于《论语》。
  它们是: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德不孤,必有邻。⑤礼之用,和为贵。
  明年是我的祖先孔子诞辰2560周年。迎接奥运来临之际,于丹先生的书能在日本出版,使我的祖先非常高兴。我这个孔子75代子孙能与于丹先生同台讲演,参加研讨会,也是祖先孔子非常高兴的事。因为他的梦想在韩国、日本、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得到了实现。
  今年春节期间于丹先生的讲演还要从初一播放到初七,每天一小时,开始播放第二阶段的内容,这次内容的第一节是:孝敬父母,第二节是:信仰……
  人生只有一次,要抓住生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现在###主席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建设一个“和谐社会”。那么,“和”是什么?我认为:“和”就是幸福,“科学发展观”就是社会发展。
  在我看来:中日两国人民长相相似,文化相通,在我们的心里,两国之间没有国界。而我们共通的东西是筷子、汉字和儒学。
  刚才于丹先生已经讲过“二人”横着放就是“仁”,是两个人
  心照不宣,有爱即仁。竖着放就是“天”字,让我们用“仁爱”之心相互交往,共同迎接美好和谐和社会和人生。
  我的祖先孔子笑了,笑看中日韩儒教大结盟!
  因为您的手里有一本《论语力》,它在给您以无限的力量。
  谢谢!再见!
  我眼里的于丹及“于丹现象”
  ——孔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
于丹“人如其名”(1)
于丹“人如其名”,一路走红。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后,于丹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布道人。而据其演讲稿整理而成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大关。对此,坊间用“学术超女”来形容于丹这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人,不过,于丹的走红,也让人疑惑不解,解读传统经典这事儿,很多人做过,为什么单单她红了?
  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擅长讲述传统经典的于丹,其本职行当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看上去充满现代感的影视传媒似乎和《论语》、《庄子》这些圣贤书格格不入,而事实上,于丹正是让今天的传播媒介为实践服务,从中取法,摆好传播者与受众的最佳位置,智慧地游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并用传统经典的精髓,化解着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庄子〉心得》开篇就讲了个真实的故事:于丹的一个朋友,原来是做媒体的,后来改行做了房地产,资产越做越大,本来应该是很幸福的,但是幸福却离他越来越远,他总是担心儿子上学后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