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14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14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袁世凯来说,命令确实是用‘进剿’的字眼,显然袁世凯还未把复兴军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用禁卫军去对付复兴军,已经有些大材小用了,不过禁卫军在政府城外驻扎一直让袁世凯感觉如鲠在喉。

——————

第一章到!

第十七章:飞机与战车

清廷虽下令退位,但全国局势依旧混乱,就在这纷纷乱乱之中,历史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其中一个变化就是,蒋光头在陈其美的指使下,对光复会首领陶成章发动了刺杀,结果江渝跳出来阻挠了一下,破坏了刺杀行动。

救陶成章没别的意思,只是不想看到陶成章这样一个光明磊落的革命人士被陈其美等投机分子所杀害。

成章少有志向,以排满反清为已任,曾两次赴京刺杀慈禧未果,后只身东渡日本学习陆军。翌年回国后,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破衣敝屣奔走革命,奔走于浙、闽、皖各地联络革命志士。他经常以麻绳束腰,脚穿芒鞋,奔走于浙江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辞劳苦”。杭州离他家仅一水之隔,他却“四至杭州而不归”。有一次,抵达杭州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六,魏兰劝他回家过年,他答:“幸老父犹健,家计无忧,一至故乡,恐被人情牵累,不能复出矣!既以身为国奔走,岂尚能以家系念耶!”

对于这样真正的革命勇士,江渝是打心里佩服的。

说到底,他自身也是一个投机份子,虽然他的目标是很光辉的,但手段上毕竟不如陶成章那样无畏的进行抗争。

不过政治就是这样,所谓正义与邪恶,手段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结果才能说明问题,能让民族走向复兴就是光明的,使民族倒退就是邪恶的。

江渝很佩服陶成章,因此把让王澄海派人去暗中保护陶成章,结果一举拿下了蒋光头,接着蒋光头失踪了。

日后的历史再也不会出现蒋光头的浪花了。

当然江渝也不是纯粹是出于佩服陶成章,同时也是为了遏制孙大炮那群人把手伸到浙江。

只要陶成章还活着,光复会就有一个团结的纽带。

因为光复会的重建是靠陶成章一双脚不辞辛苦,日行百里的奔走出来的,一旦陶成章身亡,光复会将失去这个纽带而轰然崩溃。

只要光复会不崩溃,浙江就不会落入孙大炮的掌控。

江渝可不认为那家伙是什么历史伟人,孙大炮完全就是民国内战的罪魁祸首,当然他背后还有日本和苏联。

日本支持孙大炮发动内战,是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国。

苏联支持孙大炮,是因为北洋政府跑去收复失地,于是苏联把渔业资源卖给了日本人,换来了三千块大洋,把这三千块大洋给了孙大炮。

孙大炮靠着这三千万大洋,来了一次北伐战争,结果北洋政府从俄国那里收复的失地又丢了。

江渝要的是一个稳定的中国,可以发展的中国。因此对于孙大炮这样在日本黑龙会支持下的捣乱分子,是极其厌恶的。

当然,目前西方各国并不相信孙大炮的忽悠,日本人也比较小气,不可能拿出太多钱来支持孙大炮搞内战。

所以暂时孙大炮威胁并不是太大,而能有决心一口气丢出三千万大洋的苏联还连根毛都没出现,因此江渝有充裕的时间来收拾他们。

复兴军在山东、河南前线攻城略地,江渝则在后方忙得脚不着地。

由于江渝把复兴军的普通士兵都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又有教导队负责思想灌输,因此江渝根本不需要去前线,也不用去猜忌下面的军官,因为他们就算想反叛,也指挥不动部队。

江渝在后方要忙的东西很多,首先一个是法律体系的建设,照搬英国佬的那一套是不行的,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但核心上还是沿袭中国传统的理法制度,也就是英国的普通法体系。

再则,江渝要完善教育教材,白话文改革还是需要的,虽然白话文没有明朝以来发展起来的半白话有内涵,但却能够使教育更好的普及开来。

对于教育制度的建设也要更加明确,照搬后世的教育制度是完全不行的。

教育的目的,无非就是社会走向稳定,并培养出一批顶尖的民族精英。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社会上不可能人人成为精英,而那些精英阶层,也不可能人人成为全才。

对于不能成为精英的普通公民,最主要的还是教会他们做人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行为习惯。而对于那些能够成为精英的人才,则应该进行侧重培养,不能把人人都当全才来培养,那样反而会培养出一群庸才。

因此江渝在教育体系上,加入了很多针对性的东西,也减少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江渝让学生经常进工厂参观、工作,于是出现了很多半工半读的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江渝除了让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照本宣科以外,还规定每个星期要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同时在学校里要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全方面的指导管束。

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则是按照半军事化的管理制度,有的学校甚至是全军事化管理。

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外活动占了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每所学校都是白天上半天的课,半天去搞课外活动,晚上则还要晚课。

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要上晚课,但白天有一半时间在教室外面渡过,反而会让他们感觉很愉快,并不会觉得像坐牢。

法律、教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工业了。

江渝极为重视工业技术的发展,自从他10年回到中国,两年间已经陆续建立了上百个实验小组。

每年在实验的花费超千万银元,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大工厂、大兵团、大实验室。对于江渝来说,组建大兵团没什么太大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大工厂和大实验室。

大工厂和大实验室则是中国所没有的,因此江渝迫切需要建设起来。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两年时间了,江渝要求内燃机实验小组尽快拿出靠谱的发动机。

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加上之前在德国打了三年的雄厚基础,以及江渝提出的正确研究思路和方法,终于在1911年底,华东内燃机制造厂制造出了一台680马力的汽油机,而且重量并不大,几日后又研制出了883马力的柴油机。

华东内燃机制造厂的技术突破使得江渝获得了性能可靠的内燃机,同一阶段,西方人马力最大的内燃机,还不足一百马力。

性能可靠的内燃机可以使坦克、飞机的制造提供基础。

不久之后,华东飞机制造厂成功研制出了‘木质胶合结构机身’,其技术先用混凝土制造一个模具,然后将云杉木薄片涂上干酪胶后交替放置,盖上模具的盖子。此时,再向中间的橡胶气囊中充入压缩空气,待干酪胶固化后即形成一片木结构,将左右两片木结构对合,就成为木质胶合结构的机身。

木质胶合结构机身使得飞机虽然虽然比木头更轻,但也轻不了多少。不过,却比使用钢铁等材料的飞机要轻得多,而且强度上比木质更加可靠。

同时华东飞机制造厂,还在铝制机的研究上获得了成功,比钢铁更请的铝制材料,被证明是一种很优秀的航空材料。

自辛亥革命爆发后,江渝曾下令特种作战连潜入政府,把飞机设计师李宝骏绑架了过来。

李宝骏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比较出色的飞机设计学家,甚至提前预言了喷气式飞机,其在满清政府的支持下,展开了飞机制造。

不过后来李宝骏身患恶性痢疾,英年早逝了,和著名的近代飞行先驱冯如差不多。

要说飞机设计,江渝并非一定要李宝骏不可,他自从07年到达德国之后,便已经开始培养飞机设计人才。

不过人才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江渝不仅让人去绑架李宝骏,还让人去绑架在广州的冯如,在德国也找到了还未发迹的福克。

福克是第一个把解决机枪与螺旋桨同步的设计师,在一战当中为德国设计制造出了福克战斗机,打下了很多英法飞机,那一时期西方人把福克战斗机称之为福克灾难。

华东飞机制造厂虽然相比各国收拢的飞机设计人才来说并不是太多,但自主培养的人才不少,其设计团队的庞大程度远超各国,而且江渝还通过作弊方式,在网络上下载了很多飞机设计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非常先进的,实现其中的任何一个突破,都将使飞机性能提升。

在内燃机技术的突破,及机身技术突破的结合下,江渝提出需要一种载弹量在500公斤,航程必须达到300公里以上的俯冲轰炸机。

同时还需要一种,航程达到200公里的战术轰炸机,载弹量要达到1000公斤。还需要一种航程在500公里,能携带500公斤炸弹的中程轰炸机。一种航程达到500公里的侦察机,

1912年1月,华东飞机制造厂产生了上百份飞机设计图纸,目前华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设计师们,拥有极大的设计空间。

单翼机、双翼机,单发动机、双发动机,甚至可以四发动机。

华东飞机制造厂在其中选出了三十种比较可靠的图纸,并开始根据图纸制造样机。

而在坦克的设计上,很快就设计出了第一种坦克,坦克这个词来源于英语中的水箱,不过由于坦克已经是中国第一个制造出来的了,因此不叫坦克了,而叫战车。

第一辆坦克诞生于1912年2月初,采用的是拖拉机制造厂的拖拉机底盘,全重12吨,装备两挺重机枪,一门56mm坦克炮。

这是一种比较怪异的战车,尽管这是以一个穿越者的角度去看,因为这种战车没有炮塔,但车身前面的挡板却有角度倾斜,容易使炮弹命中前方装甲后打滑,这是一种很先进的设计。

在装甲方面,达到了30毫米,最大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0km(公里),越壕1。5米,能跨越高0。5米障碍物,最大行程120公里。

仅以这个数据来说,性能相比早期战车是非常优越的。

主要还是因为内燃机的突破,同时这辆战车使用的不是汽油机,而是工作方式粗暴,效率更高的柴油机,缺点就是噪音比较大,还有黑烟冒出。

不过这样的战车依旧不能让江渝满意,虽然立即让工厂投入生产,但却没有命令工程师们建造生产流水线,不过生产速度也不算慢,因为拖拉机底盘已经有不小的生产能力,每月能生产近一千台拖拉机。

因此如果需要,随时可以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一千辆这种战车。

这种战车被江渝命名为‘撕裂者1型战车’,意味撕裂堑壕战术,江渝暂定的生产数量为两百辆,并立即组建了战车营。

————

第二更到!外门好大的雨啊!

第十八章:四面楚歌

内燃机技术的突破,不仅在飞机和战车上取得了突破,还带动了农机、汽车的性能。

特别是农机,因为有了可靠的内燃机,使得之前的那些设计都有了充足的生存土壤,使之能够得以实现。

一场技术变革来临了。

在拖拉机方面,江渝推出了新的轮胎设计,那是布满凹凸的拖拉机轮胎,抓地力变得极为强大,因此日后的拖拉机可以不采用履带设计,而且更加可靠。

履带有个缺点就是,容易磨损,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履带还是比较容易坏的,而轮胎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因此新的拖拉机制造厂开始兴建,而原先的拖拉机制造厂,则改建成战车工厂。

农机研究所立即投入到了新农机的制造,争取尽快推出可靠的各种农机,相信很快就会有丰硕的成果。

而在汽车制造方面,大型货车由于采用的是柴油机,因此已经可以制造出性能可靠的大型货车,在民用汽车方面,华东汽车制造厂也开始研制新型的民用汽车,性能要求是超过福特T型汽车,并且在制造成本上要与T型轿车相近。

百忙之中,江渝给在德国的妻子发了一封电报,讲述了当前的在中国的情况,布丽塔接他的电报后很开心,因为她父亲尤科斯知道女婿已经在中国作用了一个和德国差不多大的地盘后,已经同意让布丽塔在中国局势稍稍稳定之后前往中国。

布丽塔给江渝回了一封电报,告诉江渝他们的女儿已经能叫妈妈了,十月怀胎的布丽塔产下了一个女婴,此时已经一岁大了。

收到这封电报之后,江渝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当父亲的人了。

他的岳父尤科斯也给江渝发来了一封电报,祝贺他在中国取得的成果,并且转达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支持江渝攻打山东的态度。

显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想在中国谋取更大的利益,本质上和英法日等国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最少,而且江渝知道德国在一战当中即将要战败,因此也乐意与德国合作。

江渝如果打下山东,那么就会和德国殖民地青岛相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