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学士 >

第172章

大学士-第172章

小说: 大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来的。想的是,宫中怎么着每月也有些月份可拿,可以供应家中的老父老母。你们若被人打残了手脚,还怎么做事。只怕到时候宫中也不能留你们,被赶了出去,不但不能供养家中父母,反为他们添了累赘。为人子,不能报答亲恩,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罪孽吗?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句话在宫中一样适用。想想你们家中的父母亲人,难道你们就不能少让他们少担些心吗,难道你们就不能为他们好好读书吗?”

孙淡这一席话触动了众人的心事,这群十几岁的孩子一想起自己的身世,一想起家中的亲人,都流下了泪水,有的人甚至大声哭了起来。

陈洪虽然顽皮,可也是个性情中人,一呆,眼泪流得更多。可他还是不服气,边抽泣,边喊道:“要想做我陈洪的老师,你还得拿出让我心服的学问出来。”

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课(二)

陈洪一边用拳头擦着眼泪,一边叫嚣。

可孙淡内心中却对这个大孩子毫不在意,自家学问士林自有公论,也不由陈洪说了算。他也犯不着同陈洪认真。

再说,任何让陈洪心服,用什么让陈洪心服也是见仁见智。陈洪是黄锦的干儿子,和他孙淡是对立阵营,无论怎么样,人家都会拿他当敌人看。

也不理睬陈洪,孙淡微笑着问众人:“各位同学,开始上课了。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当人老师,新娘子上轿头一回,难免有些紧张。”

大家都小声地笑起来,方才屋中悲伤的气氛一扫而空。

以前来能到内书堂做学长的最起码是翰林院的学士,宫中选教习大多选择那种老成持重的道德君子。学长们进了课堂也是不苟言笑,严肃得好象学生们借了他的谷子换的是糠。像孙淡这种和蔼之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因此,所有的学生对孙淡都是心生好感。

其实,这个世时代的教育理念还是很落后的,讲究的是严师出高徒,为师者固然道貌岸然,做学生的也是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根本谈不是什么启发式教育。

等大家心情放松,笑声也停了下来。孙淡才问:“哪位同学告诉我,你们现在学到什么地方了?”

“老师。”一个学生站起来想回话。

孙淡微笑着摆摆头:“你且坐下,以后老师抽问,你们要先举手,我点到你们的名字才站起来回答问题。”

“是。”那个学生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

又是一片笑声。

孙淡见大家都放松下来,心情也是极好。不过,这一片轻笑中还是有一点不和谐的声音传来。陈洪轻哼一声:“举止轻佻,为人虚浮,没个正形,凭什么做我们的老师?”

孙淡:“哪个同学可以回答我的问题?”

话音刚落,还没等大家举手,陈洪已经抢先一步摸到一个正在伏案酣睡的学生身边,抓着那学生的右手就举了起来。

孙淡发现自从自己进书屋,那个学生就趴在桌子上睡得香甜,也不知道这么冷的天,这么闹的地方他又是如何梦见周公的?

那个学生被陈洪弄醒,睁开朦胧的双眼,迷迷糊糊地站起来:“什么事呀?”

他大概是已经睡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脸上全是印痕,嘴角还挂着一丝晶莹的口水,眼角也全是眼屎。

看到他如此狼狈,三十多个孩子又大声轰笑起来。

孙淡身边那个教习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呵斥道:“陈洪你在干什么,还有你吕芳,你是猪呀,成天只知道睡!都给我坐下,老师没点名,你们站起来做什么?”

孙淡听这个教习叫那个刚睡醒过来的孩子吕芳,心中一动,指了指他:“原来你就是吕芳啊,这个问题你来回答。”

“回答什么?”吕芳还是一脸的迷糊。

陈洪拍了拍他的脑袋:“还睡,你这头猪。这是我们内书堂新来的学长,他问你我们学到什么地方了?”

“啊,原来是学长大人。”吕芳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规规矩矩地回答道:“老师好,我是吕芳,久闻学长大名,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想不到吕芳这么有福气拜在您的门下,真是三生有幸啊!吕芳一定不辜负先生期望,好好学习,这才不至于堕了先生威名。”

他罗罗嗦嗦说了半天,全是恭维之言。孙淡却听得皱起了眉头,也留了心。这个小孩子一脸木讷,长相很是普通,看起来好象很笨的样子,又刚睡醒。可刚才一说话的时候,眼珠子却一阵乱转,里面隐约有一丝精明在闪烁。

不愧是未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说起话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孙淡暗暗摆了摆头,这孩子这么大点人就如此圆滑,比现代的同龄人可成熟多了。

他嘴角一翘:“我是谁你都还不知道,又久仰什么?”

三十多个孩子又笑了起来。

吕芳是钱宁的干儿子,以前在同龄人当中也算是后起之秀,也风光过一阵。钱宁失势之后,他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座的同学也不再将他放在心上,见他出丑,便有人幸灾乐祸地大笑:“这头猪果然是睡糊涂了。”

陈洪更是伸手在他头上拍了一记:“小小年纪,口不对心,我看你将来也是个奸佞小人。这人走错了路不要紧,可心坏了却没得救。”

陈洪轻佻的举止应该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可说来也怪,吕芳也不生气,反好整以暇地整理了一下头上帽子,沉静地朝孙淡作了一揖:“还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我叫孙淡。”

吕芳:“孙先生好,学生吕芳回老师的话,我们学到《中庸了》。”

吕芳的行为举止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让有心找事的陈洪也是无可奈何地呆在一旁。

孙淡反有些高看这个学生了:这个吕芳宠辱不惊,举止沉稳,心计也深,果然是个人物。

他点点头:“坐下吧,好了,大家安静,我今天就讲一节《中庸》。”

吕芳缓缓地坐了下去,陈洪则慢吞吞回到座位,一边走一边在口中嘟囔:“看你怎么讲。这教书可不是比说评书侃大山,想用什么神仙鬼怪的东西糊弄我们可不成。”

孙淡也不会同这个小孩子置气,背着手在书屋里慢慢地走起来,一边走一边道:“《中庸》的第一句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中庸》的首章,子思发明道之本原如此。命字,解做令字。率,是循。修,是品节裁成的意思。子思说:……”

还没等孙淡将这段解说下去,陈洪却插嘴,大声道:“子思说:‘天下之人,莫不有性,然性何由而得名也,盖天下之人,既与之气以形成,必赋之理以成性,在天为元亨利贞,在人为仁义礼智。’先生,你是不是要说人性本善,君子修身当依照这种天性自然而为?”

他挑衅地看了孙淡一眼:“先生,我们来内书堂是来学真本事的,而不是来听学长照本宣科,否则,大家也不用找老师了,直接将四书五经背个滚瓜乱熟,又何必在这里呆上五年?”

孙淡身边的那个教习神色大变,他也没想到陈洪聪慧若斯,举一反三,孙淡才说了一句,他就洋洋洒洒跟了这么一大段,而且句句说到点子上,若整堂课他都这么捣乱下去,这课还怎么上?

突然间,他有些为孙淡担心起来。怒喝一声:“学长授课你捣什么蛋,手板心摊开,吃我五十戒尺。”

孙淡也微微皱了下眉头,看样子不拿出真本事来,还真降伏不了这个刺儿头。

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课(三)

教习怒喝一声之后,大步朝陈洪冲去:“手摊开!”

陈洪也不害怕,伸出已经肿得像一个发面馒头一样的右手。

看到他这只手,教习微一犹豫,他还是怕将陈洪的右手真的打坏了,便喝道:“左手。”

陈洪嘿嘿一笑:“就打右手吧,我受得住。反正我右手已经肿了,再打也不会肿到什么地方去。若连左手也被你打烂了,吃饭穿衣可有些麻烦。”

教习气得脸上的肌肉都在抽搐,怒笑道:“好好好,既然你不想要你的右手,咱家就成全你。”说着话,戒尺就要落下去。

陈洪也知道教习这一顿戒尺落下去,自己的右手估计要糟糕。可惜他天生是个犟种,让他出言求饶却是千难万难,只咬着牙恶狼一样盯着教习。

孙淡自然不肯看到自己的第一课变成刑房,若一味用暴力,反显不出自己的手段。他咳嗽一声,对那个教习说:“龙公公且等等,这里是我在上课,一切由我来做主。要不你们二位公公先出去,你看这样好不好?”

那个姓龙的教习一呆,担心地看着孙淡:“这里……”他有些怕孙淡镇不住场面。

孙淡朝他点点头,示意他放心。

等两个教习出了书屋,孙淡这才用手一按,让陈洪坐了下去,淡淡地对众学生道:“刚才陈洪同学说得很对,看来,你们已经预先温习过《中庸》并有所体悟,那我就不做详细地解说了。”

他等大家安静下来,又道:“说起《中庸》其实核心部分就是慎独,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应该怎么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圣人大道。这个中心意思归纳成两个字,就是‘中’与‘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着和。”

陈红从教习手中逃脱后并不领孙淡的情,反撇了撇嘴,嘀咕:“谁不知道呀,不也是照本宣科?”

孙淡继续道:“所谓和,其实就是说的与人相处时的处世学问。”

他顿了顿,抛开书本,用炯炯的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各位同学大多十四岁,年纪大的也快十六岁了,马上就要从内书堂毕业去各监任职。其实,大家进内书堂的那天起就应该知道,禁中派你们进学堂来读书,将来是要大用的。因为,大家在这里读书,并不用像外面的士子一样参加科举,也不用写八股时文。可以说,你们来读书,就是来学做人做事的。也因为如此,内书堂在要求你们细心研习儒家经典,让你们变成品行高洁的君子,如此才能为君父分忧,如此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对天子有用的人才。可是,一味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有用吗?圣人之言虽然是微言大义,可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的体会也不一样。待人接物,也有自己的方法。出发点相同,但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各位将来都是要充实到各大部门的人才,有的人将来甚至还有可能进司礼监,做内相。做为老师,我觉得我有责任教会你们与君王与外臣,与同事相处的学问。这门学问的名字叫《人际关系学》。”

孙淡微微一笑,拿起一本《中庸》,看了看,然后狠狠地扔到桌子上,道:“这些学问乃是历代内相,历代内阁辅臣总结出了的经验之谈,不著文字,口耳相传。这些,圣人可教不了你们。大家能够来这里读书,将来都是要大用的,我再说些老生常谈也没任何意义,也不能替陛下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孙淡讲课,从来是直指核心,只教有用的学问,不玩虚的。大家若愿意听,就留下来。若不愿意听,现在可以离开了。”

孙淡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到呆住了,书屋里安静得只听到呼吸声。

所有的小太监都知道自己将来是要大用的,可对于政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还停留于表明。如今,听孙淡这么一说,突然意识到自己将来要面对的是一个无比险恶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可没有学堂里这么单纯。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

陈洪站起身来,本想走出去。可想了想,觉得这堂课对自己的将来大好处,想了想就坐下来。

他只听孙淡说了一句,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孙淡的第一句话是:“因为受到书本上圣人之言的潜移默化,大家在待人接物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可人总归有一丝私心,若扪心而问,很多人都不免在暗地里苦恼。

可是,人的交往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层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层是以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某种功利目的进行的人际交往。

现实中这两种情况又多是交织一起的。

有时候,即使是功利目的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某种评价,某种感受,引发感情上的反应;有时候,虽是情感上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利益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

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满足。在人的需要中除了精神需要,还有物质需要。人是有功利得失概念的,谁都多少会想到功利。交往中可以单纯地讲人情,但是,也不可因对方的功利目的而把别人想得太坏,甚至切断与对方的联系。

应该既重感情也讲实惠,从各个不同层次上保持与周围的人的关系,不能只用理想主义的纯情感定向的方式去交往。”

孙淡这样的言论在古代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了,众人听得都是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