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746章

清山变-第746章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数息之间,猛烈的火焰便彻底吞噬了他。4∴⑧0㈥5

清军士兵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一幕,呆了片刻,才有人怯生生的问了一句,“大人,怎么办啊?”

“救火!”赵永丰硬邦邦的抛下一句话,先一步冲了上去。

放火容易,救火则要难得多,海风阵阵,吹得火焰到处飘散,人根本靠不到近前去,赵永丰几次想要水来灭火,但酒田城是她们第一次‘光临’,对于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连水源在那里都找不到,更不必提救火了。

不过赵永丰也不是笨蛋,很快给他想到了办法,“把这几栋房舍都推倒了,快!”

数百名军士一起动手,推倒了街道两侧的几处民居,才勉强阻截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几近一个时辰之后,处于无物可烧的明火全部熄灭,燃烧得不充分的木料免得通体焦黑,发出‘劈啦、劈啦’的声音,沉沉的黑烟升腾而起,整座酒田城都像是被雾气笼罩住了似的。

而在救火的过程中,清军也有所发现:小小的酒田城近千名百姓都拥挤在府治知事大厅中——这是城内极少数的全石材建筑之一。建筑高二层,里面会客室、会议厅一应俱全,等到清军士兵到大门前时,里面早给人用立柱顶死了。

这一下更显得其中有弊。众兵士懒得费劲,拿过几颗火榴弹,绑在一起,拉燃引信,向外就跑!轰然一声巨响之后,大门被炸开了数尺见方的不规则的大洞。从里向外冒出硝烟,战士们嗷嗷大叫着冲进门去,楼上楼下一通翻查,终于在一间屋子中,找到了脸色惨白,抱拢在一起的城中百姓。

屋中的靠街面的窗户都被用木板顶死,只有极细微的光线从缝隙中射进来。室内一片烟熏火燎的味道,想来是着火之后的烟雾飘散进来所致;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死命的用手捂住嘴,生怕自己的咳嗽声给别人听见,小脸憋得通红,看上去无比的可怜。

领队的是个队正,姓刘,看清眼前这一切,回头吩咐。15“去,告诉大人,找到日本人藏身的地方了。”

自己则走到人丛前面。从蜷缩成一团的百姓中随手挑中一个,用力一拉他的衣领子,“你,起来!爷们有话问你。”

这个人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眼泪鼻涕瞬间流了满脸,嘴里用日语大喊大叫,说着什么;怎么也不肯老老实实起身,他身边有一个女子。看样子是他的家人,抱住男人的腿,哇啦哇啦的说着话,清军士兵根本听不懂,也无谓和他们多做解释。抡起步枪,用枪托重重的砸在这个男人的头上。后者哼都没有哼一声,身体萎顿了下去,给清军士兵拖死狗一般,拉着就走。

那个女人更害怕了,哇哇大哭着,跟在后面,抱住刘队正的大腿,放声嚎哭不止。不但是她,原本畏缩在一起的日本人中,又有几个貌似不怕死的,也猫着腰跟了上来,那样子,倒像是要把同伴抢回去似的。

刘队正用眼角余光瞥见这些人的小动作,冷笑一声,把步枪的枪口向上,突突突的发射了几颗子弹,吓得众人忙又缩了回去,他用带着青烟的枪口在众人脸上逐一点过,“再敢动,老子就全毙了你们!”

百姓连忙低下了头,看那样子,是不寒而栗了。刘队正不再多说,转头出了知事大厅,街上又有嬉笑声传来,是几个讨厌的清军士兵正在拿那个被选中的倒霉蛋取乐,你抓一下他身上的衣服,我揪一把他头上蓬生的乱发,动作狎侮到了极致,后者脸色惨白,又不敢反抗,双臂抱成一团,无力的躲闪着。

“吵什么?”刘队正喝止了士兵的胡闹,对那个惊魂未定的日本人说道,“你能听得懂汉语吗?”

“…………”男子胡乱的摇摇头。

“快去个人看看,怎么通译还没有来?都是他娘的懒骨头!”

片刻之后,终于有人带着通译来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个日本人叫太郎,没有姓,家中有兄弟四个,比他小的几个弟弟都为天皇陛下的紧急征兵令征调入伍,分发到战斗部队去了。他的年纪超过限制,躲过了这一劫。

刘队正想了想,对通译说道,“你问问他,酒田城中一共有多少日军?从哪里来的?”

“一共有200多人,”太郎答说,不过是从哪里调过来的,就不是他所能回答的了。

刘队正不再多问,摆手示意把他带了下去。“队长,这些人该怎么处置啊?”

“啊?”刘队正回头看去,知事大厅中藏匿的百姓已经给清军像哄鸭子般的驱赶了出来,望着已经烧毁的家园,百姓欲哭无泪,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侵略者更是敢怒不敢言,围拢在一起,低声抽泣。

他也觉得很为难,这近千名的百姓该如何安置啊?便在此事,赵永丰和二营管带汤志强得到消息,快步跟了上来,“大人?汤大人?”

“怎么样?”

刘队正把情况说了一遍,赵永丰大手一伸,“取地图来。”

地图取到手中,展开来看,一目了然:酒田、鹤冈和温海三地,都是属于镇台是设在仙台的日本陆军第二管区的范围之内。这样看来的话,所遭遇到的敌人,也一定是来自这支部队了。

赵永丰知道,日本陆军六处管区各有一个师团。是日本陆军正式编制,作战非常勇猛,这一次在酒田城中所遭遇的情况,也可见一斑,听那个叫太郎的人说,有二百人左右。想来是一个陆军中队的编制(中队是日本陆军最小单位,中队长大尉衔,共计130——150人不等)。

但听刘队正说,这一次的战斗根本没有发现那么多的敌人,这就有两个可能,或者是日本人见敌军势头正盛,不敢接触。转身逃跑了;或者是隐藏在城中角落,伺机打击。

“老汤,你怎么说?”

“先报告列位大人吧。等几位军门决定之后再说。”

朱洪章和胡小毛听完赵永丰的汇报,也觉得很为难:大清海军诸舰在对日作战之后,几乎全部带伤,因此海军的运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一次只能搭载不超过两万名士兵过海,这些人中还有一些是后勤、补给、保障军中。正式能够提枪作战的,占不到其中的七成,而且还要分作三处地方登岸。手中可用之兵更是有限。

而对于占领区内日本百姓的处置,朝廷那边始终还没有拿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一切都要朱洪章自决,这更让他觉得头疼无比——他自从仕以来,就是在兵部任职,这种民政事务,从未经手过,根本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眼下虽然还不必急于一时,但等到日后,问题出了,板子一定会落在自己屁股上!

自索无解之下,他看向胡小毛。后者正向他露出一抹苦笑,显见是于此根本提供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命令士兵们,都打起精神来。我们现在是在敌国,百姓虽然手无寸铁,但也不要让他们靠近,派人把他们集中起来,统一居住吧。”

“是。”

“胡兄,你以为呢?”

朱洪章把问题抛出来,胡小毛不好不说话,“告诉下面的人,也不必大惊小怪,没的让日本人看我们的笑话。还有,别太苛待百姓。”

赵永丰一一答应着,转而又说道,“大人,卑职已经让人把酒田城的知事大厅全部腾空,不如请几位大人就到那里去办公、休息吧?”

“等明天吧,等明天海军舰船离了岸,我们再过去。”

“是!”赵永丰不再停留,举起右臂横在胸前,敬了个军礼,转身出外而去。

看着赵永丰的背影,朱洪章一笑,“老胡,你这部下办事倒是很有条理啊?”

“他还听话。”胡小毛不置可否的一笑,“是了,大人,这一次的运兵,到几时才能结束?”

“八月初一之前能够集结完毕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谈及此事,朱洪章无奈叹息,“跨海征伐,道路险阻,难啊!”

“我们总算还好的,只是不知道方忠兄和成少兄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希望不会有很大问题吧?”

距离酒田城一百九十公里外的鹤冈城,是张运兰和成祥二人统领的绿营部队登岸地点,和朱洪章的好运气不同的是,这一支从晋、鲁两省士兵组成的清军部队遭遇到了日军猛烈的抵抗。

这一支阻击部队是日本陆军第二管区仙台镇台的近两个步兵联队,按照日本陆军的规制,每一个联队有1721人,设一大佐、一中佐(日本的‘佐’相当于我们熟悉的‘校’)统领,两个联队的总人数超过3,000大关,拥有克虏伯山炮、野炮共计120门,士兵随身的轻武器也全部换装了七连发的快枪。

鹤冈府是日本东海岸山形县除府治山形之外的第一大府城,日军虽然摸不清清军会从何处登陆,但军部紧急商议之下,认为东海岸将是不二选择,是则从富士、新泻、山形到秋田一线的东部诸县,都在重点防御圈之内,至于更北的青森县,因为距离东京太远,为日方放到了第二防御波次考虑。

而清朝人的行军路线,正和日军所谋略相吻合,第一场大战在山形县的鹤冈府海岸滩涂前鸡烈的打响了

第52节 最长的一昼夜(1)

定远号行进到距离鹤冈府海岸线不足5,000米的距离上,开始对岸攻击。「域名请大家熟知」在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内,用175毫米口径的炮弹把滩涂纵深两公里的土地狠狠地犁了一遍,随即放下登陆小艇,搭载着士兵开始登岸。

登陆艇是以皇帝当年手绘的图纸建造的,因为动力系统的问题,登陆艇造成之后,皇帝大失所望!这种单纯用来搭载兵员的小艇和普通的小型炮舰没有更大的区别,只不过是空间更大,可以短途运输更多的士兵,而舰上舍弃了普通炮艇上所有不需要的装备,加装了两挺重装机枪火力。

皇帝对这样的产品自然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最后只生产了不到十艘登陆艇,便将这项技术束之高阁了。

这一次陆军出征,把这些登陆艇也同时带上了,其实,登陆艇的样式虽然不及皇帝后世所见,但也不是全无作用——这种小艇的优点在于船体轻盈,速度飞快,而且艇上有相对猛烈的火力掩护,用来掩护陆军抢滩登岸,简直再合适也没有了。

在这一次鹤冈府登陆作战中,登陆艇的作用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总载重量不过一百吨的小艇,拥有着超过六百匹的强大马力,小艇一路前冲,速度极快,猛的冲上滩涂,放下艇前由钢板制成的挡板,士兵涉水而下,怀中抱着步枪,快速上前,“按照在军营中学过的做,就有活命的希望!”

各个小队的队正一边大吼着,一边指挥士兵。完成初步的战术动作,海上的清军诸舰还在猛力的向岸上发射着炮弹,炮火延伸射击,落点距离清军登岸之地已经越来越远了。

清军齐声呐喊,从滩涂后一跃而起。翻过眼前的一道缓坡,对面就是日军的阵地。日军在通往鹤冈府城的道路上早已经设好了三道防线,指挥官叫小川榜,是个中佐,他手中的士兵有从镇台带来的一千九百人,另外还有从鹤冈府紧急征用的三千二百人,把这些人作为预备军力使用——倒不是他舍不得把这些人投入战场,而是因为装备不齐。这三千余从民间征调而上的兵员中,只有三成左右配备了快枪,其余七成。又有一半配发了老式火枪,其余三成,连这种火枪都没有!只能每人发一枚火榴弹,以为作战利器。

凭这些人的战斗力,上了战场也是白白送死,若仅仅是这样也还罢了,只恐为他们所累。还会拖垮整支部队的士气,因为这样的考虑,小川榜把他们留在了下面,前线作战。以相对有些训练经验的士兵和那些新近招募而来的人员担任。

战斗在瞬间打响,两国部队所使用的都是连发快枪,唯一的区别只是装填弹药量的不同,日军是七发子弹,清军是十五发,子弹啁啾飞过,士兵嚎叫着,弯着腰。一边射击,一边向前猛冲。

三百米宽的通道。成为清军绿营士兵的噩梦!日军的快枪飞快射来的子弹,击中敌对的士兵。中弹者大声惨呼着倒在地上,旁边经过的战友连看一眼的精力都欠奉,突突突的发射着子弹,从身前越过,“救救……我!”

在距离敌军的第一道防线还有四十米的时候,清军带队的一个赵姓队正一声大吼,“卧倒!”一声喊完,自己先一步趴了下去,他身后的士兵有样学样,纷纷匍匐在地,“火榴弹!”

赵队正又叫了一嗓子,管自从腰间抽出火榴弹,拉动引信,嗤嗤!白眼冒起,一甩手抛了出去,火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尚未落地便爆炸了!

“真该死!”赵队正骂了一声,这玩意燃烧得太快了,“再扔,再扔!”

不等他命令,士兵们纷纷掏出腰间带着的火榴弹抛了出去,第一次上战场作战,兵士难免紧张,有十几枚火榴弹甚至不及拉开引信,像个bāng槌般落在敌军阵地中,把日军吓得够呛,却丝毫不起作用。

“你们都是笨蛋!学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