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735章

清山变-第735章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朕不问原因,立刻就要遣人到军前去,杀了你的头”

朱洪章后背发紧,如同针扎一般的疼痛起来,他知道,冷汗已经打湿了后背“是皇上圣训,臣都记下了”他大声答说,“臣以清白之心上君父,不敢有半点隐晦、文过饰非之语”

“你能这样想,自然是极好,且下去左右你们一时之间还离不开,有事的话,朕会派人发电传于你”

朱洪章回忆着皇帝的说话,乘火车北上,不日抵达图们,他和程学启是多年旧友,相见之后,公事之外,有几分情谊,晚上就在落足的官邸中,两个人屏退下人,朱洪章亲置杯盏,和他把酒言欢,“……方忠兄,皇上这样说话,以你看来,有何深意?”

程学启喝得面红耳热,摆手大笑,“你老兄真是问道于盲了,若是旁的事,我还能帮衬帮衬,若论及万岁爷心中的这些弯弯绕,你常年在京中都揣摩不透,我又怎么猜得到?”

朱洪章似笑非笑的哼了一声,他也觉得这件事求教于程学启有些所托非人,讷讷的说道,“那,这几天以来,物资运载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切都好”谈及此事,程学启也是一肚皮牢,“你来的晚不知道,前几天的时候,本县张知县和我说,车站上民夫太少,我一想,总这样拖延下去也不是个事,便命令各营逐一派人,到车站去清点、支领所需物资,谁知道这些丘八,都养成了少爷脾,一点苦也舍不得吃我可真是挨尽了弟兄们的骂了”

朱洪章略有所得的心中一动,再想认真把握,却又无处琢磨了,“怎么,近来军中到处都是一片骄矜之气吗?”

“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s8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那,我们明天到车站去看看,怎么样?”

“看什么?”

“你和我一起去就是了”朱洪章神秘的一笑,“对了,我们一起便装前往”

程学启瞪了他一眼,“焕文,在皇上身边久了,怎么也学会主子微服访那一套了吗?”

“不是,我只是觉得这其中有病到时候,你和我走一趟就是了”

“好”程学启打了个酒嗝,翻着眼皮说道,“左右一切都听你的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朱程两个换了便装,也不带亲随,举步出了官邸,直奔城中街市尽头的火车站这一天是十二,正是城内的集市,路上到处都是做买卖的当地百姓,拿着各自家中的土产和地里所出到集市上售卖;不时看见几个绿营士兵围拢在一起,和摊主打价还价

街市上除了这些买卖双方之外,就是拉着车,驾着辕的平民汉子,车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麻包、木箱,也不知道里面装的都是什么,“方忠,士兵们可以随意出营吗?”朱洪章老于军伍,并未给眼前的这繁华胜景打动,一句话就问到了关节处

“这,我想,他们都是从营中出来,到车站领取物资的?眼见本地所产的特产,见猎心喜?”

朱洪章侧脸看看身边的老友,没有说话,“我们再向前走几步看看?”

向前不远,就是火车站,距离还远,就听见有人大声斥骂的声音,“你这个该死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不小心摔炸了,连这火车站带里面的所有人,就都一起见阎王了”

二人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是一个当地的百姓,不小心把一个木箱摔落在地,木箱裂开,里面装着的火榴弹散开一地,几个同样的百姓正在弯腰捡拾,路边站着一个清军的把总,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街,他身边有几个绿营士兵,双臂抱,言笑无忌的在说话,距离远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但从表情可以看出来,都是在嘲笑这几个百姓无能

朱洪章心中思忖,摔掉了箱子,危险品散出,固然是错,但也不必如此盛气凌人?不必提远近景致,尽收眼底,所看到的,都是当地百姓忙碌的身影,绿营士兵大多袖手旁观,只有在一辆大车全都装满,准备离开的时候,这些人才跟上来,一跃登车,做逍遥自在状

眼中看,心中想,这些人丝毫没有即将出国征战的自觉,看他们一个个骄横满面的样子,营中军纪,可想而知自己多年不出北京,怎么,现在绿营的军制已经这么坏了吗?

朱洪章不认为有了铁一般的军制和纪律就能打胜仗,但眼前此景,想要不打败仗,怕也难了想到这里,他拍了拍身边的程学启,“我们回去”

两个人不再多停留,又转回官署,吩咐一声,“衣”有亲随下人取来衣包,伺候大人换上朝服,“焕帅?”看朱洪章脸不善,程学启也有些惴惴不安,小心翼翼的问道,“现在到哪里去?”

朱洪章没理他,径直吩咐,“传营中所有游击以上的将佐,到我的官署回话”

“是”亲兵小队暴雷般应诺一声,出官署各自分头传命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官署外马蹄声四起,人声鼎沸,笑语喧阗,三百数十人纷纷来到官署,进到天井中,官署上有朱洪章的亲兵执枪而立,“传大帅话,请列位在天井稍候”

众人不敢造次,乖乖的站在天井正中,这里的面积相当大,三数百人身处其中,仍自空处很大来历六月的天气,图们虽是中华极北之地,但骄阳似火,丝毫不输中原之区,等不到一炷香的时候,众人就觉得浑身燥热难忍,额头上的汗水滴滴滑落,有那幸子急的,取下大帽子,用来扇凉喉咙中哼唧有声,显见是等得不耐烦了

如是者一个时辰之久,清军将佐给晒得头脑昏胀,站立不稳这些人在各自营中都是说一不二的主,若不是心中有所顾忌,早就大骂出声,最起码,也要找一个清净凉快的地方解暑去了但现在却丝毫不敢,只是在心里,早把朱洪章的祖宗八代都翻了

朱洪章缓步走出议事大堂,口的亲卫听见声音,回身单膝落地请安,“见过大人”

“给大帅请安”院中的三百余人参差不齐的单膝落地请安,多的人反而借此机会,得以舒展一下酸痛的腰身,这个‘安’请得倒是心甘情愿

朱洪章的眸子在众人身上扫过,冷笑一声,突然开口喝道,“吴长庆?”

“卑职在”

“你是驻吉林府左翼第三营的管带,领副将衔,是不是?”

“是”吴长庆暗道不好,怎么好端端的点到自己头上?对答之际要多加小心了

“你的营中一共有多少人?”

“回大帅的话,共有2,590人”

“这些人的装备、弹可都已经装备完全了吗?”

“这,还不曾”吴长庆老老实实的说道,“卑职奉程提督军令,按照日期逐日派人到火车站领取,今天是第一天,还要费时两天,才能完成”

“你一共派了多少人到车站去领取物资?”

“一共派了五百名弟兄”

“将近两千六百人的物资,五百个人就够用了吗?”

“够用的领取物资,只是从车站带回军营,并不用太多士兵,若是太多了的话,反倒容易使人头攒动,成为障碍”吴长庆答说,“而且,卑职选派的这五百人,都是壮汉子,有以一当十……”

“呸你还有脸和我说什么以一当十?你却不知道,在车站上奔走忙碌的,都是图们当地百姓,你手下的那些人,一个个言笑晏晏,都在做壁上观这就是你以一当十的壮汉子?我看,连搬搬抬抬这样粗重活计都干不来的他们,又岂可肩负起皇上重托,为国杀敌?报效朝廷?”

“这……”吴长庆等人这才知道朱洪章今天这样大发雷霆所为何来,此刻不宜辩驳,唯有请罪,“是卑职的糊涂,卑职下去之后,定将严加训诫,严加训诫”

“你省了”朱洪章大声说道,“以你之才华,当不起一营之长,我免了你第三营的管带之职,回营中待堪你出去”

吴长庆面白如纸,撤了他的职不算什么,但要具名实参,当此朝廷对外用兵之际,皇帝一定会杀一儆百,自己万万落不得好去,“大人,卑职……卑职有罪,请大人恕过,卑职今后再也不敢了”

他一面哭号,一面乞援似的望向程学启,希望对方能够为自己美言几句,但程学启自家事自家知,这会儿避风头还来不及,又岂敢轻贸进言?因此把眼睛转开去,装作没有看见

“你项上人头能否得保,还是两可之间,还谈什么‘今后’?来人,把吴长庆带下去”亲兵拥上来,连拖带拽的,把吴长庆拉了出去

朱洪章冷酷的望向下跪的其他众人,又说道,“皇上将万千重担托于我,说不得也只有拼却生死,上报君恩而此次用兵东瀛,是皇上圣心念兹在兹的大事,若是为任何人、任何事造成战事不利,从本官这里说,就没有半点人情可打到时候不论追究到谁,本官一律请王命旗牌斩之于军前”

“……眼下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整肃军中纪律”朱洪章在台阶上来回走了几步,口中说道,“大约是如今的清平日子过得久了,嗯?一个个都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老爷了?别忘了你们来此是做什么的从今天开始,重申军营纪律,无事的时候都在营中整训,无故离营外出者,一概军法伺候还有,到车站清点物资装备之事,我刚才和图们县张县令说过,从明天开始,撤去所有运输民夫,全部由绿营士兵自己动手,也好锻炼锻炼你们身上的这份懒、馋之气”

他回头说道,“程学启?”

“卑职在”

“此事就由你负责,你把你治事的公署即刻搬到火车站去,专司其责,管束这些人,有什么事,即刻向本官奏报”

程学启心中叫苦,知道朱洪章终于还是饶不过自己,颓然点头,“卑职谨遵大帅钧令”

……

第38节麻烦重重

电子书下载功能暂停使用!预计需要到下周完成!

第38节麻烦重重

六月二十七日,旅大港内外已经驻满了关外三地和从直隶省赶来的兵士,合计214,790人。但就在此时,一个极坏的消息传来:第一次津轻海峡战斗结束,清军舰队大败亏输,雷坎号被击沉,威远舰被打成残废、万天、万黄号被击伤,不但使朝廷用兵东瀛的计划受到严重阻碍,更使得本来是要在初步掌握津轻海峡制海权之后,以炮舰临时运兵船使用的巢湖号等大型舰艇不得不紧急出海,支援作战,这也使得朝廷处于一种无兵船可用的尴尬境地。

皇帝固然很恼火,但眼下不是处置战败将领的时候,没有运兵船,输送绿营士兵登陆日本本土就无从谈起,君臣几次朝会,都拿不出一个妥善的解决之道来——二十余万士兵集结在旅大城中,每一天任什么也不做,只是粮秣供应,就让上至左宗棠,下到张世荣头大如斗,更不必提这些人长久闲置下去,必定生出种种事端。

遭遇同样状况的还有山东、福建两省,津轻海峡初尝败绩,皇帝再不敢大意,命令山东威海、烟台;福建福州,浙江舟山各处军港的炮舰纷纷起航,到日本海域支援作战,各地同样面临着无船可用的窘境,各省向中央奏报的折子,一日数传,要请旨的是两件事,第一是下一步的行止;第二则是请朝廷调派更多的物资——主要是粮食过来,供应军用。局势在这咸丰二十八年的六七月间,进入了一个最最胶着的状态。

皇帝也觉得很意外,津轻海峡的失败是他事先没有估计到的,但既然事情已经发作开来,多想无益,还是办理正经事要紧,他知道,军机处中、朝堂内外,近来又有惑乱人心的言论出现,诸如刀兵不祥之类的话,内中含义还是在劝谏他,收回登陆用兵的旨意,这是他万万不能同意的:局势进行到这一步,东西洋各国都在看着大清,即便不是为日后江山稳固计,只是考虑自己的面子,也断断不能做那些虎头蛇尾的勾当。

“……皇上,若是就此拖延下去,臣恐朝廷府库数十年来积攒而下的一点银钱,都要为之花在这囤积兵员上了。”阎敬铭说道,“臣命户部计算,每一日,就要花费八十万两银子。长此以往的下去,可怎么得了啊?”

“你不必和朕说这些话!朕不止一次说过,朝廷的银子该用的时候,一文钱也不能省!八十万?一个月的时间下来,不才两千几百万两吗?难道我大清拿不出这些银子来吗?”他先把阎敬铭的话堵了回去,又问奕,“老六,依你看,没有舰船可用作运输士兵之用,当如何解决?”

奕黯然无声,半晌才说道,“此事易尔。可从各省征调大型民船、商船。想来百姓心向圣朝,定然会踊跃报名,充作国用的。”

“对!”皇帝给他的话点醒,高兴的点点头,“说得对!这件事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皇上,此法虽好,但却是宜缓不宜急。”朱光第忽然插话说道,“津轻海峡之战,我军初尝败绩,消息通传各省,百姓畏惧海上风浪之外,更增心头惊恐,故而臣想,即便要征用,也要在海战初见眉目之后,再行文天下。”

“朱光第的话说的对,不但是关外各省,就是闽浙、山东各省,也要一体办理。诏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