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战1915 >

第38章

国战1915-第38章

小说: 国战191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绍宽也连忙站起身来,向徐邵文敬礼。

徐邵文受宠若惊,慌忙的站起身,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推辞道:“李司令,陈少校,你们这不是折杀了邵文吗?邵文年少轻狂,对金钱也不太看重,能为国家尽一份力量,也算是一件难能的事情了,请李司令和陈少校不要太过礼重了,这让邵文心里不安呀。”

陈绍宽笑了笑,走到徐邵文面前,郑重的说道:“徐督军,在来之前在下一直以为您是凭借伯父徐世昌的关系,才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这是在下无礼。现在看来,徐督军能坐在这个位置,当是我中华振兴的福气。”

徐邵文心里也挺高兴的,最起码陈绍宽这个未来民族英雄这样大方的夸奖自己,让自己真是有些飘飘然了。他忽然想到了一些事情,然后笑了笑,故意的开玩笑道:“唉,李司令和陈少校多亏来得早,再过几天,邵文恐怕就要赶回北京去了,这海军经费的事情可是托不得的,不然老外可总是会说我们中国军方不讲信用啊。”

“哦,那我们还真是走运了,”李鼎新大声笑了笑,然后也附和的随便问了一句,“徐督军是准备赶回北京过春节吗?”

徐邵文脸色忧虑了起来,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这多事之秋,哪有什么闲工夫过春节呀。”他没有把话说下去,只是紧接着继续叹息了几声。

李鼎新和陈绍宽刚刚经受过徐邵文的恩惠,自然在这个时候要多关心几句。陈绍宽立刻问道:“徐督军莫非有什么烦心之事?若不妨碍,大可说来听听,若有海军部帮忙之处,我们定当全力相助。”

“唉,这倒不必劳烦海军部咯,”徐邵文再次叹息了一声,语气变得沉重起来,“要说这烦心的事情,还不是小日本搞得什么《二十一条》,一直威逼总统签署这卖国之协定,可恨。”

李鼎新和陈绍宽听到徐邵文提及这件事之后,都纷纷露出了沉重的脸色,《二十一条》的事情已经在全国掀起了风头浪尖。无论是南方军阀还是北洋政府官员,但凡有点爱国情怀的人,都是强烈抗议的。

“我打算尽快动身回北京一趟,找一个机会亲自会见总统大人,这个协定是万万签不得的。”徐邵文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其实徐邵文之所以要故意提及这件事,并且强调自己要亲自返回北京劝说袁世凯拒签《二十一条》,也是想要在李鼎新和陈绍宽心中留下一个正派的印象。他很清楚再过两年的时间,李鼎新和陈绍宽都会投身护国革命,到那个时候如果自己不能摆明立场,很有可能会与这两个大人物为敌。

现在说出了这番话,让李鼎新和陈绍宽心里都有了底,他徐邵文是一个爱国的人,到时候第一舰队的炮火可不要对着上海督军署开炮。

在送走李鼎新和陈绍宽之后,徐邵文心里还是有一些热血沸腾的情绪的,两百万美元对于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大数字,但是对于中国海军却是一个雪中送炭。他由衷的希望,中国海军能够壮大起来,以洗甲午之战的耻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两百万为自己后面的计划埋线了一个伏笔。

————————————

被和谐是什么情况啊?我不要被和谐啊!

继续求收藏,继续求推荐。你们会有好报的,谢谢哦。

  第五章 张氏说客

徐邵文原本以为张静江约定在三点便就是三点才来,可是当他忙完早上的公务,正在办公室简单的吃着午饭的时候,督军办公室外就传来了一阵吵吵闹闹的声音。他立刻让副官陈令先出去看了看,很快副官跑回来汇报,说是张静江直冲冲的从一楼冲到了四楼来了,警卫拦都拦不住。

“不是三点吗?”徐邵文嘴里正吃着菜,看了看挂钟,现在才一点三十。

“张先生与您有约,所以警卫不敢强行拦下,现在正在外面纠缠呢。”陈令先一脸不知所措的看着徐邵文,等待着徐邵文指示。

“张先生与我还有一分大人情呢,我岂能忘恩负义,”徐邵文丢下了手中的筷子,连忙的站起身向办公室走去。他来到了走廊上,正看到六七个警卫和几个武官在楼梯处拦着一身素袍的张静江。

“都让开,你们岂能这样对待张先生?张先生来了应该立刻来通知去亲自迎接。”不管怎么样,客套话徐邵文还是得说出来的。他挥了挥手让警卫和武官都退下了。

“徐邵文,别来无恙啊,半年未见你竟然已经升任上海督军了,真是平步青云呀。”张静江脸色很不好看,他一副冰冷的神态,直直的盯着徐邵文。

听到张静江直呼自己姓名,徐邵文已经知道对方此番来意非善了,不过正所谓拿人手短,自己接受了张静江九百万美元的恩惠,这个人情可是欠大了。他勉强的笑了笑,将张静江迎到了自己的办公司,然后退下了副官陈令先。

“张先生,请坐。”徐邵文亲自为张静江拉开了椅子。

张静江丝毫不客气,直接的就坐了下去。

徐邵文站在一旁,没打算与张静江一起坐着,这样倒是能表示出自己对其的尊敬。他微微笑了笑,说道:“若邵文没猜错,张先生是来向邵文追讨昔日九百万美元了。”

“不,你猜错了,我张静江对钱向来都不看重,当然一亿美元既然给了你,我自然没道理再逃回来。”张静江冷冷的哼了一声,正眼都没有看徐邵文一眼。

徐邵文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似乎猜到了张静江的来意了。他脸色显得很难堪,说道:“张先生,您此番前来,莫非是来游说邵文吗?”

张静江微微怔了怔,看来徐邵文果然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么年轻能坐上督军之位,恐怕也确实不仅仅是依靠徐世昌的支持了。他冷冷的笑了笑,然后说道:“文远,你既然已经猜到了,那张某就不再多废话。如今袁世凯要与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这件事举国上下都震惊不已,你却还要为袁氏卖命?也不怕折了你后生才俊的名声?”

徐邵文挺直了自己的身躯,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他叹息了一声,语气充满了坚定的说道:“邵文不才,身为上海督军,却没想过为任何人卖命。”

“哦?听你这么说,难道要像唐继尧、陆荣廷那样自己做军阀?”张静江语气更加鄙夷了。

“不,邵文身为中华民国之军人,所为效命者,当时我中国民国万万百姓。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而邵文从来都没有打算违背这一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违背这一点。”徐邵文正经神色的说道,眼中的神光显出了一种憧憬和信仰。

张静江不由自主的愕然了起来,他终于转过了身子,正眼看向了徐邵文。他思虑了许久,最后叹息了一声,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文远,我向来都不怀疑自己的眼光,看来我确实没有看错你。你既然有这种报国为民的想法,那么更应该弃暗投明,率领你的部队加入广州革命政府。”

“孙先生志向确实令人钦佩,但是邵文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我一生当中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然后让西方列强趁机窃取我中国更多的东西。”徐邵文神态略微激动,神色正经十足,让人看上去丝毫不像是戏言。

张静江从座椅上站起身来,他看着徐邵文,语重心长的说道:“文远,你还是太妇人之仁了。如果让一个不得民心的人来统治中国,我中华照样会继续被外国列强窃取更多的东西。我明白你的想法,自己人打自己人,国力就这样消耗了,但是如果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国力的消耗将会永无休止。”

徐邵文惨然的笑了笑,说:“张先生你可以理解我邵文是妇人之仁,中国人打中国人的事我不干,最起码在我改变信仰之前是不会干的。”

“文远,就算是西方列强,有哪个国家没有经受过内战?美利坚的南北对战,德意志的统一战争,这些历史都说明人类要进步,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张静江强调的语气说道,脸色充满的忧切。

徐邵文摇了摇头,说:“张先生,我与您的看法不一样,既然外国已经有这么历史惨剧,我们更应该学会借鉴,从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文远,你太天真了,如今南北局势形同水火,如果有改变的余地,那么三年前就不会发生宋教仁先生的遇刺了。”张静江对于徐邵文的想法感到大为惋惜。

徐邵文叹了叹气,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说法都太过牵强了,但是现在不管怎么说,自己也不可能选择加入广州政府。他的新兵刚刚有所成就,这个时候有什么差池,那自己半年积蓄的力量就全部土崩瓦解了。

“张先生,我现在只能答应你不会与广州政府为敌,至于袁总统,我近日就会赶回北京,坚决劝说总统万万不可签订《二十一条》协定。”徐邵文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对张静江说道。

张静江笑了笑,沉重的说:“文远,你以为你去劝劝袁世凯,他就敢面对日本人的威胁了?”

徐邵文正色的回应了道:“张先生,我不是维护袁总统,只是希望您能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孙先生面对现在的情况,他该如何是好?这《二十一条》原本是日本人与袁总统私密协定的,如果不是袁总统故意泄露这个消息,还用等全国上下来群起抗议吗?”

张静江听完徐邵文的话,有些哑然了起来。他最终长叹了一声,向徐邵文问道:“文远,你真的就如此固执?”

“张先生希望您谅解我,有些事邵文身不由己,而张先生对邵文的知遇之恩,以及九百万美元的恩惠,邵文绝对会铭记于心,”徐邵文有些伤感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欠张先生的,一定会还的。”

张静江脸色渐渐坦然了起来,忽然朗声的大笑了两声。他走上前拍了拍徐邵文的肩膀,说:“文远,既然道不同,我张某不会强逼你。我只希望我给你的九百万美元,你能真真切切用在为中华为民主为苍生之上。”

张静江说完,转身径直的走出了办公室。

徐邵文看着张静江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分。

————————————

张静江走出了督军署,在督军署外的街道边上早已等候着一辆黑色轿车。他快步走到车前拉开了车门,然后坐了上去。在轿车内除去司机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人正是蒋志清,而另外一个人则是三十多岁、穿着考究西服、戴着眼镜斯文人。

戴眼镜的斯文人在看到张静江上车之后,立刻问道:“静江兄,徐邵文这厮究竟什么底细?”

一旁,蒋志清也认真的看向张静江,眼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期待。他与徐邵文算是同辈,而且半年前韦斯顿会所的一面之缘,还是颇有好印象的。

张静江叹息的摇了摇头,说:“他不打算投诚于革命。”

“什么?”蒋志清脸色忧愁了起来,“这当如何是好?如今上海多了一个督军署,驻兵也增加了一个旅,真是苦难重重啊。”

戴眼镜的斯文人冷冷的哼了一声,语气阴沉的说:“那就不用多说了,按照原计划行事,春节前我派人除掉他。”

蒋志清遗憾的叹了一口气,说:“难道只能如此吗?”

“志清,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优柔寡断了?徐邵文现在可是北洋政府的走狗了。”戴眼镜的斯文人责备的瞪了蒋志清一眼。

蒋志清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缄默不语了。

张静江看着戴眼镜的斯文人,说:“英士兄,我决定暂时不要执行这个计划。”

戴眼镜的斯文人姓陈,字英士,即是著名的革命党人陈其美。他听到了张静江这样说,顿时疑惑不解了起来,说:“静江兄莫非还有其他安排吗?”

张静江犹豫了一下,说:“徐邵文暂时不是我们敌人,所以英士兄你暂时还是不要动他了,先执行其他计划吧。”

“那好吧。”陈其美知道张静江是不会有所偏袒的,既然张静江说话了,自己自然当是相信的。

----------

疯狂求收藏,疯狂求推荐票,疯狂求大大们的爱。你们会有好报的。谢谢。

  第六章 “卖国贼”计划

三月初,全国抗议的声音越演越烈,学生游行、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几乎每天都有发生。就连在上海都有好几次群起闹事的状况,也发生过工商联合罢工罢市的事情,不过后者在虞洽卿亲自出面调和下,很快有恢复了秩序。

郑汝成曾经连续催促徐邵文,让其派兵到上海城内镇守秩序。徐邵文知道这种事要自己做了,肯定会被人恨死,于是一直坚称新兵还未练成,总不能让他带着警卫室的一百来号人前去镇守。

对于这些小事,徐邵文倒并没有什么忧心,他一直担心的就是两个月后袁世凯会屈服于日本人的威胁而签订《二十一条》。一旦签了,那北洋政府可真是万劫不复了。当然,他不是担心袁世凯,而是担心自己的伯父徐世昌。所以在犹豫了几天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