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宫廷医术秘典 >

第16章

宫廷医术秘典-第16章

小说: 宫廷医术秘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用法' ① 山药洗净,放人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剖两半去核待用。② 半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人盘。③ 炒锅上火,滤人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芡,起锅浇在山药上即成。 
'功  效' 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 
'验  证' 经临床治疗2 例,13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8% 。8 .花生枣蜜汤止咳化痰
'方  剂' 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
'制用法' 用水共煎极烂。饮汤,日服2次。
'功  效' 止嗽化痰。用治咳嗽、痰饮(形体消瘦、肠鸣、胸胁胀满、目眩气短)。
'验  证' 屡用效佳。
9 .久食花生米止咳化痰
'方  剂' 花生米60克。
'制用法' 炒或煮熟。每日吃,不间断,痊愈后停用。
'功  效' 润肺,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验  证' 屡用效佳。
10 .剑花汤化痰止痛
'方  剂' 剑花2个。
'制用法' 煮汤或当茶饮。
'功  效' 行气止痛,止咳化痰。用治咳嗽、痰多等。
'验  证' 王x ,男,32岁,咳嗽多年,经服上方后痊愈。
11 .大蒜泥镇咳止嗽
'方  剂' 紫皮大蒜1头。
'制用法' 蒜去皮,捣成烂泥。每晚睡前洗足后,敷于两足底涌||穴处(足底必须先涂上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足心有较强刺激感时可揭去。如足底无不适感,可连敷3…5次。
'功  效' 解毒,镇咳。用治风寒咳嗽、燥咳以及小儿百日咳。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本方疗效甚佳,值得推广应用。
12 .款冬花治咳嗽
'方  剂' 款冬花9克,晶糖9克。
'制用法' 泡开水,时时服之。
'功  效' 此方出自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 ,雷平著的《时病论》 中也曾提及。方中款冬花一般用蜜灸,晶糖南方地区称冰糖。本方适应大人咳嗽及小儿吼咳。
'验  证' 肖xx ,女,3岁,患了支气管炎,常因感冒而发,痰鸣吼咳,夜不安寐。家长在翻看医药杂志时发现此方,其方仅用款冬花、冰糖2 味,味甘不苦,正适小儿服用,遂用此法,竟l剂止咳,3剂而愈。后也多次用此方治疗咳嗽患者,均获速效。

()
'备  注' 方中加入紫菀,碧桃干2味(量与款冬花同)则疗效更佳。
13 .姜汁蜂蜜妙治咳嗽
'方  剂' 生姜、蜂蜜。
'制用法' 取生姜30… 50 克,捣烂取汁为一份,再取蜂蜜四份,即为1天成|人量(儿童酌减)。按此比例混匀于碗中,再置锅内隔水蒸热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2天。风寒或虚寒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发痒,或咳嗽夜甚,无论新久咳,凡见上症者均可用之。
'功  效' 散寒补中,化痰止咳。
'验  证' 郑、,22岁,打字员。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少量白稀痰,咽痒数天。检查仅见咽部轻微充血,余无特殊。经对症处理,诸症减,唯咳嗽咯痰加重,入夜更甚,用多种抗生素、止咳药治疗阁效。后改用上法,当晚睡前服l次,即见咳嗽顿减,夜寐安宁。次日再服1次,咳止痰消。
14 .白萝卜子治痰饮凝结
'方  剂' 白萝卜子(莱菔子)生熟各15克,生赭石末9克。
'制用法' 先将白萝卜子捣碎煮汤一大碗,送服生赭石细末,半小时后,再用此方1次。
'功  效' 消积化痰。用治痰饮凝结症。
'验  证' 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介绍,一青年素多痰饮,受外感后痰涎凝结于上脘,阻隔饮食不下。用此方后,即觉上脘顿开,可进饮食。
'备  注' 据《时氏处方学》 介绍,单用莱放子煎汤化停痰宿饮,大有功效。将莱放子研末开水冲服,多饮热水,以指探吐,谈浊宿饮亦能吐出,与煎汤功效相同。
三十三、哮喘
    天气聚变,空气潮湿或是气压低时,最易诱发哮喘,患者异常敏感,发作时间并无规律,有的是夏发,有的是冬发,也有四季常发。
    其症状就是气急。上气不接下气,不仅呼吸困难,且带喘声,喉中咪唯作响,胸喉之间,顽痰淤积梗塞,有的兼有咬嗽。患者面色苍白,甚至发青发紫,眼球突出,冷汗淋漓,坐卧不宁,睡眠不安,有的因呼吸困难而言语不便。此症致病原因,大致分为二种。一为心病性气喘,是因心脏有病而起。每个人心脏的收缩力量是不同的,心脏收缩力量小的人,他的心脏在跳动时期输送出去血液就不多,也不能把血管内的血液顺畅的推进向前,于是,有些血液便散布在肺部或是其它肢体各部门为患。血液在心脏内排出不多,稍劳动,便感心跳,血液如散在肺里,便会通过神经起反射作用,引起大、小支气管收缩起来,空气通过便有困难,兼之肺里积有郁血,肺的呼吸面积缩小,就发生呼吸困难而气喘。例如有心脏病的人,因血液循环不好,血液散积在脚或腿时,会使血管肿胀,血液便从血管的疏松处渗入皮下,以致腿脚肿起,所以,心脏病患者皆可能患水肿。肺里积聚血液,自会引起哮喘,这是很自然的。
    另一种是支气管性气喘、这纯粹是支气管本身所引起的毛病,每个人的支气管对外来及内在的物质,其感觉也不同,有的人闻到某一种气味,神经就能反射到支气管发生变化,也有的吃到某种食物,也会如此,例如逢吃到咸味的食品,喉头沾着咸味味,哮喘便会发作,这是“咸哮”;有的人会因闻到煎糖的气味,促使哮喘发作,便称“糖哮”;或是油炒洋葱、烟熏鱼、油炒辣椒时,闻到热锅发出的气息,便大发“油哮”,这是敏感性的症状。也有因已身的某种慢病变分泌出来的毒素,也会起敏感作用,于是使引起支气管的收缩,而呼吸困难,形成为哮喘。
    哮喘二字虽连称;但疾病不同,哮是喉中有痰,喘则胁肩呼吸急促,与哮各异,普通的哮症多兼有喘,有喘者有不兼哮者,故种类多,大都是因气管狭惫窄,肺部弹力不够与持久性痉挛,或粘膜肿胀及分泌物障碍呼吸而成。
1 .宁肺丸治疗支气管哮喘
1号宁肺丸
'方  剂' 海藻、昆布、蛤粉各150克,北沙参、百合、生地、玄参、茯苓、黄芩、钩藤、紫河车各90克,党参、黄芪、枇杷叶、半夏、陈皮、百部、杏仁、桔便、篓皮、马兜铃各60克,旋覆花、麻黄各45克,瓜萎仁450克,白果100 粒,小青蛙(干 品)300克。
'制用法' 炼蜜为丸,每天服两次。
'功  效' 平喘止咳。
2号宁肺丸
'方  剂' 生地、礞石、桃仁、钩藤各150克,大黄、大海子、陈皮、黄芩、党参、南沙参、白芍、紫河车各90克,昆布、蛤粉、海藻,各120克,瓜萎仁500 克,柴胡45克,当归、麻黄各60克,石膏180克,青黛9克,小青蛙(干品)300克。
'制用法' 炼蜜为丸,每天服两次。 
'验证一' 陈xx ,男,45岁,干部。患支气管哮喘5年,于1970年9月给工号宁肺丸1500克分服。服后1年内未发作。翌年起每年秋季起给药1500克分服,连续3年,至1977年11月追访,7年未见复发。
'验证二' 王xx ,男,16岁。自4岁起患支气管哮喘,每月反复发作,夜间更甚,气候转变症状加重,常年服药,未见显效。l996年先后按上法分服2号宁肺丸500克,服药期间未再发作。于同年按上法续服500克,以后未服他药,至今10年未见复发。
   自1966 年起10年间,共制宁肺丸50万余克,供门诊治疗支气管哮喘之用,接受治疗数百例(随访2…5 年40余例),病情多获得改善,不少病例多年未见复发。
2 .萝卜鸡蛋治慢性哮喘
'方  剂' 红卞萝卜1。5公斤,鸡蛋、绿豆适量。

()好看的txt电子书
'制用法' ① 冬至时日买红卞萝卜,去头尾,洗净,用无油污洁净刀切成3毫米厚的均匀片,再以线穿成串,晾干后收藏好。② 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1个,绿豆6克,共放人锅内,加水煮30分钟至豆熟烂。③ 服时剥去鸡蛋皮,连同萝卜、绿豆及汤一起吃下。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连续用30天。
'功  效' 止咳平喘。治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验  证' 杨xx ,男,56岁,多年哮喘,求医数年,各种药方均用,一直不能除根,后用该方数年未犯。
'备  注' ①方剂中的食物原料,只能选用这种“卞萝卜”,不能用其他萝卜代替。② 烹制和服用时,不要加其他佐料。用砂锅或搪瓷器皿煮制,不能用金属锅或油污容器。③ 饭前空腹食,早晚均可。④ 制作时间以冬至这一天为最理想,“三伏”即指头伏第一天至末伏最后一天这段时间。
3 .定喘烟
'方  剂' 曼陀罗花(或叶)又名洋金花)。
'制用法' 上药切成细丝,用薄纸卷烟每支约重1克。哮喘发作时点燃吸烟,喘平即止。每次最大用量0。1…0。2克,不可过量,谨防中毒。
'功  效' 止咳平喘,具有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加强排痰的作用。
'验  证' 杨xx ,男,50岁。就诊日期:1970年3月15日。哮喘反复发作已12年,每逢冬季,受凉或感冒后诱发。3天前受凉,先是鼻痒嚏多继则哮喘痰鸣,痰多稀白,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象弦滑。已服宣肺平喘之剂,疗效不佳,予定喘烟吸人,每天3次,每次1/5支,第1次吸后约5分钟缓解,半天后发作再吸约5分钟又止,连续吸烟2天后发作停止。
'备  注' 痰热盛者忌用。毒副反应有:口干,头晕眼花,心跳加快,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忌用。
4 .平喘丸治咳喘
'方  剂' 曼陀罗花(或叶)30克、灸远志150 、甘草150克、地龙150克。
'制用法' 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粒3克,每次服l粒,1日3次。
'功  效' 解痉平喘豁痰,润肺止咳。
'验  证' 王xx ,女,35岁。就诊日期:1958年1月10日。哮喘反复发作3年,3天前因受凉后鼻痒涕多,哮喘阵作,胸闷气粗,夜间较重不能平卧,痰白而多,咯吐不爽,舌苔白腻,脉弦滑,听诊满肺哮鸣音,予平喘丸1粒日3次,第2天哮喘渐减, 第4天缓解,咯痰亦少。
'备  注' 痰热盛者忌用。毒副反应有:口干,头晕眼花,心跳加快,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忌用。
5 .敷麝香蒜泥止咳平喘
'方  剂' 麝香1…1。5克,紫皮蒜10…15头(所用头数随患者年龄及蒜;头大小而定。)
'制用法' 麝香研成细末。蒜皮捣为烂泥、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中午近12 时,患者俯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中午12时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的总区域内,继将蒜泥复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以消毒硼酸软膏涂上,再敷一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大部分患者做1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治3年。
'功  效' 补益散结,止咳平喘。治陈久性哮喘。
'验  证' 经用本方医治的184例中,观察不满2年者共72例,治疗结果:半年以上无哮喘发作者35例,偶有发作,但症状减轻者2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症状减轻者10例,无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4%。典型病例:王某,男55岁,于1954年春季始发哮喘。虽经中西医治疗,病情仍日渐加重,四季发作,秋季尤重。患者曾患过敏性鼻炎,对花粉及灰尘过敏。其外祖母及母亲均患哮喘。患者常因气候变化、受寒、潮湿及气压低诱发哮喘,发作前预感胸闷异常,发作时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维,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喘息不能平卧,有时彻夜不寐。每年均需住院治疗。1959年6月至1960年4月曾在广州治疗,胸片检查为中度肺气肿。1961年端午节患者开始用此方治疗,用后顿感呼吸通畅,不憋气,胸部轻松,喘息消失,脊背再不感发凉,全身舒适,哮喘发作日渐减轻,次数减少,自l961年治疗后未再住院。1966年以来,每日坚持上班,至1981年6月20日随访时间已达20年。患者自述10年来哮喘已不再发作,体质亦比过去增强。
'备  注' 方见《 陕西中医》1983年第4卷第3期。又据《中药贴教疗法》按语介绍:有麝香和蒜泥敷贴区内,分布有大椎、风门、肺俞、膏盲俞、心俞、隔俞诸||穴,大都交于交感神经链的附近,正是治疗肺部疾患的有效||穴位。膀耽经又主一身之表,为人身之藩篱;督脉统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麝香蒜泥教贴后可通太阳经及督脉,有振阳而养外之作用。教贴选在端午节中午12 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