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世界1620 >

第189章

新世界1620-第189章

小说: 新世界162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明兴公司两个华裔小跟班几乎每过几个钟头就要提着大桶的淡水往蔬果上淋。以保证商品的鲜程度。如今这些在冬季里价值不菲的海运蔬果绝大部分都依然保持着鲜状态。

“哎呀,先生可是‘明兴公司’的赵总赵老板?”

正从码头税务所里走出来,还盯着税单上一行行的内容发呆的赵明川,忽然发现一个体型发福的华裔中年人裹着一身厚厚的棉袍、冒着一头大汗出现在面前。还带着一口浓浓粤腔的普通话。

“在下正是赵明川,尊驾是……”

赵明川连忙收起税单,双手做礼。

“客气,客气。在下‘启隆公司’吴盛。哈哈,跑了我大半个码头。可算是找到您了!”

吴姓胖子笑眯着眼,显得非常热情。

“明川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您就是启隆号的吴老板!十分惭愧,船货应昨日就该送到,无奈此次蔬果鲜货在田里慢了工,赶海急送还是晚了一日,明川这里赔罪了!”

见接货的正主就在眼前,赵明川又是一阵慌乱,赶紧作揖。

“虽是初识,但见赵老板言谈果然是信义之人!刚才吴某斗胆,已经登船了货。虽然慢了一日,但如此多量倒在吴某意料之外!不瞒您说,从冬至节起,京师百姓可是一菜难求啊,您倒是送了我一份大买卖!哈哈,好说,好说!”

正常时节的首都曼城市,每日的蔬果消费量大概是吨,平时一公斤蔬菜的均价不过美分,如今到了冬季,就算有来自西点镇和银谷镇的冬季暖棚蔬菜上架,市场供应量还是急速下滑,蔬菜价格已经涨到了平均美分一公斤,而水果就更贵了。

四季温暖的百慕大岛,自然是这个季节首都曼城市鲜蔬菜和水果的大供应方。明兴贸易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从百慕大双湾市的各家蔬果种植户里收购鲜蔬果,然后贩运到曼城市,收货方就是如今在曼城市较为出名的启隆食品贸易公司。据说启隆食品贸易公司长期供应着曼城市长岛西区多家的蔬果卖场,生意很好。

两人边说边聊,在吴盛的带路下,两人直接到了长岛西区一家高档的饭店。见对方如此重视这次生意,赵明川在激动中也是暗暗捏了把汗。

“就按照之前的合同约定,蔬菜每公斤分,鲜果每公斤分。”

吴盛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一副算盘,就在饭桌上噼里啪啦地拨了起来,不过几十秒,就算出了结果,“一共是元,您有误吗?”

说完。吴盛又从怀里掏出一摞定额支票,直接数出交易金,递到了赵明川的桌面。然后以一种奇怪的微笑住了赵明川的脸。

没有对商品种类进行详细分类,居然简单的就以“菜”和“果”草草统一定价签下供货合同,知道对方肯定是第一次做生意,吴盛心里是暗暗得意。

“哦……告罪,告罪!”

赵明川愣了几秒钟,总算明白了什么意思,赶紧从自己的衣袋里取出一摞定额发票。也数了对应的数额放到了对方面前。

“哈哈,赵老板爽利!”

吴盛哈哈大笑中举起了酒杯。

赵明川也许并不是很清楚某些细节,比如攒下这些进货的发票,吴盛就可以每半年去领取一次发票总额%的企业退税,尤其是对启隆食品贸易公司这种大量进货的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在华美国。无论大小,只要是企业间的商品进货交易,进货方都会找销售方要定额发票,算是从侧面巩固当前的各项税收制度。

也许是觉得这次赚了对方不少便宜,吴盛非常友善地将税票的意义一番讲解后,赵明川才拘谨地笑了,对这种直白的商业活动还难以适应。不过几杯酒下肚后。赵明川也稍微话多了点。

说着说着,两人就聊到了如今在华美国各地圣诞“十字教节”的话题。虽然在百慕大双湾市也见过欧裔市民的日常信仰礼节,但如此海外前宋之国,居然夷教大行其市。倒让赵明川有点内心不适,这酒一喝多,就忍不住把自己的感觉说了出来。

“……为善终得报,心中各有佛。华夷同乐。也是我华美国之美景,赵老板在双湾市还未得习惯?”

吴盛摇着脑袋。显得非常“老道”“敬鬼神,尊先贤,求同存异,守法爱国即民之操守义……明川受教,倒让吴老板见笑了……”

赵明川似乎有所解惑,深深一礼,一脸诚挚。……

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赵明川后是在小跟班的带领下才堪堪回到下榻的旅店。关了房门,几口醒酒茶过后,赵明川才摊开账册,开始认真核对这第一次的买卖收益。

吨鲜蔬果,在百慕大双湾市的收购总成不过美元,销售总价美元,毛利轻轻松松就有4美元,这个成绩让赵明川很是兴奋。不过4美元的差价却并非是终利润,几项税收成加起来,又让赵明川皱紧了眉头。

码头税务所缴纳的“国内商品进出口物流税”蔬果类商品每吨美元,一共缴纳了美元;在百慕大双湾市税务局购买的商品销售定额发票,为这次交易也付出了%的国内商品销售税,计美元。如果再加上其他杂七杂的社会公摊税收项目,这次交易的税负总额居然高达4美元!再扣去运费、装卸等杂费,终的利润只剩下美元。

即便如此,放在大明来,一次历时两天多点的“简单”出门倒卖生意,就赚了六百多两白银,若每月都跑上这么一两趟,收益都如此,一年岂不是近万两白银纯利?而明兴公司的开业总钱,也不过美元。

算到这个地步,赵明川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就算之前早有心理准备,可如今真真实实地展示了一次,让赵明川站起来在房间里急促地来回走着。

“华美京邑货殖兴盛,民需甚旺,故水陆商运往来繁密……”

“苛捐杂税之重,世之罕见。初识之犹如蛇蝎虎狼,然闻华美人言:国之税入,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故如此重税,华美国亦视为商者之大义……”

“税目虽众,然算取顺畅有序,各方各司其职,无勒摊派之举。明川此次之行,亦获利颇丰,粗粗一笔,盈利逾千……”

走了好几圈后,赵明川才急急展开笔墨,小心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一一记了下来。几乎每写下一段,都要好好上几遍,心里感慨万千。

“我大明市舶商税微近于无,朝廷稍一加数,即天怒人怨,这华美国又如何权衡呢?”

写到一半,又想到大明的现状,赵明川是深深叹息。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这些东西,赵明川是一时半会无法领悟的。虽然之前也多次询问过,但那个狄祖恭总是说让赵明川亲自体验一把。所以赵明川打算这次交易结束返回百慕大双湾市,要再好好向狄祖恭请教一番。

想到这儿,赵明川才稍稍安心,打算明天继续进市区,四处,顺带采购一批商品好运回双湾市销售。然后再抓紧春节除夕前的后一次生意,再贩运一批数量更大的蔬果给启隆公司。……

一大早,赵明川就带着一位公司业务员直奔港口大宗贸易物流区。经过一夜的辗转反复,初尝经营之利的赵明川已经放开了手脚,打算给这次回程画上个完美的句号。

已经在百慕大双湾市生活了近半年。长期观察之下,赵明川也到了双湾市许多细节,对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也有所把握。由于双湾市地没有任何煤炭资源,砍伐柏树做薪柴也被市政府严格禁止,岛上的日常燃料消耗全依赖外部输入,所以赵明川这次直接选择了华美蜂窝煤和灯油作为重点进货对象。

由原煤、碳化锯木屑、石灰、黄泥、木炭粉等混合物基料外加由硝酸盐等易燃助燃剂所组成的华美蜂窝煤,燃烧时间长达一个小时。而基上无烟无味,燃烧完全,燃烧热值效率几乎可以和后世的液化气相媲美。

华美蜂窝煤的土大生产商是李想的老丈人肯拉顿旗下的德拉瓦建材公司,仅仅是国内市场。去年的华美蜂窝煤的消耗量就高达万块。当初建国时李想直接从工业部购买了这种蜂窝煤的独家专利经营权,再对外授权生产。现在来,这种技术含量低,但又市场消费量巨大的粗级工业品。李想这个文青当初的决断是非常有眼光的。

现如今,德拉瓦建材公司不光供应着国内绝大部分的蜂窝煤市场。就连在英格兰的弗吉尼亚和西班牙的古巴,华美蜂窝煤都比较受欢迎。

每块成品华美蜂窝煤的批发价只有美分,但在双湾市,再分销给当地商铺就是美分,零售价更是高达美分,利润非常可观。赵明一口气购入了万块蜂窝煤,才不过花了美元。

付账时感觉公司业务小跟班一个劲地拉自己的袖子,赵明川有点莫名其妙。等出了门,业务小跟班一番嘀咕之后,赵明川才恍然大悟。

原来赵明川只顾着算差价去了,把运费给忽略了。万块蜂窝煤,总重量吨,按照每吨美元的运费和美元的港口装卸费,不算终需要交纳的各项税费,总成就达到了美元。一次性全部分销给双湾市的商铺,也不过美元的毛利,比起来路的蔬果贸易利润,这一趟回程就显得不合算多了。

这一下,赵明川忽然感到有点后悔,恨不得时光倒流,自己重选择一种更值钱的商品。不过在返回旅店的路上,赵明川还是冷静了下来。再仔细想想,天下就没有遍地横财的好事,就算每月往返双湾市只搞一次蜂窝煤贸易,一年下来累计的利润也很丰厚了,相比之下,华美国的许多小私营贸易商,一年的总利润也不过两三千美元。只有踏踏实实,厚积薄发,也许才是一个商人走向成功的要诀。

来吃过首次经商的甜头,也难免着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魔,自己就差点沦陷进去了。亲身体验之下,这商营之利果然是诱动心魔,也难怪大明商贾之流为世人所不耻。赵明川想到这儿,居然大冬天冒了一头冷汗,感冒都好了大半。

随后,赵明川带着小跟班又赶到北美标准石油公司的灯油批发点,又以每吨美元的成购入4吨深受市场欢迎的华美灯油。这种油料是目前国内抢手的商品之一,国内供应都不富足,运到百慕大更可以轻易转手卖出每吨4美元的价位,那些弗朗机人几乎是有多少货吃多少的爽利派头。

北美标准石油公司的页岩油提炼加工成放在后世简直就是找死的行当,以后世的汇率来算,国内批发价美元(折合4多块软妹币)吨的燃油宛如世界末日般的天价货,但从世纪开始欧洲对灯油需求量的激增,确实是催发近代石油化工业早的商业动力。结合华美特色节能燃油灯具,华美优质灯油的卫生性和照明效能远超过如今欧洲的劣质油料,大凡家境稍微好点的家庭都爱用这种“干净”的灯油。

再一日,忙乎完装货等事务后,赵明川自信满满地踏上了回程的商船。再回头望向那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曼城市码头,年轻书生是感慨万千。

第六十一章 炮毙努尔哈赤

1626年1月27日,大明帝国历天启五年腊月三十,除夕又一年岁末的爆竹声响起,暂时掩去了四处灾荒的凄鸣哀嚎神州迟暮,只等子时过后,这个帝国就将迎来历时十八年的最为悲壮的内忧外患历史大合唱庄严的北京紫禁城,风雪交织,安宁肃穆,宫女太监们已经挂起了无数的红灯,守着天启六年的到来而在遥远的大员岛安平堡内,一场热闹的军民同乐正在进行中虽是大明大员参将的镇守地,但海盗习气未脱的明军官兵依然和移民大员的乡民父老打成了一片,军堡内热闹非凡,家家大锅沸腾,饭菜飘香修缮一新的参将府邸内,以颜思齐为首的一干军将,正喜气洋洋地围在正厅里,大快朵颐,酒杯频举按照如今朝廷里的暗示,颜思齐在年后提为副将的圣旨基本是铁板钉钉,再往上一步提为总兵官并开镇一方也指日可待颜思齐今天的情绪非常好,不光是来自南京的好消息让他志得意满,更是因为这几日终于收到了从华美国传回的信件颜家一众心腹家眷子女安然无恙,甚至一份额外的华美援助还随信而来两艘弗朗机海船上满载的华美海货,几乎比天启五年夏末送到的份额还要多些足足三千支华美步铳二十门九斤华美重炮以及大量原装弹药让即将和日本幕府彻底翻脸的颜思齐底气又足了些说起来,这一切还是因为郑芝龙的原因半年之前李旦的过世曾经叱咤风云的李家势力陷入了混乱,李旦之子李国助专门从吕宋返回日本,准备接收父亲过世后留下的庞大家业和东海船队,结果遭到了郑芝龙等人的暗中抵触没有耐心的李国助一怒之下,首先拿一名叫刘香的小海盗头子开刀,结果这位历史上曾和郑芝龙立誓的“十八芝”之一,马上就公开和李国助叫板已经在李旦生前安排下归附朝廷的郑芝龙也趁机找理由站在了刘香的一边几场航下来,支持李国助的一方惨败,甚至还被郑芝龙打着朝廷的旗号宣布为“海逆”李国助丢掉了父亲留在日本的产业,大部分支持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