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尘缘仙踪 >

第116章

尘缘仙踪-第116章

小说: 尘缘仙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奉殿众人一窍不通,哪里听得懂他在说什么,便只得随声附和,连连叫好,程致远心怀大畅,又对众人许下了无数好处,一时间满室皆欢,人人笑逐颜开。

众人又谈笑片刻,便只见副殿主明山真人站起身来,与程致远略作商议,继而开口道:“诸位道友,明日我等便将正式参战。只不过,九王爷金枝玉叶,万不可有丝毫损伤,本座与王爷商议之下,决定在众道友之中选择一位高手,作为九王爷贴身护卫,随时保护周全。不知……诸位道友之中,何人愿担此重任?”

此话一出,供奉殿众人顿时沉寂了下来,大家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却再也没人愿意答应。明山真人静待良久,面色却渐渐转为阴沉,冷声道:“难道众位道友之中,便再也无人……肯担此重任么?”

谁料话音方落,便只听人群之中,倏然传出一个略带低沉的声音:“若承蒙王爷不弃,在下愿担当王爷护卫之职!”

众人急忙扭头看去,只见人群最最后面的角落里,一个高大青年长身而起,向着九王爷程致远拱手一礼,朗声道:“供奉殿门下,‘如意堂’执事程朗,参加王爷!”

在他身旁,空空子与罗珦早已变了脸色,愕然看着这位“如意堂弟子”,一时间惊得说不出话来。倒是副殿主明山真人眼前一亮,微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程少侠毛遂自荐,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程致远站在他身旁,闻言不由轻轻颔首,大笑道:“既然如此,本王便却之不恭,今后就劳烦程少侠多多费心啦!”

供奉殿人群之中,化名“程朗”的张然羽面色不变,眼中却现出几分意味深长的神色,拱手道:“无须王爷介怀,程某自当尽心尽力,力保王爷周全!”

※※※※

次日一早,玄夜国两万禁军人马起寨开拔,浩浩荡荡向着高阳国进军而去。供奉殿众人身份尊崇,便随着程致远的中军行动,缓缓向前行进。

而心中早有计较的张然羽,则正式成为了九王爷程致远的贴身护卫,一路如影随形,片刻不离。他心中清清楚楚,既然楚瑜一脉欲对九王爷不利,就不会只派遣自己一个人前去刺杀,这随行队伍之中,只怕早已被他们埋下了不知多少枚钉子,随时可能暴起发难。

而对于这位名声赫赫的九王爷,他心中仍然有着几分师徒恩情,更何况此人又是程一月的老爹,那可就是自己的岳丈大人,于情于理,他也必须小心伺候,保护周全。

如此一路向北而行,两万兵马军纪严明,毫不拖沓,马不停蹄向前奔去,不出两个时辰,便遥遥可见远处一座雄峻山脉,连绵千里,一望无边,赫然正是玄夜与高阳交界之处。

九王爷程致远坐镇中军,身披连环锁子甲,头戴冲天雕翎冠,胯下骏马通体四肢矫健,通体纯白如雪,正乃西域番邦所进贡的绝世名驹,唤作“照夜玉狮子”,赫然更是玄夜皇帝亲赐坐骑,端得是威武不凡,恍若武神降世。

在他身后,供奉殿诸人也各自骑在马上,随着大部队缓缓向前行进。唯有副殿主明山真人与张然羽两人紧随左右,寸步不离。

程致远单手持缰,胯下骏马乖巧之极,丝毫不需操控。他扭头看了身旁的青年一眼,忽然压低声音,开口问道:“程少侠,本王观你身形气质颇为熟悉,难道你我……乃是昔日旧识不成?”

张然羽心中一惊,却纹丝不动的直视着前方,淡淡开口答道:“王爷无须多虑,在下昔日于昆仑山中潜修,想必从未见过王爷真容……”

说着说着,他想到眼前这家伙,如此无端隐瞒自己的身份,更是连自己这“关门弟子”也毫不知情,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怨念,说至最后一句话,更是略带了些咬牙切齿。

程致远“哦”了一声,面色古怪的看了他一眼,不再作声。他抬起右手,指着那一座雄奇连绵的山峦,高声向身后众人解释道:“诸位仙长请看,这一座山脉,正是我玄夜与高阳国交界所在,唤作‘玄风山’,此山延绵千里有余,正是两国间的天然屏障,而那‘清迢关’坐落于狭长山道之间,乃是两国相连必经之路,更有足足两万高阳贼兵把守,易守难攻,实在颇为棘手呀……”

第三章 首战攻关

话音方落,便只听前方一阵马蹄疾奔之声,众人抬眼看去,却只见一名劲装骑士策马飞奔而来,突地猛一扯缰绳,胯下骏马顿时前蹄扬起,连连嘶吼。那骑士翻身下马,向着程致远单膝跪倒行了一礼,恭声道:“启禀王爷,乌孙边军增援部队已至,正与我军前锋营交涉,末将奉王将军之命,特来向王爷禀报此事。”

程致远顿时大喜,高声笑道:“好!他们还真是及时啊!如今十万大军汇合,小小的‘清迢关’自然不在话下。”他眉头一挑,和声问道:“乌孙边军领兵乃是何人,叫他速速赶来见我!”

那骑士唱了一声诺,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只见一位重甲骑士领着三五个护卫匆匆赶来,向着程致远跪倒行礼,高声道:“乌孙守将严白虎,特引麾下八万边军前来助战,听候王爷差遣,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此人面色黝黑,浓眉大眼,方脸短髯,更有一道伤疤自眼角划至嘴边,分外狰狞,说不出的威武霸气,分明乃是一员虎将。程致远定睛一看,顿时面色大喜,长笑道:“我说是哪员大将,原来是严将军亲自领兵前来。本王有严将军相助,实在如虎添翼啊!哈哈哈哈……”

他转身向众人介绍道:“严将军号称‘白虎神将’,常年驻守乌孙国边境,身经百战,实乃我玄夜不可多得的顶梁重臣,如今有他前来相助,攻破高阳指日可待!”

他一时间心怀大畅,传令那八万边军战士随严白虎归入中军本阵,又从两万精锐禁军之中划出五千骑兵,作为前军先锋,十万人马混做一军,向着前方的“清迢关”气势汹汹扑了过去!

约莫又行了半个时辰,前军探马回报,五千先锋骑兵已然抵达清迢关下,守关兵马足有上万余人,防备极为森严,前军将领不敢强攻,只得先行回报。

程致远深知关卡难攻,更何况前军尽是骑兵,便一面严令前军不得妄动,一面命令中军加快脚步,不出三刻时辰,大军便尽数开拔清迢关之下,却只见茫茫群山之间,一座高逾百丈的雄关横亘其中,恰好将仅有的通道从中截断,关卡两侧皆是高山绝壁,凡人决计无力攀援其上。清迢关城门紧闭,吊桥高高拽起,城头上旌旗招展,戈戟如林,无数高阳国守军严阵以待,千余支狼牙利箭斜斜指下,正对着关外的玄夜数万兵马!

一时间,偌大的清迢关内外,沉寂如死,一触即发!

清迢关之外,十万玄夜将士排成阵势,前锋营五千骑兵早已退居中军,反倒是中军的步卒顶了上来,在城墙之下排出成行的冲锋阵型,一时间,旌旗飘扬,鼓角森严,密密麻麻的数万人齐聚清迢关下,声势极为惊人。

这些步卒个个身披重甲,背负短刃,赫然正是冲击城墙的千余敢死部队。其后早有兵卒备好了云梯、冲城车,只待中军主将一声令下,便要暴起攻城!

中军之内,两面引军红旗,分居左右排开。左首的大旗之上,以金丝绣着“玄夜九王爷程”六个大字,右首的将旗之上,栲栳般大的一个“严”字,正是赶来增援的乌孙守将,严白虎。

旗影之下,程致远全副披挂,头戴一顶冲天雕翎冠,顶上一撮红缨,身穿一件黄金连环锁子甲,披一件绛红战袍,背后一张铁胎硬弓,腰悬箭囊,囊中插着数十支狼牙利箭,手提一枝烂银点钢枪,胯下一匹通体雪白照夜玉狮子,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下凡。

在他身旁随着一员虎将,头戴一顶熟黄铜冲天将军盔,身穿一副鱼鳞白银铠,前后兽面掩心,外罩一件鹦哥绿战袍,手提一对硕大长斧,胯下乌骓骏马,通体漆黑似墨,神骏不凡,赫然正是玄夜国边军统帅,“白虎神将”严白虎。

正当此时,清迢关高高的城墙之上,忽只见百余箭手向两侧分开,无数重甲武士簇拥着一个劲装将领走了上来,那将领头戴重盔,身披厚甲,身躯伟岸高大,跃然墙头之上,颇有几分威仪。

这将领凝神远眺,面沉入水,忽而气沉丹田,高声厉喝道:“城下的玄夜杂种们听着,本将乃是高阳守将王霄,奉吾皇之命,驻守此处清迢关冲要。尔等玄夜贼寇兵临城下,实在居心叵测,本将纵然粉身碎骨,今日定杀你们个有来无回!”

话音方落,便只见关下的玄夜兵卒向两侧分开,百余铁甲护卫拥着九王爷程致远走上前来。行至清迢关门下不远,程致远忽而提缰停马,怒喝道:“高阳小贼!侵我家园,屠我百姓,今日我玄夜大军驱除敌寇,特来取这清迢关,你等速速献城投降,可免一死!”

那守城将领闻言顿时勃然大怒,高喝道:“玄夜狗贼,敢来这里讨死?放箭!”话音方落,便只听城头之上鼓声大作,垛口上的高阳箭手伏弩齐发,“嗖嗖”破空之声如飞蝗般倾泻而下,声势惊人,如同乌云压顶,遮天蔽日!

清迢关之下,早有玄夜将士持盾赶来,将九王爷护在当中,一时间只听“噗噗噗噗”连声闷响,千余利箭尽数射在了盾牌之上,毫无损伤。程致远不慌不忙策马而回,微微一笑,挥手下令道:“儿郎们,攻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庞大的玄夜部队,轰然向前冲锋起来!

清迢关下尘头大起,玄夜兵卒漫天盖地而来,将近城边,放起三声大炮,战鼓齐鸣,步卒骑兵一齐发喊,如同潮水一般直扑而上,强攻城门!

霎时间,震天的杀喊声响彻云霄,城楼之下,数不尽的步卒扑了上去,推着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墙,身披重甲的决死武士腰挎短刃,手持盾牌,悍不畏死的迎着箭雨冲锋而上,踏着云梯向上攀爬。

城头之上,守城将领高喝一声,顷刻间鼓声大震,矢石如雨而下,无数兵卒推下巨石,撒下灰瓶,金汁,决死军纷纷被砸得掉下云梯,翻滚在城壕边挣扎惨叫。更有军士早就备好了巨木,那云梯甫搭上城墙,吃上面用巨木一撬,云梯便倒翻下来,反压死压伤无数玄夜兵马。一时间,玄夜国攻城人马死伤惨重,清迢关外血流成河,喊杀之声不绝于耳,声势惊人!

程致远眼见攻势受挫,便一面命令敢死军加紧强攻,一面令弓弩手向上射箭,压制敌军,却不料高阳国中兵将素来精通弓弦之术,如此一番对射,更是占了居高临下的便宜,反倒是射死了无数玄夜箭手。程致远无奈之下,只得号令步卒退回,又以牛皮大帐支在军前,抵挡城头射下的箭雨。

如此僵持了两个时辰,数十架云梯折成粉碎,玄夜兵马兀自近不得城。眼见天色渐晚,玄夜将士更是死伤惨重,程致远心中忧虑,便下令暂且收兵,在关外五里之处扎下营寨,埋锅造饭,歇息一晚再去强攻。这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愁地惨,鬼哭神嚎。玄夜军士之中,中箭身亡的,被石灰迷瞎眼睛的,被沸汤金汁液烫伤的,被大火烧死的,不计其数。

清迢关守军初战得胜,却也并不趁夜偷袭,当晚两军各自沉寂,休整军士,只待来日再战。扎营之后,程致远下令清点伤亡兵马,众人这才得知,今日一战,玄夜国共有千余决死军阵亡,另有数千人受流矢所伤,无力再战。如此一来,便已折损了三千余人,而反观清迢关守军,却仅仅损伤了百余人,实可谓大败而归。

而玄夜军中的供奉殿众人,向来眼高于顶,却也少有如此经历。谁料今日身处中军,眼见战事如此残酷,顷刻间死伤无数,不由个个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有半点嚣张。

只不过,今日初战,清迢关上却并未出现高阳国修士相助,程致远便按兵不动,将这支“特殊部队”隐藏在军中,只待留作奇兵。

如此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清晨,玄夜国众兵马卷土重来,无数玄夜兵卒,既有撑着“木伞”的,也有推着“木驴”的,也有拿着盾牌的,也有顶着木板的,呐喊着冲了上来,另有无数步卒抬着云梯,再一次强攻而上,弓箭手列于后方,万矢齐发,以作策应。

第四章 连番受阻

“白虎神将”严白虎坐镇前军,亲自压阵,但有胆怯后退的,便立斩马下。如此连番冲击之下,终于有敢死军突破重围,渐渐接近了城头。如此又僵持了小半个时辰,终有第一个敢死军挥刀砍翻守城箭手,一跃迈上了城墙,只不过,还没等他站稳脚步,便有十数个高阳士兵冲了上来,将他乱刀砍作肉泥。

只不过,如此一个缺口之后,决死军们却仿佛看到了希望,个个怒吼连连,奋勇向前,纵然高阳军士四处围堵,却也止不住越来越多的缺口被突破,更有十余个悍不畏死的决死军扑上了城墙,与高阳守军斗在一处,一时间,喊杀之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