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243章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243章

小说: 三国之寒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植的赋文辞华美,听在耳中简直是一种享受,台下不少文臣都露出闭目陶醉之色。

程昱,荀攸,满宠,毛玠,陈群等人也在场,他们并没有登台赋诗,但不影响他们品评诗赋,曹丕一篇赋赢得满座喝彩,而曹植这篇赋足以名流千古。

原本闭目聆听沉浸在诗赋描写的意境中,程昱,荀攸,满宠等等几个能为曹操出谋划策的人,忽然睁大眼睛,神情凝重。

朗诵诗赋的人还在继续,但这几人已经将视线投向高坐主位上的曹操。

曹操一副惬意之色,闭着眼睛,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辞藻华美,意境超然的诗赋得到了在场人的大声赞扬,曹操奖赏曹植之后,自己也写了篇诗赋。

可程昱几人的心思早已不在诗赋之中,而显得心事重重。

宴会散去,文臣武将们三三两两相继离去,话题都离不开今天这场盛宴。

荀攸走到程昱身边,压低声音凝重地说道:“主公应该能瞧出来植公子赋中暗有所指,为何还命人当众朗读?”

程昱摇了摇头,也一头雾水。

“铜雀台诗会,天下瞩目,今日台上所作诗赋不出数日将传遍天下,就不知植公子这篇赋传到郭嘉耳中,会是怎样的情形,但愿主公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会不会是主公想要借此试探郭嘉一番?”

荀攸满心疑惑。

程昱苦笑道:“如今还需要试探吗?双雄难并立,迟早必分高下。”

荀攸不再说话,打算过几日去当面询问曹操。

远在益州成都的郭嘉在建安十三年春天仍旧有条不乱地安排政事。

在益州府议事堂中,郭嘉正坐在主位上与官员们商讨今年的政务规划时,门外侍卫进来拱手禀报道:“启禀主公,瑾公子在外求见。”

在场的人都很意外,郭嘉公私分明,他的子嗣,最年长的郭烨都老老实实在军营里待着,年少的郭瑾更是头一次光临益州府,来这里,必然是公事,而郭瑾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能有什么公事?

郭嘉暂时搁置话题,让人带郭瑾上来。

出人意料的是,一向都是谦谦君子形象的瑾公子竟然是趋步入堂,脚步不稳,双手捧着一落竹简慌慌张张走了进来。

郭瑾跨入堂中,直接冲到郭嘉面前,将怀里的竹简都呈递向郭嘉,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沉声道:“父亲,曹操在邺城兴建铜雀台,落成之日大宴群臣举办诗会,孩儿手里,孩儿手里是曹操儿子曹植所做诗赋,其中,其中有对父亲不敬之言。”

郭瑾喜欢文学,铜雀台诗会,没有几个读书人不在意的,撇开阵营对立,郭瑾得到铜雀台诗会上的许许多多诗赋都十分欣赏,可唯独曹植这篇赋,他看了之后大惊失色,而后怒火冲天。

于是急忙将这一篇赋送来给郭嘉过目。

堂中官员不少都露出了惊讶之色,铜雀台诗会,他们有所耳闻,但公务在身,不如郭瑾这般清闲专门催人去打听消息,所以他们还没得到那些在铜雀台上美名流传的诗赋。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郭嘉,看他会作何反应,也好奇究竟曹植在赋里写了什么,会让郭瑾恨得咬牙切齿。

郭嘉从郭瑾手上先拿起一个竹简,没有展开来阅读,反倒是扬起手用竹简在郭瑾脑袋上敲了敲。

“你什么时候才能像你大哥那样荣辱不惊呢?就你从门外走进来那个慌张模样,到了外面别说是我儿子,丢人现眼。”

郭嘉是轻笑着说这番话,不轻不重。

郭瑾一愣,暗暗惭愧,却又张口道:“可是,父亲,曹植这……”

郭嘉嗤笑一声道:“他对我不敬,你便这么慌张,他要是提着剑杀到我眼前,你岂不是要丧失理智了?”

郭瑾瞬间明白郭嘉是教导他要有一个静若止水的心态。

这也就是郭嘉现在的心态,不能跟着敌人的步调走,更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见眼前这个儿子挺起胸膛恢复平静表情,郭嘉才好整以暇地大开竹简看了起来。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曹植这个人,是因三个原因,要么是因他是曹操的儿子,要么是因七步成诗,要么是因洛神赋。

而曹植的文学水平在当代绝对称得上才华横溢,引领建安文学潮流中的几个人都不简单,曹家一次有三人,更是难能可贵。

曹植流传下去的诗赋,很多,但因很多都是抒情诗,便没有太多广为人知。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揽二桥于西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哼哼,好个才气无双的曹子建,他这是给了我将来杀他的理由,好啊,好啊。”

郭嘉念道一半,突然大笑起来。

底下官员听得满面怒色。

古时,乔和桥,是一回事。

二桥,不管是不是指郭嘉的两位妾大小乔,至少知道天下形势和郭嘉妻妾的人,都会浮想联翩,产生错觉。

早已不是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郭嘉面对这篇赋,更多的是在思考这篇赋背后的深意。

曹操难道看不出曹植赋中的暗喻?

那为什么这篇赋还会流出来?

宣战吗?

又或是试图激怒?

郭嘉站起身,握着竹简在手里敲了敲,道:“锦绣山河,英雄美人,曹子建倒是很会替他的父亲着想,就是不知道曹公有没有命住在铜雀台里享尽清福。”

郭瑾事前也没想过郭嘉看完这篇赋会有怎样的反应,可现在,他目瞪口呆,似乎他的愤怒显得有些胡闹,而郭嘉和身边这些官员,都没有过激的表现。

退出堂中,郭瑾小跑回府,将他自己关在书房里,他想要用同样的方式回击曹家。

傍晚,郭嘉公事忙完返回府邸,路过郭瑾的庭院时,意外地见到曹宪和曹节两个少女守在书房门前暗自垂泪,两个少女眼睛都哭红了。

郭嘉对恰巧在不远处的吴苋叫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吴苋面带忧色说:“她俩觉得无颜面对瑾儿,瑾儿呢,又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姐姐去叫了他好几次,但他就是不出来。”

曹家这两姐妹,说到底是无辜的,哪怕郭嘉在战场上和曹操你死我活,郭嘉也不会对她们有什么偏见。

她们心里有愧可以理解,毕竟曹植那篇赋里,不光是对郭嘉的一种挑衅,也是道德不容。

曹操很多妻妾,但不少都是接手别人的老婆。

似乎,现在又瞄准了郭嘉的老婆。

郭嘉听罢,对吴苋说道:“去劝劝她俩,都这么多年了,在我眼中,她们就是我的女儿一样,不要理会外界的风言风语,好好在这里生活下去,能快乐无忧就尽量别自寻烦恼。”

吴苋温柔一笑,点头答应下来。

第六十五章 欺人太甚

让吴苋先将曹节曹宪两姐妹劝回房,然后郭嘉径直推开了郭瑾的书房大门。

跨入书房,看着满地狼藉的竹简,郭嘉随手捡起一些看了看。

会心一笑。

郭瑾想要也用诗赋抨击曹操,但似乎怎么写,都不满意。

用文字抨击别人,有很多方式,而能骂的令人拍案叫绝的则不多见,骂的直言不讳狗血淋头,当代已经有一个陈琳的讨贼檄文为典范,别人想要超越,很难。

也可以明褒暗讽,用一些结局惨淡的典故捧别人,听起来是好话,但仔细一想,其实是讽刺。

郭瑾握着笔双目无神,瞧见郭嘉走来,眼中不甘地落下两滴泪水。

别人夸他赞他是神童,可他现在想写一篇骂曹家的赋都落笔无神,在郭嘉面前,简直无地自容。

“父亲,孩儿没用。”

郭瑾垂下脑袋,非常自责。

郭嘉安慰地摸摸他的脑袋,从他手上拿过笔,在他面前空白的竹简上写了四个字,然后说道:“你的才华既不是用来炫耀,也不是用来抨击他人,这件事不要再放在心上,走吧,该吃晚饭了,别让家人担心。”

在郭嘉看来,郭瑾如果执着地要回击,就落了下乘。

人家曹植是站在铜雀台上,那是何等景况?而且人家这篇赋的主题也不是专门冲着郭嘉来的,只不过借景抒情,顺道有了奇思妙想把郭嘉卷进去而已。

如果郭瑾的出发点就是贬低曹家,怎么写,都没有曹植那般的意境。

郭瑾望着郭嘉笔力厚重的四个字怔怔出神。

仇令智昏!

不管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郭嘉眼中,这些都是艺术,艺术不能当饭吃,但是艺术应该是陶冶情操的美好事物,披着艺术外衣去攻击他人,意义不大,甚至是糟蹋了艺术。

所以,郭嘉很瞧不起那些有点儿艺术成就便盛气凌人的家伙,这与艺术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邺城

曹操住在曾经属于袁家的府邸中,里外上下焕然一新,奢侈之物都收了起来,简约朴素。

荀攸来拜见曹操,其实就是想提醒曹操现在不是和郭嘉翻脸的时机。

为什么?

因为荆州刘表病重!恐怕熬不了多久了!

曹操面对荀攸,若有所思地说道:“郭嘉征服西北,屠戮近十万百姓,而又破格提拔了糜芳去西北上任凉州别驾,他是不是已经糊涂了?”

屠戮西北是个苗头,提拔糜芳则肯定会引起内部人的不满。

这两件事让曹操日思夜想,揣摩郭嘉的动机。

按道理,对内,这两件事都没有任何益处,反倒会挑起内部争端。

在曹操看来,郭嘉走这两步棋,都是大错特错的臭棋!

自毁长城!

荀攸现在没心思去想郭嘉怎么样,而是对曹操言辞诚恳地说道:“主公啊,刘景升恐怕命不久矣,主公还是先想一想如何抢在郭嘉之前拿下荆州吧。”

荀彧死后,既然荀恽都去投靠郭嘉了,荀攸难道不知道荀彧临终遗志吗?

不,他知道。

荀家人都知道!

可是,荀家该怎么走未来的路,不是荀彧死的不明不白就和曹操翻脸。

按现在的形势,荀家要保全并且兴盛下去,自立不可能,投靠别人,也只有郭嘉与曹操匹敌,但荀家去投靠郭嘉,将不复如今的辉煌,毕竟到了郭嘉手下,一切都要重头再来。

那么只剩下两条路,跟帝党同流合污或者依旧效忠曹氏。

荀彧就是拥立汉室,结果呢?

那么荀家只剩下继续效忠曹操一条路,况且曹操并没有打压荀家的意思,该给他们的荣耀,一点儿也不吝啬,要不是荀恽去投靠了郭嘉,那么曹操甚至会将荀彧的爵位都让荀恽接替。

曹操望着荀攸,呵呵一笑道:“荆州的情况,难道郭嘉就不知道吗?刘景升一死,他在汉中和巴东的兵马就会立即席卷荆州,所以,在这之前,要让他分心,要让他顾不上荆州即将到来的变故。”

要取天下,荆州是重中之重,曹操,郭嘉,甚至孙权,都紧盯着荆州,当然,这三人之外,除了郭嘉知道,还有一人,也肯定盯着荆州呢!

刘备!

所以,既然大家都盯着,曹操想要夺荆州,未必就能抢在郭嘉前面,所以,在荆州变天之前,曹操要先走另一步棋。

“主公言之有理,但不知主公打算如何让郭嘉分心?”

曹操闭目沉声道:“拟一份天子诏令,让郭嘉送一个儿子去许都作为质子。他若肯,说明他之前屠西北提拔糜芳都是假象,是在迷惑我,因为一个能不顾左右反应的君主,是不会在实力旗鼓相当时向我低头的,哪怕他真送来一个儿子,肯定是想让我麻痹大意,轻视他。如果他不肯,那么,他就是抗旨不尊,恰好证明他现在已经自傲自负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我与他之间,先要决战。”

听前面的话,荀攸觉得有道理,可是一听到决战,眉头皱了起来。

现在两家兵力强弱难分,真决战的话,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主公,这决战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荀攸一问出口,看到曹操神秘诡笑的表情,瞬间恍然大悟。

决战,是假的。

曹操也不解释,让荀攸下去行事。

一纸诏书送去成都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曹植的诗赋已经含沙射影让郭嘉受辱,现在居然蹬鼻子上脸光明正大地压迫郭嘉。

这都是手段。

郭嘉是汉臣,你不是效忠汉室吗?你不是每次扩张都用为汉室锄奸剿贼的名义吗?

现在,送一个儿子去许昌,去帝都,去天子身边,表达一下忠心,有什么问题?

汉武帝的时候,全国各地推举的孝廉茂才都要去帝都,由皇家进一步培养和观察,因此,诸侯子嗣被送去帝都,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关键是,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割据,送个子嗣去帝都,明显就是人质。

典韦许褚联名上表郭嘉,请郭嘉不要接受这个诏令。

之前文人那些破事,武将们不管,他们有的是真听不出来曹植诗赋到底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有暗喻,别人不说,他们也不知道,可别人点出了其中玄机后,武将们则坐不住了,偏偏郭嘉也没说什么,他们不好发作。

这一回,许都下诏而来,可是一目了然,武将们各个义愤填膺:曹操欺人太甚!

益州府议事堂,文臣这边没什么表示,各个垂首漠然无动于衷,武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