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678章

大明政客-第678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草原的时间到了,洪承畴、秦良玉等人,都不是很明白,苏天成为什么要离开草原,参与到收复台湾岛的战斗之中,在他们看来,收复台湾岛,不是很大的难题,依靠着水师的骁勇,肯定是能够成功的,而且驻守在台湾岛的荷兰军人,总的兵力不超过三千人,这样少的兵力,在江宁营看来,不足为虑。
  不仅仅是洪承畴等人,莫啜和佟差,都感觉到不能够理解。毕竟草原上的事情还有很多,察哈尔部落被剿灭了,但后金鞑子最为有力的支持者科尔沁部落,还没有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草原上有可能出现巨大的变故,但也有可能被稳定住,毕竟如此的情况下,皇太极是需要耗费诸多的心思的。
  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留在草原,对于壮大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力量,对于削弱后金鞑子在草原的影响,对于草原部落的归顺,是有着巨大影响的。
  苏天成这次离开草原,带走的人员是有限的,渠清泽、刘铁汉等人,跟随苏天成离开,洪承畴统领草原的征伐事宜,秦良玉率领大同边军,回到大同,不需要驻扎在草原了。
  锡伯族部落的新驻地。
  这里以前是察哈尔部落左翼中旗的驻地。
  洪承畴、秦良玉、渠清泽以及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都集中在这里,包括大同总督秦良玉、锡伯族部落首领莫啜、达乌尔族部落首领佟差等人。
  苏天成的神情很是严肃。
  “洪承畴,草原的事情,就交付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让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更大的强大,我大明朝廷与后金鞑子的谈判,最多能够持续到六月,我们征伐草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皇太极想着通过谈判,得到缓解的机会,我们没有让皇太极得逞,只要草原部落不平静,皇太极就无法安心,后金鞑子就不能够全力集聚力量。”
  “台湾的重要,我不想多说了,你们曾经有过不少的疑虑,认为草原的事情非常的重要,相比较来说,台湾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能够平定了草原,彻底击败了后金鞑子,我大明王朝就能够稳定下来,但你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万里之外的荷兰人,居然能够到台湾岛,能够占据台湾岛,我相信你们记得汉朝的时候,曾经有一句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我大明王朝也是一样,不管我们内部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异族是绝对不能够入侵的,这样的事情不能够开头,我们要让异族入侵者知道,想着觊觎我大明王朝的利益,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七十四章 精心的准备'

  苏天成首先回到了登州。
  在他看来,攻打台湾的战斗,不是特别的困难,远没有在草原征伐这样的复杂,但后续的建设,就要困难很多了,如今的台湾岛,可不是几百年之后的摸样,台湾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在朝廷某些大人的眼里,台湾是蛮夷之地,这么多年,大明朝廷几乎没有对台湾用心,就算是台湾被西班牙殖民者与荷兰殖民者占据了,也没有顾得上。
  拿下台湾岛,仅仅是开始,最为主要的还是在后续的建设,自己既然准备在台湾岛立足,就要想方设法的建设好台湾。
  朝廷很多年没有派遣官吏到台湾去了,实际上也是派不过去的,一方面台湾早就脱离了朝廷的控制,派去的官员,也无法到达台湾,另外一个方面,基本难以派遣官吏到台湾岛,除非是遭遇到贬斥,或者不被众人待见,谁也不愿意到台湾去。
  不要说台湾,就算是辽东等地,一般的官吏都是不愿意去的。
  台湾的贫穷是尽人皆知的,而且这些年以来,西班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在岛上肆意的掠夺,老百姓的生活是异常困苦的,夺回了台湾岛,建设的任务非常的繁重。
  渠清泽手里关于台湾的情报,比朝廷掌握的要强很多,一些往来于台湾和福建、威海卫等地的商贾,说到了台湾的情况,应该说,郑芝龙在台湾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郑芝龙当年的大本营,就是在台湾,崇祯元年,接受了朝廷的招抚。离开了台湾,将大本营安插到了福建,之后台湾被西班牙殖民者与荷兰殖民者轻易的占领,之后郑芝龙的力量迅速庞大起来,控制了海路上的贸易,被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水师打败之后。郑芝龙到了京城,郑鸿逵和郑成功留在了福建,郑家水师被江宁营水师吞并,熊子健成为了代表朝廷和江宁营,真正控制福建一带海域的官员。
  荷兰殖民者对于江宁营水师,不是很了解,认为就是以前的大明水师,不过大明在威海卫设立了贸易的码头,这是符合他们的经济利益的。荷兰殖民者控制了台湾,也就直接控制了吕宋和东南亚等地,可以劫掠大量的财富,同时经过海路来到大明进行交易的商船,也要得到荷兰殖民者的允许,如此的情况下,荷兰殖民者迅速富裕起来,说到底。他们对于威海卫码头的设立,是有着黑很微妙态度的。
  福建沿海一带的走私。基本被禁绝了,这也是因为熊子健的强硬,再说了,以前海上走私之所以能够盛行,那都是郑芝龙支持的结果,如今郑芝龙率领的水师。悉数归江宁营水师管辖,主要的职责就是打击福建沿海一带的走私。
  从这个方面来说,荷兰殖民者与逗留在日本长崎的商贸集团,遭遇了重创,包括日本的某些财团。也对这样的情况不满意了。
  从商贸运输的角度上来说,漫长的大明沿海地带,仅仅有一个威海卫码头来进行交易,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利于商贸的发展,不少的商船,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够到达威海卫码头,这也导致海上的走私,不可能完全的禁绝。
  不管是西班牙殖民者,海上荷兰的殖民者,占领台湾之后,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台湾老百姓的死活,他们需要的就是利益,台湾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荷兰殖民者,对于耕种土地的老百姓,没有丝毫的扶持,每年收取的粮食赋税,达到了亩产的六成以上了,所以台湾也有老百姓起来反抗,可惜力量不济,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率领大军攻打台湾,是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的,不过事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需要准备大量的财物,包括粮食、种子等等东西,甚至是茶叶、丝绸、食盐等等,也少不了黄金白银,最好还能够移民,让台湾的人口多一些。
  基于这样的考虑,苏天成没有首先到福建,而是回到了登州。
  被苏天成赋予重任的诸多官吏,都接到了通知,要准备大量的粮食、种子、茶叶、食盐、布匹、丝绸等等物品,甚至包括牲猪、耕牛、鸡鸭等等,这些东西,在登州、莱州和青州,能够很快的购买到,如今的登州、莱州和青州,富裕的程度,早就超过南方了,物资的丰富,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一切都源于威海卫码头。
  苏天成回到登州,首先关心的就是物资储备的情况,跟随他回到登州的渠清泽,重点承担了这方面的任务,督促各级官吏,尽量多的收购物资。
  苏天成回到登州的第三天,宋思军也来到了登州。
  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引起了朝廷高度的重视,苏天成征伐草原的时候,因为豪格率领后金鞑子,袭击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地,宋思军情急之下,做出来了决定,恳请大同、榆林等地的边军,进驻安宁堡个靖边,保护互市,令宋思军和苏天成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军住进来了,户部的官吏也跟随到安宁堡和靖边了,慢慢开始插手互市的事宜,准备全面接管互市的经营了。
  宋思军迅速给苏天成禀报了情况,苏天成思考了好久之后,做出来了决定,让宋思军将互市的经营交出去,剩余的江宁营将士,全部回到登州来,只不过苏天成借着内阁大臣的身份,要求户部每年要给予江宁营一百万两白银的要求,这个要求,杨嗣昌和朱审烜都同意了,皇上也同意了。
  苏天成之所以要求宋思军撤出来,是准备要宋思军到台湾去经营了。
  宋思军这样的人才,苏天成的手里还没有第二人,万成贵比不上宋思军,也没有宋思军那么多的手腕。
  台湾成为了苏天成心目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必须要经营好,一旦江宁营占据了台湾,苏天成会在台湾留下足够的物资,让王大治和宋思军去经营,台湾各级官府的官吏,也将是苏天成的心腹,这样带领大军征伐后金鞑子的步伐,就可以加快了,一旦彻底剿灭了后金鞑子,苏天成就将直接到台湾去。
  当然,经营台湾,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剿灭后金鞑子,也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或许时间很短,或许需要若干年。
  交底是必须的,登州督师府。
  渠清泽和宋思军等候在厢房。
  苏天成匆匆走进来之后,武荣等人,守在了厢房门口,不准任何人靠近。
  苏天成的神色很是严肃,开门见山。
  “你们两人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不短了,有些情况,我必须要交底了,朝廷对我的猜忌,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事情我必须要预防,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谁都是清楚的,如今的朝廷,渐渐富裕起来了,各地也开始平静下来,朝廷最大的敌人,就是后金鞑子,下一步,江宁营的主要职责,就是剿灭后金鞑子。”
  “我必须要考虑,剿灭了后金鞑子之后,朝廷对我是什么样的态度,你们这些长期跟随我征伐的心腹,是不是也要遭受到灭顶之灾,未雨绸缪,不得不防啊,我之所以重视台湾,就是要为自身留下后路。”
  “宋思军,你下一步的任务,就是经营台湾,一旦我们收复了台湾,你就要留在台湾,细心的经营,台湾的位置很重要,控制了台湾,吕宋和东南亚等地,也就在掌握之中了,我大明绝大部分的海上贸易,都是要依托台湾这个岛屿的,所以在台湾发展商贸,相比较内地,要容易很多,朝廷长期忽略台湾岛,我们退守台湾岛,不会引发朝廷的注意,一旦我们控制了台湾,福建等地的码头就需要筹建了。”
  “台湾的老百姓很是贫穷,所以我们需要运送大量的物资到台湾去,更需要帮助台湾的老百姓,提高生产能力,让老百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安定下来。”
  “至于说抽调的官吏,我计划从登州、莱州和青州,以及复州、宣州等地抽调,复州和宣州已经收复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朝廷可以直接派出官吏,管辖这些地方,至于登州、莱州和青州,最终也是要归于朝廷直接管辖的。”
  “老渠,我马上就要出发,到福建去了,这一次你不必跟随我到福建去,负责在登州筹集更多的物资,一旦我们收复了台湾,这些物资就要运送过去,你还要考虑,转移一部分商贾到台湾去,将这里的诸多作坊,直接转移到台湾,这方面,你可以与万成贵直接联系。”
  “要求我都说了,目的也明确了,我暂时没有时间管理这些事情,就完全拜托你们了,规划一定要精确,准备也需要充足,这一次,我们是真正的为自身打造生存的基地了。”
  苏天成说完之后,看着渠清泽和宋思军两人。
  渠清泽点点头,宋思军抱拳表态了。
  “大人,属下一定不辱使命,只是江宁营的军饷,属下无法操心了。”
  “这点你不用操心了,有威海卫码头,江宁营的军饷足够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七十五章 福建印象'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五日,苏天成抵达了福建省。
  穿越这么多年了,除开在江宁县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知县,绝大部分的时间,苏天成都是在北方诸省活动的,先后到了河南、陕西、四川、山东等地,却极少有机会到南方,这是苏天成第一次到福建省。
  穿越之前,作为基层的公务员,苏天成也不是很熟悉福建这个地方,只是知道福建和台湾隔海相望,这里的人员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的人口很少,但有很多的民族,也算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了,福建的福清帮和长乐帮等帮会的名气很大,而且是在海外的名气大,福建的华侨也是不少的,曾经有不少人漂洋过海,到南洋去了。
  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几百年之后的名气也不大,远不能和相邻的广东、浙江等地比较,这也是福建作为战备基地,丧失了一些发展的机遇。
  在朝廷官员的眼里,福建也不算是很好的地方,不少官员被贬斥,或者是得罪了朝廷里面的权贵了,最有可能发配的地点就是福建,福建的整体地形,属于丘陵地带,有不少的大山,在朝廷官员的眼里,这是不适合生存的地方。
  但福建在整个的大明王朝,还是有一些名气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