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522章

大明政客-第522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秀看了看苏天成。
  “三弟阵亡了,在山西的那一战阵亡的。”
  苏天成摇摇头。
  “可惜了,可惜了啊。”
  刘文秀等人有些奇怪,不知道苏天成为什么会这样说。
  苏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很直接的开口了。
  “你们曾经是流寇中间,颇有名气的将领,如何进入到弑血盟的,本官也不想计较了,本官是爱才之人,你们都有着不错的能力,堪称是猛将,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若是愿意进入江宁营,本官让你们施展抱负,江宁营之中,很多的将士,曾经是你们的兄弟,若是想着为张献忠殉葬,本官不勉强你们,给你们一天的时间,好好思考一下。”
  说完这些话,苏天成吩咐将三人押下去,好生招待。
  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都是很有名气的,三人都是陕西人,跟随张献忠造反,是张献忠的义子,这样的人才,能够招纳,当然是不错的,就这样杀掉可惜了,苏天成深知心理学,不会要求三人立即表态,给他们时间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出来决定。
  先前马祥麟说到弑血盟组织起来了有序的防守,看来是与这三人有关的,可惜弑血盟只是一个江湖联盟,拥有了这样的猛将,还是不堪一击,可见这样的所谓江湖联盟,也不过是那么回事。
  流寇之中,肯定有一些人散落在各处,进入到江湖之中的门派,倒是一个很好的藏身办法,这些人的身份,肯定是引发百姓怀疑的,无法立足,选择进入江湖,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度'

  得知苏天成的决定之后。渠清泽有些着急了。
  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确实有些能力,的确是猛将,可三人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是丧命在苏天成和江宁营手里的,若是苏天成招纳了三人,岂不是在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这件事情,暂时没有传扬出去,渠清泽相信,江宁营的将士,也会有着同样的看法。
  匆匆来到厢房,渠清泽直接开口了。
  “大人准备招募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下官不同意。”
  苏天成早有准备。
  “老渠,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
  “三人是张献忠的义子,说起来和大人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若是这三人假意投诚了,最终做出来对大人不利的事情,后悔就来不及了。”
  渠清泽是好心,苏天成也是明白了,可能不仅仅是渠清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江宁营以前收编投降的流寇,那是大规模的,而且流寇之中的军官,都是斩杀的,没有留下后患,如今流寇被剿灭了,众人当然不理解,苏天成为什么会饶恕刘文秀等人。
  “老渠,还有其他担心的地方吗?”
  “大人,这个理由够充足了,若是大人不反对,下官这就去结果了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的性命,这等人绝不能够留着。”
  苏天成摇了摇头。
  “老渠,当年和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你有这样的担心,这很正常,当年流寇还在肆掠,江宁营击败每一股流寇。都会斩杀军官,这是预防流寇东山再起,朝廷吃过太多这样的亏了,如今流寇被剿灭了,老百姓的生活,慢慢安宁下来了。流寇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若是我们还这样畏惧流寇余孽,岂不是很可笑,再说了,刘文秀等三人,藏身在弑血盟里面,说明他们已经没有了造反的心思,想着隐姓埋名过一辈子了,江湖门派是不和官府有任何的瓜葛的。更不会干预朝廷的事情,最为重要的,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都是难得的人才,战场上面骁勇无比的,能够招徕到这样的人才,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利的。”
  渠清泽清楚。苏天成说的是有道理的,但他不允许苏天成出现危险。特别是在苏天成的身边,更是不能够有潜在的危险。
  “大人说的都是道理,下官也明白,但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的情况不同了,下官坚决不同意招募,不仅仅是下官。江宁营的将士也不会同意的。”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从人才的角度出发,他是一定要招募刘文秀等三人的,若是三人不愿意,想着追随张献忠而去。那自己也没有办法了,不过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若是真的想着追随张献忠而去了,三人不会活到今天。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也是真理,刘文秀等人,还真的有可能对自己形成威胁,渠清泽担心是很正常的,况且渠清泽自从负责情报工作以来,已经有了一种迹象,那就是特别关注是不是有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允许招募刘文秀等人,也成为了渠清泽的一种本能了。
  “老渠,我知道你的想法,也清楚的知道,江宁营的将士会担心的,但这一次,我还是坚持自身的意见,人才难得,古语说得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古人都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都有着如此的胸怀,我为什么做不到,不错,张献忠的确是被江宁营大败的,押送到朝廷之后斩首了,但我们是朝廷军队,必须要剿灭流寇,这是我们的职责,若是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这一点都弄不清楚,总是计较于小恩怨之内,那我也没有什么话说,这样吧,明日你和我一起看看三人的表现,若是他们不愿意加入江宁营,不愿意臣服,一切就听你的安排了。”
  渠清泽依旧是不服气的,不过苏天成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好反对的,反正明日还要看刘文秀等人的表现,若是有丝毫不对,那就毫不迟疑的斩杀。
  “对了,老渠,抓获的弑血盟其余的几个俘虏,审讯一下,若是没有什么危害的,放了算了,若是弑血盟的负责人,那也不要留下后患了。”
  渠清泽点点头,他不仅仅是为刘文秀等人的事情来的,马祥麟带领江宁营将士,剿灭了弑血盟,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
  “大人,下官想着询问一下,是何人指使弑血盟暗算大人的。”
  苏天成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暂时不知道,刘文秀等人也不是很清楚,弑血盟的盟主,已经被斩杀了,恐怕这件事情,一时半会查不清楚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弑血盟都被彻底剿灭了,危险也就不存在了。”
  “大人,下官不是这么看的,弑血盟失败了,可江湖上面,还有诸多的门派,若是背后的人,想着继续暗算大人,会找到其他的门派的。”
  “老渠啊,这样的事情,恐怕不会发生了,弑血盟暗算我,结果没有成功,而且整个的门派都被连根拔起了,这样的情况,瞒不住的,江湖上肯定是传开了,其余的门派知道这件事情了,会是什么样的想法,谁会拿着整个的门派来赌博啊,江湖门派,本是不应该干涉朝廷的事宜的,这一次弑血盟违背了这个规矩,就应该受到惩罚,我可不是好杀戮之人,但也不会容许破坏规矩的事情出现,弑血盟的事情,也是给那些江湖门派的警告,告诉他们,在规则范围内做事情,不要越界了,否则弑血盟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日。”
  “论道理,下官说不过大人,可暗杀大人的主使,是一定要查到的,这也是下官的职责。”
  “慢慢来吧,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翌日,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被押解到了督师府。
  或许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三人的脸上有了一丝的血色,但三人的眼圈都是乌黑的,看样子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面临着重大的决定。
  “你们想清楚没有,做出来了什么决定。”
  刘文秀看了看两人,抱拳行礼了。
  “我与二弟和四弟商议了,决定归降大人,愿意在江宁营效力。”
  苏天成轻轻点头,一边的渠清泽,脸色发生了变化,他是最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谁知道刘文秀等三人,是不是真心想着投降的,还是有其他的意图。
  “你们做出来了决定,本官就相信你们,但本官也有话要说在前面,本官相信你们是真心归降的,张献忠是你们的义父,本官也算是你们的杀父仇人了,如此大的冤仇,想着能够和平共处,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张献忠曾经造反,是流寇的重要首领,本官作为朝廷命官,必须要剿灭张献忠,本官也佩服张献忠的能力,张献忠曾经是朝廷命官,或许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造反,既然决定造反,那就要想到后来的结局,放在本官身上也是一样,若是张献忠真的夺取了这大明的天下,本官也就是流寇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官秉持的就是这个原则,流寇已经被剿灭了,倒在江宁营麾下的,除开张献忠,还有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老回回等人,若要说仇家,本官有着数不清的仇家了,甚至被江宁营剿灭的六万后金鞑子,也算是本官的仇家了,但本官不会畏惧这些,你们是张献忠的义子,本官身边的众人,是担心你们的,害怕你们假投诚,真心想到的是为张献忠报仇,本官相信你们。”
  “本官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你们曾经是张献忠的义子,就要拼命,就要打出来一片江山,所以本官不会计较你们的过去,江宁营里面,有数万你们曾经的兄弟,这些人都在为朝廷效力,都在拼命,本官是完全相信他们的,他们就是本官的兄弟。”
  “所以说,你们好自为之,若是真的想着为张献忠报仇,本官也不会在乎,你们总是会明白,个人的恩怨与民族的大义,哪一点重要,若是你们连这点基本的道理都不能够明白,那本官也就算是看错人了。”
  “本官惜才,知道你们的骁勇,本官更希望你们能够展现自身的努力,有机会在战场上面,和后金鞑子厮杀,那个时候,你们倒下了,捐躯了,将留名青史。”
  “好了,本官就说这么多,你们再次做出来选择,这一次干脆一些。”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刘文秀带头跪下了,艾能奇和李定国也跟着跪下了。
  “大人教诲,令小的羞愧,小的和二弟四弟隐姓埋名,藏身江湖,也是想着苟延残喘,也有报仇的想法,大人的一番话语,令小的无地自容,小的代表二弟和四弟,在这里发誓,我们是真心降服的,若是敢有暗害大人的想法,天打五雷轰,死后不得入宗祠。”
  刘文秀的这一番话,令渠清泽的脸色缓和了很多。(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五十三章 收获的季节'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
  登州、莱州和青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发生的这些变化,是众人能够亲眼看见的,特别是在一片废墟里面建立起来的登州和莱州。
  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是遭遇到毁灭性破坏的,所辖的州县,也无一能够幸免,都遭遇到了破坏,不过苏天成真正开始关注登州和莱州之后,这里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城池在废墟上面建设起来了,比以前的城池更加的繁华,人口开始迅速的增加,超过了以前的若干倍,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得到了保证,只要自己动手,总是有机会挣到银子,改善家人的生活,而且家里有了耕地,也就有了立足的根本,置身于登州和莱州的任何地方,都能够感受到老百姓的满足,这样的情况,在大明其他地方是看不见的,就算是在陕西,也难以出现如此融洽的局面。
  青州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尽管说速度慢一些,不过青州真正重大的变化,将是在秋收之后,自从苏俊开始和士绅富户联系购买土地的事宜,不少的士绅富户,心甘情愿的自愿交出来地契,任凭官府作价,刘云清和刘仲基曾经很是着急,眼看着士绅富户纷纷离开青州,但苏天成毫不在意,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两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苏天成不在意,事实的情况,令两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心愿士绅富户离开青州。
  青州各级官府的手里,拿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将要分配给老百姓,通过分配土地的形式,吸纳老百姓进入到青州,届时的青州。将涌进来大量的人员,登州和莱州的教训,青州也是需要吸取的,按照苏天成的要求,人员进入也不要太快,需要甄别一下。适当的控制一下,苏天成说出来的有序发展的道理,众人是真正的明白了。
  所谓的有序发展,苏天成用通俗的话语来进行解释,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好比是小孩子总是慢慢长大的,你不可能指望一岁的孩子就能够飞奔,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将自身建设好,接着才能够养活众多的百姓,贪大求全是不行的,步子走的太快了,反而会出现麻烦的。
  登州和莱州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在于大量的江宁营将士家人的迁入,这些人都是条件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