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19章

大明政客-第19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气太重了一些。
  雷文彤这人的涵养一般,有些睚眦必报的心态,但苏天成毕竟是晚辈,料想不至于闹到这一步。
  苏化文没有想到的是,夫人也收到了同样的信函,就在他出发不到一天的时间,夫人也收拾东西,带着苏天然,赶往平阳府城了。
  太原到平阳,五百多里地,内心有事的苏化文,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就赶到了。
  远远看见平阳府城城墙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八的申时。
  坐在马车里面,苏化文不愿意抛头露面,要求车夫直接到苏府去。
  苏天成进入书房的时候,看见了怒气冲冲的苏化文。
  如何面对家人,他早就考虑过了,这里面是有层次的划分的,苏化文是自己的父亲,面对的时候,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必须要争取到苏化文的支持,亲情需要维系,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白手起家的事情,难度还是太大。
  至于说大娘,那不需要客气,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彻底抛弃过往的懦弱,如果有必要,震慑一下也是可以的。
  面对苏天浩和苏天然,两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血管里面流淌的,还是有相同的血,处理关系的时候,也是要有分寸的,最好是让两人都敬畏自己。
  苏化文看着苏天成,暂时没有开口,他已经习惯这样的做法了,每次见到苏天成的时候,都是严肃的面孔。
  苏天成抱拳给苏化文行礼了。
  “父亲一路劳顿,赶到了平阳府城,一定是有些辛苦了,孩儿吩咐厨房,准备一些好菜,孩儿陪着父亲喝酒解乏,父亲吃过饭,好好休息一会。”
  苏化文愣了一下,非常的吃惊,但更多的是一种温馨,想不到苏天成知道关心父母了,这变化真的是很大啊。
  他脸上的神sè稍微好看了一些,说话的语气虽然严厉,但已经少了训斥的味道。
  “坤元,我是专门到平阳府城来看看的,明年就要乡试了,若是有可能,你跟着我到太原府城去,也好熟悉一下省城的环境。”
  苏天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跟着苏化文到太原府去,显然是不成立的,苏家的这么多田地怎么办,自己的计划怎么办,不过马上就开口反对,也不合适,关键要看,苏化文为什么会突然提出来这样的要求。
  “父亲的要求,孩儿自然是要照办的,只不过这平阳府城的苏府,乃是家族的兴盛之地,孩儿在这里守候,也是为了家族rì后的发展,若是孩儿离开这里了,不知道谁到这里来守候啊。”
  “这我知道,这里是苏家的祖宅,肯定是不能够有闪失的,不过我还是考虑,你读书要紧。”
  苏天成轻轻摇头,决定实话实说了。
  “父亲如此说,孩儿有不同的意见了,孩儿在这里守着祖宅,也是很合适的事情,若是无人到这里来守候,很多的事情,肯定是不放心的,还有那么多的田地,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今后会怎么样啊,至于说读书的事情,孩儿每rì里都在认真温习功课,准备明年的乡试,想来没有多大问题的。”
  苏化文没有反驳,默默看着苏天成。
  “家中的情况,父亲是知晓的,今rì孩儿也不隐瞒了,孩儿到了太原府,恐怕是真的耽误学业了,孩儿年轻气盛,有些事情,难以忍耐,免不了发生一些冲突,父亲也是为难的,孩儿也不愿意这样,所以说,还是留在平阳府城的好。”
  苏化文一直都在盯着苏天成,苏天成的面容一点都没有变化,但气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包括说话,丝毫没有萎缩的表现了,这究竟是怎么了。
  不过,苏天成去年考中了生员,也是十七岁的年纪了,要不是夫人从中作梗,去年也订下亲事了,自己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开始挑起大梁,单独做生意了。
  也许这就是遗传吧。
  想到这里,苏化文从怀里掏出来了商会寄过来的信函。
  “坤元,你做了一些事情,我都是知道的,到平阳府来,也就是想着弄清楚这些事情,这是商会寄给我的信函,你看看,说说你有什么看法。”
  苏天成很快看完了信函,脸上露出了冷笑。
  “父亲,这样的信函,大可不必去理会。”
  “坤元,你不可太狂妄,可知道商会的作用,我虽然离开平阳府了,但这商会之间,是互有联系的,若是商会想着为难了,家里的生意,举步维艰啊。”
  “孩儿绝非狂妄,只是这信函的内容,着实有些好笑。”
  “你为什么这样说啊?”
  “既然说到父亲教育无方,说到孩儿德行有亏,那就举出来实际的例子,举着大棒子,想着以自身的权威来恐吓,岂不是表现自身的软弱吗,若是他们不动作也就罢了,要是敢有什么举措,孩儿就拿着这封信函,直接去找知府大人,请大人评理。”
  苏化文毕竟是常年做生意的,听到苏天成这么说,立刻明白了。
  “坤元,你的意思,有了这封信函,商会不敢做出格的事情吗。”
  “孩儿就是这么看的,若是商会想着为难我家,怎么可能写出来这样的信函,暗地里动手,岂不是更好吗,到时候没有任何的把柄,父亲也不好找到谁去理论的,偏偏写出来这样的信函,明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苏化文真正的感觉到吃惊了,想不到苏天成能够有这样的分析,自己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思维都有些局限了,拿到了信函,首先想到的是面临的困难,却没有想到其中深意。
  苏天成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能够看出信函背后的东西来。
  “父亲,孩儿相信的是事实,若是孩儿有什么事情做错了,商会尽管指出来,孩儿承认就是了,何况,商会未免太自大了,孩儿是读书人,好歹也是平阳府的生员,又没有插手商贾的事情,商会凭什么职责孩儿,他们难道不知道,孩儿的过失,自然有官府管束吗。”
  苏化文连连点头,对啊,苏天成指出了关键所在,商会凭什么教训读书人,没有点出来具体的事例,就说自己和苏天成都有问题,这要是闹到官府去了,商会是有大问题的。
  苏化文绝对不笨,很快想到了其中的关联。
  “坤元,你说的在理,这信函,你是怎么看的。”
  “孩儿以为,有人携私报复,目的就是引发苏府的混乱,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只可惜这等的小计谋,以为他人都是傻瓜吗。”
  听到苏天成这么说,苏化文有些脸红,但内心是欣慰的。
  “嗯,我也想到这点了,听说雷文彤到府里来,你丝毫没有客气。”
  “孩儿态度一直都是很好的,雷老板是孩儿的长辈,孩儿当然要尊敬的,只不过雷老板指出孩儿的一些过错,孩儿觉得不妥,故而直言反驳。。。”


'正文 第三十二章 难得的温馨'

  苏化文已经猜到,这封商会寄来的信函,一定与雷文彤有着直接的关系,说不定就是雷文彤假借商会的名义,写出来的信函,这里面,肯定是牵涉到一些事情的。
  听到苏天成详细说了雷文彤到府里来的情况,他已经彻底明白了。
  苏化文暗自恼怒,雷文彤也太不是东西了,多大的事情,居然使出来了这样卑鄙的手段,好在苏天成没有上当,回答是有理有据,令雷文彤无话可说。可雷文彤在平阳府城,影响力不小,一个儿子在国子监读书,另外两个儿子,都是生员,侄子还是举人,这样的背景,自己是无法撼动的。
  想到这些,苏化文不禁有些担心了,将苏天成接到太原府去,肯定不是好办法,甚至是一招臭棋,可能真正的引发家庭巨大的矛盾,可苏天成留在平阳府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遭遇到雷文彤的暗算,毕竟雷文彤是老jiān巨猾之人。
  短短时间的交谈,苏化文已经改变了看法,他感觉到,苏天成思维清晰,分析准确,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甚至不差于自己了,远不是以前那个懦弱胆小的儿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难道是有什么奇遇吗。
  当然,这一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苏天成出息了,苏家改换门庭的希望,就在苏天成的身上了。
  父子俩聊了一会,说到了一些府里的事情,得知苏俊出远门去了,苏化文更加的担心了,他已经暗暗决定了,这次回来,以前准备的那些东西,都要赶快做了,形成了固定的局面,夫人也没有办法了。
  至于说苏天成动了府里存着的一些粗盐和种子,苏化文也听了解释,苏天成强调的竭泽而渔的事情,让他深有感触,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凡是在自己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人,是一辈子不会忘记的,苏天成这样做,对于偌大的苏家来说,只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的事情,换来的是好的名声,还有佃户的忠心。
  苏化文虽然有些心疼,可只要苏天成有出息,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的。
  他准备翌rì到郊外去看看,看看佃户究竟是什么情况。
  晚上歇息的时候,苏化文依旧住在东边的院子里,院子里没有其他人,感觉到很是冷清,苏天成依旧是住在老地方,没有因为自己和夫人到太原府城去,就搬到这里面来居住。这一刻,苏化文更加的感觉到了愧疚,都是自己的儿子,待遇如此的不同,以往自己就没有能够特别的注意,这对于苏天成来说,是不小的伤害啊。
  天亮之后。
  苏化文走到堂屋的时候,发现苏天成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包括马车。
  父子吃过早饭,很快上了马车,直接朝着郊外去了,苏平阳和苏二童跟随着,一起到郊外去。
  小半个时辰,苏化文下了马车,眼前出现的情景,令他目瞪口呆。
  冬小麦全部都播种下去了,田间地头,出现了不少的沟渠,连接到了每一块的田地,沟渠里面,能够看见细细的流水,虽然不多,但足以灌溉田地了。
  “父亲,孩儿敦促佃户,开挖了沟渠,建起了两口堰塘,掘出来几口的水井,这样,就是遭遇了灾害了,也是能够预防的,只不过银子缺乏,这些沟渠都显得有些简陋,冬小麦收购之后,孩儿准备再次维护沟渠的。”
  堰塘里面,确实存有一些水,虽然不多,可已经能够发挥作用了,入冬以来,几乎没有下雨,眼看着明年,可能又是一个干旱的年头,如果能够存一些水,用于农田的灌溉,至少田里是有收成的。
  苏化文边看边点头。
  他以为自己来的很早,佃户大都是在睡觉的,想不到佃户早就起来了。
  牛二是最先发现苏化文的。
  “老爷,少爷,牛二给你们磕头了。”
  还没有等到苏化文反应过来,牛二已经跪下了,咚咚磕头了。
  苏化文自然是认识牛二的,绝大部分的佃户,他都记得清楚。
  “牛二,快起来,看你的jīng神不错啊。”
  “这都是老爷的恩赐,要不然我都活不下去了。”
  苏化文没有继续说话,这不是他的恩赐,是苏天成的恩赐。
  渐渐的,很多的男人围过来了,老爷到这里来了,大家自然是要过来看看的。
  苏化文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耳边响起了苏天成的话语。
  “父亲,马上就要过年了,孩儿决定了,给每一家佃户一石麦面,一斤jīng盐,还有十斤肉,让他们好好过chūn节的,是不是请父亲给大家说说。”
  苏化文的脸上带着笑容,心里禁不住高兴了,苏天成真的是聪明啊,让自己来说这样的事情,佃户岂不是感激不尽,不过身为商贾的他也迅速算账了,这一下,接近五百两银子,就这样出去了,老是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苏化文宣布这项决定的时候,所有的佃户都是高呼感谢,最后,所有的佃户都跪下了,说老爷和少爷是大好人,说自己誓死效忠苏府。
  回到府里之后,苏化文的jīng神特别的好,但有些话,他还是要和苏天成说的。
  “坤元,救助佃户,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不过,今后怎么办,也是要多多考虑的,总是这样的救助下去,难以承受啊。”
  苏化文已经是笑着和苏天成说话了,这样的态度,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
  “父亲,孩儿已经考虑过了,修建沟渠、堰塘以及掘井取水,目的就是保证粮食的收成,只要冬小麦丰收了,佃户一定能够走出困境的。”
  “嗯,我也看过了,冬小麦都已经播种下去。”
  苏化文满意的点头,迅即想到了一件事情。
  “坤元啊,这平阳府城里面,有不少的富户,家里都是有佃户的,这些年都遭遇灾害了,不少的佃户,都是走投无路了,仅仅是我们苏家这样做,人家是不是有什么看法啊。”
  “父亲,孩儿也想过了,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