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181章

大明政客-第181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等礼仪;万不可少;苏大人稍候。老夫这就去布置。”
  “大人一定要坚持;晚辈不敢阻拦。只是这安排的事情;还是要府里的人去做;晚辈还有事情;要和大人商议的。”
  孙承宗点点头;叫来了管家;在会客厅设立香案;要求家人都沐浴更衣;准备迎候圣旨。
  “中兴学社成立之后;以大人为主;黄道周大人辅助您;至于其余的人选;还望大人推荐;晚辈以为;有三到五人负责;就可以了。”
  “哦;黄道周不错;老夫很是熟悉他。”
  稍微沉吟了一下;孙承宗再次开口了。
  “老夫推荐一人;鹿善继;如今他在家乡讲学授课;正好跟随老夫;一同到南京去。”
  苏天成的身体微微抖动了一下;鹿善继的名气;他是知道的。
  鹿善继是北直隶定兴人;蒙古族;敢于认事;策略出众;万历年间的进士;曾经担任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太常少卿;跟随孙承宗做过一段时间的事情;崇祯二年辞官归故里。
  鹿善继的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六十岁了。
  孙承宗、黄道周和鹿善继三人的名气;都是非常大的;他们集合到了一起;创办中兴学社;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可以想象;学社将以全新的姿态;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人;迸发出来巨大的能量。
  “好啊;大人既然负责中兴学社的一切事宜;当然以大人的意见为准。”
  “苏大人;老夫有一层疑虑;也考虑很久了;这中兴学社成立之后;究竟是什么宗旨啊;若是吸纳天下的读书人;岂不是与国子监之间;有着不小的冲突了吗;至于说学社推广的观念;老夫可以与苏大人和众位同僚商议;这不是最大的问题。”
  “大人说的是啊;晚辈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晚辈以为;学社成立之后;有三大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团结一切读书人;包括士绅富户;让他们集聚在朝廷的周围;拥护朝廷的决策;效忠皇上。”
  “第二个任务;是宣传朝廷的政策;学社不仅仅要向士绅富户、士子读书人宣传;也要求他们向普通百姓宣传;学社好比是一架桥梁;一头连着朝廷;一头连着百姓;这等宣传的作用;万万不能够小觑;可以令朝廷知晓百姓的疾苦;也可以令百姓知晓皇上爱民如子的心愿。”
  “第三个任务;是体察民情;学社的xìng质特殊;不是官僚机构;加入学社的社员;来自于天南地北;他们可以微服私访;掌握民间的情况;掌握百姓的疾苦;学社汇集这些情况;提出来解决的意见建议;禀报给皇上和朝廷;这可以令皇上真正掌握民间的情况。”
  “至于说中兴学社与国子监之间;xìng质是不同的;国子监主要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学社重点是从事调研的;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学社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体察民情;提出来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且是集合天下读书人的力量;直接为皇上提供诸多的意见。”
  “晚辈暂时就考虑到了这些;学社是以大人为主的;一切的意见;都是大人定夺的。”
  孙承宗的面容越来越严肃了;这个中兴学社;和他所考虑的还是有所区别的;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学术的机构;更是一个带有幕僚xìng质的机构;而且这个幕僚;直接的主子就是皇上;可见这个中兴学社;作用非同一般。
  “苏大人如此说了;老夫有些明白了;难怪苏大人要求老夫的家眷;一同到南京去的;看来这个学社的任务;是很繁重的。”
  “晚辈思考的;还有另外的一层事情;中兴学社的xìng质;与东林书院、复社等学社;有着截然不同的xìng质;凡是进入中兴学社的士子、读书人、士绅富户;都是要肩负责任的;反应民间疾苦;力所能及的做出来贡献;杜绝空谈;学社可以依据社员的表现;直接给朝廷举荐人才;表现突出的社员;朝廷可以直接授官。”
  孙承宗站起来了;苏天成说到的最后这一点;震撼了他;学社可以直接向朝廷举荐人才;也就是说;学社的社员;表现突出的;可以直接成为朝廷的官员;这就非同小可了;可以说;学社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有着巨大的优势;能够最为广发的吸纳人才的。
  “苏大人所说的一切;皇上是否知晓啊。”
  “大人放心;这一切的事宜;都是皇上恩准的;否则晚辈也不敢随意乱说了;皇上下了两道圣旨;一道圣旨;是要求大人的家眷;随同到南京去的;另外的一道圣旨;就是有关中兴学社的相关事宜的;这里面明确了中兴学社的费用支出等等;包括大人的俸禄等具体事宜;以及中兴学社;可以直接上奏皇室;直接推荐人才。”
  孙承宗在书房里面;走动了几步;他实在有些忍不住了。
  苏天成的话语吗;说的够清楚了;也就是说;中兴学社;有密折专奏的权力;这也是杜绝吏部和内阁拖延办事;不愿意任用学社推荐的人才的举措。
  刹那间;孙承宗的豪气起来了。
  “好;好;老夫要是办不好这个中兴学社;那就真的是愧对皇上的厚望了;想不到老夫一大把年纪了;担当了如此的重任;老夫这就做好准备;随同苏大人出发;一同到南京去。”
  家人很快前来禀报;说是会客厅已经准备好了。
  苏天成和孙承宗很快来到了会客厅;高阳县知县也在会客厅等候。
  苏天成很快宣读了圣旨;朱由检显得很是大度;孙承宗的家眷;可以悉数跟着到南京去;当然;高阳县还是要留下一些家人的;毕竟这里是故乡。
  至于说另外的一份圣旨;是单独给孙承宗的。
  宣读圣旨的过程中;苏天成也是有朽涩的;皇上很是大度;一切都考虑到照顾孙承宗;可惜就是不给银子;这一切的开销;都是要求应天府和江宁县负责;说白了;就是江宁县直接负责了;苏天成算过账;开始的时候;至少需要二十万两白银以上;而且还有孙承宗、黄道周和鹿善继三人的俸禄;至于说众人的住处;以及中兴学社的办公地点;这方面;早就准备好了。
  宣读圣旨之后;孙承宗的兴致很高;安排家人备下了酒宴。
  看见跟随苏天成的一百名军士;孙承宗感慨颇多;他常年带兵;一眼能够看出来;跟随苏天成的军士;异常彪悍;有着不一般的战斗力。
  吃饭的时候;苏天成建议;自己到定兴去;邀请鹿善继大人到南京去;孙承宗笑着说;这样的事情;不能够苏天成单独去;自己也是要跟着一道去的;中兴学社的地位如此的重要;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够马虎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改进的必要'

      翌rì一大早;苏天成和孙承宗等人出发了;队伍再次壮大了。
  孙承宗xìng子有些急;早就要求家人;做好了准备;到定兴县找到鹿善继之后;直接出发;前往南厩。留在高阳县的;是孙承宗的大儿子一家。
  临行之前;孙承宗一再叮嘱大儿子;要安分守己;要好好守着这个家;要好好的培养孙家的子弟;大概他也知道;自己的年纪大了;这一次离开了家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或许这一生;再也不能够回到高阳县了。
  高阳县距离定兴县不到两百里地;两个县都属于保定府管辖;所以说;孙承宗陪着苏天成;到定兴县区;也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队伍里面有家眷;是不可能走得很快的;按照要求;苏天成和孙承宗还要到厩去;拜见皇上之后;出发到江宁县;孙承宗接到了圣旨;是必须到厩去谢恩的。
  不到两百里的距离;计划是三天的时间。
  孙承宗年纪大了;骑马是不合适的;队伍里面;有着好几辆的马车。
  可孙承宗不服老;坚持要骑马。
  一天时间下来;苏天成发现;孙承宗的身体的确很好;虽然已经是七十一岁的高龄;可做事情雷厉风行;关键是饮食很好;还能够陪着喝酒。
  骑马更是不在话下;虽然说不用纵马驰骋;但马背上的颠簸;还是非常消耗体力的。看看孙承宗的表现;根本不在乎。
  保定府紧靠着山西。这里的生活习惯;与南方是有所不同的;表现在饮食习惯上面;区别很是明显;这里的主食是面食;包括煎饼、馒头等;面条不是很多;一般的百姓家里。吃不起面条。
  一天多的时间下来;苏天成有些皱眉头;想不到这种饮食的习惯;几百年前就是这样了;当初在山西平阳府城;他坚持吃大米;因为穿越之前。自己是南方人;这样的饮食习惯;已经成为了条件反shè;早餐吃面食是可以的;但中午晚上;顿顿都是面食。还是不适应。
  对于保定府一带;包括山西的情况;苏天成都不是很熟悉。
  当初穿越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思考未来的道路。虽然也关心了一些地方上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从大的发展方向考虑的;没有过于的注重细节;所以说;对于北方的民风民俗;他并非了如指掌。
  一路上;孙承宗不断的介绍情况;虽然是沿着官道前行的;但能够看到不少的情况。
  沿路看见的情况;令苏天成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一带的灾荒;举国皆知;概因为这些地方的流民;走投无路之下;投靠了流寇造反;以求能够活命;山东一地;明军哗变;攻克登州;在朝廷中;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令朱由检不得不注重兵饷的问题。
  这些情况;都是公开的;不过;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北直隶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毕竟是靠近厩的;至少是能够得到朝廷的特殊关照的。
  但情况远不是这样。
  保定府距离厩;不过三百里地左右;这点的距离;不算什么了;但一天多时间下来;苏天成看见的情况;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了。
  这不过是十月;秋收过去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按说家家户户都还有粮食的;青黄不接的时间;应该是在开年之后的chūn季;可是从高阳县到定兴县;沿途居然出现了流民。
  不少的村庄;都能够看见断垣残壁;好像是遭受过劫掠;爆发过战争一样。
  村里的情况也不好;很少能够看见所谓的士绅富户;大多是衣不蔽体的农民。
  已经到了十月下旬;天气开始冷了;在北方的表现;更加的明显;苏天成一行;已经开始穿着棉衣了;但沿途看见的老百姓和脓;基本都还是破旧的单衣。
  孙承宗介绍这些情况的时候;语气里面;显露出来了愤怒和无奈。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后金的侵袭;有着直接的关系。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大明在辽东完全失去主动权;这一次的战争;也是后金千里奔袭的经典战役;自此以后;后金的sāo扰;变得愈发的频繁;就是厩的附近;他们也是大摇大摆过来的。
  后金骑兵的战斗力;是很闻名的;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八旗军;每一旗军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锋;第二部分是骁骑;第三部分是护军;每一部分将士的任务也是不同的;搏杀开始的时候;前锋军士身穿牢固的皮甲;裹得严严实实的;冲锋在最前面;扰乱对方的阵型;打开突破口;骁骑军士身穿轻甲;在先锋营打开缺口的基础上面;紧随其后;以快速灵活的方式;冲入对方的阵营;展开厮杀;予以对手强有力的打击;再一次击垮对手的信心;护军是八旗军队中;最为厉害的兵种了;他们是jīng锐;从全旗将士中间挑选出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彻底击垮对手;他们最后发起冲锋;军士的手里;都是手持横刀;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给予对手毁灭xìng的的打击。
  毫不夸张的说;在野外的征战;大明军队;无法和后金的军士较量。
  后金的军队;也有自身的弱点;那就是攻城不在行;后金的军队;以骑兵为主;骑兵本来就是用来冲锋的;不是攻城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汉人加入了后金的军队中;令后金军队的攻城拔寨能力;大大的增强了。
  保定府一带;深受后金骑兵侵袭之苦;这里的不少百姓;财物被抢夺;人被后金的军士掠走;后金骑兵经过之处;到处都是废墟。
  可气的是;大明朝的军队;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后金骑兵的嚣张;无可奈何。野外作战;他们遇见后金的骑兵;基本都是有去无回的。
  苏天成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火路墩;或者称之为边墩。
  这种火路墩;是边兵特殊的存在;一般都建设在村镇之间;每个火路墩的距离;并不是很远;火路墩里面;驻扎着边兵。
  火路墩的直接领导;是设在府州的卫所。
  因为后金的侵袭;北直隶、山西大同一带;都成为了前线;明军在与后金军士的交锋之中;屡遭败绩;已经到了谈虎sè变的程度。
  边军的很大收入来源;依靠的是军屯;若是不能够屯田;边兵就无法支持了;朝廷欠饷的事情;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如今;就是这屯田;也无法养活诸多的边兵;军士逃亡和哗变的事情;时时刻刻的发生着。
  边军的土地;大都分布在村镇;所以说;修建火路墩;很大的程度上面;是为了边兵能够很好的种田;能够很好的养活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