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习禅录影 >

第57章

习禅录影-第57章

小说: 习禅录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人有一个毛病,只是习气大一点就是,比古人更偷懒,这是真的。因为物质文明进步了以后,人爱贪图物质依报的享受,依报的享受大了,自己顶天立地的精神、法性身的正报,反是萎缩了。若说现在人心更坏,从前人好,也不见得。你看现在人做慈善事业不要别人讲劝呢!个个都是喜欢做。以前农业社会悭吝啊,钱赚得辛苦啊,所以能够做社会慈善事业的人,能够做一点善事的人还是很少,因为经济不充裕啊。现在的人,你看是怎样呢?社会慈善事业,大家普遍在做,你没有看到做好事吧!报纸一登,到处都来了,一样的,人心无今古。
你看我喜欢提倡古道,喜欢讲这些陈年老醋,但是我也喜欢今啊。道理是要体会,有些是要智慧去探寻它,要参出来,要深刻,不要肤浅。什么事情啊,半面一看,就以为自己懂了。要深入,深入,把身心投进去了才行。做学问都必须这样,何况求道。
王同学………习禅录影
(此时,王同学正在座上,气机发动,又自动打起拳来,有如密宗金刚亥母拳路。他并未学过,都是自然而来的。)
师对王同学说:王XX!停住它!你们知道他这是何故吗?心念一空,气机慢慢自己发动了。因他见理不明,自己不能完全做主。假如外面传神拳的人,就由此变成外道法门,何以如此呢?他不知性命之理,灵知之性被自心迷了,久而久之入魔境去矣。那么为什么你们有此现象,我就让你们搞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告诉了你们原理,只要中心有主,可以自由做主,就可暂时玩一下,有助色身的健康。普通学这一套的人哪,不能自由做主,等身上这一股力量跑完了,静下来时,人也是半迷糊的状态,那就不可以。
学佛的人,要注意听啊,见地功用,缺一不可。功用就是功勋,打坐禅定都是功勋边事。功勋见地都须要配合的啊,这是修学佛法的一大原则。何以说呢?佛在显教经论上没有这样有系统、有条理地给你说明白,它是散置在各处的。因为佛经是当时讨论的对话记录,要注意听啊,不要贪图静境啊!这个时候很要紧,不管程度深浅的,都要注意听啊!
在密教呢?它又着相于修法的功用,太着相了,而整个修为的次序,又没有条理化、系统化地坦然说清楚。也许是诸佛菩萨有意留此一法门,要你自己的智慧去参透,自己去融会贯通。所以禅宗初见道时叫做破初参,得见性空。在经教上呢,这个时机也叫做得法眼净,比较能够看清楚正法的真谛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依此再深入,大而言之,也就是菩萨得无生法忍。无生,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了。所谓忍,就有切断的意思。如何是无生法忍呢?是身心皆忘,身体的感受、知觉一切皆忘,身心皆空,等于这位法师所引用道家的话:“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只有这么形容它了。无生法忍,是拿教理的名词讲;禅宗门下,就叫破初关,后来也叫做破初参。破初参是后世的话,因为抱到一个话头在参,把这个话头参破了,得到这个境界,所以叫做破初参。但是有些禅和子,把话头参破了,已经悟到那个理,功用却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仍旧不能说他已经破了初关,这是个大关键。要真正达到这个实际理地,参也参破了,见地功用都到了,才是真正的破初关。
破初关的功用如何呢?就是四禅八定的初禅二禅之间。怎么样说只在初禅二禅之间呢?此时见地上只是见到空性的一面,功用上就是心一境性,定生喜乐的境界。
喜乐发起以前,有两个可能的趋势。哎呀!其中的岔路,细微末节,我还懒得讲呢!一时想不起来了,此时没有这个机呀!我就想不起要讲什么了。给你们讲实话,因为我说话的时候,心中没得准备,没得事,空空洞洞的。今天讲完了,又觉得明天就没有什么可讲的。到明天,又有一个人进步了,他的功用见解需要再加剖析了,那我的话又来了。总之,一切无心的好,有心处之,就变成世间知见,那就有穷尽了。无心而处,应机施教,随因缘而说,理无穷尽,话无穷尽。因此,你们心念之间,一举一动,一思一想,一个情绪的闹动,大概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并不是神通,只是慧力而已。因为众生有意,而我无心,有意入无心之中,所以就反映得清清楚楚。这话不是我说的,你们看《大智度论》等经教上都有。
刚才王XX的抖动,就是身上气机勃发。气机勃发不是气脉动,也不是拙火。等这个状况过了,还有好几个阶段,慢慢浑身软化了,毫无力量,如醉如痴。也许有人软一两天,三四天,七八天,不一定,也许一刹那之间过了,然后才得真正的气脉畅通而定,定生喜乐,可以得心一境性。定心坚固,可以达到气住,还不到脉住。
此时最容易贪着定境。要想翻身呢?难喽!怎么难呢?正如憨山大师所说:“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一个立心修持的人,要在烦恼丛中,想要求得一念空相,还算容易,并不难。但在清净事中要你转身就很难了。所以维摩经说菩萨看二乘入定,如地狱一样,就是这个道理。要想由空而见有,也不容易。
观明点………习禅录影
我要你们观明点,或者先利用一个灯火作引子,这一点光明的观想是外光,由此引起自性的有相光,不过还是“子光”。若能事与理冥会,才是子母光明融会,进入自性光、无相光中。程度没有到的,听了种一点善根,不要乱去修为,这个法子专对他们三大士而讲,他们自己心里有数。有这个程度,才做如此修持,由这一个要起用才对!没有这个程度,没有见到空性以前,不要做如此修为,否则就是你自己误了,耽误了的误,不是那个悟。
观一个东西又如何呢?你说不容易观起来。是吧?唉!太容易了,这个(指一人)笨家伙,他前天给引了一下观起来了,昨天又忘了,又是观不起来,他说好难喔!我说怎么难,大轻松了,后来他懂了,哎!太容易了。我讲观个东西哪,你们都着意去观,其实不着意就起来了。一个个都看过蜡烛的火光,你在佛前点灯,不是看得很惯吗?不要用意去看嘛!你现在稍稍回忆一下佛堂那个油灯,就是那个光,不就清楚了吗?不在内外中间,就是那么现成,没有位置,不管他身内身外,先定住嘛!但不能用意识妄想……对了,就是这个意境,就是这个意境,一点都不要用力的,不增不减,你一着力就不行了。他昨天懂了,哎呀!太容易了,我本来意境中自有一点明明亮亮点,就是这样,他懂了。
心一境性也便是定到这么一点。你要晓得,心一境性虽然不是妙有,但在凡夫及二乘而言,这一点意所生的,谓之假有。系心一缘,制心一处,止止定定,久了再说。菩萨了解了这个理,见了空,这个谓之妙有,真空中生的妙有。就是说,明明知道是自己意生它的,有意把它造出来的。但你要注意啊!自性的空呢?依然如故,并没有因着这一点而变更。换句话说,因着这一点,因造起这一点,不妨碍你所见的空,就是真空中加一点妙有,等于禅宗后世祖师,如仰山这般大师们,最喜欢画一个圆圈,中加一点。这个圆圈代表空洞灵明之自性,嘿!这一点,你真正把它管带住了,就可了解,空是体空,体性空便是法身。同时了解现在性空中,自己给它有意造一个有,就可修成报身。这一点有,生生不已,也随时可空,千变万化,都由心造,这就是化身。这时三身具足。了了常明,亦了不可得,就是你的幻化空身。当然大家没有修到,其理如此,其事也是如此,这是我要告诉你们的大秘密。
人,大家都要当祖师爷,要作大菩萨啊!都不是想争名位啊!救世界救众生,要立下这个大愿。不要随便听,这是说笑话,顺便也是鼓励之意,所以我一定要你们这样修。啊!你们年纪大了的老参菩萨,修行有实证的,不会错,不会假。你不相信我至少可以相信自己,怎么样相信自己?你们一个个在社会上都是英雄人物,那么大的年龄,那么辉煌的经历,还怕上谁当啊!我还真有那么大的本事把你们骗得了啊!还不是自己不相信自己么?相信自己吧!他那么讲,我就那么试试看,做做看,道理会出来的,而你们不,这个就是魔障,自己成见把你障碍住,不听这个话,不照这样做。
这个定到心一境性,这一点,这个不要着力观的,XX!看看你怎么又……我紧跟你讲,观想有什么难呢?你经过的地方一回忆就起来,这也是观想的作用,它和回忆的作用是一样的,密宗谈观想,难呢!他们都是有意去造作。那几十年你也搞不起来的,造得出来吗?这样空无所有的地方,你给它造出另外一个东西行吗?
意境真空,稍稍一带,唉!回忆一下,你看,呀!你看那个光明,那一点火的亮光马上现前,开着眼睛容易回忆得起来嘛!渐渐惯了以后,闭眼开眼一样了,把它拿到自心上来,拿到内、外、中间,随便你放了。由些系心一缘,定定定,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我叫了好几天了,没有人理我啊,我好可怜哪,一个人都不理我啊!
就是这一个,把它定住,妄想尽管打,不妨碍他,你反而会讨厌妄想,不空自空,你才看到自性的妙用:“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你才了解六祖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定久了,所谓变化气质,百病皆消,身心转变。所以我讲了好几天参学的经过,赠送给你们作参考。道家密宗这些气脉之学,其实都是自性本自具足中事,自然来的,定力充沛了,到达气住、脉停、浑然大定。然后依此一路,起而用之,无质当中就会生质,唯物论这个物质的质呀,生出这个质来,无相当中就生相。如此可以达到身外有身,百千万亿化身,三身圆满,四智具足,三明六能,自然如是。
话就是那么几分钟说完了,功用看你的,福德看你的,修行靠智慧,配合上做人处事行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你真正能够系心一缘,定住了,哈!你的习气自然就改变了,你的反省力量就强了,自己觉得都是错。
所以我昨天晚上也在发脾气骂人,前天是金刚努目地骂,昨天是菩萨低眉地骂。可怜哪!我一番苦口要求你们,希望你们成功啊!把我的经验所得,尽量贡献,嘿!佛法就是那么怪,有时候你跪在他面前送给他,他还不要呢!所以我才狠起心来,下了一句重话,我说你们骄慢,此亦骄慢之一,“我慢” !被我慢挡住了,自己把所见的挡住了。所以古人说:“老去教人唯读易,年来下座不参禅。”搞怕了,大根器、大决心、大智大仁大勇的人少哪!得少为足,半途而废的人多啊!
非要经过这个东西,你才能说真空妙有的融会,妙有是真妙有,不是理解上的。所以说,光拿禅宗公案、机锋、转语拚命盲参,嘿!你太笨了,笨得一塌糊涂。
说到修证!要如何修证?非要把它参破。这一些奇言妙语,机锋转语都会,有什么不会啊?中国文学修养高一点,老庄熟一点,那个庄子的机锋、奇言妙句才多呢!那有什么了不起,浪费时间!枉用功夫!用功!就要这样:自己拿个蒲团,检察检察自己的习气变了没有,爱琐碎的变成不琐碎了吗?骄慢的能够谦和吗?罗唆的变成不罗唆吗?好吃的变成不好吃吗?懦夫立而顽夫廉啊!
(杨管老听到这里,合掌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师云:好好地用功啊!
师云:刚才都说了,说得很明白了。至于祖师说的:“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向上一路,千圣不传。”非不传也,当然传,不然还叫圣人?那是自私自利。卖膏药的才有个秘密,留一手,那是混蛋!我讲错了,不是混蛋,是混饭。圣人者,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哪还有不传的?非不传也,是你程度不到。何以说“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呢?是一件事情。牢关者监牢也,坚固的一个牢狱。三界如牢狱(欲界、色界、无色界),身心就是个小牢狱,三界就是宇宙,世界就是一个大牢。出离天地这个大牢,确有这一件事情。你把这个妙有修好了,我再告诉你。“向上一路,密不通风。”通风!绝对为你们通风报讯。
打七不容易………习禅录影
(此时韩居士躺在禅床上作睡功,忽然全身僵硬,不能动弹,脸色转黑,气喘如牛,越喘越粗,越短促。) 
师云:法师,准备打他一针。 
XX法师:啊?怎么回事,我还没搞清楚。 
师云:哦!他起不来,动不了。 
XX法师:想办法把他弄醒? 
师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