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习禅录影 >

第47章

习禅录影-第47章

小说: 习禅录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不须要用力,它自然就到了。假定说,真见性的人,气脉不一定会通的,那六祖第一个骗了人,释伽牟尼佛更骗人,怎样叫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呢?
楞严经………习禅录影
刘女士;那不是《楞严经》说过:“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吗?
师云:是!一点都不错!“理则顿悟,事非顿除。”《楞严经》一路讲下来,层层剖析,本来就是正走渐修之路。它并不是讲禅宗所讲的顿悟法门。这两句是《楞严经》的结论,这是谈学问的,此顿非彼顿,字同义不同,对不对?合理不合理?《楞严经》开头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和阿难辨来辨去,阿难还是没有见道。所以佛才告诉他,假定不能见到这个真心的人,现前纵得九次第定,……和尚你注意,没有见这个本心的人,就是你现在达到大阿罗汉的定力,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不是真正见道了,还是意境上的事。
朱教授:老师所讲的意境上的也就是“我”。
师云:意境上的事固然就是他,但理事不彻底,所以仍属妄想边事。
朱教授:用什么可以见的?
师云:此地你要注意那句话,要见到那个没有什么可以见的那一个。见到那一个,你的身体就好转了,你的烦恼就解脱了,你的器量就大了,你的见解就通了,你能不能?“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所及。”
朱教授:假使因为我的身体不好而没有见道,我这个一定是……
师云:你没有听懂呀!你听是这个意思,我讲的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有什么办法呢?所以这个话要听清楚。朱教授啊!你不应该插这个话,我《楞严经》没有说完这样一插,统统岔开了。
朱云:对不起。
师云:不是对不起,我这是指出你的毛病,这是你一个大毛病。我晓得你这个人很服善,我才指责你。我刚刚和他们提到《楞严经》,只讲到这个地方,下面还没有完,何必急呢?历史还长得很嘛!时间还长得很嘛,这是其一。如此一来,法师也动了意气了。
XX法师:我还没有讲完呢!
师云:我了解,你不要说你还没有讲完,我听懂,你的话我懂,你知道开会的道理吧!我制止你发言,明天发言,理由何在?因为有个问题没有完,其中有一个道理,真正讲佛法更不要动意气。我与萧先生都有此经验,萧先生他做人非常仔细,他也怕你动了意气,搞佛法动了意气,所以他出来赶快和缓这个气氛。但是他的话也是真话,并不是故意来缓和这个道理,因为他有经验。你们不晓得,讲真话要动意气的,所以佛法不好学的。你不要看我说佛法,讲的声音那么大,我是没有发脾气的。这话我再说一遍。
朱教授:我有罪!我有罪!
师云:听人家说话要听完了来,萧先生听人家说话真有本事,总让人说完。我刚才制止你发言,经过一夜再说,有个作用的,我不说明道理,实际上就是要你起疑情。我告诉他们几位学禅的,黄老居士、杨管老、萧先生都要注意的,为什么我要蒙住你,要你明天讲,就是让你起疑,这也是疑情之一,杨管老懂这个道理,他马上接着说:“你坐在这里起疑情,不准问人,任何人向你解说不准听。”就是这个方法,佛经上记载有人参扫把也开悟了,结果证阿罗汉果,有神通,甚至释伽佛有难,还靠他来救的呢!这人念到扫字,忘记把字,念到把字,忘了扫字,他都能证阿罗汉果呢!所以任何一件事都是话头。但这样一说,对于你已经失去一半的效用了,因为又拉开了。……
七处征心,八还辩见,他还没有见道,所以佛告诉阿难说:“现在纵得九次第定,犹是法尘分别影事。”然后再告诉他,如何见性呢?不是走得禅宗直指的法子。何以呢?经教毕竟不是禅宗,如果是禅宗,拈花一笑就够了。佛对阿难说的是道理。在道理上,他告诉他,真心无量无边的广大,虚空入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何况十方世界,还在虚空之中。这心量多广大!那么阿难与大众悟了这个理,皆大欢喜,涕泣流泪。顿悟了那个理,不是禅宗所讲的这个顿悟,他顿悟的是哪个理?你要把经典看清楚。然后阿难又说,尚有微细的疑惑,佛乃又说自性本来清净,如何如何,告诉他许多例证,阿难也悟了,但并不是禅宗所讲的身心皆忘,豁然而进去了的悟。阿难顿悟的只是那个理。这时旁边出来一个人,名叫富楼那,像刚才朱教授一样,出来打抱不平,就问:本来清净圆明,不增不减的,何以生起山河大地?这个世界怎么生起的?经典上记载得恭恭敬敬,事实上富楼那这一拳打得很厉害的,管你释迦佛不释迦佛,也是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来。既然本来清净圆明,寂然不动的,为什么会生出山河大地来?那么佛再从物理世界来讲解,弟子们也悟了,悟了这个理。那么悟了这个理以后,到底没有证得,佛才向他谈修证圆通这一事实。修证圆通他本人不好说的,他本人说得太多了,若是要他报告的话,他本人很简单喏,他夜睹明星而悟道,就是这个。谁懂呢?他只好叫弟子们问问二十五位大菩萨怎么修证的,那么二十五位各自报告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到达这个地步的。报告完了,阿难提出请求,理要顿悟,修法也有人讲了,可是佛过世以后,后世众生将来要如何修持呢?另外讲教了,所谓宗教之教法,佛说要依戒定慧修持,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了这一套戒定慧,就是杨管老刚才所说,抓住一点,一门深入,萧先生所讲丢进去,身心滚进去了,抓住一点,随拔一根,六根门头,循序解脱。我们参禅,这是用意根来修,要真参实悟,这一根拔了,“脱粘内伏”,身心脱开,寂然归元了,然后,“伏归元真”,一念不生定久了,光明显现,智慧的光明发起,“发本明耀”,“耀性发明”后“六根互相为用”,鼻子可以当眼睛,耳朵可以当嘴巴,神而通之。不是飞腾变化的神通,智慧就是神通。《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说得清清楚楚。这些修持方法都给你讲了,就是要定,要一门深入。定久以后,身心丢进去,要死也就是那么回事。如此下去,真参实证,突然一根顿断了,六根皆寂止,前念不生,后念不起,当体即空。好像吹汤见米,譬如一碗稀饭,水米混沌,吹一口气,才见到米粒,这样幌了一下,就盖起来了。若是自己真参实证,进去了以后,纯清绝点,如《楞严经》所说,一杯水澄清到了极点,一点渣滓都没有,这是第一步。然后把杯子打破,这就到了,身心滚进去了。
虽然如此,在修行当中,身心都遇到魔障,那么根据生理心理的现象告诉你,有五十种阴魔。赶走五十种阴魔,明得声闻,缘觉等境界还是外道知见,没有得正位。
所以他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是《楞严经》的结论,有时候我们可以借用,但并非一切都是如此。否则也是拿到鸡毛当令箭了。所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教要通,假如说只拿《楞严经》上四句话概括了一切,那么《圆觉经》上何以讲:“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也是他老人家讲的,这岂不是出尔反尔?这叫做什么圣人?还成什么佛?这实在是说处不同,用处不同。等于这句话在这个地方是骂人的,在那个地方是赞叹人的,不能够拿东家的话到西家来,说西家也就是如此说,那就犯逻辑的错误,以偏概全了。这是答复你,道理在此,关于《楞严经》的结论。了解吗?不了解的话,明天再说。
学佛要诚恳………习禅录影
这是一件大事,一个人学佛法要诚诚恳恳的,小而言之,为自己了生死,大而言之,为救世救人救众生,为弘扬佛法,要有这个志向。每次打七的时候,我有一句话,个个都听到,人人都不是英雄。到此地来,在七天中,暂把身心性命都交给我,我自有办法。谁做到了?都是在搞自己的,道理是什么呢?骄慢!每一个都是骄慢,世界上骄慢有很多种的,年龄的骄慢,地位的骄慢,学问的骄慢,见解的骄慢,漂亮的骄慢。骄慢多得很,你看谁服了谁?学佛第一就要摆开骄慢,骄慢就是我见,烦恼的根本。有个我,所以不听话,骄慢何必跑来学呢?对我有什么好处?我的牺牲,累得要命,每回打七下来要睡两三天。要放下骄慢,你们实在非英雄,你与其看死的《指月录》,不如看一个活的公案。
我不是曾告诉你们,我是多骄慢的一个人,碰到袁先生那个样子我还不服气呢!一放下来如何?替他做种种的事,无话不听,事之如佛。你们设有看到,我怎样事师,所以我才提出那些密宗事师规矩,但是我并不是叫你们对我这样。我的个性,你们如果对我这样,我也受不了,我也不愿意.可是那时候我对他是真的,师就是师。讲中国文化,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都有这一套。
所以要做到听话。你们统统拿一个我见来学佛的,照你们这样办,哪一个学得好?非要当老师的人合于你的条件,你觉得对胃口,你认为对了才对了。真正讲教化,有教无类,管他什么人,真正诚心都要教化他。这样来的人就复杂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尺度,自己没有放下我,不听话,这从哪里说起呢?
见道难,修道更难,修道难,证道更难。证道难,行道更难。行道是自我牺牲。行道时,懂得教授法更难。教授法不是学的,是悟的,你们又不参活的公案,认为只有古人的才是对的,现在人的都不对。陆××昨天一句话说对了:“等到人家死了的时候,你认为对了,来不及了。”都看死人的对。

()好看的txt电子书
怎么叫做应机设教呢?看三藏十二部,没有一个方法是相同的,没有答哪个人的话是相同的,你们怎么不参一下呢?我对你们所用方法,表面看来都是一样,仔细研究看,没有哪个是相同的,这是活的话头。这样说,那样说,投有用一个固定的尺度,没有用一个固定的方法来,各有不同因缘。
你们学了“一香板子禅”,(我现在姑且定这个名),到处都想“拍”一下,“吼”一下,认为这就是禅。夏医官拿起香板“拍”一下,“就是这个”,还接引了一个小徒弟,带来赶快叫太老师,太老师。我的妈呀:我肚子里直笑,学了一香板子禅,“就是这个”,这个是鬼,你晓得这个是什么?不过那个小孩子也就信了,就是这个,有一点三际托空的样子。我也姑且说是是,很好,总是给他种一点善根吧!可是禅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样子?鲁居士也到处用一个香板,“喏!就是这个”。到处拿一个香板,“就是这个”!害死人的。一香板子禅,认为便是禅宗,就是这样!那好办!你不如拿个香板到街上到
处打人,把人人都打成佛了,多好呢?禅宗不是这个道理,这几天之内我不是向你讲过,这是一个引子啊,引你一下,大智慧的人就在这里引进去了,怎么不听呢?你看我随袁先生参话头时,后来我将话头一甩,什么都不管,连人走起路来都是歪歪倒倒,这不是故意的,而是自然的什么都不管了,他看到对了,应该一香板下来:“就是这个。”我并不是说我这个是给他香板打出来的,话都不会听吗?我引你们用香板,是在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是香板给你这个,同我那个“这个”,是两回事。
你们现在学哲学,学逻辑,每句话,每件事应该分辨得清清楚楚。人们一讲完了,问题的中心就抓住了。你们不知道听些什么,你们这几位大教育家,几十年的教授,不知听些什么东西。“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教授方法,接引人更难啊!所以黄檗说:“大唐国里无禅师。不道无禅,只是无师。”你们的禅就是这么一点,同人三三两两的,自己喜欢开口,这个那个的,自己今天懂了一点,好像就会了一大截一样。三藏十二部都在你这一点里面,向这个讲讲,向那个讲讲,结果别人用功用得很好,被你们东讲西讲讲坏了。很多现象我都看到了。你看我如何接引人,我有各种方法接引人,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骂我的人尽管由他骂,他不认识我,我也未见过他们。这只是替我消消过去的口业、杀业、宿业,又有何憎?我并不是说能使各个人都入道,但使每个人种一点善根,这是办得到的。
你们跟我学禅,都带一种骄慢心。人我之见非常高,没有放下来搞,所以自己进步得慢,各人拿自己的主观来的,拿一个成见来的。有时候听我一两句话讲得好,你觉得我讲得好,合了你的尺码,你没有像我那样,学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