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习禅录影 >

第30章

习禅录影-第30章

小说: 习禅录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雨啦,慈云法雨,遍地清凉。天下事不说也罢,保养精气神,养到气机充沛,再说话做事。由凡夫见道,保持这个,扩而充之,要守这个戒多言的戒条,不这样就放逸。谁真修行,我就欢喜。今后须常常默想这个佛堂,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戒慎恐惧,小小心心,努力修定,努力参究。在这七天中,各位都有收获,深浅不同,自己心里有数,等到谁大彻大悟以后,这个香板交付给你。各自努力呀!身心放下。
随顺世缘无挂碍,这就是修行,不容易呀!一切境相,一切了然,一切清净,历历分明,这是观音入道之门。认得这个。如何是不生?不生妄想杂念,不起生灭之心而已,万缘放下,昼夜都在“不生”之中,就是无生法忍。(要做到扩而充之的功夫)不信吗?三大阿僧祗劫去找去!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如大海一沤,不认这个。
放四大,莫把捉,清净自性,即是如来法性身。
(早上九点二分坐第二枝香)
总报告——早上九点四十分开始
林同学:回去以后要好好做人。
文光:归纳起来,综合意见,回家以后,努力修行。
唐君:增加了很大的信心。
张同学:我现在像一个婴孩一样,今后一切要从头做起。
黄老居士:我参加此次禅七,有两个目的,一是求知,二是求证,第四天我已经证到自净其意。佛法是故纸,我深深体会了,不能向外驰求的。老师训示:平平淡淡做人,老老实实修行,一定遵循到底。做到寡过少扰,憎与慢已减到十之九了。净土方面我加紧去修。
夏医官:希望再多举行几次禅七。
程局长:说这个,不是这个;想那个,不是这个;不说不想更不是这个,这个?这个?
张教授:因缘殊胜,应特别珍惜。
孙先生:知道了自性本空;也体验到一点点灵明本性的眉目,非常感谢。
鲁居士:我业障重,以后打禅七我要求作侍者,管香灯,作维那来消除业障,又希望给我上香的任务。
傅太太:追随各位的精进忏悔,今后要努力学习。
陈小姐:以后要努力学习。
周太太:一定遵老师教导,努力念佛修行下去。
杨太太:这次打坐,胃疼的病好了。
傅居士:偈:“空向山中走一场,灵山说法也冤枉,早知师姑女人做,在家一样作和尚。”(大家一笑)
聂居士:今后我一定平平淡淡做人。
金先生:今后我立志不讲话,少讲话,律己较严一点。
谢教授:七天禅七,胜读五十年书。去念头如放屁一样,有屁就要放掉它,为什么要忍住它呢?放掉不就舒服了吗?
项教官:这次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了,人心死了,道心就生了,渐修是拭镜上尘,随拭随来,顿悟如打破镜子,无须再去拭它了。
杨管老:本人这几年道高魔长,我很惭愧。各位都很精进,我学到很多。老师这次抱病主七,我们应感谢,婆心太切了,希望大家学学袁了凡,努力修善。心法,求其在我,一切唯心造,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慎独功夫,就是不动恶念,要从起心动念处做功夫。
一九六三年
第一天………习禅录影

()免费TXT小说下载
南师怀瑾禅七讲录汇编
时间:一九六三年元月二十六日至二月一日
  农历岁次癸卯正月初二至初八
  地点:台湾省阳明山新北投居士林 
  纪录:遨 记
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二
(上午十一时半,老师上香礼佛后开示--)
师云:今年我们大家上山反省一下,静坐经行,规矩不像上两次那么严谨,可是自己内心严格克己,像打七一样,也未尝不可以得大利益。在无定法之中,轻松和谐,总以有所成就为目的。大家各人先检讨自己一番。
萧先生:一年来打坐的功夫,没有精进,对人处事稍稍平淡一点了。
傅居士:去年打七,稍有收获,打坐时腿子已能降服。
傅太太:一年来在俗圈子里混过了,早晚都要坐。对人处世,稍有定力,嗔念一来,可以觉知。
程委员:每次打坐已由半小时增至三刻钟,打坐时手脚会暖起来,功夫甚少间断。应付世事,稍稍做到圆融一点,甚少与人争辩。只是男女一关,甚难克服。名利方面,尚能看开。
杨管老:我退步了,去年打七的境界,因出国而全都丢掉了。身体好转,打坐时念头反而多了,自觉不够精进,大是退步。
刘老居士:一年来见地没进步,做功夫时间很少,在公共汽车上,以及办公下来,或走路时,尽量保持静定,气脉有进步。身体精神也有进步。处事方面,不贪事,随遇而安。
鲁居士:虚老说:“老参难”,我就是一个老参。去年得过一度黄胆病,知道来日无多了,已开始吃素。每天早晨打坐一个小时,很轻安,像睡觉一样。过了一小时稍稍差些。默诵《金刚经》一卷后,即获轻安。在处事方面,刚强之气,仍能除,身体精神下半年较好些。
法师(一比丘):很惭愧,我学佛时间很短,自出家后,认为别人修行见地比我强,就是我的老师,并没有僧俗的隔碍。有许多的出家人,为了名利而钩心斗角,为了生活而赶经忏,很是可怜。有一次睡觉时忽觉身上有一股电流,能做主。
师云:漏丹事如何?答:和以前差不多。
文光:一年来多病为苦,做人方面希望柔和一点。可是做不到,漏丹的事和以前一样。
夏医官:每天打坐。在老师到斗六时得见一些消息后。打坐时很快即可以截断妄念,两腿热流已发动。做人方面尽量做到诸事谨慎。
张教授:打七以后,觉得非常宁静,不久就丢光了。理解方面稍有进步。在忙乱病痛之中,度过了一年,非常惭愧。
杨先生:我平时不大受人范围,最近已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开始学打坐时,曾头痛四个月。去年曾腰痛七个月。眉间光扰恼我两年两个月。我现在已明白了“平实”二字,一切病痛都离身了。
师云:饮食男女,真正修行的人不必隐讳,要面对现实,破此难关。显教对此没有办法,真正修持的人,非解决此一问题不可。要化去淫念,才能真正解脱贪嗔痴。贪就是贪求财色名利。嗔就是不能慈悲喜舍(不能详和)。痴就是事理不能通达。一切众生由爱欲而来。所以密宗有一门方法由此下手。胎儿最初七天生督脉。次七天生眼睛及生殖器。三十七个七天出娘胎,婴儿只有爱没有欲,未破身以前没有欲。修持用功,不能得力,生理上的障碍不能解决故也。把这个化了以后,才算打好了修持基础。藏密大师们认为中脉不通,修法绝不能成功。气脉通了以后,贪嗔痴都没有了。生理的变化,也是一日一来复,生理健旺以后,持盈保泰则很难。西藏密宗讲三脉四轮。婴儿至开口说话即不通,经过如法修持,才可以打开。生命的泉源在海底部位。八十岁的人,如果海底生命之源可以唤醒,可以延年益寿,且可得神通。西洋人称“灵力”、“灵能”。藏人称“拙火”。打坐时气脉不通,不能得定。显教中有“暖、顶、忍、世第一法”的说法。
先由脐轮发暖,到一身均暖,拙火将发之征兆也。暖后可以得热,淫念甚强,须有化去它的修持方法,不过传法不得其人,益增其恶,故密宗上师绝不轻传此一大法也。以三昧真火,锻炼精气,一片光明,顶轮开了,丹田发暖,头顶清凉,妄念自灭。忍者,气住脉停与宇宙相通矣。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心头一空,气机就会下沉。
(晚上九点半)
一天,释迦佛上座说法,文殊白椎(师敲木鱼一下)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即下座。“谛观”就是审慎观察,法王就是佛,“如是”就是“就是这个样子”。一般学佛的人被佛法捆得好紧,木鱼打了一下,听到了吗?不打时听到了吗?声音有生有灭,能听的那个无生无灭。你们硬要找一个空,一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什么时候不空过?
师对法师曰:你坐的姿势不对,影响成就很大。此外更要仔细参禅,《法华经》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是什么道理?参!
今天一天所讲的那些话,都是权巧的说法,如果你是一个大丈夫,就管不了那么许多,也不错。
第二天………习禅录影
第二天――农历正月初三
四大不调,引动欲念,利用打坐,使你静下来。四大慢慢调和,气机调柔了,欲念就没有了,所谓“习定”是也。般若是悟道的智慧,由什么地方悟?就在一动一静之间去悟。觉了能动静的那个,明明了了,就是这个。身体动乱,明明了了的这个,并没有动过,一切了然,一切不相干。生命的能,充沛以后必然向外发展,坐禅以后,不使它向外发展,于是气机在身体内发动,动到极点,慢慢就化了,业力减了,气机化了。就这样坦然一定,不要求个清净。胀、痛、酸、麻、痒、热、冷,都是过程,不要怕苦,但是也不要太苦。苦过以后,就可以豁然明白了。


习定妄想断不了,不要强去断它,就是那么看着它。昏沉来了,也不要强打精神,照住昏沉。久而久之,妄想就起不来了,昏沉也不来了,不是你用心去断除它们,它们自动不来的,用功要这样用法。
(第三枝香)
法师!把头抬起来,不要挺得太厉害了,下颚向内收,后脑向后仰一点,把头脑忘掉,使心下沉,并不是沉到身体的某一部分上停住下来,而是把它放下去,放到地心以下去,放到下面无量虚空去,然后就可以定住不变了。
天气寒冷,一切都凝缩,我们这个身心也在凝缩。不过修道要反其道而行,哈出几口气来。把身心都放下。体温就会慢慢提高,不怕冷了。我们这个身体,真是娇惯不得,越是怕冷,它就越冷;满不在乎,它倒暖起来了。
心不要注意上面,一切凡夫都习惯注意上面。想像由海底下沉,沉入于九地之下,就可以大定,所谓“地藏王菩萨”是也。心沉下,纯阳之气就上升,硬是让你放下,而不是叫你放开,是很有道理的。不把心沉下去,纯阳之气就会下沉,永远不会得定。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五、六十岁的人能够经常心向下沉,真阳之气自然上升,保持健康长寿。你看一切万物皆从地上生出来,此乃生生不已,一切生命之根也。要想长寿,身心无病恼,一定要放下。密宗破瓦法,是修行向上的法门,容易往生。心向下沉,是长寿法门。
腿子痛腰酸背痛,心太紧张了,呼吸就不匀了。呼吸太松了,(如老僧入定,此中无生机,是枯禅,一点用都没有。)就要深呼吸几次,使气机充满,活活泼泼的。心境放松,不守静,不守定,不守空,不要用心去修,就是这样修下去。把身体放松,用意向下沉,沉到地心以下去。身体先调和了,百脉皆通了,自然可以得定,身心都放下,就没有障碍了。
空与有那些道理,都可容易明白,不要去思维它。“万法本闲,唯人自闹。”这是古德的两句名言,也就是“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什么定、静、空,那都是化城,都是黄叶止儿啼,你们都不去管他,就是那么一坐,什么都不管。我来帮助你们一下,(师念佛号数百声)――把心放下,空掉,自然与佛光相接,诸佛与你们灌顶。(师又念佛号数十声)你看一片光明,一片清凉。(师续念佛号数十声)这就叫“坐念”,以清净梵音来念佛,可以超度亡人,亦可以超度活人;以此清净梵音,使人心地清净也。但是自己如尚未得定,念佛度鬼,毫无是处。
(下午两点十分)
为什么中午打坐容易昏沉?因为午时一阴生,人身为一小天地,生命之根在“子”(海底,会阴),顶在“午”(头顶)。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气上顶,初觉头顶如铁箍,阳气正上顶,气脉通了,即无此痛的感觉了,阳气到海底或到头顶,到气脉大通后,即无感觉,好象昏迷,但此昏迷与衰老临死时之昏迷不同。后脑部分有内分泌(西人称生命之源)下降,刺激下面,生起淫念;如能把后脑后仰,即可醍醐灌顶,华池神水下降。水火既济,可以不漏;任督二脉,有小珠子在转动,呼吸停止,四肢酥麻,内外一片光明,慵慵然,如醉如痴,慈悲喜舍,淫念自无。
漏丹的对治方法,即……(按此法须得面授,否则不如法,会漏得更厉害,反而害人。故师嘱删之。)气脉通了以后,仍大有事在,就是身外有身,神通变化,广度有缘。
全部的佛法,两个字可以包括,就是“空““有”二字,谈空莫过于《般若经》,谈有莫过于《华严经》。妄想虽然不好,但你如能做到坚固一念,(如楞严十种仙)位于天人菩萨之间,也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真有定力也可以一念专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