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唐 >

第122章

大唐-第122章

小说: 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缺淡然微笑说着:“我可影响岭南之地,让其官员归附于你,但是为此也必须付出代价,你三年内。切不可随意任免,也不可随意增税,以免影响大局。”

宋缺笑了,声音转柔,轻轻说着:“自汉朝败亡,天下不断出现南北对峙之局,究其因由,皆因有长江天险。唐王可知李家,虽还没有取得关中。却早早已经派人到巴蜀,并且派师妃暄影响以解晖为首的豪强,如是巴蜀归降李家。那时南方将因李家得巴蜀而无长江之险可守,只要有足够舟船战舰,李家大军将顺流西下,到时谁可力抗?”

杨宣凝倒抽一口凉气。这其实是就是暗中的威胁,意思就是,你不要只看眼前,以后依靠我宋家的事情多地是,毕竟解晖地独尊垒,实是宋阀支持下才建立地。而宋玉华嫁给其子解文龙。

宋解两家的婚姻不但充满了政治交易地味道。代表两大势力的结盟。而且谁也不相信,宋阀就没有后手安排。

必要时。宋阀自然有办法影响独尊垒。

杨宣凝默然,许久才说着:“三年可以,不过,官员也要受我所命,而且,郡县厢兵,也要我方任命。”

厢兵,实是后世的警察和民兵系统,这点都不允许,这岭南只是名义上属于杨宣凝,并且还给了宋

掌控岭南地机会。

又说着:“我如称帝,许宋家为镇南王,世袭不替,永镇岭南,而郁林郡太守,与你宋家之人世袭,如何?且许宋家掌得一军,其中有一府五千人,为水师。”

唐军军制,五队为一屯,屯长为从九品下,五屯为一营,长官为陪戎校尉,正八品,四营,一千二百人,为一卫,主官为致果校尉,正六品,四营为一府,五千人,主将为定德将军,正四品,三府为一军,为一万五千人,正三品,为宣威将军。

宋阀现在独掌郁林郡,又得以一万五千私军,足够保证其安全和利益,实是杨宣凝最后的底线了,宋缺是聪明人,当然知道,再怎么样争取,也不可能超过这个了,当下欣然说着:“甚好,这本是我所说的第三件事,就以唐王所言。”

宋缺说着:“既然如此,那就如此决定,不要让他们久等,耽误,多有变数。”

杨宣凝洒然一笑,说着:“这个当然,不过,岳父大人刀法第一,小婿还要在这里呆上几日,以多学习之。”

寇仲武道大成,实是由此而出,他也想学习。

宋缺听了,哑然失笑:“只怕唐王未必能够获益多少。”

此时,杨宣凝身份,那可能真正生死相战?再说,杨宣凝也不会如此,他爱惜生命的很,不然不会带上大批高手,并且命尉迟敬德随行,刚才中断了宋缺的心思,不但是言辞动人,更因为杨宣凝根本不会给他这个机会——既然这样,能够得益的,自然不多。

杨宣凝也心知如此,不过,能够多学一分也是好的,当下只是一笑,跟在宋缺身后,进入与规模宏大的会客明月堂,只见一桌桌丰盛的晚膳已经准备好,而宋智、宋鲁、宋师道都在等待,见到宋缺神态恭敬,显示出宋缺在宋阀内无上地威权。

而尉迟敬德,以及丁兴邦都已经等候,见了,立刻前去行礼。

桌上热气腾升,精巧讲究的各式菜肴,便知厨子早就准备,不过这无所谓,反正浪费一席而已,倒未必得见宋缺早有预料。

足音轻响,宋玉致来了。

这风姿绰约的美女不施脂粉,秀发在头上结了个简单地髻饰,身穿白地蓝花的褂裙,腰围玉带,清丽宛如水中的芙蓉花。带点苍白的脸色,减去她平日三分地刚强,多添几分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的美态。

她故意避开杨宣凝的目光,坐到宋缺的另一边一席上。

宋缺见她入座,神采飞扬,兴致勃勃的为三人斟酒,向杨宣凝道:“这是杭州特产桂花酒,不但酒味醇厚,柔和可口,兼且有安神、滋补、活血的作用,多饮亦无害。”

杨宣凝瞧往杯中色作琥珀地美酒,透明清亮,一阵桂花地幽香,中人欲醉,不用喝进口内已有飘然云端地曼妙感觉。

单看桌上所用器皿,无论杯、盘、碗、碟,瓶、樽、陕、盏,均是造工精细,情趣高雅。最特别是皿具所用彩,状似雨点,於黑色面上均布满银白色的放射状小圆点,大者如豆,小者若粟,银光褶褶。亦只有这种名贵地器皿,才配得起宋阀。

宋智见杨宣凝留神观看桌上用以盛载名酒美食的器具,笑道:“这种雨点,又称天目,尺瓶寸盂均被视为不世之珍,甚至碎片亦可与金玉同价。我们搜寻多时,亦只能集齐此套。”

见得众人都已经到了,宋缺就平静地宣道:“我已代表宋家和唐王达成协议,宋家臣服于唐王,玉致就是他的王后,诸位有否异议?”

宋智、宋鲁、宋师道等宋阀核心,都没有说话,只宋玉致俏脸倏地飞红,霞色直延至耳根,垂下头去。

宋缺又说着:“我卸下家主之位,由宋师道担任,师道,你可代表我宋家,向唐王行君臣之礼。”

宋师道似乎早知其事,当下就出前,率领宋家诸人跪拜,而其它原本属于杨宣凝的人,立刻跪倒在地:“臣等拜见王上,恭喜王上。”

杨宣凝哈哈一笑,说着:“镇南公请起。”

这个镇南公,自然不是宋缺,而是第二任的宋师道,这代表了,对宋家世袭爵位和特权的承认。

等诸人起身,而尉迟敬德和丁兴邦,也自上前拜见宋玉致:“臣等拜见王后娘娘!”

此二拜,顿时确定了大事,其它的,全部是细节。

“唐王可暂停几日,我派人去各郡,各郡太守,都应该会前来,拜见王上,以定君臣关系,唐王也可派人节制诸郡。”宋缺说着。

杨宣凝心中一动,就说着:“岳父大人,听说岭南各族民风强悍,多善战,不知可有此事?”

“正有此事,唐王的意思是招兵吧?”

“正是如此,尉迟敬德!”

“臣在。”

“寡人命你在岭南招募兵员,规模为一府五千,募完,随我回去。”

听到只有五千,又立刻回师,在场的宋家人都是轻舒一口气,宋鲁当下笑着:“唐王放心,只要唐王一出此令,自然有各族壮丁前来,招募五千,不过数日而已。”

“恩,这事,就全靠大家了,来,让我敬各位一杯。”说完,杨宣凝就举起杯来,向各人敬酒,各人连忙喝尽。

这时,已经接近黄昏,山风吹着,夕阳晚照,一群鸟儿在茂密的叶荫中追逐嬉闹,吱吱喳喳吵个不停。

而宋玉致,已经随手可得。

三分酒意,也自变成七分醉意,心中一时间,不知道身心在何处。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八十九章 … 长安事急―

队缓缓拐个弯,转入河道,河面突然缩小,沿海的陆前。

十八艘巨舰,以及一些南海派和宋阀的船队靠拢,组成浩大的船队,沿海而上,不过八日,就来到了会稽郡最重要的海港句章港。

杨宣凝的王舰领先航行,他立在望台上,凝视前方。

此时,中午阳光照耀,句章水师迎接而来,在前面开路。

唐王靠岸,附近百官迎接,杨宣凝略受拜后,就命车驾前行,率一千五百骑,直到郡城之中,会稽现在是首都,港口和郡都,自然有大道,所以才要在今晚关城门之前,回到郡城之中。

虽有快马和马车,也是很匆忙。

而宋玉致也和杨宣凝同乘一车,这时,已经是六月中,天气虽然没有大热,但是也很是炎热了,不自觉,就汗透重衣,因此,车窗之帘,基本上全部卸下,而一路前行,虽然算不得风驰电掣,但是也有三十里一小时,凉风吹拂,顿觉凉爽许多。

没有水泥,是故大路都是黄土奠实,虽然二路种植了绿树,但是所经之处,还是尘土多多,至于说什么青石铺路,只有首都御道才可如此,现在那有这样银子和人力作这个。

不过,就算如此,宋玉致极目看去,只见大道两边皆种植树木,沿途青绿,再想起句章港口,绵延逶迤数里,数百艘船来来往往,显是繁荣之极。

还有二边农田,都有大把的农人在田中忙碌,看起来就一片片肥田,这更是要紧。

当下就说着:“官家,这看起来真不错。”

“这个自然。我建王制,第一要事就是清点户籍,按丁授田,到现在,也差不多成了,现在人人有田。家家有地,只要今年秋天一到,自然粮食产量大增。”杨宣凝就说着:“玉致以后可多看,恩,这是驿站。”

就所指而向,却见得一处宅区,见她凝神而看,杨宣凝又笑着解释:“我设驿站,分官营和民营二种。”

宋玉致转过头来。说着:“这又怎么样区别呢?”

杨宣凝嗅着她发颈间透出沁人心脾的幽香,笑的说着:“官方驿站,五人一伍。属厢兵系统,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因此赐得田地和小规模地养马草场,一般来说,二十里一站,分布各郡各县之间主干,我之本意,是照顾退下将士。以为安排。必要时。也是封锁各道的据点。

“你倒是有心,那民营呢?”宋玉致问着。

“道路连绵。客商来往,货物运输,沿途都要休息,我许之在驿站附近,划出一块区域,以为仓库、酒店、客栈,这些人等,都受驿站保护,自然都是二利,而就此一项,国家日后也可多得百万两赋税。”杨宣凝笑的说着:“货物运输,势在必然,只是如果专为官管,实是不利,因此才分得民营官营,只是驿站也有利控制,定点和接力,有集散的作用。”

驿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地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特定的网络传递运输。

基本上,古代驿站,唐朝之前就有,自唐朝大成后,各朝各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手续完备。君主因此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达到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

因此,驿站才是真正的古代控制命脉,一旦建立,就说明控制深入各县各乡。

宋玉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迎速瞥了他一眼,垂下螓首说着:“以后商队来往,就有经过这些吗?”

“驿站又分乡驿和县驿,乡驿就如我说,二十里一站,正规编制五人一伍,而一县之中,又设一县驿,县驿之长,为正九品,来往人等在此检查路引和商票。”杨宣凝说着:“最近开得海路贸易,以后肯定多得海商,也就是他们来管理。”

宋玉致讶然说着:“原来如此。”

沿途田地连绵不绝,宋玉致注意着看着,杨宣凝却上前一靠,竟将头卧在她的大腿上,感觉到香气,昏昏欲睡,不由想起当年前世的世界,心中涌起难以形容的滋味。

那时,像宋玉致这样级别的美女,别说亲近了,就是看见也难,至于那些明星之类,无非就是公妓,内幕黑黑,宛如烂泥,那像现在,坐拥数十郡,权倾天下,一呼万应呢?

但是,前世也有前世地辉煌,那日行千里,全球一村,网络和电信,都使人生无比的精彩和复杂,这种想法使他感到茫然和失落

事实上,他永远无法回到过去。也不可能凭思忆追回过去的岁月,更不能改变已成既往地现实。

因此,既然选择了宋玉致,那就必须和她牵手而行,徜徉在这属于自己的天下上,并且白头协老,也算是一件美事和佳话。

蓦地,千岁千千岁的呼唤,使他惊醒过来,才发觉自己车队,已经穿过了会稽郡大门。

“玉致可先回宫中,寡人还要先去接见阁臣。”虽然此时,已经接近黄昏,但是他还是端坐起来,说着:“明日,寡人就当为你设宴,也让你召见群臣。”

“是,官家。”宋玉致略显黯然,说着。

杨宣凝也是黯然,好好的女子,本来是如此地精彩,现在却不得不如此,这真是有点可惜,这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后宫干政,人君所忌,如果由得她肆意放肆,以后开这风气,只怕立刻有祸端。

“不必如此,我为官家,管制不会太过严格,你以后就知道了。”杨宣凝说着。那种父母姐妹都不许见,必须特旨才行的制度,他是有意放宽一些。

等到了宫中,自有侍女上前伺候,杨宣凝洗沐换衣,神清气爽。就连忙来到了内阁。

本来,这时,应该下班时间了,但是内阁刚才知道他回来了,都全部等待在内,而一些官员也是加班,没有撤离。

才进得内阁,就见群臣先上前,一起跪拜:“恭喜王上。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卿请起。”眼光一扫,眼见李播也在内,又说着:“各位先生请坐。”

内阁大臣虽然起身。但是仍旧一一向杨宣凝表示庆贺。通过这件事情,杨宣凝也深刻明白,有正妻,对一个国家。有一个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