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731章

张辽新传-第731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浩为骑都尉,将他从袁绍处拉拢过来。由此,袁术与袁绍两兄弟的关系更趋恶化。

因为战事升级,军费紧张,董卓一方面命吕布等人发掘陵墓,抢夺民财,另一方面又取消了秦朝和两汉沿用4百余年的五铢钱,改铸小钱,以便节约用铜量。即便这样,国库中的铜仍然不足,董卓又将洛阳及长安的铜人、铜钟、铜马等大件青铜器全部熔化,用以铸钱。这样一来,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突然暴增,而商品总量却不断萎缩,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一石谷子可以卖到数万钱,百姓纷纷放弃了金属货币,改而以物易物。

公元191年二月,董卓见徐荣、公孙度诸将连战连捷,自以为功德盖世,便指示献帝拜他为汉朝历史上空前的要职“上公”太师,比刘虞的太傅更高一级。此前,只有王莽曾按照《周礼》的记载,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员“上公”,以太师王舜为百官之首。董卓当了太师,还不满足,又要仿效姜子牙和管仲,称“尚父”。幕僚蔡邕劝他应当耐心,等到消灭东方的敌人之后再加尊号,董卓采纳了这个建议。

蔡邕似乎很有先见之明,因为董卓虽然已经打败了诸侯的东路军和北路军,但还有南路军需要对付。随着袁术、孙坚的荆州、豫州军投入战场,战局立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元191年春,豫州刺史孙坚离开袁术在鲁阳的冬营,与部下颍川太守李竁、副将程普、祖茂、朱治等人率军北上,抵达梁县阳人聚(今河南省汝阳县东北)。董卓闻讯,便派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华雄为都督,率军经大谷关南下迎战。关于这支部队的规模,《汉末英雄记》说是5千,《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则说是数万。以可信度论,《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以吹捧孙坚为主旨,而《汉末英雄记》叙事持论似更公允一些。不过,当时孙坚军多达数万,胡轸身为大督护,又辅以吕布、华雄等名将,只带5千兵有些太少,也许是步兵数万,骑兵5千。

胡轸虽然受董卓信任,但性格急躁,与属下的关系搞得很差。他看到军队纪律很差,便叫嚷要杀军官,吕布听了不喜。按照董卓事先制定的战术计划,他们首先抵达阳人聚西南的广成县,打算从后方包抄孙坚。当时天色已晚,部队都饿着肚子,而吕布等将领坚持要突袭。胡轸无奈,只得连夜进军,结果因为过于疲劳,攻城不下,大溃而还。次日,胡轸军在广成休整完毕后再次攻城,但孙坚已有准备,他们无功而还。而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孙坚本在鲁阳城东门外,送长史公仇称去豫州调遣军粮,董卓军突然出现,孙坚镇定自若,带着部下徐徐入城,董军不敢攻城。这两件事的情节颇为相似,只是发生地点不同。

虽然击退了胡轸军的围攻,但孙坚看到敌众较多,阳人聚难以守住,又打算去与应当归自己统帅的原孔伷部下豫州军会师,于是放弃阳人聚东进。董卓早已料到了孙坚的行军路线,于是派徐荣、李蒙的东路军向西南挺进,在梁县东截击孙坚,将他打得大败,生擒颍川太守李竁,用开水活活煮死。孙坚军士卒被俘后,都被用涂有猪油的布裹起来,倒立于地,然后从脚开始,慢慢烧死。孙坚、程普、祖茂、朱治等数十骑溃围而出,徐荣的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孙坚经常戴一种叫“赤罽帻”的红色头巾,十分醒目,此时为了逃跑,便脱下赤罽帻,让祖茂戴上。徐荣的骑兵都去追赶祖茂,孙坚于是得以逃往颍川郡。

在与公仇称的豫州军会合之后,孙坚军势复振,于是挥师西进,与胡轸军大战于阳人聚,临阵斩杀都督华雄等将,胡轸、吕布等人狼狈逃回洛阳。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和《江表传》记载,这场空前的胜利令孙坚声名鹊起,许多人因而在袁术面前说他的坏话,也许是董卓指使的。袁术对孙坚产生怀疑,便不给孙坚军粮,孙坚为此专程从阳人聚跑到鲁阳去向袁术解释。袁术明白了实情,感到惭愧,这才重新发给孙坚军粮。这一记载并不合理,更不公正,因为孙坚当时任豫州刺史,有一州的粮草可以调遣,而袁术只有南阳郡,南阳以南都是刘表的地盘,刘表又为董卓截袁术军粮道。更何况,自从孙坚袭杀南阳太守张咨之后,南阳百姓便对孙坚恨之入骨,早就有过冲突,怎肯为他缴纳和运输粮草。孙坚军粮不足是事实,但主要责任绝对不在袁术。

实际上,当时孙坚能够倚靠的唯一盟友,也只有袁术了。自从袁术因为拥立刘虞之事与袁绍绝交之后,袁绍便恨乌及屋,此时居然乘孙坚与董卓战得难分难解之际,委任曹操的军师周昂为豫州刺史,命他南下去夺孙坚的豫州,全不顾及孙坚讨董卓,也是在为自己报仇。此前,曹操与周昂一起从扬州到河内来,这次很可能也会同行。多数史籍都有意对曹操从公元190年冬到公元191年秋这一年的行动避而不谈,但按照其中比较客观公正的《魏略》记载,在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曹操曾经遭到袁术部下的围攻,被迫跑到朋友秦邵家中避难。秦邵自称是曹操,于是被袁术的士兵杀死,而真正的曹操却乘机逃走。后来,曹操为了报恩,收秦邵之子秦真为养子,也就是诸葛亮后来的宿敌曹真。这件事极可能就发生在公元191年,它证明曹操与周昂当时受袁绍指使,一同南下攻豫州,因此与袁术、孙坚和公孙越发生冲突。后来的战局对袁绍军不利,周昂仅能自保,曹操更是全军覆没,自己也几乎被袁术军杀死,所以曹魏的史书对此语焉不详。

对于袁绍这一丧尽天良的阴谋,孙坚浑然不知,而是继续向洛阳进军。听说胡轸战败,董卓大惊,派李傕去向孙坚求和,又提出两家和亲。孙坚赶走李傕,长驱直入,一举攻陷洛阳南90里的军事要地大谷关。董卓孤注一掷,亲自出马,与孙坚在洛阳城南的几座皇陵间大战,结果又遭惨败,只得退到西北方的渑池,留吕布驻守洛阳。孙坚根本不把吕布这个手下败将放在眼里,迅速向洛阳发动进攻,突入宣阳城门,吕布落荒而逃。董卓见大势已去,便向长安撤退,命董越、段煨、牛辅等部将断后。孙坚高奏凯歌进入残破的洛阳城,扫除宗庙,平整诸陵,又意外地在水井里发现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随后,他又挥师西进,追击董卓,势如破竹地攻陷函谷关等天险,战胜董卓的后卫部队,推进到渑池。这时,从后方突然传来袁绍派周昂袭取豫州的消息,孙坚且惊且怒,哭着叹息说:“同举义兵,以救社稷。逆贼就要被消灭了,盟友间却作出如此事,我还能和谁同心协力呢?”只得放弃大好战局,向东撤退。董卓于是发起反击,重新占领洛阳,并派中郎将牛辅与河南尹朱儁镇守该地。

综合各种史籍的记载可知,《三国演义》中有关诸侯联军讨董卓的章节几乎全部不符合史实,尤其是袁绍、孙坚、吕布、刘备、关羽、张飞在此期间的表现。讨伐董卓时,袁绍身在河内,一直没去黄河以南,酸枣诸军对曹操西征的支持不力,跟袁绍完全没有关系。联军之中,真正打败过董卓军的将领只有孙坚,杀死华雄、战胜吕布、攻入洛阳,全都是孙坚的功劳。“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等情节全属文学创造。吕布当时并未和刘备、关羽、张飞在战场上交手过,东汉时期也根本就没有设虎牢关。刘备、关羽、张飞虽然曾参加过讨董卓联军,却被董卓打败,只好去幽州投奔公孙瓒,公孙瓒看在老同学的情面上,表刘备为别部司马。

实际上,刘备在公元190~191年之间的行为很值得研究。他本与老师卢植同在洛阳,卢植因为废立之事得罪董卓,辞官去幽州时,刘备不曾同行,后来却与曹操到沛国去募兵。这说明,刘备、关羽、张飞和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是同时离开洛阳的。当曹操、卫兹、鲍信、鲍韬在已吾县会师时,刘备必定在场。当这些人西征董卓,被徐荣在汴水击败时,刘备、关羽、张飞应当也随军。汴水战役之后,刘备等人跑到河北,但并没有像曹操一样,去河内投奔袁绍,而是到幽州投奔公孙瓒,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当时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关系还很和睦,二人都与刘岱和亲,而且公孙瓒已经响应袁绍的号召,南下讨董卓了,只是尚未抵达前线。但在一年之后,公孙瓒便与袁绍反目成仇,刘备从此便陷入一种非常动荡的生活,这恐怕是他决定去幽州时始料未及的。

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15)

第四节兄弟反目——袁绍与袁术的扩张与决裂(公元191年)

“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贾诩《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

公元191年四月,董卓抵达长安城。他高兴地看到,皇甫嵩在边章、韩遂的压力之下,率领3万精兵来投奔自己。在洛阳时,董卓听说皇甫嵩已经放弃武装,便派人将他逮捕。但在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的恳求下,董卓宽恕了皇甫嵩,拜他为议郎,又升任御史中丞。董卓进入长安城门时,皇甫嵩带头在其车下跪拜,令董卓万分得意。

到了长安之后,董卓见孙坚已经撤退,和袁绍麾下的周昂发生激烈冲突,东方联军已经彻底分裂,便又骄横起来。他抛弃了以往重用名士党人的人事政策,大肆封赏亲友,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侄子董璜为中军校尉,连尚未成年的子、女、孙、侄都封为侯爵、命妇,与梁冀简直如出一辙。在董卓的授意下,献帝又娶董承之女为贵人,称董承为舅。

董承与汉献帝、董卓两人之间的关系很耐人寻味。按裴松之所说,董承是汉灵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所以也是董卓的亲戚。又按裴松之引《献帝起居注》的记载,董卓“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董旻是董卓的弟弟,董璜是董卓的侄子,而董承夹在两者之间,所以肯定是董卓2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如果董承和董璜一样,都是董卓的侄子,那么董卓就是董太后的亲兄弟了。无论怎样,董卓和董太后之间的亲缘关系都很近,绝不止史书上说的“同族”那么简单。

在获得郿侯的爵位以后,董卓便开始在封地郿县筑造大型坞堡,据说其城墙和长安城一样高。公元191年郿坞完工,董卓在里面屯积了足够吃30年的粮食,说:“事成,我便雄据天下;不成,守此也足以终老此生”,号称“万岁坞”。这类记载肯定有些夸张。首先,以当时的储存条件,粮食在仓库里放30年后恐怕没法再吃;其次,这些粮食足够多少人吃30年,也没有说明。如果只够董卓一个人吃30年,那肯定不能算多。如果足够董卓的10万部下(这是个保守数字)吃30年,以汉代男女老幼平均每人每月至少1。2石口粮数推算,至少需要4320万石米,合约7000万石(210万吨)粟,总体积达70亿汉升,合约15亿公升或1。5立方公里。假设郿坞的面积和洛阳城一样大,也就是约9。5平方公里,如果把这么多粮食铺满全城,将会高达158米,相当于汉代正常城墙高度的十多倍。所以,这样的记载缺乏实际意义。董卓在郿坞疯狂敛财是事实,但现实条件决定了他无法在里面囤积太多粮食,这只是人们出于对董卓的不满和粮价暴涨的愤慨而编造出来的传言。

与董卓在郿坞享受穷奢极欲的生活同时,袁绍却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艰苦、最危险、也最激动人心的阶段。一年以来,他的所有计划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失败:曹操、鲍信、刘备和王匡等将领相继战败,拥立刘虞不成,联盟分崩离析,而敌视自己的袁术和孙坚反而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节节胜利,势力迅速膨胀,袁绍自己局促在河内,进退维谷。韩馥不供给足够的军粮,又派都督从事赵浮、程奂率弩兵万人屯驻河阳,名为助袁绍讨董卓,实则处处监视和阻挠。所以,当孙坚攻入洛阳之时,袁绍无法挥师渡河,与其争夺胜利成果和名声。于是,袁绍对董卓、袁术的仇恨,便转移到了孙坚和韩馥身上。

天无绝人之路。在获得曹操、周昂军的增援之后,袁绍在公元191年初又相继获得了2个好消息:一,倚靠部将虎牙都尉刘勋的努力,张杨和自称南单于的匈奴王子于夫罗投靠袁绍,屯驻在漳水;二,韩馥的大将麴义发动叛变,并且击败了韩馥派来的讨伐军。袁绍与麴义一拍即合,于是将他收为部将。

作为袁绍麾下最重要的将领,麴义的生平不太清楚,只有他的古怪姓氏可以透露一些信息。麴家本姓鞠,祖居青州平原郡。东汉时,尚书令鞠谭之子鞠閟到西平郡避难,从此定居在凉州,并很快成为当地豪强。凉州百姓为此编了民谣说:“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