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722章

张辽新传-第722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蘖矣掠诼蚬伲辞佑谡蕉罚尤唤ㄒ槌⒏纱喟蚜怪莞钊酶哒隆⒑臁⒈惫竦热耍ど蕉危獾揭槔筛帝频耐磁U獯瘟榈鄣耐纺曰顾惚冉锨逍眩飧帝莆貉籼兀胱蟪灯锝矢︶浴⒅欣山壳叭ヌ址ァ

皇甫嵩接旨以后,觉得骑兵不足,请朝廷招募3千名乌桓雇佣军。何进的部下、北军中侯邹靖(刘备后来的上司)认为乌桓兵弱,不如去招募鲜卑人。灵帝让四府官员讨论,何进的幕僚韩卓支持邹靖,认为乌桓兵弱,又是鲜卑的死敌,一旦随官军出击,鲜卑袭击其后方,乌桓人必定从前线撤退,造成巨大的混乱,影响汉军士气,不如招募鲜卑。车骑将军何苗的幕僚、《汉官仪》与《风俗通》的作者应劭反对,认为鲜卑本性比乌桓凶残,长期与汉朝敌对,以往鲜卑雇佣军入境后都要四处奸杀劫掠,战后又逼着汉将送给他们钢铁和武器作酬劳,日后遗患无穷,还不如招募陇西羌胡中没有参加叛乱的部落。朝廷多数人同意应劭的看法,但最终并未招募到多少人。

皇甫嵩和董卓带兵进入关中,与敌军对垒多日,却并不作战。笔者估计,闫忠造访皇甫嵩,很可能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皇甫嵩及其子皇甫坚寿和董卓的关系一直很好,晚年虽然略有冲突,但整体上仍旧能够和睦相处。皇甫嵩恐怕是在为是否与韩遂等人联盟,讨宦官、废灵帝而犹豫;董卓是灵帝生母董太后的亲戚,所以他大概坚决反对废黜灵帝。二人的意见难以统一,于是只好暂时按兵不动。

同样是在公元185年春季,司隶部和并州的农民也纷纷暴动,共有杨凤、黑山、白骑、黄龙、左校、牛角、飞燕、于毒等数十部,从北面威胁洛阳。王芬借此机会上奏说,这些造反者攻劫郡县,必须讨伐。朝廷应该立即拨给自己一支军队,这样才能在灵帝北巡时保证安全。这时,太史令又报告说天象不佳,有针对皇帝的阴谋,灵帝于是取消了到河间团购房地产的计划,并召王芬入京。王芬担心阴谋已经暴露,于是自杀。

奇怪的是,这次阴谋至此就划上了句号。许攸、曹操等人都没有受到调查和处罚,实在不合情理。即便曹腾能够花钱为曹操赎罪的话,但许攸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唯一的合理解释是,他们有袁绍这座靠山撑腰。袁绍后来曾经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大概就包括这件事在内,这其实也是他作为黑社会老大应尽的义务。此时的袁绍深受何进与袁隗两位朝廷大员的信任,言听计从,虽然官职不过中郎将,其实早已一手遮天。帝国当局的重要文件大都要经何进与袁隗之手,所以袁绍不想让灵帝知道的事情,灵帝想知道还真困难。

不过,中朝也并非那么无能。对于皇甫嵩按兵不动,与闫忠等人来往的事情,他们绝非全然不知。于是,中常侍张让来到前线,向皇甫嵩索要5千万钱。张让与皇甫嵩非亲非故,突然索要这么一大笔钱有些突兀,恐怕是借皇甫嵩与闫忠来往之事讹诈。皇甫嵩不肯出钱,于是在七月被罢免军职,削减封地,回家乡休息,他的部队则全部交由董卓统领。

八月,看到西北叛军已经威胁到了西汉诸帝陵园的安全,灵帝终于着急了,封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袁绍的族孙、执金吾袁滂为副将,与荡寇将军周慎、右扶风鲍鸿、扬武都尉陶谦、参军事孙坚等将领率领十余万大军西征,与董卓联合讨敌。此外,又按照皇甫嵩的老建议,招募了3千名乌桓雇佣军,令涿县令公孙瓒统领。公孙瓒是卢植的学生,刘备的学长,以善于指挥骑兵闻名。但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又听说鲜卑人来袭,这些乌桓骑兵就像韩卓预言的那样,一窝蜂地离开公孙瓒溜走了,随后给河北地区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前中山相张纯本来想指挥乌桓雇佣军立功,却被公孙瓒抢了先机,因而对朝廷不满。见此机会难得,他便与前泰山太守张举合谋,暗中联络这些乌桓人,准备起兵反汉。

张温出征时,成都人张玄又来劝他,在宦官前来饯行时将其一网打尽,然后回师洛阳清君侧。张温不肯从,张玄长叹:“事行则为福,不行则为贼。”逃入山中隐居起来。九月,张温军进抵美阳(今陕西省武功县西),遭遇韩遂军主力。参军事孙坚自恃骁勇,率领千余名新兵冲阵,被敌人围困起来,杀得全军覆没。孙坚丢了军官印绶,只身逃回来,张温手下诸将都嘲笑他,只有董卓佩服孙坚的勇气。《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说张温的大军刚到,边章、韩遂等人便不战而降,所以孙坚没有立下军功等等,明显是在为孙坚的惨败开脱。该书又说董卓开会迟到,言语冒犯张温,孙坚便劝张温杀董卓,同样荒谬。董卓身为大将,历年军功甚多,手握重兵,部下亲附,还是董太后的亲戚,张温想杀都未必杀得了。后来,董卓恨张温而欣赏孙坚,也说明事情的真相正好相反。张温人品不佳,陶谦就很讨厌他。《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力图让读者相信的,是孙坚与董卓的关系一向恶劣,好人与坏人永远黑白分明的假相,这和其它史料希望让读者相信,曹操早已同袁绍决裂的现象如出一辙。

十月庚寅,灵帝的老师、袁逢的亲家、司空杨赐去世,举朝哀悼。同月,张温、孙坚等人的败状渐渐传到洛阳,许多官员都知道了,却不敢报告灵帝。谏议大夫刘陶忍无可忍,上奏书说:“车骑将军张温有勇无谋,把全部主力集结在第一线,连支预备队都没有。西羌叛逆的将帅多是段颎的老部下,熟悉军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变诈无穷。现在,胡骑连战连胜,已经攻进了陵园,离张温的营地不过咫尺之遥。臣时常担心,敌人一旦向东北绕道河东、冯翊,奇袭函谷关,包抄其后路,我军将无人能够返回。臣知道自己废话太多,招人讨厌,但实在不能不说,因为一旦国家危险了,臣也无法再活。现在我报告8件要事,希望陛下能够尽快采纳。”随后报告了8件事,大都是对宦官的批评。

自从韩遂等人以诛灭宦官为名起兵以来,这些半阉人就一直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现在见刘陶的意见与韩遂相同,他们便向灵帝诬告刘陶说:“现在四方局势平静,而刘陶一心唱衰朝政。前线的军情我们都还没听说,刘陶怎么知道得如此详细?他大概是韩遂一党吧?”于是以里通羌虏,与黄巾余党来往之名逮捕刘陶,刘陶愤而在狱中自杀。

事实证明,刘陶的判断有些过于悲观了。十一月,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粮草已尽,又看到彗星出没,感觉天象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撤退回家乡。董卓闻讯,立即出营追击,消灭了几千名敌人。西北叛军也不抵抗,一路跑到凉州金城郡榆中(今甘肃省兰州市东)。

张温得到董卓的捷报,大为振奋,认为可以一举荡定凉州,于是分兵两路:荡寇将军周慎率3万人西追边章、韩遂,破虏将军董卓率3万人北讨先零羌。董卓认为敌军主力尚存,这样贸然进军肯定打不下来,但张温不听,两人之间的矛盾从此升级。最后董卓无奈,带着兵马北上,但又派别部司马刘靖率4千人东进到安定(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伪装出有几万人的声势。羌军虽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担心安定的援军,果然不敢贸然围攻董卓。董卓也不卖力进攻,谨慎行军,令对方无机可乘。

与董卓军北上同时,周慎军逆渭河而上,逐步逼近榆中。孙坚对周慎建议说:“榆中城小而坚固,兵力再多也难以很快攻下。但此城中目前粮草短缺,必须从外输入。我愿带1万精兵快速挺进金城,断其粮道,将军率2万大军在后接应,敌人肯定不敢迎战,也不能坚守,只好突围而出,这样就容易消灭了。”周慎因为美阳战役的原因,一直看不起孙坚,所以不采纳他的建议,率领3万大军缓缓进军,包围榆中。边章、韩遂果然带骑兵包抄过来,反而切断了周慎的粮道。周慎手足无措,被迫狼狈撤退,在关西铁骑的前后堵截下,损失了大部分士卒。

听说周慎战败,董卓知道自己不能再孤军深入,立即下令撤退,但还是在望垣(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被敌人追上,包围在渭河边,箭尽粮绝,陷入险境。董卓于是声称要捕鱼给将士充饥,在河上造了座水坝,将河水水位降低,然后连夜渡河,随即拆毁水坝。敌人次日发现之时,渭河的水位已经很高,人马无法渡过。就这样,董卓全师而退,因功被封为侯爵。汉灵帝并不怪罪张温,反而封他为太尉,孙坚也因作战勇猛而升任长沙太守。

起初危机四伏的公元185年,就这样在新的危机中结束了。

对于袁家来说,公元186年是个非常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是袁安出任司空的100周年,也是袁家“四世三公”的开始。这个家族连续担任宰相,居然已经达到了一个世纪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不过在公元186年,袁家成员却没有一个当三公的,而且直到灵帝驾崩为止都如此。这倒不是因为灵帝不再信任袁家成员了,正相反,他授予了他们以实在的军权:袁隗为后将军,袁绍为虎贲中郎将,与何进、何苗兄弟共同掌管洛阳防务。在此之前,袁家还从未如此接近过军队呢。

灵帝当然有必要加强洛阳防务,因为黑山等农民武装的活动区域与洛阳只有一条黄河之隔。但与朝廷直接对抗的黄巾军不同,这些人“反贪官不反皇帝”,头上不戴黄巾,不准备颠覆东汉政权,时刻准备接受招安。很快,杨凤就获得了朝廷赐予的“黑山校尉”一职,还有权力“举孝廉”。于是,张飞燕(张燕)等许多农民武装的首领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当起地方官来了。

杨凤、张燕等农民武装领袖接受招安之后,灵帝的心情舒畅了许多,又开始寻求能够激发想象力的新领域,而这次竟然是科技。在公元186年,他和宦官们发明了形如天禄(一种传说中的西域独角兽,形似鹿)和虾蟆(癞蛤蟆)的自动喷泉,以便向宫中输水;为了不再让百姓受泼水洒道之苦,他们又发明了“翻车”(龙骨车)和“渴乌”(一种利用压缩气体吸水的管状水泵),使之成为一套自动洒水机。此外,他还仿照秦始皇,铸造大批巨型铜人和铜钟,并颁布了新货币——四出文钱。

灵帝时期的这些发明成果,与东汉时期的科技兴盛背景息息相关。在战国和北宋之间,东汉可以说是中国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以造纸术为首的众多发明创新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至今犹存,对当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所有这些进步都难以挽回东汉帝国的衰亡趋势。它不可能战胜瘟疫,难以解决民间宗教问题,更无法主持调解罗马与波斯之间的纠纷,以便重新繁荣丝绸之路。它根本没有进步到那个程度,因此只能成为时代大潮的牺牲品。

汉灵帝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是一个罕见的金融天才,热心参与科技发明创新,鼓励文艺和商业活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性格开朗,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博学多能。在中国历代皇帝里,极少有人能将这些优点集于一身。然而,灵帝无法领导中国实现工业革命,迈向资本主义社会。正相反,他的全新治国理念触怒了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地主,甚至很多军人、农民和商贩,因此注定要成为史书中的反面教员。

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10)

第三节末代禁军:西园八校尉的组建

凉州军阀的持续进攻鼓舞了四方的不安分者,东汉帝国境内狼烟四起。“西园八校尉”成为灵帝最后的救命稻草,袁家当仁不让的占据了其中的两个高位。

公元187年三月,河南尹何苗在一场镇压荥阳反政府武装的战斗中获胜,被灵帝拜为车骑将军,而空出来的河南尹之位便封给了袁术。河南尹管辖洛阳、河南、荥阳、偃师、原武、阳武、中牟、开封、成皋、新郑等21县,地位大约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直隶巡抚。

当何苗与袁术走马上任之时,朝廷也从西北前线收到了令人不安的新情报。一年来,韩遂已经设计杀了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完全兼并了他们的部下。汉阳人王国也自称“合众将军”,与陇西太守李相如联合起兵,又与边章、韩遂、闫忠等人结盟,声势大振,凉州震动。凉州刺史耿鄙闻报,决定在两路叛军尚未会师之前,各个击破,于是起兵讨伐。

耿家出自光武中兴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耿弇,世代为东汉的西北边防名将。直至公元218年,耿纪计划推翻曹操失败,曹操于是将耿家满门抄斩。耿鄙在各种史籍中的事迹虽不清晰,但应当是耿弇的后裔。耿鄙年轻气盛,为人鲁莽,信任奸吏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