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220章

张辽新传-第220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用了一些防锈的处理,另一具则是张辽自用的,除了一些防滑的纹理外也就没有多余的纹路了。最后一具则是送给曹操的,用的是经过提炼的黄铜,上面不但蚀刻的花纹精美,还用水晶石,金银箔镶嵌出灿烂的图案,一眼看去就很有派头。

“马老,很不错。我很满意。我让账房准备好了钱财,一会儿你去领了发给大家。”张辽抚摸着面前的望远镜高兴地说道。

“多谢家主!”马毅知道张辽不会亏待他们,给完成任务的工匠赏赐也是张家的管理,所以倒也没有太过惊喜。

“对了,马老家中的孙儿是否已经入学?”张辽问道。

很清楚科技力量的张辽对于工匠的重视程度可是当代无人能比的,更关键的是他不但到处搜罗人才,而且还重视后辈人才的培养,这些工匠的后人张辽是统一放到家族中的学堂中去的,若是其中有愿意继承他们先辈的学生,张辽更加会花大力气支持。

“均儿已经入学了,可就是每次回家都喜欢看着我和他爹做工。唉!作孽啊!”马毅老人叹道。

这个老人显然是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借着这个机会多读书,将来能有机会进入官场,也好摆脱父辈工匠的身份。但他显然不知道张辽的想法,也对自己孙子的兴趣爱好无能为力。

“均儿?难道是……马均……”张辽此时才知道马毅老人的孙子叫马均,但究竟是不是历史上那个马德衡,张辽还不能确认。不过时间多得是,既然他自己喜欢工科,张辽不介意培养出一个当代的工科学家。

“马老,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还小,等时候到了会懂事的。”张辽可不会开口打破老人家心中的愿望,也只能随口安慰着。

望远镜的制作让张辽的手中又多了一个军事上的利器,只是镜片的产量限制了望远镜的产能,就算是将张辽手中所有的镜片都拿出来,也只能再增加四具望远镜。可张辽自己也有些私心,他是不会随意就将所有的底牌都交出去的。

等马毅老人离开之后,张辽就带人出城去试用望远镜了,站在城头上,张辽能通过望远镜轻松地观看到城外数十里地的农田中劳作的农夫和正在郡卒看管下修筑道路的东瀛奴隶。

张辽用后世的“跳眼测距法”大致估算了一下,如今他手中的望远镜也能最大观测到进二十里地的距离,虽然这时候的图像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十里范围的清晰观测已经足够军队将领使用的了。

“不错,十里到十五里范围,我的敌人就别想跟我玩花的。”张辽喃喃自语道。

回到州牧府,张辽还未喘气就见到了早已等在府中的刘晔,看到刘晔手中又拿着案卷,张辽就知道今天他还未到能够休息的地步。

“将军,这是郭祭酒特意转来的袁绍方面的动向。”刘晔略微和张辽寒暄了几句就将手中的案卷递给了张辽。

张辽打开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原来郭嘉要告诉张辽的正是袁绍正在积极的准备筹建水军,但从内线得到的消息,因为河北没有水军的基础,所以袁绍决定建造大量的纵火船来对付曹军强大的水军。郭嘉得到消息后立刻想青州报警,提醒张辽注意。

“还真是外行人容易不按常理出牌。这个袁本初,到还算有点脑子。”张辽有点恨恨的说。

“可将军却并未将袁绍此举放在眼中不是嘛!”刘晔笑道。

“哼!水军是甘兴霸的事情,如何应对应该由他来操心。反正我明日也要再去一趟碣石,这份军情就由我亲自去通知他吧。”张辽暂时还不想让刘晔知道望远镜的事情,于是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文丑驻军黎阳,颜良南下邺城,张郃进驻繁阳,高览驻守平原。看来袁绍时真的以为我手上就剩下三万机动兵力了,河北四庭柱有三个都放到了兖州一线,只给我留下了一个高览。”张辽笑道。

刘晔是知道青州兵的虚实的,他清楚张辽隐藏了两万主力,于是也笑道:“将军和主公做的那般逼真,除了我等几个知情者,又有多少人敢确定青州的虚实。而水军的到来又无疑会增加袁绍他们的猜测,最后即使是选择了相信青州缺兵也不是意外。”

“主公不是个保守之人,徐公明的出击已经打破了袁绍的算计,让袁军不能轻易的从河内南下,如此一来黎阳就更为关键。文丑屯兵黎阳,颜良、张郃相继南下也不奇怪了。倒是主公现在只让子孝将军带了一万余兵会同孙策、刘备围攻寿春,却将主力全部北调,想来是有先发制人的意图。原本将军还想着防守反击,现在……”

“呵呵,我再说了,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应该针对局势的变化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计划,要与时俱进嘛!”张辽自嘲的说。

顿了顿,张辽又接着说道:“我军主动进攻也好,虽然我们原本预留给袁绍的战场尚不能和兖州这样经过开发的地域相比,但毕竟过了黄河,若有散兵还真不好控制。主动进攻,就可以将战争放在袁绍的地盘上,不至于损坏兖州难得的繁荣局面。至于这对河北的百姓是否公平暂时也顾不得了,只有将来统一河北后再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了。”张辽说到这不禁有些无奈。

“那也是没办法的。”刘晔也有些黯然,“但愿天下早日平定,百姓方能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呵呵,吕布已灭,袁术也时日无多了,再能击败袁术,这天下就已经平定一半了。到那时……”

“到那时主公携七州之力,带甲百万,必能一举扫平天下!”

“哈哈哈!!!!”

第252章 荆州内争!

携七州之力,带甲百万。

这话说着是好听,但张辽却没有将它视为简单的事情,先不说要击败袁绍,还有击败袁绍之后的整顿冀、并、幽三州的百姓和军队以及扫除北方鲜卑人的威胁也不是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历史上的曹操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之后,还不是在建安十三年才南下荆州的。这八年里,曹操就是在和北方三州军民以及鲜卑、乌桓人“打交道”,直到建安十二年柳城一战,乌桓败绩,乌桓大人蹋顿及名王以下尽皆被斩,这才让曹军的北方安宁下来,使得曹军能抽调兵力南下。

张辽心中明白,虽然他的存在改变了曹操的实力,甚至可能会改变袁曹之战的过程,但他对北方胡人的影响力还是太小,未来的他以及曹军依旧要在草原上血战数场。至于是否还需要八年时间甚至更久,张辽也不敢确定,毕竟历史上曹操只是打击了逐渐强势的乌桓人却放过了因为内乱而显得弱势的鲜卑人和匈奴人,可恰恰是鲜卑人和匈奴人以及那些被忽视了的羌人、氐人、羯人掀起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张辽虽然没有天下为公的思想,但却不想让自己的后代遭受凄惨的厄运,他需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自己的家族和后人打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如此,文化入侵,种族同化、融合,军事打击,甚至必要时的灭族,就是张辽为草原上不愿意被同化异族准备的盛宴。

送走了刘晔,张辽就立刻派人将准备好的望远镜送到东平司空府。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原本镜片磨好后张辽就没有继续下一步制作,但现在为了水军的预警而不得不拿出望远镜的时候却也不能只有水军有份,最少大老板那里也得送一份,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先不说袁绍和曹操的备战,此时在襄阳,荆州牧府邸,刘表也在和他的心腹官员们商量着是否要北上夺回宛城。

“使君,宛城是我荆州北方门户,宛城一失,襄阳的防御顿时吃紧。虽然此时穰县和新野还在我军手中,曹军也已经成功在我荆州嵌入了钉子,若是不将其拔去,恐日后会有麻烦!”蒯越对着刘表躬身施礼道。

“此时可攻宛城否?”刘表迟疑着。当年他单骑平定荆州是何等的豪情,可却也因为那时候过于借助蒯家和蔡家的力量,如今这两家在荆州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他这个州牧的命令也变得不再管用。所以他现在也不愿多生事端,只求能平安过完余生足以。虽然宛城的失陷确实会威胁到襄阳的安危,但刘表也清楚,曹操如今南有袁术未平,北有袁绍这个庞然大物,若不能彻底解决袁家兄弟,平定北方局势,曹操是不会南下荆州的,而这个时间段,最起码要有十年左右,所以刘表不愿意在此时激怒曹操,让曹操将实现提前转移到荆州。

而刘表的部下也各存心思,蒯越、蒯良兄弟代表的荆州士族是不愿看到曹操将手伸到荆州的,虽然他们也没有什么进取之心,然而保持荆州的完整和安全确实他们的想法。当然蒯氏兄弟也存有削弱蔡家势力的想法,谁让荆州军十有八九是被蔡家控制了呢。

但以蔡瑁为首的武将和另一部分世家则不愿与曹军开战。这些年曹军屡次用事实教育了那些不信邪的反对者,身为荆州大族的蔡家也能得到详细的情报。蔡瑁自然知道荆州军和曹军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加上曹军如今明显是守在宛城不出,有坚城,有精兵,纵然荆州军出动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攻克宛城。若颖川和洛阳的曹军前来增援,那结局会更惨。荆州军就是蔡家的底气,若是损失过大,他蔡瑁如何还能保证蔡家在荆州的地位呢?所以,蔡瑁绝对不想主动招惹曹军这种强悍的军队的。何况曹操和他还有些旧交,即使将来曹军南下,他蔡瑁也未必就会失势,有了这种心态的蔡瑁就绝不会眼看着蒯越的提议成为现实。

“使君,宛城随时我荆州北方门户,但却也没到失去宛城荆州就无险可守的地步。穰县和新野扼守宛城南下的道路,只要这两城在手,宛城的威胁就不会太大,否则当日我等也不回任由张绣屯兵宛城了。曹孟德如今占有朝廷大义,我们若随意进攻,先不说战况如何,单就名分上就不占便宜。如今曹军在完成不过一万守军,又可以留守宛城附近不轻易出来,这应该是对我荆州表示的善意,我们何苦去招惹事端。”蔡瑁见刘表迟疑,立刻表示反对出兵之意。

“嗯,德硅言之有理。”刘表到荆州之后就娶了蔡瑁的妹妹为妻,对自己的妻兄,刘表自然是要维护的,何况蔡瑁的意思和刘表也差不多。

但刘表是以贤明著称的,他当然不可能只听蒯、蔡两家之言,这些年应北方动乱而避祸荆州的名士也不少,有很多也被刘表纳入幕府,再加上荆州也还有不逊于蒯、蔡两家的世家,刘表也必须征询他们的意见。

“诸位可有其他意见?”刘表对着其他在场的人问道。

如今刘表的幕中还有韩嵩、刘先、宋忠、王粲、傅巽等名士,但这些人却对刘表的问题左顾右盼,谁也不愿开口。这些人都清楚,这个问题不过是蒯家和蔡家之争,又何必将自己卷进去呢,何况他们各自和刘表之间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众人分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异口同声的“请使君定夺”,死活不愿开口表示自己的意见。

蔡瑁的反对是在蒯氏兄弟意料之中的事情,众人的反应也没让蒯家兄弟感到意外。蒯家和蔡家虽然关系不错,甚至还在刘表入主荆州时联手对付那些豪强宗帅,可一旦蔡家是实力有全面超越蒯家的可能时,蒯家是绝对要给予打击的,这也是为何维持荆州势力的平衡。而蒯家的举动也是得到了荆州其他士族世家认同的。

“使君,南阳郡与荆州的关系毋庸多言,宛城为南阳门户,其重要性更不须详说。曹操如今据有朝廷名分,宛城又是从张绣手中夺来,要气主动放弃也不太可能……”

“承彦,有话你就明说,何必吞吞吐吐。你虽非我幕府众人,却也是我好友,有什么话但且直说。”刘表受不了黄承彦的绕圈子,开口说道。

黄承彦是荆州名士,又因为婚姻的关系和刘表也成了亲戚,他的夫人是蔡瑁的姐姐,当然也不像看到蔡家势力受损。但他却又知道蒯越的提议确实是正确的,故而想在当中做个和事佬。

“使君,明说吧,我荆州水军固然强大,但步军却不能和曹军相比,若真要进攻宛城,必会遭到极大的损失。倒不如精心经营穰县、新野的防务,作为襄阳的外围屏障,一次来屏护荆州安全。”黄承彦见刘表不耐也不再兜圈子了。

“那此二处的防务交由何人为妥?”刘表觉得这样一来就不用为蒯、蔡两家的提议烦心了,连声问道。

黄承彦的这个提议可以说是照顾了两边的意见,既不用蔡瑁出兵也可以让蒯家借此加强自己的势力,即使刘表不允,也能让别的家族上位来抑制蔡家。但若是运作不当,却也会让蔡瑁借此扩展势力。所以蒯越已经开始盘算该如何阻止蔡瑁控制这两地的军队了。

蔡瑁也不傻,他也明白自己姐夫已经帮了自己了,这个机会若是自己能争到便罢,若是争不到,也决不能让它被蒯家争去。

于是,蒯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