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冲 >

第407章

曹冲-第407章

小说: 曹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仓舒啊,你们也来过了,我过两天要回家省亲一趟,你和父亲说一下,也不要太隆重了,反正也就是看一看就走。”曹节没话找话的说道。

“知道了。”曹冲随口应道。他想了想,从怀里掏出经过荀彧和曹操修正后的草案,推到曹节的面前:“姊,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和父亲讨论过的,本来想直接呈给陛下,可是又担心他太冲动,想让你看一下,先给陛下透透风。”

曹节瞟了草案一眼,没有翻开,轻轻的将刘兴推到一旁,让乳母带走。刘兴见母亲脸色凝重,也没敢撒娇,乖乖的走了。曹节细嫩的手抚上了柔软的宣纸,轻轻的摩挲着,却没有打开。她犹豫着说道:“仓舒,你先跟我透个气,这个新政,会把陛下置于何处?”

曹冲伸出手指挠了挠嘴角,轻声叹了口气:“姊,我们姊弟年龄相近,虽然在家的时候接触不太多,可是你的禀性我是了解的,我的禀性,你也有数。大汉四百年江山,中间还隔着王莽的十五年新朝,到现在又是二百多年了,按五德之说,大汉之火也该灭了。”

“你……”曹节的脸立刻白了,她挺直了身子,刚要说话,曹冲却一抬手,拦住了她:“姊,你等我说完再发表意见行不行?”

“你说!”曹节气乎乎的说道。

“你也知道的,自从孝灵皇帝之后,天下就没有太平过,象袁家兄弟那样心存不轨的不是一个两个,就连个宋建都敢称河首平汉王。我曹家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就算我和父亲没有篡位之心,恐怕别人也是不信的,当然了,我们曹家,也不是没有人有篡位之心,这个你我心知肚明,就不用多说了。父亲老了,他一方面要保住我曹家的几百口人的性命和荣华富贵,一方面还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用他的话说,是有些贪心,想要熊掌与鱼兼得。我这个做儿子的,也只能勉为其难的帮他设想了。当然了,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大汉之火,再亮个四百年,四千年,甚至永世不灭。”

“永世不灭?”曹节长出了一口气,僵直的身体渐渐的松了下来:“永世不灭过于奢望了,四千人也太遥远,能再有个四百年,赶上周的八百年,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姊姊不妨先看看再说。”曹冲笑了,起身告辞:“你慢慢看,有什么想法也先别上火,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我们也会很欣慰的接受。我自信的说,按我的办法,大汉之火再亮四百年,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看你得意的。”曹节笑了,挥了挥手说道:“你先去吧,我看了再说。”

曹冲点头,转身走了。曹节翻开了草案,刚扫了几行字,脸色为之一变,刚要发作,又想起曹冲的话来,她强忍着不快,接着看了下去……

曹操坐在正当中的位置上,副丞相曹丕坐在他的一旁,骠骑将军曹冲坐在另一旁,中军师荀攸、河南尹刘巴、大鸿胪韩嵩、大司农刘艾等人围坐在一起,荀悦作为特殊的客人,也坐在其中,刘巴、刘艾面前各放着一摞帐策,曹丕面前也有一大摞,他们三个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你们都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鲜卑使者也被我们宰了,大军也集结了,你们说粮草不足?”曹操显然很恼火,眯起的眼睛射出阴冷的光,在刘巴等人的脸上扫来扫去,定在了大司农刘艾的脸上:“刘大人,你先说说。”

刘艾紧张得满头都是汗,他抬起宽大的衣袖擦了擦额头,结结巴巴的说道:“回……回丞相,本来粮食储备还是够的,只是……只是去年大军消耗了不少,又要救济匈奴人,又……又多了一万多北军,这……这就有些……不够了。”

曹操不快的看了刘艾一眼,这个大司农做得真够衰的,连句话都说不周全,尽拿一些含糊不清的数字来搪塞。许县这几年托荆益的福气,储备粮比往年多了不少,再加上去年刘巴推行新政,虽然只有一个郡的地方,天气也不太给面子,但是也至于多了曹冲的两万多人就不够吃饭了,原先北军的人也不少啊,算起来其实没多几个人,要说意外,也就是救济匈奴人是个意外,可匈奴人才几个人啊,怎么会影响到大军出征的粮食储备?

曹操的不快被刘艾感觉到了,他更紧张了,干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曹操火了,把头转向了刘巴:“子初,你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巴应了一声,打开面前的帐簿,将去年的粮食收支情况有条不紊的说了一遍,按他的说法,在去年收成不佳的情况下,河南收入的粮食仍然很可观,应付雪灾和大军的出征应该还略有所余,而且拨给北征大军的粮草一笔笔的也记得清楚,并无拖欠。曹操听了,渐渐的皱起了浓眉:“子初,你等等,该调拨的粮食,没有拖欠吗?”

“没有拖欠。”刘巴肯定的说道:“到去年年底,各地的赋税到京之后,应该调拨给大军的粮草,一粒也不差,这里有齐全的交接公文,丞相府可以派人校核。”

曹操回过头来看着曹丕:“子桓,那左将军为什么说没有收到足够的粮食?”

曹丕有些发懵,他刚做副丞相就遇到这么一件事,确实有些不知措。左将军曹仁发来急件,说本来应该在年底就收到的粮草一直没到,现在他们的粮食储备只剩下三个月,如果不能立刻补齐,大军届时将不战自溃。曹操一听就火了,这还得了?勒令曹丕召集相关大臣到丞相府议事。

刘巴说发全了,收据齐全,曹仁说没收到,显然也不会是玩笑,那一定是中间出了问题。曹丕为难的说道:“既然刘大人这边发全了,而左将军又没收到,恐怕还是路上耽搁了。要不,派人沿线查一查吧。”

“既然如此,你安排人去查吧。”曹操挥挥手,“大军的粮食只能到三月底,不能光等着结果,刘大人,你看看许县还有没有剩余的粮食抽调了?”

刘巴应声说道:“许县还有一百五十万石左右的存粮可以调用,如果立刻出发,应该还能缓解大军之急,不过,如果把这些粮食全部调走,那许县可就一颗存粮也没有了。”

曹操捻着胡须,细细的想了想说道:“北疆集结了近十万大军,又是以骑兵为主,每个月的消耗接近五十万石,再加上途中消耗的,恐怕一百五十万石,也只能支撑两个月。对了,子桓,青州去年调拨了一年的粮食,辽东打得这么顺利,应该还没有消耗完吧。辽东那边暂时是不是没有粮食的问题?”

曹丕想了想说道:“父亲说得对,青州的存粮应该还能支持三五个月的时间。”

曹操点了点头,接着对刘巴说道:“那先拨一百万石给左将军,从荆、益调粮,然后再补齐一年的储备,大军没有粮草怎么打仗,难道让我这老脸被鲜卑人扇吗?”

“喏。”刘巴欲言又止。曹操有些不快的说道:“怎么了,你话就说。”

“喏,回丞相,这几年荆益一直在支持骠骑将军作战,去年西凉虽然平定了,又招揽了不少流民,随后又有雪灾,赈灾又花了不少,恐怕再调粮一时有些不便,不会那么顺畅。许县只剩下五十万石的存粮,万一有事,只怕应付不来。”刘巴说着,看了曹冲一眼,示意他想个办法,现在丞相府把荆益当作粮仓,无休止的抽调,只怕荆益也吃不消。

曹操明白了刘巴的意思,他沉吟了一会,回过头来对曹冲说道:“仓舒,你的意思呢?”

曹冲想了想说道:“前几年荆益收成是不错,亩产也高,但一直在打仗也是事实,去年西凉、羌地雪灾,基本没有动用朝庭的储备,用的全是荆益的储备,消耗确实惊人。不过我想应该还没有到抽不出大军用粮的地步,我现在也不太了解情况,还是先查查家底再说吧。”

曹操点了点头,也没有催逼曹冲,荆益这几年确实开支不小,去年向关中运粮的队伍就没有停过,再向荆益要粮也确实有些不尽人情,可是北疆数万大军如果没有粮食,他们不仅无法出征,甚至还在立刻撤回来,这还被鲜卑人笑死?

曹冲看到了曹操为难的脸色,连忙安慰道:“丞相请放心,就算官府储备不足也不妨事,那些富户手中肯定有余粮,向他们采购一些就是了,总不能让出征的将士饿肚子的。不过,我看鲜卑的战事一两年之内恐怕解决不了,父亲还是做要长久打算,并州、冀州是不是也该实行新政了?这两州离北疆近,将来运输也方便些。幽州已经拿下了,也该把幽州开发开发了,总不能每年都从朝庭要救济吧。”

曹操叹了口气,点头说道:“你说得对,能在冀州、并州屯田,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冀州人口多,闲田不足,并州倒还是有可能的,幽州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你先调一些农学生去勘查勘查再说吧,也看看适合哪些作物才行。子初,你这两年新政的成绩不错,冀州、并州的屯田,你也一并管了吧,另外,弘农、河内诸郡也开始吧,扶风、冯翊那边,就交给钟司隶他们吧。”

“喏。”曹冲和刘巴同时点头。

曹操站起身,刚要走,又回过头来对曹丕说道:“子桓,尽快查清楚这件事,向我汇报。”

曹丕连忙点头:“喏。”

曹操对着荀彧招了招手:“文若,陪我去下局棋,散散心,这些事,就让他们忙去吧。”荀彧起身陪着曹操走了。曹丕和刘巴、刘艾说了两句,也匆匆的走了,剩余的众人各自散去。

刘巴落后了两步,走到门口又回来了,刚要说话,曹冲刚刚起身,拉着他说道:“走,去我屋里,好久没跟你聊聊了,今天难得有机会,我们好好说说话。”

刘巴跟着曹冲回到他自己的小院,蔡玑、大双等人正在院子里闲聊,一见刘巴来了,都起来问好,一时莺声燕语一片,煞是悦耳。当初在襄阳的时候,刘巴可是镇南将军府的常客,进门都不用通传的,现在一起在许县,碰面的机会反而不多了。刘巴笑着和五个夫人打着招呼,还和蔡玑开了个小玩笑,蔡玑为了蔡家的生意,可没少向刘巴讨教计算之学,算是有半个师生之谊。荀文倩主持荆州的时候,和刘巴也没少打交道。

“子初,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曹冲亲自取过两只茶杯,小双提着茶壶走了进来,给他们泡上茶。刘巴没说话,先端起杯子凑到鼻端,深深的嗅了一口,惬意的说道:“公子,这茶就是新出的吧,果然是香,你知道许县的官员叫这什么茶吧,吓煞人香!”

“真俗,好好的一个茶,叫这个名字。”曹冲忍不住笑出声来。

“俗是俗了点,不过很贴切。”刘巴笑着饮了一口,放下茶杯,慢慢淡了脸上的笑容说道:“公子,这几年荆益出了不少力,再让荆益出力,恐怕会引起不安啊。再者,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那么多的粮食,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怎么会还没到?就算路上有些难走,也不至到现在左将军还没接到消息。”

曹冲吃了一惊,端杯子的手愣在了空中,他狐疑的看着刘巴:“什么意思?”

刘巴笑了笑,伸出手指从茶盘里蘸了点水,在朱红的案面上画了一个圈:“这是许县,这是雁门和代郡,中间要经过哪些地方呢?这些地方都有哪些人呢?”

“你是说……”曹冲忽然明白了。

“公子,莫要声张,等着大公子去查吧。”刘巴贼忒忒的笑了:“公子,你还是想想怎么调粮的事吧,再这么从荆益调粮,可就挖到公子这么多年才积攒下的根基了。”

曹冲皱了皱眉,这刘巴多正派的一人,怎么笑起来也跟张松、庞统似的,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第三十二节 方圆

“荆州、益州的情况我当然知道,可是北疆的仗也不能不打,十万大军驻在北疆,消耗惊人,只凭着冀州的赋税肯定撑不住了。”曹冲为难的说道。

“怎么撑不住?”刘巴反驳道:“冀州当年大战之后还能征调三十万人,现在不过才十万人,还有并州、幽州一起帮着,供养十万大军绰绰有余。那些世家不是说自己有钱吗?还要立什么九品官人法,让他们玩去,看看他们还支持大公子不。荆益是公子的根基,将来万一有所不测,公子可以凭借荆益东山再起,如果现在就把家底抽空了,或者让他们寒了心,如何能成?”

曹冲沉默了,刘巴是在为他着想,他对自己用新政方案说服天子的计划并没有太多信心,所以提醒自己要留着后路。刘巴是跟着自己一路走过来的人,他在襄阳新政中起的作用也许比自己这个启蒙者更重要,连他都觉得没有希望,那自己做的,岂不是真是一场春梦,醒来之后,什么也没有?抑或是殷红的一片血迹?

“公子,不是说我对你那个新政没有兴趣,说实在的,我是很赞成的,而且我保证,荆益交扬四州是会鼎力支持公子的。商人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是怕发不了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