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冲 >

第259章

曹冲-第259章

小说: 曹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冲拉着孙尚香挤到卜卜作响的大锅旁蹲下,接过碗来喝了几口羊汤,嚼了几块羊肉,正吃得开心,庞统跟着王肃来了,一见面就笑道:“将军好雅致,这么快就喝上羊汤了。”

“嗯,你也来喝两口暖和一下。”曹冲嘴里嚼着肉,含糊不清的说道。旁边的女卫让开地方,递给庞统一只碗,庞统一边接过,一边笑道:“将军这么急找我,想来不仅仅是让我来喝汤吃肉吧?”

“当然。”曹冲咽下了肉,顺手抹了一下嘴,在女卫们的窃笑声中站起身来,拍拍庞统的肩说道:“你跟我来。”庞统看了他一眼,端着碗跟他走到一旁,一边嚼着肉,一边看着他,静候他说话。

“士元,刘备那边的事,我觉得直接拒绝了也不好,毕竟要给天子一个面子。”曹冲看了一眼庞统说道:“既然他们说是归顺朝庭,我们就让他们拿出点实际行动来,让他们送质任到邺城来,以证明他们归顺朝庭的诚意,要不然,我这粮食可不好拿。”

庞统点点头,举起碗将碗中的肉汤和已经泡开的饼全部吞了下去,顺手将碗交给旁边的亲卫,然后举起袖子擦了擦嘴,两三下将口中的食物咽了下去,这才说道:“将军这个办法好,他们如果不送质任过来,就说明归顺朝庭是假的,我们不给他粮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陛下也找不出什么不是来。如果送质任来,我们就给他一点粮食,然后再征辟他们属地的名士、大将,看他们究竟能忍到哪一步。”

曹冲看着笑得很奸诈的庞统,忍不住的笑了。这个凤雏跟着自己走了一趟北疆,天天跟那些骑卒在一起,已经染上了不少边人的习气,一点也不象个南方人了。不过好在脑子还是好使,出的主意又刁又阴,看他这么胸有成竹的样子,估计刚才就已经有了主意,只是当着孙尚香的面不好说,另外可能就是给自己留点面子,先提出这个话题来。

“有理。”曹冲点了点头。

“嘿嘿……”庞统阴阴的笑了,抹着胡子上的羊汤,又问了一句:“将军,你是希望他们真降呢,还是希望他们假降?”

曹冲有些不解,却又不能露出一窃不通的样子,只得故作神秘的笑着:“士元莫非还有什么高明的办法?”

“高明不敢说,就是想着怎么把利益最大化而已。”庞统笑道:“如果将军真心希望他们降,我们就可以一步步的将他们诱入我们的圈套,如果将军还是希望能直接打下来,立个战功,我们就干脆直接逼反了他们,让天子断了念想。”

曹冲沉吟不语,庞统接着说道:“如果将军希望他们降,我们开始要质任就不能逼得太紧,慢慢跟他们熬着,给点粮食让他们安安心,跟他们通商,让他们得点好处,然后先征辟一些他们不太看重的人手,得手之后再征辟一些名士,总之是慢慢来,一步步抽空他们的实力,双方拼消耗,比耐性。如果将军不想这么拖延,那就直接逼着他们送质子,让刘备把刘禅送来,让孙权把孙登送来,然后再以朝庭的名义征辟他们手下的重臣,象什么赵云、关羽、陆逊、张昭之类的,全部征过来,只要他们不放,我们就以他们违抗圣旨的名义去征讨,名正名顺的再次开战。”

庞统一边说,一边挥着手做着手势,说到最后,他手掌用力一挥,用了个砍头的姿势,一脸的凶神恶煞。

第十三节 算计

曹冲对庞统的主意很满意,当天晚上就让王肃拟好了奏表,由快马送往邺城给老曹过目。当老曹看到曹冲的这个处理办法的时候,满意的笑了,一字未改,再次封好后随即派人送往许县。

“啪”的一声,满面怒容的天子将曹冲的表狠狠的砸在宽大的书案上,一下子腾身站了起来,身体的敏捷程度很不一般,完全不是平时走路都慢吞吞的那副文弱模样,他面色铁青,圆睁双目,喘着粗气,如困在笼中的猛兽一般大步走了几个来回,猛地站住了身子,回过头来看着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的金祎,指着案上的文书怒声说道:“这就是朕看中的中兴名臣?这就是我大汉的希望?”

金祎只知道这是丞相府送来的公文,究竟是谁的,说的什么,他一概不知,但他知道天子发这么大的火,显然不是个好事情。他迟疑了一下,看了看那封公文,为难的笑了笑。天子这才明白过来金祎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他大步走到案前,一把抓起公文扔进金祎的怀里,恨声说道:“你看看,这就是你们最看中的镇南将军上的表。”

金祎一听是曹冲的奏表,连忙展开快速的扫描了一遍。王肃的字写得很工整,很有曹冲的小楷的味道,字句也不复杂,只是以曹冲的口气表达了一下对周瑜千里迢迢去招降刘备和孙权的辛苦,说明了对天子爱民之心的景仰,然后表达到了这两人投降诚意的怀疑,最后提议朝庭向这两人要质任,以坚其心,一旦他们的质任到达许县,他立刻下令荆州向刘备输出粮食,绝无二话,一切唯天子马首是瞻,跟在后面大大的表达了一下忠心。

金祎很快就看完了,他没有说话,只是将奏表又放回案上,叉着手恭敬的站在那里,一声不吭。天子见他不说话,有些不快的说道:“怎么,爱卿也觉得他说得有理?”

“臣以为,镇南将军的提议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取质的做法,从我大汉朝开国起,就屡见不鲜,当此动乱之秋,取质任更是应行之事。只是……”金祎见天子的眉毛都快竖起来了,连忙缓和了口气说道:“只是事急从权,当此二人心在疑虑之际,如果硬要他们送质任来,只怕他们心中的担心更甚,反倒生出事来。”

天子哪有不知道降将要取质任的道理,别说刘备和孙权了,就是曹操手下的那些重将,哪一个不是把家属安置在邺城以安其心?要说曹冲这个要求是不过份的,可是现在这种情况,要刘备和孙权送质任来,基本跟天下掉馅饼一样不可能。而他想要依靠这两人为外援,自然要迁就他们一些,不能逼得太紧,只能一步步的来,而曹冲这个合理的要求,明摆着就是挡道了。

“正是事急从权。”天子顺着金祎的话向下说道:“如今权移于下,众心不安,要取质任,岂能让他们放心,那招降的事岂不是又成了一场空,白白成了一个笑柄。爱卿,你说曹爱卿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他怎么会不明白朕的心思,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要求?”

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仿佛吐出了胸中的块垒,整个人也安静了些,喃喃的自语道:“他如果真是忠臣,为什么不体谅一下朕的心意,他一下子交给丞相府几百万石的粮食,为什么不能给朕一点?哪怕是几万石也行啊,至少让皇叔能够对朕有点信心啊。”

天子转了一会,低了头颓然的走回座位上,拿起那封奏表又看了看,叹了口气,放在一旁,细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暗红的案面,他想了想道:“去把少府耿纪、少傅伏德请来,还有尚书令刘先……还是算了吧,他最近身体不好,就不要烦劳他了。”

金祎见天子面色不快,知道最近尚书令刘先总跟他说黄老之道,让他顺其自然,有些让这个一心想恢复大汉中兴的天子不爽了,下意识的把刘先归到了曹冲那一边,连议事都不让他来了。他迟疑了一下,躬身领命,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耿纪看了一下曹冲的奏表,轻轻的皱起了眉头,他将奏表递到身边的伏德手中,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伏德,伏德不解其意,他在来的路上已经听金祎说过大概的情况,看不看奏表其实已经无所谓了,现在见耿纪皱眉,他便开口问道:“季行,有何不妥?”

耿纪抹了抹嘴边的胡须,略略低头想了想,这才抬起头对天子说道:“陛下以为,他们一定不会送质任来?”

“当然。”天子脱口而出。

“既然陛下认为他们一定不会送质任来,就是对他们归顺朝庭的诚意一点把握没有。既然他们一点诚意也没有,就算陛下为他们争取到了好处,他们能安心的替陛下做事吗?只怕他们一旦度过了难关,就会再起刀兵,根本不会顾及陛下的尊严,到时候,只怕陛下今天的善举反而会成为一个笑话。”耿纪不紧不慢,好象一边想一边说,眼睛却不时的瞟一下天子的神情。

天子皱起了眉头,把脸转向伏德。伏德有些不快,他抗声说道:“季行此言差矣。招降之事,哪有十足把握的,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今日降,明日反,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就算是有了质任,也不能免。就算是曹丞相,也不能保证招降的人全部不会再反,昌狶的事情就是一例,我也没有看到有人笑话他,怎么天子招降两个人,季行就担心着以后会弄笑话?难道以天子之尊,还不如丞相大人了?”

耿纪苦笑一声,对伏德的迂腐无话可说。以他看来,天子目前的实力就是不如丞相,但这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伏德这样的说法,道理上永远是占着上风,但实行起来,却是寸步难行。在天子面前,他不好反驳伏德,只好咧嘴笑了笑,一声不吭。

天子也有些不快,但他比伏德要好些,知道耿纪的话虽然伤面子,却是实情。他抬手拦住了正在继续发挥的伏德,诚恳的对耿纪说道:“那爱卿以为该当如何,总不能就这么让皇叔断绝了向善之心吧。”

“以臣看,这封诏书当然是要发的,要不然他们也会看轻了陛下,把朝庭不放在眼里,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是招降了,也不能成为陛下的助力,反而会坏事。所以这诏书一定是要发的,至于催逼的程度,可以略微放松一些。这样既就显示了朝庭的规矩,又不至于逼反了他们,他们也能体谅陛下的宽容之心。”耿纪还是那么慢条斯理、说两句想半天的样子。天子一听,心中一动,急燥的心情有些明白过来这,连忙对耿纪说道:“爱卿说得有理,再说再说。”

“周大人是卫尉,只要镇南将军不在荆州,他就是那里的最高官员。而且他久经战阵,用兵能力不在镇南将军之下,如果没有人掣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自然能占得上风,镇服其心,比起一味让步来,或许更能有效。”

“你是说,让周爱卿在江南?那镇南将军怎么办,他已经犒完了军,很快就能回到江南。”

耿纪笑着说道:“天子要聘丞相的女儿为妃,这不是已经走完了应有的程序了吗,镇南将军的姊姊大婚,他这个未来的国舅爷,总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许县去打仗吧?”

耿纪说到这里,有些犹豫的看了一眼伏德,伏德的脸色大变,紧闭着在嘴在旁边生闷气,见耿纪看他,扭过头去装看不见。曹家的女儿要进宫,那他伏家的皇后岂不是要下台?伏家的权势和曹家不能比,他们除了几个能读些书做点学问的人,就没有掌握实权的,全仗着伏皇后才封了侯,如果伏皇后被废了,他伏家还玩什么?

天子见耿纪犹豫,又见伏德不快,心里也有一些内疚,自从去年荀彧提出这个联姻以安曹家之心的办法之后,天子虽然没有反对,但一直不是很热心的去推动,以曹节年龄还不大的借口,能拖一天是一天,尽量把废后的时间往后延迟,以减免心中对伏寿的愧疚。现在耿纪又提出这个联姻,并要以此来牵住曹冲的时间,让周瑜好在江南有周转的余地,说起来倒也是个好办法,值得一试。想到这里,他轻轻的点了点头,对耿纪说道:“爱卿继续说。”

“唯!”耿纪见天子首肯,又接着说道:“陛下与曹家联姻,对曹家来说是件大事,不光是镇南将军要留在许县,就是骁骑将军曹彰、征西监军曹丕,都要赶回来的,陛下不妨趁此良机,在两地安插些人手,以期后效。”

天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眉毛一挑一挑的,显得十分兴奋。伏德见了,心中不喜,却又不能发作,只是哼了一声,告罪道:“臣身体不适,想先行告退,还请陛下恩准。”

天子听他口气不对,知道他心中不爽,也不怪罪他,便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爱卿就先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朕再派人去请爱卿就是了。”

“不敢!”伏德直声直气的应了一声,起身施了一礼,大步流星的走了。天子也不与他生气,对有些尴尬的耿纪说道:“爱卿不要放在心上,你细说说,看有哪些人可以值得信任。”

“钟繇钟元常,久镇关中,上次因为兵败,现在正在邺城闲居,他既得丞相信任,想必天子提议由他再赴关中,丞相也不会有什么不满。我听他的儿子钟毓钟稚叔,心有朝庭,年少英才,陛下何不招他入宫为郎,以示恩宠?”

天子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这人倒是可以用得,只是他与丞相关系极好,他会听朕的吗?”

耿纪笑道:“钟家与荀家一样,都是颍川的大族,荀令君为丞相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