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公主的市井生活 >

第47章

公主的市井生活-第47章

小说: 公主的市井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从此谢希治的小院就多了一个人来。杜允昇为人不拘小节,也不摆长辈的架子,每次谢希齐来看弟弟的时候,他都在旁边坐着,谢希齐背书的时候,他也静听,但一等谢希齐背完给谢希治讲的时候,他就要打岔。

“依你说,‘克己复礼为仁’1,那么,何以又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仁与礼,孰为先?孰为本?”

彼时的谢希齐不过是小有名气的聪慧少年,被杜允昇这么一绕,就呆了一下。

杜允昇却不给他思考的空间,又连珠炮发问:“又有‘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既如此,谨言慎行、孝悌为先,已可称仁,如此说来,仁者岂不遍地都是?更不用说,还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之句了。”

兄弟俩的世界从此被杜允昇颠覆。

谢希齐比谢希治还好一些,偶尔能有反诘杜允昇的时候,问他些隐士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关联,讽刺一下他身怀绝技却不报效国家,并在跟杜允昇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

谢希治却是从此被迫丢开诗书,先跟着杜允昇学些强身健体的拳术,并且跟着他把周礼六艺学了个遍。

一年之后,谢希治身体好了许多,谢希齐也成了杜允昇的女婿。

谢希治的生活终于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院,可是时间久了,等他把谢家看了个清楚,他又恨不得自己还是依旧关在小院里,不用面对外面这些道貌岸然的亲人。

他学不来谢希齐的圆融通达,就算是有杜允昇辩证看问题的教导,他也依旧无法接受真实的谢家。

外表名士风范声望崇高、内里却利欲熏心的祖父,表面温柔慈和、实则心怀鬼胎的继祖母。还有他那貌似敦厚孝悌的父亲,私下里不止一次要求他和二哥奉承祖父,好把继祖母生的九叔比下去……

要不是杜先生把他带回家去养病,也许他也已经被那个染缸浸染透了吧,也许那样能过得更好、更让家里满意,可是他还是庆幸自己能是今日独立的自己。

也多亏了有杜先生,要不然他还下不了这个决心,也走不出那个困局。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知道谢家和祖父的本质了,当初在周媛离开扬州他遍寻不获之下,甚至都已打算听从家里的意思,留在裴一敏身边做事,为杨宇的“大业”出一份力。可是就在那次遇袭的时候,有人告诉了他一个真相。

“谢公子,家主实在仰慕谢家人的风采,只是想请您去做客,顺便听听公子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罢了,您何必如此不通情理?再说是否同道中人,总要谈了才知道,据我所知,谢家有意扶持吴王,真是不得不感叹谢太傅的手段。”

那人留着一把大胡子,看起来像个山匪,说起话来却丝毫不见匪气,只是有些调侃讽刺,“当日先帝初即位之时,本有心做一番事业,也曾任用贤臣曲为先厉行革新,以期重振国运。奈何有些官高禄重之辈不愿让权让利于人,百般阻挠,在先帝面前屡进谗言,使得革新停滞,还引狼入室,迫使曲为先辞官而去,让韩广平把持了大权。”

说到这里那人振了振手中大刀,嘿嘿一笑:“等争不过韩广平时,再一副深受迫害排挤、君王有眼无珠的模样,隐忍辞官而去,转身另投他主。然后眼瞧着韩氏父子败坏朝纲,等到烽烟四起之时振臂高呼,声称不忍看天下苍生受苦,要顺应天意,号召天下义士讨伐韩氏父子。”

“将来大事得成,废帝再立,谢家就是大秦第一等有功劳有名望的世家,谢太傅真不愧是谢家百年来不世出的奇才,此等盘算,世间有几人能及?”

谢希治从没听过这段事迹,他知道祖父辞官是与韩广平政见不合,也知道祖父不赞同曲为先变法,认为太过激进,却怎么也不相信祖父当年会联合韩广平排挤曲为先,也无论如何不愿相信祖父就是引狼入室的元凶!

所以受伤后醒来的他几乎怀疑一切固有的认知,甚至曾经怀疑周媛接近自己是别有目的,误会她是不是想通过自己让吴王和谢家为她出头,声讨韩氏父子。

那段养伤的时光,他没有与外界联系,也是抱着一种自暴自弃的念头,觉得整个世界都欺骗了他,他也不想再与那些人有任何瓜葛。

现在再回想那段日子,谢希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冷静下来的,也许是叶家湾平淡安宁的生活,也许是周家与众不同的美食,也许是因为他又见到了周媛,总之,他慢慢的冷静了下来,恢复了理智的思考。

首先周媛是不可能有那样的想法的,不然她也不会跑的比谁都快,而且周媛那样的人,也不是一个对权势和地位有执念的人,她应该只想过自己平淡自由的日子吧。

这从她第二次毫不迟疑的逃跑就看得出。

谢希治同时也觉得自己不该听信一面之词,就怀着一点侥幸之心写信给杜允昇,问起当年的事。

可是杜先生的回信打破了他仅剩的一点希望。杜先生没有正面证实此事,可是他信中说:你已经是成年男子了,应该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第一不要随便背不该你背的包袱,第二不要轻易为人所左右,只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他对谢家彻底失望。

信是在邕州收到的,恰好其时他与宋俊谈得投机,宋俊是难得的乱世中却还有忠义之心,想尽力保全自己治下之民的好官,算是与谢希治不谋而合,他当机立断,主动要求投入宋俊门下。

宋俊求之不得,两人几番恳谈之下相见恨晚,谢希治愿意从此留在岭南,宋俊也答应替他撑腰,让他不受谢家羁绊,宾主相得由此而始。

作者有话要说:表以为我们谢三公子心里只有小情小爱哦~~~~~

看到好多人期盼着信王做皇帝,我真是不忍心又不得不泼冷水

信王的个性和周媛差不多,不喜欢被关在牢笼里生活,就算那是个最富贵最俯视天下的牢笼也一样

而且这俩人都没啥责任心,天下不适合交到这样的人手里

他们两个人只适合散养,所以归宿不在皇宫和京城~

注:1这句和后面几句都出自论语

第68章 怀念

谢希治从广州回到郁林的时候已是八月初;宋俊让他从广州给信王捎了几车中秋节礼,所以到郁林入住驿站以后;他先给信王府送了帖子;得了信王府回信后,第二日才带着礼物亲自上门。

因是代表宋俊,这次来迎接他进门的是信王府长史庞雄。庞雄是个干瘦的老头儿,颔下有几根稀稀疏疏的花白胡子,说话有浓重的本地腔调:“谢公子一路辛苦。”

谢希治礼貌应道:“还好;王爷太客气了;怎还劳动庞长史来迎?小子实在担不起。”

“谢公子乃是奉宋使君之命前来;怎会担不起?”庞雄一路与谢希治寒暄着;将他引到了杨重的书房。

一个多月不见,信王好像胖了些,看来“养病”养的很舒服。谢希治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面上却规规矩矩跟他行礼问候。

杨重上前扶住了谢希治,给他道了辛苦,又问宋俊好,然后才给他让座,命上茶,“谢公子好像黑了一些?这一路上赶路辛苦了吧?”

谢希治答道:“倒不是路上辛苦,在广州这段时日,时时都要跟着使君出门,还随船出了一回海,难免晒黑了一些。”说完又笑道,“殿下千万莫再要如此称呼,臣表字怀仁,殿下若不嫌弃,尽管以字称呼。”他已在宋俊身边领了判官的职衔,所以改自称臣。

杨重从善如流:“怀仁,嗯,此字当真不错,可是令尊为你取的?”

谢希治摇头:“是臣的老师杜先生所取。”

“唔,早就听闻杜先生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可惜不曾有缘得见。”

谢希治替杜允昇谦虚了两句,还说若是哪时杜先生到岭南来,定引荐他们二人相见。

杨重敏感的发现谢希治这次的状态与上两次会面完全不同,少了些清高疏离,多了些热忱亲和,这也让他们的对话更顺利热络的延伸了下来。

两人寒暄过后,杨重又问了问广州的风土人情,听说那里大舶参天、万舶争先,又有各地商人往来其间,甚至有许多奇装异服、高鼻深目的异族人,十分热闹繁盛,就说可惜自己不能离开藩地,无缘一见了。

谢希治顺着他的话说道:“如今时局变幻,倒也难说的很。听说京中已经下旨召兴王入京辅政,使者应已在路上了。”

动作这么快?这么一来,岂不是在外面的先帝之子就只剩自己了?杨重暗自下了决定:将养病进行到底!

两人这里正说着话,本该静悄悄的外面却忽然传来童声,杨重看了一眼安荣,安荣忙躬身退出去查看,不一时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了回来:“殿下,大郎非得要见您。”

“……,爹爹这里有客人,你怎么跑出来淘气了?”杨重蹙眉问大郎。

大郎也不怕他,先好奇的看了几眼谢希治,然后才答:“姑母要下厨做午饭,遣人来问阿爹想吃什么,总是没人回信,我就自己来问了。”

原来如此,想是下人看着有客人在,都不敢来问,于是这个孩子就自己跑来了。杨重先抱歉的看了一眼谢希治,然后才跟大郎说:“你去跟你姑母说,叫她别胡闹了,上次说要炒芝麻,把锅都炒糊了,这次别再把厨房烧了,咱们谁也吃不成饭!”

又吩咐安荣:“你叫周松和周禄去看着她,就说我要留谢公子吃饭,让她别捣乱,叫厨房好好做一桌酒席来。”

安荣点头应了:“老奴亲自去看着,殿下放心。”说完就要拉着大郎走。

谁知道大郎还不肯,只好奇的望着谢希治,问他爹:“这位先生是谁呀?”

“……”这熊孩子,都被他姑母教坏了!怎么一点也不怕生呢!杨重无奈,只得让安荣先去,自己把大郎叫过来给他介绍,“这位是谢公子,曾经救过你姑母的,你叫一声谢先生倒也使得。”

谢希治连称不敢,“臣何敢当‘先生’二字。”

大郎却听话的上前一步行礼,两个小拳头放在胸前抱紧,一板一眼的行礼说道:“见过谢先生。”

谢希治忙起身避过,也给大郎回了一礼。

杨重就把孩子拉回来抱在怀里,笑道:“怀仁坐,不用这么拘谨,这孩子生长于乡野之中,也没好好学过礼仪,更不曾开蒙念书,所以见了看着有学问的就叫先生。对了,我还想托宋卿和你帮着留意一下,可有赋闲的老夫子,给我们引荐引荐,也好教教这孩子读书识字。”

“我识字啦!”大郎忽然出声接道,“姑母教我写的字我都会写了!”

谢希治忍俊不禁,实在是第一回看见这么活泼又不敬畏父亲的孩子,再听他说是周媛教的写字,心里不由想道:你姑母的字还是我指点过的呢,凭她本来的书法,要教孩子可是误人子弟。一念既起,当初两人学琴练字的时光轮番在脑海闪现,他的笑容也不由加深了一些。

杨重很有些不好意思,伸手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脑门,教训道:“你那也叫识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等我寻个厉害的先生管你!”又对谢希治笑道,“让你见笑了。”

“殿下哪里话,大郎活泼可爱,实在难得。”谢希治说的倒是真心话。

书房里是一片欢乐祥和,厨房里可就不太愉快了。

周媛怎么也想不到,大郎那个小家伙竟然自己跑去了书房!!!这家伙是高级黑吗?她能明白小家伙想讨好她的心情,可是她不想给人知道今天午饭是她做的啊啊啊啊!!!

宽面条泪,她只是听说谢希治来了,一时心血来潮,想给他做个疙瘩汤喝嘛,肿么就这么难!先是厨房众人阻挠,一致认为她上次炒芝麻的时候太坑爹,活活浪费了一锅芝麻,还把锅烧的黑漆漆,害他们挨了王爷一通骂。

待她好不容易搞定了一众厨娘下人后,派去问菜单的人无果,她刚想自己决定菜单的时候,安荣来了,还告诉了她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大郎跑去王爷书房,把她给出卖了。

最坑爹的是,安荣声称要亲自下厨,请公主殿下回去歇着,想吃什么告诉他就可以了。

……,周媛死活不肯走,信王府一共就这么一个厨房,她走了就没别的地儿做饭了,于是她只能跟安荣商量,说她只要一个小火炉,随便给她一个什么锅都行,再要点面粉、蔬菜、鲜菇和鸡肉就行。

安荣见赶不走她,最后也只能让周禄在旁看着,给了她要的东西,让她蹲一边研究去了。

其实疙瘩汤算是周媛比较拿手的,所以这一回她也没闯什么祸,等安荣把一桌席面做好送去之后,她的疙瘩汤也就出锅了。周媛挑了一个好看的白瓷汤碗,把散发浓香的疙瘩汤盛进去,又在上面撒了点绿油油的葱花儿和香菜,滴了几滴香油,然后就让下人送去了前院。

疙瘩汤端上去的时候,杨重跟谢希治已经各饮了三杯酒,正说到从广州带来的礼物里,有些大秦没有的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