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419章

一品富贵-第419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伪的文化啊。”

没有钱能办好事吗?

因此赵恒问他计从何出,宋九说道:“我先去三司看一看。”

但他的性格注定他这一辈子不能成为一个斗士,也不可能与寇准是一条路子的人,好处就是他不会得罪很多人,可能会让他富贵一生,坏处就是尽管有了金手指,不会发起强烈的改革,以至他主持的革新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病。

然而不能疏忽他的作用。

就如他手中的这些个账册。

去年一年总课铁量达到了三千九百多万斤,这是课铁量,也就是朝廷官坑上交的铁重量,实际全国总产量可能是它的三倍四倍。八万吨钢铁产量也许在后世真不算什么,但在这时代却有着无比的意义。因此这些年铁价不但没有随物价上涨,反而略略下跌了。当然宋九还是不大满意,太贵了,好一点的铁一斤还得要二十文钱。一吨好的熟铁意味着得要三万四千多文钱。实际这个价格最少要下跌到十文钱以下,才能迎来钢铁时代!

不过铁价格虽不能让他满意,然而铁的质量非是昔日的钢铁质量所能相拟比的。

变化的还有铜。

去年的铜课量是两千五百多万斤,因为铜做钱,课量比重略高一点,但实际产量也不会低于六千万斤,当然,三万多吨的铜产量依然很低。不过远胜于另个时空的宋朝铜产量。

这使得去年一年铸钱数量达到了近九百万缗钱。

从他去江州开始提议冶铜铸钱,直到现在,一共铸钱几乎达到一亿四千多万缗钱,外加因为海外贸易的发展,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还带回来数不清的金银。这些货币与准货币的增加,使得朝廷放心大胆地发行了七千多万缗交子。

还不能满足宋朝货币的需求,但宋九还是再三戒告交子不能泛滥成灾地发行,并且一直发行的是小面值交子。

不过这些变化,导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的繁荣。

以及赵恒执政时的改革,当然还有在咸平之治之前,赵匡义晚年时停下战争,全国得以休生养息,也为咸平之治打下了基础。

这便导致一个结果,国家收入猛烈增加。

这几年收入达到一亿多,而且含金量很高,折合缗钱也近一亿缗,大前年赵匡义死,赵恒即位,这要赏赐天下,不过就是那一年,三司收入依然产生大量盈余。

即便去年辽国入侵,国家大肆用兵,仍有盈余。今年很悲催,不过看样子,最少能保平。特别是前年一年,国家盈余达到了三千多万缗。

难怪陈恕不敢将账册给赵恒看。

这还不包括内藏库一年可能会产生的几百万缗钱收益。

但这中间还是要感谢宋九,这些盈余包括钱,各种物资,保管起来就会有损耗,有贪墨,陈恕于是将金银铜钱一起投入到银行司里面,再将一些贵重物品便卖出去,换来现钱,依然放入银行司。不但节约了保管与浪费开支,每年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息,同时这些钱继续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繁荣了宋朝经济。

接近七年下来,三司盈余几乎达到了一亿一千万缗!

宋九不由赞叹道:“真三司使也。”

说得陈恕有些脸红:“宋公,不敢当啊,这一切实际要感谢宋公带来的变化。”

“仲言,我只是提议者,若无你的经营,那来这可观的盈余?”

宋九带着无比敬重的语气说道。

国家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小家开门五件事,柴米油盐醋,缺一样不可,国家同样如此,财政短缺,马上就乱了。并且这是在不苛民的大前提下,完成的超级盈余。

不错,他是打下了一个底子,甚至也要感谢赵匡义打下的底子,实际自巴蜀叛乱平后,三司就开始了盈余。

但没有陈恕,就未必守得住,更不要说扩大这份盈余了。

然而他话音一转:“不过仲言,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我马上可能会花很多钱了。”

第五百零七章 咸平军

有了这个财政,宋九心中有了底气。

首先就是治河与两浙的瘟疫。

宋九在苏州大规模地实行隔离,以及改良饮食习惯,瘟疫渐渐得以控制,但没有停下来,仍在蔓延当中。

有大夫的方子比较管用,虽然宋九怀疑,但有比没有强,便拨出一笔款子再度购制了大量草药,迅速运向两浙。这次瘟疫让宋朝有些惨,两浙渐渐成为宋朝的税务大户,旱灾加上瘟疫,今年两浙税务惨了,即便如此,宋九仍免去了两浙一年所有两税。没办法,得让两浙百姓迅速走出灾害与瘟疫的魔影,不然明年收成仍会影响。

再加上黄河缺堤,巴蜀叛乱……

难怪赵恒说朕累了。

免税地区仍有,巴蜀,以及黄河受灾的各州县,实际若没有辽国的威胁,这样时不时的免税,也是一种变相的还之于民,况且两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在渐渐减少。只是那些胥吏可能很苦逼,少了一项重要的贪墨借口。

但今年会让陈恕有些头痛了,不仅是这些地区的免税,其他收入同样在减少。

然而接下来宋九的种种用度却继续在增加中。

受辽国压迫,朝廷进一步将河北边境的百姓往南方转移,然后在河北大肆招丁壮进入禁军,有几个便利之处,首先当年因宋九之策,很早时候就挪出许多耕地让禁兵屯田,但这些禁兵不是全呆在京畿地区,大多数轮戍到各地,因此出现许多耕地租给百姓耕种的情况,这产生了大量纠纷。随着这次扩军,屯田面积就变得紧张起来,最少不会出现大面积租种现象。

屯田是减少国家供给用度,增加兵士的部分收入,非是让他们做大地主。

其次大量丁壮进入禁军,就挪出许多耕地,安置北方迁移过来的百姓。

表面上理由是这样……

实际此次乃是一次扩军。

受辽国压迫,禁兵数量在缓慢增加中,但如今总数量也不过三十七八万兵马,以这个数量的军队,想击败辽国,仍然不够。

所以宋九要看三司的财政情况。

扩军了就意味着兵费增加。

此次扩军一直持续到来年六月,不仅从百姓中挑选丁壮,同时从北方厢兵中又挑出一些力气大,有武艺的厢兵进入禁军行列,然后从灾民中选出一部分百姓补充厢军。

这没有办法,国家还需要厢兵做事。

直到来年六月,使禁军数量扩大到惊人的四十六万之巨。实际包括十二万多各种形式的乡兵,如北方的乡兵,西北的乡蕃兵,巴蜀的乡兵,川骑兵,荆湖两广的土兵,乡蛮兵……以及十九万多厢兵,兵士数量达到惊人的七十七万之巨。这时候全国户数才六百八十几万,还要感谢宋九带来的户数增加,否则会更少。

因此开始出现了一些冗兵现象。

不过相比于史上,因为从开始就推行了屯田制度,兵士收入比史上增加了一部分,同时国家供给压力也轻了一点。

但不仅是兵士数量增加,武器装备费用也在增加,这也导致了兵费在迅速增加中。

有一些言臣对此表示了反对,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从皇上到宰执,无一人听从。

增加禁兵数量,改善盔甲武器,仅是第一步。

当初设立背嵬军,以荆嗣、杨延昭与张凝、杨琼率领,不过背嵬军也要轮戍,而且宋朝古怪的制度,那就是轮换制度。因此主将几乎在换个体不停。如今四支背嵬军,只有杨延昭那一支看在宋九面子上没有打散,其他的虽未打散,但主将全部换掉了,而且大半在轮戍,实际等于打散了,甚至连训练也有些松懈。

此次又让宋九拾了起来,不过换了主将,以田敏率领大部,继续到西北去训练去。

然后将杨琼再度调到西北,而且又成立一支特种军队,从轻骑中挑选三万轻骑,成立咸平军。

用赵恒年号为军队名称!

无疑这是训练一支最强大的轻骑兵种,弥补背嵬军速度的不足。

不过想形成战斗力,还有数年时间,若宋九所说的会发生,那么现在就开始要与时间赛跑了,不仅是咸平军的强练需要时间,新招收的禁兵也要几年时间训练。

再次之是拨出一笔款项,让前线诸将设立斥候,打听辽国的情报。

然而调动了两个人。

第一个是曹玮。

没有将曹玮安排到河北,而是去了渭州。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夏州那边暂时没有大问题,尽管萧燕燕对那边也产生了兴趣,然而因为宋朝将南河套当成了练兵场所,在哪里始终堆积着数万军队,并且多半是骑兵,这对夏州与灵州地区形成了有效的震慑。

况且朝廷对这一地区的政策做得还不错,几年下来,大部分部族生活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但渭州那边情况仍很复杂,渭州南边就是秦州,无论渭州还是秦州,都生活着许多羌人与吐蕃人,就不要说兰州与凉州的六谷部吐蕃人了。实际宋朝控制的渭州范围,仅是中东部。

吐蕃人问题也不大,他们各部分散,也失去了往日的侵略感。

但有一个地方,灵州!

想控制灵州地区,必须要有良好的道路,一就是从庆州去银川平原,二就是从盐州去银川平原,三就是从渭州去银川平原,四就是从兰州去银川平原。

这就是为什么在史上宋朝最终失去灵州的原因。

渭州当时也打通了道路,不过没有多少驻军,更不要说是兰州,李继迁控制了盐州,那么只剩下庆州一条路可以援救,一旦控制起来,灵州便成了飞悬之所。

若是当时渭州与兰州全部在宋朝手中,李继迁会不会得到灵州?

只有将秦渭兰三州全部有效控制起来,银川平原与陕西形成一个整体,才不会成为飞悬之地。

否则灵州仍有危险。

辽国曾经讨伐过西夏,大部分必须从大同出发,然后抵达南河套,这是最近的一条路,不然不方便后勤供给的运输。但若是两万军队以下的部队,那么就会有很多道路抵达灵州,如从阴山北边绕道,直接抵达贺兰山,就会威胁灵州。或者将阻卜人拉拢起来,挺进居延海,那么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所有银川平原的河西地区。

因此让曹玮进军渭州,至少让渭州地区所有吐蕃部族降服。那么西北就会成为一块整体的存在,也能有效的防御与管理。

再次,从灵州将裴济调到定州,与范延召配合。

这对组合仍不及当年的裴济与李继隆组合,不过裴济军事能力还不错,又在定州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比较了解情况。相比于其他组合,还是很不错的。

定州稳,则河北稳!

这次动作不小,王显能力有限,不过三个中书宰相,宋九、张齐贤与向敏中对军事都比较熟悉,不断地通过政事堂议事时提出帮助,倒也未出现大的失误。不过小的失误仍然不停,这才导致言臣不时地弹劾。

而且中书里也不是一团和气,张齐贤是豪爽男,李沆与向敏中性格安静,因此一向不大和睦。正好这一年冬天朝会,张齐贤酒高了,几乎扑倒在大殿上。御史弹劾张齐贤,张齐贤无话可说,只能说我有些风寒,饮酒御之,所以喝醉了。然后以本官罢相。

然后赵恒问吕蒙正可能用乎?

依然没有寇准的份。

非是赵恒不感谢寇准,实际赵恒是一个很念旧很感恩的人。

主要是寇准自己。

他现在邓州,邓州情况不是很好,尽管在京西路,实际整个京西路西边数州在北宋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但寇准在邓州却过着大宋最高档的奢侈糜烂生活。他同样好喝酒,不但喝酒,而且不喝寡酒,一边喝酒一边声色犬马。而且因为他名声在外,无数文人雅客慕名而来,于是邓州府衙整天到晚,歌舞不休。

而且寇准最喜欢的是拓技舞,跳舞的舞妓最少需要二十几人,最多达到四五十人,然后美酒端上来,灯光点亮,在宋朝蜡烛仍是很贵的,但邓州府衙一到晚上连马厩与厕所都要点上无数巨烛,第二天早上起来,仅是流下来的烛泪就能高到将人绊倒的地步。

天一黑,开始了,无数美丽的舞妓,优美的歌舞,还有美酒佳肴,以及灯火通明的府堂,以至让来客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一旦走出去,不得不扶着墙走,否则天旋地转之下,都能跌倒……

这种生活风气,让豪爽男张齐贤都整傻了眼。

因此赵恒数次想起用寇准,都遭到了几个宰相一致的反对。

不要说张齐贤,连对寇准一直抱有好感的宋九听到这些情况后,也有些瞠目结舌。寇大先生,你花你的薪酬没人管,可这样下去,得看看邓州百姓的情况吧,邓州还有无数贫困百姓呢。况且就是你的薪酬能保证你这样的用度吗?这样想下去……那太不好了。

第五百零八章 散财之功

所以赵恒没有想到寇准,而是想到了吕蒙正。

宋九说了一句颇有含味的话:“作为人君,必须要有包罗天下的胸襟,才能治好天下。”

昔日吕蒙正先是与赵元僖走到一起,后又替王继恩说好话,让赵恒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