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太阳的距离 >

第143章

太阳的距离-第143章

小说: 太阳的距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卡林只觉得坦克好像在飞奔,他打算阻止孙亮这样做。虽然马力够但是行走机构的寿命会降低的。他感觉自己的眼前的一切都开始带上奇怪的色彩,然后各种声音忽远忽近。持续了几分钟,他感觉自己的各种器官又开始工作了。

“排长,咱驻地旁边,斯卡克老爹的女儿考上高中了,我答应人家送一套精装词典,你帮我买吧……”安卡林说着,吐出一口血沫子。

“自己去送!你这兔崽子……你他妈还是个雏儿呢就敢蹬腿儿我跟你没完!”

“告诉我妈,让她别生我的气……”

“自己说去!听见没有,我命令你自己说去!现在闭嘴!”

“听着,计算姬你坚持住,别闭眼!医生!医生!快准备氧气!”

“还有,能,能别烧我吗……我,我怕……烫……”

六月六日,凌晨四点十一分,从手术室里出来的医生向龙强生遗憾的摇了摇头。

第94章 飞跃巅峰(九)

时针指向六月六日凌晨四点三十分的时候,斯利那加战役最艰难的时刻到来了。机降部队的战士们大部分仅仅剩下了最后一个弹夹,35MM榴弹早已告罄。几乎每一个步兵班都打光了班组里的单兵火箭筒。连续作战了一个晚上的战士们已经非常疲劳,不少战士的战术动作开始变形,一些能发现的目标也发现不了,开始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装甲战斗车辆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进攻的兵力不够,很多时候需要靠火力来支撑。不少的27式坦克都打光了榴弹,不得不用破甲弹甚至穿甲弹打眼儿。自行迫榴炮的炮弹也仅仅剩下了个位数。更重要的是,随着控制的街道距离越来越长,进攻的兵力被稀释,就算一个建筑物制高点上留上一两个人担任尖兵,累积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更不要说,很多辅助装甲车辆还要不时的掉头穿梭回去担任支援任务。

印度人似乎也清楚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斯利那加北面的防线已经被中国人彻底撕开。第五山地师副师长被击毙,城外防区指挥部被端掉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斯利那加城外形成钳形火力的两片钳子断了一片,西侧的交叉火力起不来,进攻的装甲二营和后续的机械化,摩托化步兵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把火力全砸在东侧的印军防线上。在几字型大拐弯处和两处高地上进行火力支援的炮兵们可不是机降作战部队,炮弹得省着用。弹药补充相对便利的多的他们,炮弹跟不要钱一样砸在每一个可能是火力点的位置上。

趁着中国人的后续部队还没能替换下城市里的机降部队,第五山地师的指挥官发动了最后的决死反击。

依然牢牢控制住整个主干道的战士们感觉压力突然增大。几乎每个路口的枪声都骤然密级起来。很多印度人背着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手脚并用的企图爬上建筑物,向占据道路两旁制高点的解放军开火。已经没有多少直射火力的战士们不得不暂时的退出制高点,收缩到建筑物里和冲上来的印度人争夺每间屋子的控制权。在这种进入贴身缠斗的节奏中,一直在空中待命的空军歼轰机群也没有了出手的余地,哪怕是50KG级别的小直径炸弹,也没有可能避免伤及自己人。

而斯利那加北方的装甲二营正在巩固突破口,后续的机械化和摩托化步兵营接替市区内的机降部队还需要一段时间。印度人也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第五山地师集中了一批坦克和装甲车辆,在用炸药和炮弹轰平一段街区后,向打开突破口的装甲二营发起了反冲击。更加糟糕的是,由于机动兵力被防守区域拖住,加之直瞄火力的稀释,斯利那加市区内的云战场已经退化为普通的数字化战场,并且进一步向普通战场退化。一旦这种情况拖到天亮的话,真有可能被印度人咸鱼翻身。

天上的运…9地面指挥与控制机很快发现了这个情况,在天上靠前指挥的舒旷立刻做出调整。装甲二营后撤,同正在进行反冲击的印度装甲部队拉开距离,正在上空因地面目标混乱而一筹莫展的空军机群改变目标,向顾了地面却顾不了天上的印度人发动覆盖打击。54旅没有火箭炮,但是空军的地毯式轰炸很好的起到了火箭炮的作用。

后续的摩托化步兵和装甲二营进行位置互换,轻装前进的摩托化步兵们在印度人遭到毁灭性打击的那一刻瞅准间隙高速冲入市区,用自己的给养接应正在市区内鏖战的机降部队。而PLZ07式自行火炮离开现在的炮击阵地,进入斯利那加北方的开阔地,开始客串城市攻坚中的强击火炮。用直瞄的122MM榴弹在市区内开出一条条的攻击通道。

第114陆航格斗团的武装直升机是目前最机动灵活的支援火力。以一个大队的12架MI…28N为主力,第114格斗团开始突入市区中心,直接支援步兵们。MI…28N厚重的机腹装甲成了印度人轻步兵的噩梦。这些飞行坦克们完全不在乎他们的高射火力,就这么顶着瓢泼的弹雨向印度人倾泻火箭和机枪子弹,帮地面的战士们巩固现有的阵地。而机体机动灵活的WZ…10们则在外围的地方,利用“封闭环形攻击战术”逐步的清扫打算增援的印度步兵们。

田秀洲和蔡垠青已经是第二次冲进斯利那加市区中心了。上一个攻击波次,他们几乎打光了所有的火箭,导弹。甚至打空了两个机枪吊舱的600发子弹和近两百发机炮炮弹。降落在前进基地的时候,他们的飞机仅剩下不到50发炮弹。

再次更换机枪吊舱和30MM链炮的炮管之后,两个家伙携带满满当当的弹药又出现斯利那加主干道的上方。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习惯了5。56MM子弹敲在机腹装甲上的声音。甚至连BMP步兵战车上的14。5MM车载高机的子弹都不在乎。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不知道澡盆式装甲已经顶住了多少发子弹,因为虱子多了不痒了。

云战场终端上已经全是标注地方目标的亮点,这种情况下,高效的战场管理已经让位给基层指挥人员的经验判断。田秀洲跟蔡垠青一合计,两个人直接冲着斯利那加中心公路的那个最大的十字路口呼啸而去。

那个街区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把角的建筑物已经全被轰平了,一辆后脑勺都被掀开的27式轻型主战坦克竟然还在那里支援防守的步兵们。从田秀洲的光点瞄准具里可以清楚的看到那辆坦克炮塔后部的电池仓和提/推弹机构已经全完蛋了,被撤烂的装甲下隐隐约约的能看见120滑膛炮的炮尾。这辆车已经成为了一辆带着防盾的自行火炮,一名头上缠着纱布的战士正抱起一发炮弹手动填进炮膛。随着坦克炮强劲的后座,一发炮弹出膛,却仅仅在远处引发了一阵稀里哗啦的响声。

这辆坦克已经没有榴弹了,连破甲弹都打光了。已经冲到街区对面的印度士兵们正在给一具卡尔·古斯塔夫84MM无后坐力炮装填破甲弹,瞄准这辆藏在一堆废墟后面,仅仅露出一个炮塔的铁乌龟。

印度人装备的最多的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用火箭弹是FFV65式超口径破甲弹,这种老旧的东西只有400MM的破甲深度,而使用132直径的FFV597火箭增程破甲弹时,静破甲深度在900毫米左右。这个数据看起来很唬人,但是实际应用很不怎么样。破甲弹对炸高和角度要求比较高,FFV597飞行速度慢,132的直径只换来900的静破甲深度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起来实在差强人意。

27式轻型主战坦克在主装甲理论上拥有1100MM的破甲弹防御厚度,很可能更高。因为平常的测试都是静破甲,真正战斗的时候,破甲弹取得理想的炸高和着角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它的主装甲上还披挂了一层带有陶瓷夹层的附加装甲。之所以不用同样也有的爆炸式反应装甲,一个是为了防止误伤步兵,另一个就是这种附加装甲不会被串联战斗部的长杆引爆而失效。

田秀洲把头盔瞄准具的十字光标压在那个两人火箭筒小组身上时,一枚FFV597破甲弹已经拖着尾焰向那辆坦克飞过去了。他能做的仅仅是用机炮炮弹把那两个人炸成铁麻花拌烤肉。一阵烟尘过后,那辆坦克依然健在,只不过炮塔上本来就破破烂烂的附加装甲更加破了。

MI…28N挥舞着12。7MM的火链打的地面上的印度士兵们抱头鼠窜,一架WZ…10也加入了攻击行列,一发多用途战斗部的AKD…11型导弹拖着白色的尾烟追上了正在后撤的印度人。空炸引信让战斗部引爆,迸发出1400多颗钢珠,像一阵暴雨一样把一片印度人全扫趴下。一部隐藏在建筑物后面的吉普车钻了出来,车顶上的4联装高射机枪正冲着WZ…10猛烈开火。

MI…28N一偏旋翼,插进了机枪和WZ…10之间,12。7MM子弹打的机腹火星四溅,满不在乎的田秀洲还用光瞄观察了一下射手的面孔,才按下了30MM航炮的按钮。

凌晨五点,在付出了被击落一架,迫降一架的代价后,第114陆航格斗团终于压制了印度步兵向主干道反扑的企图。还是生力军的第五十二山地步兵旅在五十四机械化步兵旅撑起的攻击通道内开始逐步接替机降部队的攻击任务。已经鏖战了一整夜的合成一营战士们开始稳步的向机场和城外撤退。他们步伐沉重,满面烟火尘土,有不少人挂了彩,身上的数码迷彩也已经破损了,毛利装具上附件已经不全,很多人仅仅剩下一个弹夹。那些27式轻型主战坦克们也显的狼狈不堪,在面对印度人最后的反扑时,几乎每一辆坦克都被复数的炮弹,35MM榴弹,和手雷击中,很多坦克被RPG和无后坐力炮击中。大部分坦克的侧裙板已经不翼而飞,炮塔上的附加装甲也已经七零八落。一些被坦克炮击中的坦克的炮塔主装甲已经严重变形,乍一看,他们就像一群机械化行军的乞丐。

但是他们胜利了,他们以一个营的兵力打穿了一座坚固设防的城市主干道,并且在友军的支援下顶住了敌人的反扑。整个斯利那加的守军在他们的攻击下首尾不能相顾,进一步遭到彻底的失败。他们创造了国内通过机降部队进攻坚固城市的记录。

在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一队运输机再次光临了斯利那加机场。总前委书记吴铁军的最后一张牌终于亮了出来。在运…20的跳板上,一辆辆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隆隆的驶下飞机,在步兵的护卫下开进了市区。66式152。4MM加农榴弹炮短粗的炮管直突突的指向斯利那加主干道两侧依然在印度人控制下的建筑物群。

在一阵阵让大地震颤的巨响中,斯利那加守军终于迎来了末日。

第95章 最后的SU…50

中国空军曾经在刚接触中距空战不久的时候,出过一次大笑话,而且是在当时来交流的老毛子面前出的。他们在制定中距空战战术的时候,想当然的把导弹的最大射程当成了可使用射程,然后用雷达发现距离减去导弹射程,后当成了跟踪距离,然后得出了一个只要射程远,就可以利用雷达发现对方,先敌开火,然后取得胜利的奇葩战法,后来被戏称为空中排队枪毙。

飞机在天空中巡逻飞行时,并不是什么都看得见。雷达的视野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好,只要在探测距离内就能看得见。军火商们在推销自己的机载雷达的时候,总把最大探测距离挂在嘴边上,却从来不提目标的反射面积和自己雷达的开口角度。因为如果他们提了就会让许多没有什么军事常识的人说“哦,原来飞机在天上是个半瞎子啊。”

其实,如果没有地面导航和空中预警机指挥的话,单靠飞机自己在空域中搜索目标,还真就跟个半瞎子差不多。以前的机械扫描雷达,不管是倒卡塞格伦还是平板缝隙天线,在进行对空扫描时,就跟拿个手电筒在大半夜来回晃差不多。没有地面雷达引导,两个双机编队能在一个空域中兜半天圈子却谁也发现不了谁。

到了主动相扫的时代,虽然这种情况好了不少,但是也不过是把手电筒换成了氙气灯,能够探测前方六十度的一个圆形空域而已。

所以,在进行制空权争夺的时候,完整的空中+地面雷达网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地面雷达的体积大,功率高,而且使用长波来进行搜索,所以具有探测距离远,控制空域大的优点,并不能被预警机代替。更重要的是,这些笨重的地面雷达可以发现机载雷达很难发现的隐身战机的踪迹,虽然仅仅是一个大致的空域,但这已经可以决定很多的事情了。

老实说,SU…50SK的隐身设计着实不怎么样。就算是隐身战机最注重的正面,都有一个双发动机吊舱间隔形成的反射腔,侧面和尾部基本上就没什么隐身修型。所以,面对一些地面雷达时,最好的办法还是躲远一点。

但是这样一来,寇希梅分析出SU…50SK所能采用的飞行航线也就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了。

SU…50SK打算进入斯利那加上空空域进行远程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