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少帅 >

第42章

清末少帅-第42章

小说: 清末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吱吱吱吱……’
  沉重的包铁门在噪音中缓缓打开,军械库为了安全,没有任何灯光之类的东西,只靠着从门口shè进去的光线可以看清里面的东西。革命党里面的年轻人多少都知道一些关于军械的知识,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半军人,朱执信作为同盟会的核心人物,自然也了解一些。
  手掌触摸着冰凉的枪身,慢慢的向里走去,“毛瑟98,柯尔特1903,柯尔特转轮,……克虏伯75生野炮”
  在前面的枪械区朱执信还保持着些许淡定,就算是看到马克沁时,也能克制住心中的惊讶,可是看到克虏伯75生野炮时就不淡定了,这可是广东新军都没有的装备,广东新军自从岑chūn煊在光绪三十二年开始筹备,至今也就是有54门的75生山炮,而且平时根本不让碰。现在一个地方的巡防营就拥有这些威力巨大的野炮,加上其他的山炮和各种枪械,单单是装备已经超过了广东新军的水平,孙复在朱执信心中的地位噌噌的上窜,现在更加坚定了与孙复合作的决心。
  ;


 五十五章 茂名行(二)

      “孙兄弟,我想知道你能为我们提供多少武器?”朱执信激动的浑身发抖,长久以来,革命起义不断,但是接连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武器弹药供应问题,革命党从不缺少流血的勇士。
  “你们要多少我就提供多少?”相比于朱执信孙复稍显淡定些,不过也是有些激动,如果那些人可以到手,自己立马就可以势力大增,摊子也可以铺开了。
  孙复的回答着实让朱执信有些意外,从没有这么爽快的支持者,而且还是一位不尊敬孙先生的支持者,就算是rì本和南洋能筹集的武器也说不出这么有底气的话。朱执信有些怀疑孙复的实力,这么多的武器根本不是钱可以买的到的,那些洋行连机枪都不敢卖给外人,更何况火炮,难道是什么人给予了孙复大力的支持,不会是孙复投靠了列强吧。
  怀疑的眼神一向是最让人敏感,也是最让人反感的,朱执信稍露出怀疑孙复就感觉的到他的不信任。还没等孙复表示什么不满,他的狗腿子阿福就吼了一声,怪异凶煞的声音让朱执信猛地一惊,就看到阿福鬃毛竖起,一颗颗尖锐的牙齿露出嘴外,一副随时进攻的姿态。朱执信不敢怀疑阿福的战斗力,那么大的体型就是再菜,也不是自己的小身板可以抗衡的。
  “孙兄弟,快,快看好你的狗”
  如果拿枪指着自己,朱执信肯定自己可以慷慨以赴,可是被人威胁和被狗威胁是两码事,人还可以商量沟通,可狗不能,朱执信没有胆量与它斗一场,更何况是这么一只庞然大物。
  孙复有些诧异,诧异中还有几分笑意,“没想到慷慨激昂的革命党人竟然会怕一只狗?”
  朱执信下意识的想要反驳,可是看到大狗凶狠的样子,一股热血快速消退,“我不怕狗,但是我怕它。”
  ‘呵呵’一笑,对着阿福轻拍了一下,“阿福,别吓唬客人”
  凶威逼人的阿福,被孙复一拍,老实的像只小猫,再次回复自己懒散的姿势,不再理会朱执信。
  灿灿的笑了笑,想要掩饰自己的尴尬,“孙兄弟,你这狗真厉害。”
  “那当然,这可是我辛苦培育的龙犬,绝对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狗。”说起阿福孙复就兴奋的不能自矜。
  “阿福是第一代的龙犬,二代的龙犬前几天刚刚出生,我正准备向山子营配备正规的军犬,到时候山子营的战斗力肯定大增。”
  孙复兴奋的时候,朱执信就不淡定了,有一只这么恐怖的狗已经够了,再来几只这地方谁还敢来啊。
  “孙兄弟,这个龙犬都是这么大嘛?”
  遗憾的摇了摇头,“没有,只有阿福可以长这么大,二代的龙犬只能长到一米出头,三代龙犬体型就基本稳定了,在九十厘米上下,不过就算是三代龙犬也不是其他狗类可以比拟的,肯定是最优秀的军犬。”
  朱执信轻吁了一口气,九十厘米还不算太离谱,还像是狗,应该没有眼前的这只那么恐怖了。如果他知道以后龙犬成规模的场景,肯定会收回这种想法,数百上千头的大型犬,那简直比狮子老虎还要可怕。
  “孙兄弟,你能为同盟会提供多少武器,我要听实话。”摆脱了阿福的威胁,朱执信再次关心起武器的事情。
  挠了挠脑门,孙复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的多了,他们不信,说的少了,价就低了。
  “山子营现在有两千五百兵士,库房里有五千多支步枪,除了配属山子营的武器,最少还可以提供给你们两千支步枪,三十挺麦德森轻机枪,十挺左右的马克沁机炮,至于火炮,如果你们需要,也可以提供几门,不过我觉得用处不大,还不如多带些炸药呢。”
  孙复并不担心革命党的起义会成功,广州起义筹备时,计划一再变更,直到辛亥年三月底才真正实行,而且组织不力。革命前不久,温生才还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导致广州戒严,增加起义难度,而且黄兴带着一百多人进攻两广总督府的时候,事先计划的多路起义军,只有顺德会党响应,其余各路都没有动静,可见革命党的组织力有多差。
  朱执信点了点头,觉得孙复报的数目还算可靠,和军械库的武器规模比较符合。就算是这些武器,规模也足够装备五六个营头了,就算是国外的编制,也够一个正规的野战团了。
  “那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些可以运到广州?”
  “如果你们把人请来,我就把武器送过去,送到你们指定的地方。”
  孙复对那些人渴望已久了,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干,什么都要处理,好不容易找个书生,能力还不错,可是却不懂洋务,现在正在学习,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排上用场。而且就算是如此,孙复手下的缺额也是很大的,满打满算军队里只有张定国几个可以担当连长的职务,其他人也就班排长的水平,还需要一番磨练。工业全靠孙虎和魁叔给撑着,现在魁叔看起来都像是老了几岁,孙复都不知道该给即将归来的朱晟解释。
  “那好,我来到时候,孙先生已经拍电报去美国,联络致公堂的司徒大佬,冯如在那里建了一座飞机厂,很容易找到,我们会先安排冯如回来,其他人要等一段时间的寻找。”
  孙复对这种解释嗤之以鼻,名单上的很多人都是同盟会会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寻找,纯粹是糊弄人。
  “冯如到了茂名我会把第一批三百支步枪送到你们要求的地方,如何?”
  朱执信脸皮一红,不好意思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我会尽快把你要的人给你找来,不过他们可能有些怨言,希望你包容一二。”
  “我既然要这些人,就不会在意他们的些许怨言,而且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明白的,那时怨言也会消散。”
  虽然不知道孙复说的明白是指什么事,但是见他不愿说,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知道的事,也不好多问。
  “对了,孙兄弟的那张名单是哪来的?”
  深望了朱执信一眼,“我说是我自己写的你信嘛?”
  似乎察觉到了孙复的jǐng惕,朱执信灿灿的笑了笑,“孙兄弟说的自然是可信的。”
  没有理会朱执信的回答,孙复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沉寂了一会,“他们很多人我都是略知一些的,他们可以说是一代人中的jīng英,但是不应该死在起义中。如果说中国有什么希望,靠的不是活着的人,而是那些死了的人,活着的人是现实主义者,而那些情愿死掉的是理想主义者。现在的中国太惨了,受到的威胁不必五胡乱华时小多少,列强势大,霸占了中国的所有市场,他们齐心把中国给肢解了,海边已经没有一座港口是中国的了,弥补在中华大地上的租借,就像一根根的吸管吸食着中华jīng血,在不改变,她就没有希望了。现实主义会屈服于外在的压力,屈服于路途的艰辛,只有理想主义者,只有宁可折断也不弯曲的他们,才能才可能带着苦难中的中过走出一条路。”
  朱执信jīng神一震,觉得孙复好像和革命党并没什么两样,“那孙兄弟为何不加入同盟会,推翻这个腐朽的满人朝廷,重建我中华国度。”
  无奈的笑了笑,“同盟会里有着无数的热血儿女,我自然是很想加入,可是它却不满足一个合格的政党所具备的的条件,组织松懈,缺乏长远目标,对国家的危险处境认识不足,而且领导者没有战略眼光。”
  戏谑的扫了一眼面露怒容的朱执信,“不要生气,我说的都是实话。现在同盟会成立三年多了吧,起义也有七次了吧,牺牲的革命党人和义军勇士不下万人了,花费的资金恐怕你们自己都无法统计了,效果如何?”
  收起脸上的玩意,严肃了许多,“秋瑾是女中豪杰,陈天华堪称一代俊杰,他们都死了,你可以说秋瑾是革命烈士,也可以说陈天华是为民醒目。但是在我眼里,他们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人,他们还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复兴的希望,是你们,是革命党的鲁莽与无能让他们只能死,死的让人心悲,让人叹息。”不知不觉中,声音大了起来,似要发泄心中的愤怒和悲情。
  “起义靠的是紧密的筹备和力量的积蓄,不是一冲动脑子一热就发动的游戏,那是要死人的,而且死的都是jīng英,是眼睛最亮的一群人。”
  朱执信无言以对,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满清官员,它可以大骂汉jiān、满奴,如果是一个无知的革命战士,他可以找到各种理由说服他们。可是他面对的是对同盟会极为了解的孙复,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事情的,但是朱执信知道他说的是实话,是很有道理的真话,根本无法反驳。
  ;


 五十六章 千里行军

      五胡乱华是汉人的悲剧,汉人险些被灭种,可以称得上是汉族危机最重的事情。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一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整个东方文明都险些毁灭,其危险比之五胡乱华更增几分。我们应该庆幸的是一战爆发了,它给了东方文明以喘息的机会,也把列强的力量消耗极多,使他们无力再在远东布置那么多的力量,让我们有了复兴的机会。
  不敢想象,一个国家的所有港口都失去的时候,一个国家被一群狼瓜分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保留。处于这种危险中的有两个典型的民族,印第安人和印度人,一个成了小部族,活的像狗一样;一个成了殖民地,失去了再次成为强国的机会。
  庆幸的是我们撑到了欧洲的衰弱,美国的复兴这个特殊的时期,主导东亚的大英帝国在战争中失去了全球的掌控能力,只能苟延残喘的加强各地的威慑,试图挽回颓废的局势,美国正在试图崛起,摆脱英国的影响,成为世界xìng的强国。其中的摩擦、纠纷和掣肘给了中华民族再次腾飞的机会,也让东方文明残存下来。
  对这一切深知至详,孙复才会如此痛恨革命党的鲁莽,导致了许多优秀人才的损失。
  “我听说同盟会在去年曾因为孙文私下接受rì本人的援助,分裂过一次,是这样嘛?”
  朱执信一惊,没有想到孙复连这种事情都知道,下意识的反驳,“孙先生是为了革命,才接受rì本友人的援助的。”
  孙复一缕冷光闪过,“rì本人也能称作友人,我记得rì本与中国的交流自古以来就不少吧,唐朝的时候有遣唐使,不过没多久就试图通过朝鲜半岛进攻大唐,被唐将刘仁轨给收拾了;明朝的时候祸乱海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被戚继光给收拾了,还有几次我忘记被谁给收拾了;甲午年,北洋海军尽没,可都是rì本干的,两亿两的白银也不是天上刮下来的,台湾和琉球还算中华国土吧,总不能被割了我们就不在乎了。泱泱中华待它若弟子,它却屡屡犯我国威,以为我中华奈何不了万里海波,哼,早晚要收拾他。”
  “rì本还是有支持中国革命的人的。”
  对朱执信的反驳嗤之以鼻,理由太过幼稚了,“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要歪曲我的话。rì本人是吃肉的,而且割土如割肉你应该明白的。”
  “我记得孙先生主张的是排满革命吧?”
  朱执信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受孙复的引导,都是他说什么自己再反驳,这已经进入了不利的处境,不打算再和他争辩了。
  “是的,不过这些事同盟会还会在讨论的,现在没必要争论的。”
  “我觉得还是说说你什么时候去广州上任吧?”
  朱执信不愿意听孙文的不是,孙复在就看出来了,只不过是找个人发泄一下对孙文的不满,正巧朱执信碰上来了,一时激动才会如此。
  “广州,我是要去的,只是家里的事情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