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814章

天朝之梦-第814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欧洲的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字当头,哪里有什么道义?法国人当年不还和相信真神教的土耳其帝国联手去反对哈布斯堡王朝?

“胡安,拿破仑四世刚刚给我来了密电,希望我想方设法把美利坚帝国从大英帝国分离出去,成立一个独立或从属于罗马的美利坚共和国(合众国)。”马蒂尔德继续说了下去,“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必须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着手。”

朱胡安抬起头看着马蒂尔德,等着对方的下文——他千里迢迢跑到墨西哥城,不就是为了和老妈商量搞定美利坚帝国的办法吗?

“我们需要东华同英属美利坚帝国进行一场大会战,目的是夺取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南达科他州和北达科他州。”沉吟了片刻之后,马蒂尔德说出了自己的办法。“在会战胜利之后,我会亲自去堪萨斯城劝说托马斯·杰克逊上将出来收拾美利坚的残局……同时我还会在新法兰西王国的土地上招募一支大军,由托马斯·杰克逊上将和一位来自法国的上将共同指挥,向纽约和多伦多进军,以重建美利坚合众国——在美利坚帝国和英属加拿大东部和东北部的土地上建立一个从属于罗马帝国的新合众国。”

虽然马蒂尔德的语气轻描淡写,但是朱胡安完全知道这是一个要让上百万人失去生命的大决战计划!而且还是牺牲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命,去成就法国人的霸权。

但是胡安知道,这也是打败美利坚帝国,瓦解大英帝国,结束北美战争的最快也是代价最低的办法。

“这件事情恐怕还需要我父亲点头。”朱胡安迟疑了一下说道。

“我会给玛丽亚去电,让她去日本和你父亲说的……如果他还能点头的话,一定会点头的。”马蒂尔德露出了伤心难过的表情,“要是有什么万一……胡安,你掌握住部队吗?”

“可能需要一大笔钱,两亿到三亿银比索,这样才能让明军的军官们听话。”朱胡安思索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结论。在北美作战的华军当中,有100万是来自大明的,另有10万来自日本和朝鲜。如果没有朱济世的命令,要让这些军队帮着打仗就只有花钱收买军官了。

“好的,如果玛丽亚到这个月底还没有回音,我给你三亿银比索。”马蒂尔德点了点头,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三亿银比索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对马蒂尔德和她背后的拿破仑四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数目。未来的女恺撒顿了下,又道:“即使杰森还能点头,我也给你三亿比索吧……法国人既然不想流血,就让他们破点财吧。”

三亿比索当然不是马蒂尔德私人掏腰包,在殖民地收益和战争财的双重作用下,现在的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的国库可是相当充盈的。

……

朱济世这个时候也在路上,不过不坐马车,而是骑在马上,也没有穿龙袍,而是微服出游,由一众男女侍卫保护下策马奔驰在从比睿山返回大津宫城的路上。他今天是去比睿山游览的,那里是日本的佛教圣地,有许多年头很久的寺庙,都是隋唐时代的建筑风格。

而从比睿山下来,到了琵琶湖边,又是好一派日本的田园水乡风光,除了建筑物的外观和居民的服饰和江南不同,这里和应天府周遭的江南水乡几乎别无二致。连人们的口音也是纯正的南京腔,似乎到了汤山温泉宫外一般。

对了,琵琶湖周遭的人口密度也比较低,不能和显得有些拥挤的应天府相比。这个时空日本的工业不怎么发达,而且都集中在大阪和横滨这两座大城市,此外虾夷岛上还有几座大型煤矿,还有一些散在日本各地的金矿、银矿和铜矿。没有发达的工业做支撑,同时日本的农业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大地产制的影响,土地相当集中,大农场遍布,而小农的生存空间不大。在机会更多的大明本土和美洲殖民地的吸引下,过去二十年,日本的人口都在持续流出。现在就是不到2000万的样子。因而日本的乡村显得非常空旷,琵琶湖北岸的村镇不多,倒是坐落着不少富人权贵的豪华别墅——其中大部分都是属于大明豪门的,也有一些属于新日本土豪。

不过有谁要认为日本在朱皇帝的入华政策影响下是一个穷国,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大中华体系其实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圈,特别是距离这个经济圈核心——大明东南沿海地区很近的日本,其经济和大明完全是一体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大明东南沿海偏重工业,而日本则偏重农业和服务业。不仅是度假旅游的胜地,而且还是大中华经济圈中最重要的白糖、水果、干货(海产品)、珍珠产地,人均收入绝对不比大明东南沿海低多少。这也是一个完全一体化而且相当自由的经济体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无论是用武力将日本吞并,还是将日本变成大明的殖民地,最终这些相当勤奋的国民,还是能够过上和大明本土人民差不多的生活。而朱济世采取“中日提携,和平入华”的政策,只是用一个双赢的办法达到目的而已。

说起来,在处理大明同“被征服”国和民族关系的问题上,朱济世的做法相当功利也比较务实。能同化也可以利用的尽可能使之入华。不容易同化,或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尽可能驱逐——土地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应该要节约一些。而在大明扩张的早期和中期,因为“征服”的土地,要么是中华近亲,文化和长相都差不多。要么是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因而是以入华为主,驱逐为辅。可是现在,随着帝国扩张的越来越大,所征服的土地也越来越远,其中有不少已经是人口密集而文化同中国迥异之地了……

同化已经越来越难,驱逐恐怕要成为主流了,可是要把人往哪里驱逐呢?想到这些,朱济世的眉头就忍不住拧了起来。

第1431章 与佛有缘

“皇上,是在为子钟殿下烦恼吗?”

德川明子也骑着马陪着朱皇帝去比睿山游览,一路就在不注打量朱皇帝,看到朱济世拧起了眉头,就以为他是在为儿子担心。

一身便装打扮的朱济世勒了下马,扭过头看了明子一眼。想当年跟着自己的小萝莉现在已经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了,虽然保养的很好,但终究韶华已逝,比不了楠本高子、千叶佐那子和三井熏她们“可口”了。

“嗯。”朱济世点头道,“国卫那孩子也是苦命,好好的大理国王没了,还被英国人抓了去,也不知道在何处吃苦。不过吃些苦头,也能磨练一下他的心智,来日或许还可以派些用处。”

说到这里,朱皇帝就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郁闷。朱国卫虽然被俘,但是朱皇帝对他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一方面回到印度的芭伊女王派了不少人去打听消息;一方面海伦娜公主也通过秘密的渠道直接向维多利亚女王打听朱国卫的情况。

而返回来的消息,让朱济世很有些哭笑不得。朱国卫原来是一根筋,在被俘之前已经准备要殉国了。打算苗头不对就开枪自杀,无论如何不能落在英国人手里——呃,比亚特里斯公主有那么可怕吗?听海伦娜说,她可是个美人儿啊!

当然,这小子最后是没有死成了。倒不是事到临头手软,而是他手枪里的子弹被罗安阁提前取走救了他一命,也让他当了俘虏。可这小子偏偏不识好人心,以为是罗安阁卖了他,和罗安阁绝交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朱皇帝大跌眼镜的,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国卫因为受不了被俘这个打击而发疯了——大概出现了幻觉,自称得到了佛祖的召唤,自行离开了比哈尔战俘营(当然是从大门出去的,没有阻拦他,只有10个印度仆人和1个排的廓尔喀雇佣兵跟随保护,他这个俘虏当的可真轻松)跑到附近的那烂陀寺遗址去悟道了,现在就天天住在那烂陀寺的考古发掘营地里。还和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交上了朋友。

‘真是儿子多了,什么样的都有啊!’朱济世心想,‘还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该让他去当大理国王的,这小子是真的信佛,而且还特别死心眼,一定是遗传他妈郑诗的。’

“皇上,其实子钟殿下是与佛有缘,不如就让他出家,一定可以和亲鸾圣人一样,成为一代高僧的。”

“亲鸾圣人?听着耳熟。”朱济世好像听自己的某个日本选侍提起过这个名字。

“是大谷真子的祖先,本愿寺初代门主,俗家名日野范宴。”德川明子笑道。

“哦,朕听真子说过的。”

朱皇帝这才想起来他曾经听自己的选侍,本愿寺广如的女儿真子说过她祖先和净土真宗——日本佛教第一宗门的事迹——这个佛教教派倒是很不错,吃肉喝酒杀人娶妻生子和当和尚都不耽误!就是对念经的要求不高,只要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而且还能大和尚生小和尚,把寺庙当成家产让子孙继承。现在第二十一代本愿寺门主明如就是那个亲鸾圣人的后代(是亲鸾和尚的女儿觉信尼姑的后代)。

“明子,你是要国卫和本愿寺的和尚一样,肉照吃,酒照喝,女人照睡,和尚照做?”

明子笑道:“有何不可?就是当个和尚国王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和尚国王?像西藏一样……”朱济世说到这里,脸上的忧色忽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哈哈大笑了起来。“这可真是太好了!明子,你的办法不错!朕今晚要好好犒劳你一下!”

说着话,朱济世一打马,就一路飞奔着往远处隐隐可见的大津宫城而去了。德川明子也满脸挂着微笑,策马跟随。对于能为朱济世解忧,她是非常高兴的。只是此时的明子并没有意识到,她给朱济世解决了一个多大的难题!

‘西藏、蒙古……藏传佛教,这不是现成的好办法吗?’马背上的朱皇帝在心中盘算着,‘佛教还是很好麻痹人的,出家修行求来生……西藏、蒙古的人口那么少,不都是佛教的功劳?亏得自己还在为南洋的土著操心,怎么就忘了还有佛教这个大杀器?

可以在南洋找个富庶一些的岛屿。比如爪哇岛就不错,后世这个小岛上不就有一亿多人口?那里的土地相当肥沃,可是个养活人的好地方。完全可以在爪哇成立一个佛国!把南洋那些岛屿和马来半岛的土著(不包括中南半岛上的土著)能迁移都迁移过去。然后平分土地,让人人都有田种,再大兴佛教,广设寺庙。给佛教徒和僧侣种种优惠,对外道彻底打压!将爪哇岛变成一个人人信佛,人人向善的佛国!如此就不用为土著的人口问题太过操心了。国卫那小子或许还能去当个法王,就叫金L法王……’

朱济世一边想着,一边策马进了大津宫城的大门。这是一座完全明式的皇家园林,在朱济世居住的仁寿殿前,左宗棠和翁同龢已经双双出迎了。

“臣等恭迎陛下归来。”

面对鞠躬行礼的两个大臣,从马背上下来的朱皇帝啧啧道:“不必多礼,有什么事情要报吗?”

“有东华王的密电。”翁同龢道。

“哦。”朱济世回头看了跟随而来的众人一眼,“高子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吩咐完了,他就带着左宗棠、翁同龢、楠本高子三人进了仁寿殿内的书房。这里是朱济世处理大政的地方,寻常人是进不来的,只有最心腹的侍女和选侍还有御书房大臣、秘书才可以自由出入。

“东华王的电报上说,法国人想利用咱们的力量打垮美利坚帝国的军队,同时再诱降堪萨斯城内的杰克逊所部去再造合众国。”

“再造合众国?”朱济世一笑,“听着像是回事儿,谁去劝降杰克逊?”

“马蒂尔德一世。”

“她倒是挺会说服人的。”朱济世坐到了书桌后面,楠本高子端上了她亲手泡的清茶,还有几样精致的小点心。

“味道不错,”朱济世拿起一块品尝了一下,然后又将话题转到了北美问题上,“胡安什么意思?想不想干?”

“东华王想打,认为是结束北美战争的唯一办法。”翁同龢道,“只是他担心拿破仑四世会从中得益太多,真的弄成了罗马帝国,大明可就多了个劲敌了。”

“他认为罗马帝国有可能成功?”

“东华王的电报中没有说。”翁同龢沉默了一下,又道:“皇上,臣觉得总是要做最坏打算。”

“唔,季高先生,你怎么看?”

“皇上,老臣觉得,饭要一口口吃。北美一战实在打得辛苦,可以早点结束总是好的。”左宗棠摸着胡子笑道,“至于罗马帝国能不能复兴……这事儿首先不是咱们头疼,而是英国、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头疼。现在法国人虽然高举罗马和维护白人的旗帜,可实际上还在和咱们勾结。英德奥俄又岂能不知?就算是美利坚人,恐怕也心知肚明吧?依着老臣看,这拿破仑四世是自作聪明了。”

“确实如此。”朱济世点点头,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