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53章

天朝之梦-第753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浪费在这上面。

“女儿明白。”朱伊莎点点头,拿起办公桌的笔记本,满脸都是喜悦。她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这本可以指引科学研究方向的笔记本对她的意义是如何强调都不过的。

“这样最好不过。”朱济世笑着频频点头,“这本笔记本朕一直想找个机会交给你……因为也只有你才能善用它。所以朕不会再责怪你利用高子的事情。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不过高子还是朕的人,不管她是不是选侍。所以朕不能把她交给你带走,她必须永远留在朕的身边。”

第1323章 王在法下(上)

就在第二次北美战争的烽火将要燃起而未燃起的时候。朱济世的心思却已经完全沉浸到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中去了……倒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世,而是要安排好他那点身后事真的很不容易。

说到朱皇帝的身后之事,其实是分成两部分的。一是那本笔记本,副本已经给了朱伊莎,算是有了了断。

二是权力上面的安排,由五华诸夏够成的大中华帝国体系在这场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会成形。朱济世相信,这个安排能让华夏文明保持活力——通常情况下,竞争和对手,恰恰是让一个利益集团或是国家保持强大向上动力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光是一个“五华诸夏”显然是不够的,外部压力可以转化为进步图强的动力,但并不是必然会转化。

比如宋朝,自立国到亡国,外部压力就没有减弱,甚至还有越来越强的趋势,不还照样自弱自残吗?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身边的敌人永远要比天边的敌人危险!所以削弱皇族永远是第一要务,然后是功臣勋贵,再接下去是举国精英,最后是天下百姓。于是就形成了弱君弱士弱民,国家嘛……当然也是弱的,由一堆弱者之中,怎么出得了真正的强国?

所以中国千年以来的集权体制的精髓其实不是让君王变得英明强大,而是让君王之下的人都变成弱者!如果“五华诸夏”都走这样的路子,最后不过是一堆随便让白人欺负的弱国而已!

因而,五华诸夏只是朱济世对未来安排的一部分。而一个可以让五华诸夏摆脱自残周期律的制度,才是最关键的东西!

在朱济世即将动身去北美坐镇之前的这段时间,他就不止一次将左宗棠和皇太子朱国雄唤到温泉宫议论此事。

对于朱皇帝的问题,左宗棠侧头想了想,道:“古时候的法家曾经有个说法:王在法下,举国为公,法出无二,行独一法。”旋又苦笑着摇头,“道理说起来容易,想要做到是很难的。其实儒家的礼法何尝不想使君君臣臣各安本分?目的是一样的,可是实行起来却是走上一味求弱的路子了。想来用法家的这一套办法,也培养不出多少圣君贤王的。”

左宗棠在朱济世面前说话向来随便,他是大明复国的头号功臣,但又是摇羽毛扇子的文臣,从来没有染指过兵权。朱济世对他只有放心没有疑心,而且他现在又是挂名的顾问大臣,半隐退的人物。说什么都不会触怒朱济世这个气度宽阔的皇帝老子的。

朱济世心想,的确很难。大权在握的时候,谁愿意被法律约束?等到敌人冲进宫里了,才知道有部《宪法》想拿来当护身符已经晚了。不过,人家是革命者,只要能够实现理想是不会在乎身家性命和子孙后代的。这个道理,那个叫涅恰耶夫的俄国人已经在《革命者教义问答》里面说清楚了。可是自己……终究是走不出这一步,一百多个子女,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孙子孙女,怎么能不为他们着想?一味求弱,把他们当成猪养就是等着别人来宰啊!

“父皇,西人倒是有王在法下的,他们的宪政制度就是讲求约束君主权力。”朱国雄插话道,“如今我大明似乎也在走这样的路子……”

他的眉头已经拧起来了,对于西方的那一套法治思想和约束君权的法律,他的感情是最复杂不过的。因为他自己就是未来的大明君王,一方面他希望大明的法律制度能保障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又不想被法律过多捆住手脚。还真是矛盾得很啊。

听儿子这么说,朱济世点点头道:“某些西人国家的宪政是实现了王在法下,不过他们宪政的基础,其实还是国内各派势力的平衡,他们的君王不是独大的。”

这一点,朱济世初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时他只知道宪政是错的,宪法是统治集团用来糊弄老百姓的。而他将宪法宪政引入中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约束自己,恰恰相反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威。利用议会和立宪把当时还处于萌芽中的资产阶级引入政坛,让他们代表民意抗衡和监督把持话语权的士绅阶级。

不过在当权30年后,朱济世算是真正了解到西方法治的精髓了。西方的法治其实不是王在法下,也不是什么契约精神,而是王权始终不能独大,受到诸如贵族、神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制约。大家斗来斗去也分不出高下,所以才会折腾出宪政怎么个制度,将各种制衡的因素变为法律,使得这些国家内部的斗争可以有些条条框框。

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君主权力制约较多的国家也未必比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国家更强大。典型的就是实行贵族民主的波兰共和国被君主权力较大的沙俄瓜分了好几回——当然,沙俄的君主集权的背后,则是欧洲最血腥的宫廷政治。彼得大帝的子孙已经因为宫廷斗争而断绝,现在统治俄国的是他的女儿安娜·彼得罗芙娜的后代。而且安娜·彼得罗芙娜的儿子彼得三世还有彼得三世的儿子保罗一世都死于宫廷政变,保罗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也不明不白的死去或失踪。这样的情况,在那些“王在法下”的君主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

如果俄罗斯不是发生了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而是像中国一样在君主集权的道路上再发展个几百年,铁定也会演变出一个自残自弱的君主制——就像土耳其帝国的奥斯曼王朝还中国的封建王朝一样。每一代君主都会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安全消灭或是圈养自己的兄弟甚至是儿子……即使那些能从众多兄弟当中靠不择手段杀出一条血路的“明君”,也不可能带来整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图强,因为一个自残而弱的皇室和权贵集团,是根本没有办法统治一群虎狼之民的。必须要愚民、弱民。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封建王朝实在是君主专制的极致了。已经发展到了“求弱苟且”的地步!路,已经完全走到了尽头。

实际上,朱济世复明以来所走的就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新路。

“王在法下的宪政路子,现在看起来是对的。”朱济世很有些无奈。宪政的对错,后世已经有了公论。但是朱济世却是个私心颇重之人,是不肯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而牺牲家族和子孙利益的。

他看了一眼朱国雄,“王在法下即便写进宪法和典范,对朕这个复国之君也是没有多大约束的。真正的王在法下,只能从你开始!”

朱国雄苦笑。他知父亲想说什么。只有王在法下,才会让皇室强大……因为法下之王需要一个强大的家族来保卫。而君王头上的法,又能保护王冠不被他人夺取。所以君王才会对兄弟子侄放心使用。

同样的,皇族在法的约束下也不至于不择手段攫取利益。才能和其他利益集团良性竞争或是勾结,最后形成一个或几个强大而且愿意维护皇权,同时也有能力制约皇权的利益集团。而只有到此时,王在法下才算真正确立。没有这样的利益集团,王在法下不过是奢谈。而有了这样的利益集团,王在法下就是顺应历史潮流。

所以朱济世一旦决定要走王在法下的道路,就会在修改宪法和法律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余生培植一批可以制约皇权同时又能互相制约的利益集团……

第1324章 王在法下(中)

就在朱济世忙于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同时,北美洲的峰火已经完全点燃了!

公元1875年7月7日,圣路易斯事件爆发后的10天,就在圣路易斯市内的三K党和华人暴民还在打混战的时候,惊人的消息又从大洋彼岸传来——东华王国的50万大军以护侨为借口,开进了美利坚联盟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其中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的以华人为主的民兵并没有抵抗,而是集体倒戈投靠了东华。奥克拉荷马州倒是发生了交战,不过亦不激烈,该州的白人数量也不很多,民兵也多是华人。因而东华军队非常容易的将之占领。倒是在得克萨斯州边境上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德州民兵的威名自然不是空穴来风的,想当年墨西哥总统亲自指挥的大军都被他们打得全军覆没!

不过朱胡安并没有打算占领这个白人占多数的州——德州是美利坚联盟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人口也有上百万!全面动员的情况下可以有十五万精壮战士。朱胡安以重兵压迫该州,目的只是迫使德州脱离联盟国独立……和美利坚帝国不同,联盟的州是可以退出的。一旦德州退出,联盟国就少了十五万大军。

另外,胡安还希望法国移民后裔占多数的路易斯安纳州也可以一并退出联盟。为此他还请动了自己的舅舅中美洲王国国王约瑟夫·波拿巴出面斡旋。约瑟夫·波拿巴代表波拿巴家族向路易斯安纳州的法国移民后裔提出保证:只要路易斯安纳州在目前情况下保持中立,就永远不会有一个黄种人的士兵进入该州。

在波拿巴家族的影响下,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纳州都先后宣布中立,不参与东华和联盟国的战争。而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的议会也通过决议,宣布依据联盟国宪法脱离联盟,并且向东华王国提出了加入的要求。

而就在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脱离联邦的当日,美利坚联盟国也宣布退出西罗马同盟,向东华王国宣战。同时还向纽约和伦敦提出共同对东华作战的请求。至此,除法兰西和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墨西哥帝国、巴西帝国、阿根廷王国、黑非洲帝国之外,所有的西罗马同盟缔约国已经全部退出,西罗马同盟名存实亡。

而在美利坚联盟国向东华王国宣战的同日,墨西哥女皇马蒂尔德也在法国宣布,将东华王国逐出墨西哥帝国——这等于给大英帝国向东华王国宣战开了绿灯!两天后的1875年7月21日,大不列颠——美利坚帝国向刚刚独立的东华王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朱胡安的军队在72小时内撤离美利坚联盟国的土地,并且就入侵事件进行赔偿和道歉。

消息传到应天,左相潘祖荫,右相李鸿章和外交部尚书吴春秋三人立即赶往温泉宫面见朱济世。

三人赶到温泉宫御书房时,朱济世正在和皇太子朱国雄,顾问大臣左宗棠,隐退在家的延平王郑洪三人喝茶谈话。

“皇上已经知道此事了,”在御书房外面迎候潘祖荫、李鸿章和吴春秋的是朱济世的贴身侍女楠本高子。“皇上请三位大人稍候片刻。”

高子是朱济世后宫中唯一一个被剥夺妃子地位的女人。不过并没有逐出或出家,而是得了个“贴身侍女”的处分,现在几乎时时刻刻跟随着朱济世身边,就连朱济世就寝的时候,她也必须陪着——或者同睡一张床,或者打地铺。

于是,消息灵通的人们很快就知道,现在朱济世的第一宠妃其实就是这位“贴身侍女”大人。或许“贴身侍女”就是朱济世新设立的妃嫔称号吧?这位皇上就喜欢一些标新立异的事情。

潘祖荫、李鸿章和吴春秋三人自然也不知其中内幕,全都客气地冲楠本高子点点头,还客气地称呼她一声“爵小姐”。原来楠本高子还是贵族出身,她的母亲楠本稻是德川明子的御医,还作为军医参加过对俄战争,现在是日本王国宫廷的首席医官,有一个日本女伯爵的封号。而楠本高子是爵位继承人,所以可以称“爵小姐”。

三人就在御书房的外间静候,自有其他侍女端来茶点,高子则回到书房内间去了。

此时,朱济世和朱国雄、左宗棠、郑洪三人的谈话还在继续。谈话的内容可不是闲聊。而是关于未来“利益集团”的安排。

当权快30年的朱济世当然不会天真到相信只要王在法下就能举国为公了——这不过是法家心中的理想社会罢了,除非是后世的某党执政,否则是绝无可能做到八千余万众一心为公的。就算有一二大公无私者,也难以改变这个人人追逐利益的世间。从这个角度而言,朱济世的事业,其实是严重妨碍中国社会进步的!现在的他或许已经知道错了,但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过去,咱们中华实行的乃是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在上,士大夫居中,民在下。虽然等级森严,高下有别,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