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48章

天朝之梦-第748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比如原来的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伯爵现在担任了陆军大臣。他是尼古拉二世沙皇西进政策的主要支持者。理由也非常简单——这场世界性战争的根本面目是大明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的争霸。在拿破仑三世死后,法兰西世界帝国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衰弱苗头,因为这个帝国的基础没有打牢,根本经不起真正的考验。所以维持世界平衡的三方均势已经不复存在。未来的世界不是中国领导就是英国领导。而俄国必须要在中英之间选择盟友。而选择英国将意味着和中国直接开战!而且中国很有可能拉拢德国、神罗和土耳其共同攻打俄国!这对俄国来说,将意味着毁灭。相反,选择中国就只需要在西线作战,再不济就是重演拿破仑入侵的一幕。有中国支持,俄国不怕暂时的失败了。

而俄国陆军总参谋长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元帅,同样支持站在中国一边参战。之前只是因为20年前的旧怨而无法让俄国选择“必胜的一方”,而亚历山大二世的遇刺,在米柳京看来是改变以往国策的最佳时机——由德国和波兰支持的俄国民意党才是俄国最危险的敌人,所以德国和波兰才是俄国应该反对的主要敌人,排在中国之前!不过米柳京元帅也知道俄国虚弱的军事实力根本不是德国、神罗和波兰的对手,贸然进攻必将酿成灾难。

在彼得堡冬宫的军事会议上,米柳京元帅大声提醒沙皇道:“陛下,就目前的军事技术来看,优势仍然在防守一方,而且我们的军事实力也弱于对手,不可能采取贸然的进攻。最佳的应对方案,乃是在西线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组织强大的机动兵团部署于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战场,暂时放弃摩尔多瓦和希腊,同时坚守君士坦丁周围。”

尼古拉二世不置可否,把目光投向穆拉维约夫。后者立即起身说道:“陛下,米柳京元帅所提出的是唯一可能给帝国带来胜利的战术。虽然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要高于奥地利、德国和波兰军队,我们的人口也要多于这三国……如果不把奥地利人统治的斯拉夫人计算在内的话。但是这三国的工业实力远远超过我们,对我们来说,内线机动,利用俄罗斯的辽阔地形于敌周旋是最佳办法。”

俄罗斯帝国西部是非常辽阔的,不可能形成绵延的战线。组织机动兵团是最佳的办法。而且,由于铁路交通的不发达,军队在俄罗斯土地上的调动非常麻烦。所以俄国军队占领波兰固然不大可能,但也不担心德国人长驱直入打到彼得堡、莫斯科。这也是沙皇敢于对波兰、德国和奥地利开战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取胜呢?”沙皇问。他心想,该不会靠站队取胜吧?

“应该通过打击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取胜。”穆拉维约夫道,“现在的战场是分为巴尔干战场和西线战场的。西线战场乃是一个辽阔的整体,只要拥有强大的机动兵团,就可以维持局面。而在巴尔干,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仅仅是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如果我们能打出各个斯拉夫国家独立建国的旗号,一定能让弗兰茨·约瑟夫的帝国处于内乱边缘。只要我们能在君士坦丁堡周围取得几次决定性的胜利。神圣罗马帝国就有可能崩溃。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设法同德意志帝国议和……共同瓜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

“不可能打败德国?”沙皇被穆拉维约夫的一番分析说得有些泄气,西部战场做缩头乌龟,在南部打奥地利人……这样打顶多就是在巴尔干建立一堆附庸国啊。

米柳京元帅苦苦一笑:“马蒂尔德女士不会同意的。而且……我们的确很难打败德国。根据情报,德国在1874年底的人口已经超过了4200万,波兰则有600万人。这两国的极限动员能力的总合应当超过600万!而且德国强大的军事工业足够武装起600万大军。而我们的工业最多能武装起200万人,加上中国的援助顶多能有300万到400万军队,处于明显的弱势。”

“陛下,中国和法国都不想看到一个过分强大的俄国!”康斯坦丁大公提醒道,“俄国控制巴尔干和一个完全统一的德意志,还有貌似强大的法兰西,还有一个半死不活的英国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是中国人最希望看到的。”

“中国人最希望的事情难道就是我们要去实现的?”沙皇有些不大高兴。

国务会议大臣康斯坦丁大公认真地点点头:“陛下,这就是大的世界格局……中国主宰下的世界!作为一个东方黄种民族的大国,它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西方白色种族的团结。所以它会有意扶植几个势均力敌的白人大国。我们要么成为其中之一,要么就等着被中国人肢解消灭!”

这就是大局观!亚历山大二世是有这种大局观的,所以他选择中立——当时的情况俄国国内仇恨的对象是中国,他害怕公开支持中国会造成国内动荡,而反对中国肯定会遭受失败。所以采取中立等待英国战败再和中国合作……而现在,尼古拉二世的三个主要助手也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提出了将神圣罗马帝国当成主要打击目标的原则。一旦神罗崩盘,德国肯定乘机吞并奥地利和波希米亚完成全民族统一大业。到时候法国人无论如何要保住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而朱济世也肯定不希望德国击败法国和俄罗斯独霸欧洲,铁定直接出兵支援。而威廉一世和俾斯麦都不是傻瓜,必然会见好就收,灭了波兰的民意党和俄国、法国和平共处。

沙皇只是沉默地点头,并没有说话。虽然他也承认俄国的实力不足以问鼎世界霸权。但是要让俄国成为中国统治的世界当中一枚听话的棋子,总是有所不甘的。康斯坦丁大公似乎看出了沙皇的心思,换了个口气安慰道:“陛下,中国人的世界帝国不会维持太久的。和历史上的蒙古帝国一样,中国人同样遇到了帝国过于庞大难以管理的问题……因而中国陛下采取了和成吉思汗一样的办法,把帝国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儿子统治。等到将来,这样的体制是一定会出问题,造成帝国分裂的。或许中国人的世界帝国在半个世纪后就会分裂成一个黄种文明世界了,到时候就是我们白种人恢复光荣和霸权的时候!”

第1315章 炮灰

汽笛一声长鸣,一辆德国进口的蓝钢机车拖着短短几节车厢开进了华沙火车站。跟在这列火车后面的,还有一列长长的平板车,从头到尾足足二三十节平板,上面全都安放着一门门被炮衣包裹起来的克虏伯大炮!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克虏伯公司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消失,而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间,趁着德国统一和崛起的良机,克虏伯公司也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带领下飞速成长着,制造出了优质的钢铁和大炮,包括钢丝紧固工艺和套筒工艺这两项在大炮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技术,都是源自克虏伯公司。虽然克虏伯的钢铁和军火工业规模远远比不上朱济世的兰芳公司,但是就技术来说却是比兰芳行有所领先的。现在兰芳行使用的许多大炮生产工艺就是来源于克虏伯的专利。

而这整整一火车的军火,都是德国人赠送给波兰共和国的礼物,一共有120门75mm克虏伯管退炮和120门105mm克虏伯管退榴弹炮。都是最先进的装备,比起俄军现在装备的架退式火炮先进了许多。另外,德国人提供的炮弹也威力十足,克虏伯的引信技术同样非常领先。他们生产出的爆破弹几乎和兰芳行的炮弹一样好用!

在站台上迎接来客的都是波兰共和国和国际工人协会的大人物,他们的目光都被那一火车的大炮吸引了过去。只有卡尔·马克思沉稳而矜持地站在那里。仔细看他的脸色,就不难发现这位快60岁的导师的平静面容之后的一丝焦灼。革命形势……正在失去控制!国际工人协会一直没有办法形成一个领导核心(和历史上一样),下面的各国工人协会根本不把华沙的国际工人协会当成上级,更不用说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了。

比如美国的社会主义工人党虽然在一开始接受过国际工人协会的帮助,但是很快就走上了种族主义的路子。国际工人协会提供的理论和帮助培养的干部,全都被亨利·布什、威廉·谢尔曼这些人里里外外改造了一番。成了社会主义的皮,资本主义的肉和种族主义的骨头混合在一起的怪胎了。

而中国的社会党同样是怪胎!蒋肇聪和他的同志们十个里面有八个是机会主义者,还有两个纯粹混日子。居然整出一个皇家工会,开启了工会和君主合作的先例!虽然之后中国工会组织层出不穷,也和资产阶级进行过斗争。但是斗争的激烈程度实在不怎么样。而且都是经济斗争,从来就没有组织过政治斗争。现在更是在组织社会党后去参加了中国的联合政府,还一个劲儿的鼓吹战争。看起来和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也差不多了……

至于俄国民意党,那就更让马克思头疼了。他们那里是社会主义,整个就是封建恐怖分子!一天到晚的暗杀、爆炸,都快把国际工人协会搞臭了。更让马克思哭笑不得的是,俄国民意党的主张其实和被他们杀掉的亚历山大二世差不多!反正马克思是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的。都是一样的精英统治,都是不要民主(俄国民粹派是看不起人民的),都是一样用农民公社为国家经济基础。

如果说两者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该不该把地主手里的土地分给农村公社……实际上农村公社也不交几个地租,让俄国农民陷于贫困的主要原因,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两个。一是农村公社的制度太落后;二是俄国农民太懒!要是换成德国犹太人保管早就致富了。

火车慢慢地靠近了站台,一声长长的嘶鸣,蒸气在站台上翻滚。在这蒸气还未散尽的时候,就看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穿着德式小牛皮靴,军服笔挺的波兰总统巴德列夫斯基一起,带着群穿着德军军服的军官走了下来。两个人是去法国、德国求援的,看来是满载而归了。不仅带来了武器还带来了德国军事顾问。两群人就在站台上互相问候敬礼。然后就是热烈地握手。马克思拉着自己的老朋友的手,叹道:“总算把你们等来了!边境上面局势非常紧张,俄国人已经总动员了,随时可能打过来。”

这时,巴德列夫斯基已经巴枯宁谈笑着往站台外面走去,两个人一边谈话还一边放声大笑,显得非常愉快。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并肩朝外走去。华沙火车站已经是戒备森严,满站都是荷枪实弹的军人,整个波兰已经处于临战状态。

听到马克思的话,恩格斯微笑道:“摩尔,放心吧,我们已经和德国、奥地利达成了共同作战的协议。很快就要向白俄罗斯和立陶宛还有乌克兰发动进攻了。”

马克思一惊,脱口就问:“不怕陷入拿破仑·波拿巴的厄运?”恩格斯笑着摇摇头:“不,不会的,我们不会犯俄国人的错误。我们会步步为营的推进,我们只要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不会深入俄国境内太远的。”

马克思皱眉问道:“那么……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归谁所有呢?”

“归波兰共和国所有,德国人需要一个强大的波兰以抵挡俄国和中国的西侵……”恩格斯冲马克思笑了笑,“威廉一世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

与此同时,在东方石达开、刘丽川和焦亮三个人最近有些烦恼,应该说是非常的烦恼。他们现在是大明陆军三长官了!在韩四、罗军旗、刘炯、罗大纲、张嘉祥等老一辈的陆军元帅都光荣退休,转行从政(其中韩四当了上议院议长,罗大纲和张嘉祥当上了贵族议员,刘炯当了济世青年党级的南交州省省长,罗军旗当了朝鲜监国)之后,大明陆军的陆军部尚书、陆军总参谋长和陆军教育总长就归了他们三位。他们都是当年鸭脷洲军校出来的人物,年纪最轻的石达开今年也有四十五岁了,另外两位都是五十多岁的人物,如果从入读鸭脷洲军校算起,都已经从军三十载了。而且都战功赫赫,石达开早在十年前就封了元帅,刘丽川和焦亮也都是大将军衔,论起资历也足够担当现在的职位了。

而现在让这三位老资格的陆军将帅感到烦恼的,是指挥北美战场全局的人选。倒不是大明军中没有将才。能够胜任这个位子的大将、上将绝对够的上两位数。可问题是,北美战场上很可能会有三位“国王级军事家”。东华国王朱胡安是一个,日本国王朱幸义是一个,还有一朝鲜国王朱国宏也突发奇想要去北美帮兄弟打仗。这可真是让石达开他们为难了……大明军中谁有资格能指挥三位国王?呃,如果朱胡安再年长一些,再多一些军事经验,那倒不妨让他指挥全局。可问题是他现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