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686章

天朝之梦-第686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式会议上高调提出了“土耳其是亚洲国家,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两个让巴麦尊子爵听来极为刺耳的概念。而更让和会气氛变得紧张的,还有西清王国的“10万大军”进驻伊朗王国所属的土库曼地区的消息,在进驻土库曼的同时,西清还打出了神战的旗号,宣称要借道伊朗去拯救危难中的土耳其帝国!

“……在讨论土耳其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土耳其帝国的亚洲领土和它的欧洲部分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巴格达、巴士拉还是大马士革,都是亚洲的土地,是属于亚洲人民的家园!那里的人民和土耳其苏丹拥有同样的信仰,遵奉苏丹为他们的领袖,承认土耳其帝国是他们的祖国。如果欧洲人的军队出现在巴格达,出现在大马士革,出现在属于土耳其的亚洲领土之上。那么,这场战争就不再是奥地利和俄罗斯对土耳其帝国的战争,而是俄奥两国对亚洲的侵略!

作为亚洲的头号强国的皇帝和土耳其苏丹的姻亲,我们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并不缺乏领导亚洲人民保卫他们的大陆抵抗侵略的决心。而目前10万西清军队进入土库曼,就是这种决心的体现!而且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行动!如果土耳其的亚洲领土遭到侵犯,将会有更多的大明军队从中亚南下!”

吴春秋正在用汉语滔滔不绝的表达着大明帝国的意愿,现场自有翻译将他的话翻译成英语、法语或德语。

巴麦尊子爵就坐在那里,脸上没有多少表情地甚至还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微笑打量着面前这位大明外交官。在他看来,“亚洲人的亚洲”不过是句空话,大明帝国有什么力量实现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能把马六甲以东的南洋变成自己的后花园已经不错了。有新加坡要塞和东方舰队的阻挡,中国人根本进不了印度洋。至于走陆路,翻越野人山或是西藏高原出兵,呵呵,漫长的补给线和复杂险要的地形,足够能抵得上百万大军。而且大英帝国在印度还有超过30万英印军队,他们可不是吃素的!

当然,中国人还有一条进入印度的道路,就是从印度的西北,走波斯或阿富汗。这是古时候征服者进入印度的最佳通道。不过今时毕竟不同往日,现在不是靠几万能熟练使用大刀和弓箭的骑兵就能征服一个帝国的时代了。现在战争对后勤的要求太高了。在北美战争中,在一场大会战中,炮弹、子弹、手榴弹、炸药、火药和铁丝网的消耗,已经不是几百吨几千吨,而是以万吨计算的了。更不用说一场会战之后,还需要补充数量惊人的步枪、火炮、车辆还有各种装具,还有不计其数的伤员需要救治。这样的战争已经不是比拼将士的勇武,而是在比工业实力了!

看看英国工业在过去两三年中因为北美的需求而繁荣到何种程度就知道了。支持北美战争这样规模的战争,需要的工业实力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了……所以后勤不畅的中国人,根本不可能在印度或是西亚有所作为的。进入土库曼的10万大军,不过就是虚张声势罢了。而中国人喊出的“亚洲人的亚洲”,倒是很有利于“黄祸论”在欧洲的传播。连亚洲人都知道要团结起来了,欧洲人难道不应该团结一致来反对黄种民族对他们生存空间的争夺吗?

巴麦尊子爵将目光投向了法兰西和罗马皇帝拿破仑三世,这位法国皇帝同样面色平静。看到巴麦尊投来的目光,他甚至还微微笑了一下,然后开口打断了吴春秋的演说,“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已经了解大明帝国的意图了,而且我们也尊重土耳其帝国的亚洲领土。他们突厥人,本来就是个亚洲民族嘛!我想一个亚洲的土耳其,会比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在内的土耳其更符合包括土耳其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利益。”他瞧了一眼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公爵,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奥地利帝国是不会有意见的,弗兰茨·约瑟夫本来就没有想过土耳其的亚洲地盘,在拿下保加利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还有门第内哥罗之后,奥地利帝国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塞尔维亚!

戈尔恰科夫公爵冷冷道:“小亚细亚是东罗马帝国的核心地盘,俄罗斯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有权得到那里!”

俄国外交大臣说得是法语,吴春秋能够听懂,他立即就跳起来嚷道:“如果俄罗斯可以完全继承东罗马的土地,那么大明皇帝现在兼任蒙古大汗,哈萨克草原是蒙古帝国的故地,大明帝国有权占有整个哈萨克草原!”

拿破仑三世看了俾斯麦一眼,这位普鲁士的铁血宰相马上阴阳怪气地说:“巴尔干半岛和埃及也是东罗马帝国的核心地盘啊!难道俄罗斯帝国也对那里拥有权利?”

戈尔恰科夫哼了一声:“俄罗斯帝国只要小亚细亚,因为小亚西亚半岛是确保俄罗斯进出地中海的屏障。”

拿破仑三世的心中滑过了笨蛋这个词,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俄罗斯帝国居然还敢想地中海!让他们的黑海舰队进入地中海又怎么样?能打得过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的地中海舰队吗?如果法兰西和罗马的地中海舰队那么好欺负,英国人就不会放俄国人出黑海了!

“用得着整个小亚细亚半岛吗?这块土地放在欧洲都是一个大国了。”俾斯麦继续替拿破仑三世说话,“不如就以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东海岸沿岸的20英里土地为限吧。那一带地形险要,非常有利于防卫,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确保海峡的安全。”

“大明帝国必须退出土库曼,那里是伊朗的土地,伊朗的安全必须由俄罗斯和英国共同保证。”戈尔恰科夫公爵立即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

吴春秋冷笑一声,用法语回答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可以用一句空话让十万大军退出什么地方的!如果俄罗斯人想得到土库曼,那就应该派出军队!至于保卫伊朗……你们俄罗斯都够不着伊朗,凭什么去保卫?我看还是由大明帝国和大英帝国共同保卫伊朗的独立和自由吧。我建议签署一个条约,保证大明和大英的军队都不进入伊朗本土。”

他说的“伊朗本土”显然是不包括土库曼的。

“大明军队也不能进入土耳其帝国,里海必须非军事化,大明帝国不得在里海沿部署海陆军和修建要塞。”巴麦尊子爵也知道不可能把中国军队赶出土库曼了,俄罗斯没有这样的力量,英国更加不可能向土库曼派出军队。

“没有问题。”吴春秋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英俄纠缠——里海舰队什么的,二十年年内都不可能提上议事日程。

“那么,我们来确认一下亚洲的土耳其帝国应该包括哪些土地好吗?”巴麦尊子爵看了一眼戈尔恰科夫,见对方没有再说话,就直接进入了下一个议题——很显然,英国已经同意保留一个“亚洲的土耳其”了。实际上英国人自己也没想好怎么处理土耳其帝国的亚洲地盘。对英国来说,阿拉伯半岛的作用也仅仅是屏蔽印度,所以他们只想控制马斯喀特苏丹国、也门,占领哈马伊角,扼守住进出波斯湾的通道,同时在波斯湾内拥有一个贸易据点罢了。

第1206章 市场、资源和大格局

这场爆发在1863年底,结束于1864年4月的战争,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土耳其人正从他们的欧洲土地上撤退,退往他们在1453年征服的伊斯坦布尔进行最后的抵抗。不过这场战争的结局,却已经决定了,不是在战场上决定的,而是在伦敦和会的会议桌上面决定的!这就是目前世界的大格局,大英帝国、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和大明帝国三大列强所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达成,现在他们都觉得需要一个亚洲的土耳其帝国,所以这个帝国一定会存在!

朱济世这个时候,却是以一种非常长远的目光在看待眼下的世界局势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他看来,实际上就是北美战争结束后,整个世界格局从一超多强,向三超并立的过渡。在北美战争之前,由于美国这个美洲第一强国的存在,阻止了欧洲列强对美洲的入侵,虽然美国没有能阻止马蒂尔德一世成为墨西哥女皇……这显然是美国的重大失策!而在北美战争以后,墨西哥帝国取代美国成为美洲第一强国,而马蒂尔德一世和拿破仑三世以及朱济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中法两国将会在北美战争后加速崛起,成为可以和大英帝国并列的超级强国。

虽然大英帝国已经成功的将元气大伤但是底蕴犹在的美利坚合众国纳入了自己的阵营,但是在英国彻底整合好美利坚合众国之前,这个世界霸主只能和中法两强分享世界霸权,以赢得整合美利坚合众国的时间。而中法两个列强,同样需要时间消化自己在北美战争后的收获。这就是眼下一系列变局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南美战争、俄奥土战争,已经将要发生的黑非洲战争,其实都是英法中分享世界霸权后所造成的利益格局变化而带来的。不过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不会持续太久。道理很简单,就是市场和资源,而不是英国人鼓吹出来的黄白之争。

这样的未来,只要看一看世界三大列强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就知道了。虽然三大势力都有各自的工业中心、市场和原料采集地。但是相对来说,中法两大列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而且两国所控制的工业规模比起英国要小得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必为原材料不足或市场饱和操心。

而英国——美利坚合众国——奥地利——俄罗斯这个四国同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四个国家,以及亲英的荷兰和比利时,不是工厂林立的工业国,就是正站在工业化门槛上的国家。而他们所掌控的殖民地虽然也不少,但是真正的大市场只有印度、俄罗斯和奥地利,一旦俄国和奥地利的工业化进程初步结束,这两国必然会采取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并且寻求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而且英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工业在未来的二十年中肯定还会继续成长,丰富的煤铁资源,领先的技术和充足的资本决定了这两国的工业必然要去寻找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而市场和资源,就在大明和法国的控制当中!

这样的格局,和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格局,几乎相差无几。区别只是大英帝国的全球市场和资源掌控者的角色被中法所取代。特别是法国控制的拉美、美利坚联盟国和黑非洲市场,还有大明帝国所实际控制的加利福尼王国的市场和资源,肯定会让英大英帝国以及它的盟友美利坚合众国垂涎三尺。更何况,美利坚合众国的分裂和俄罗斯帝国东方领土的丧失,还让美俄两国憋了满肚子的怨气。它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而丧失了全部欧洲和非洲领土的土耳其帝国,如果真的能够奋发图强,没准也有资格成为另一根点燃大战烽火的导火索。历史上的土耳其帝国不就站在同盟国一方参战,让大英帝国很是吃了一些苦头啊!

朱济世拿起一份内阁府转来的伊斯坦布尔发回来的报告,仔细的看了一会儿,摇头淡淡的笑了笑,提笔批了几个字:“闻明土友谊得以加强,朕心甚慰。土方如需购置弹械尽可赊账,如能使俄军顿兵伊斯坦布尔坚城之下,即为最大成功矣。此战了结,当促使土耳其苏丹访明,目的再于使其知道大明工业化之成就,以及大明愿意帮助土耳其工业化之善意。此事先谕尔等知道,先期工作即可以展开。”

正在专心批阅公文的时候,就听到门口有人通报:“左丞相,外交部尚书求见!”朱济世抬头,冲着门的方向笑道:“左相,郭卿,赶紧进来吧。”门轻轻的被推开了,左宗棠和郭嵩焘在翁同龢引领下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朱济世冲他们三人点点头,“坐,都坐吧。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传来?是伦敦和会上又达成什么协议了么?”

听到朱济世的问题,左宗棠笑着点点头道:“还是皇上料事如神,刚刚收到消息,英国和俄罗斯帝国已经同意保留一个亚洲的土耳其帝国了。不过大英帝国要求这个亚洲的土耳其继续承担原有的国际义务。包括之前签署的相关条约和对欧洲国家的负债都必须要由亚洲的土耳其承担。”

朱济世点了点头,“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英国人想用沉重的债务和协定关税扼杀土耳其的工业……在退出了欧洲和非洲之后,土耳其帝国身上的包袱已经大大减轻了,而且由于这场大失败,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的迫切性也显露无疑。英国人是担心土耳其帝国利用小亚细亚的丰富资源实现工业化啊。”

小亚西亚半岛的工业资源其实是非常丰富的煤矿、铁矿的储量都很丰富。在朱济世所处的后世,他知道土耳其就是个发展的还算不错的工业化国家。

“皇上,咱们是不是要再挺土耳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