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502章

天朝之梦-第502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广义堂堂主,王云娇则接过了和顺堂堂主的位子。郑洪自不必说了,在参加反清复明革命前就是南洋赫赫有名的江湖大佬,现在是大明山副山主,整个洪门组织,还是他老祖宗郑成功整出来的呢。

现在洪门组织眼看就要误入歧途了,好好的黑社会不干,偏偏向工会组织的方向滑过去。而且也不干工会的正事儿,居然组织工人阶级搞罢工斗资本家,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破坏大明社会的和谐稳定啊!这个苗头,无论如何都要刹住了!

第882章 司法的衰弱

从司法部设在上海府上海县龙华镇的监狱向外望去,天色已经渐渐的亮了起来。上海漕帮老头子荣三爷的公子荣静斋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透过这个干净整洁的西式监狱的铁栅栏,他看见自己入狱以来,一直对他照顾有加的一个狱警已经走了过来。

“荣少爷,你醒啦。”狱警满脸堆笑地道。毫无疑问,荣三爷在他身上使了银元了。

“醒了。”荣静斋惨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哪里睡得着啊!今天又要过堂了。半个月前第一次过堂的时候,自己的状师就提出监外候审,老头子还拿出30万元保证金,结果还是被裁判庭驳回。那个裁判官冰冷的眼神,他这辈子都望不了,似乎比传说中的西伯利亚寒流还要冷上几分。

监狱的大铁门“咣当”一声被打开了,荣静斋心想,该不是警察来带自己去裁判庭吧?

“荣少爷,是胡大律师,他来看你了,你们尽管聊,没有人会来打扰的。”狱警说完话后,就冲着走过来的胡振国客气地点点头。“胡律师,您来的可真早啊。”

“你也早。”胡振国只是微微笑了笑,然后走到荣少爷所在监房外面,把一个装着生煎包的纸袋子隔着铁栅栏递了过去,“荣少爷……先吃点早饭吧。养足精神,今天要好好地面对这一庭啊……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按照我教你的话说,这个案子肯定可以翻过来的,顶多是一个私藏鸦片的罪名,罚点银子就可以了事的。”

本来嘛,走私鸦片就是无稽之谈。荣静斋自己吸鸦片不假,但的确是不贩毒的。就他一个五毒俱全的花花公子,荣老三怎么可能让去负责鸦片生意?这江湖有多险恶荣老三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个宝贝儿子根本玩不转的。

荣少爷的确是饿坏了,直接用手抓起一个生煎包子就往嘴里塞。虽然在荣老三的活动下,他在大牢里面的伙食并不差。但是他哪儿有心思吃东西啊,今天要是判了有罪,到苏州府(南直隶首府)再过一回堂翻不过来,就要去西伯利亚流放了!那可是10年苦役啊,自己肯定会死在西伯利亚的……现在看到胡振国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才定了一些,感觉到腹中饥饿了。

“你的案子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他们也没有多少证据……烟枪、烟灯还有一点鸦片烟说明不了什么。”

胡振国趁着这个机会接着给荣少爷打气,“而且你老爹的徒子徒孙也没有人出来指证你,控方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你自己的供词……你可以当庭翻供。而且单凭你的供词也没有办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上家下家都是杜撰出来的,货也就那么一点。这样的案子如果没有我来当律师,也许能定罪,不过有我在你就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真的么?胡先生有路子?”荣少爷的脸上露出了喜色。在他看来,这个胡大律师如此胸有成竹,一定是上面有人。

“要什么路子?”胡振国嗤的一笑,“只要有司法公正就可以了。”

荣静斋的脸色又一次阴郁起来了,司法公正?听着都不像是中国话!这次的案子摆明是自己老爹得罪人了,而且是大人物,哪儿还有公正?这种事情,只能花钱摆平啊!如果钱都不好使了,自己这条性命,看来真要扔在西伯利亚了。

这个时候在远东大饭店,朱皇帝也正在吃早饭呢,吃的是叉烧包,还有一碗大米粥和几样小菜。虽然简单,但也是远东大饭店的名厨精心打理的,在桌子上冒着诱人的香气。但是朱济世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这个上面。他桌上放着厚厚的资料和报纸,右手拿着筷子夹住一个叉烧包,左手却拿着那些资料看得入神,连苏玉娘和王云娇走进小餐厅都不知道。两个女人在他面前停了一下,看朱济世眉头紧皱的样子,互相看了一眼,苏玉娘关心地说道:“皇上,时间不早了,您的早饭还没动啊,不如让人端下去热一热?”

王云娇也道:“皇上,南直和浙江洪门的堂主、香主今天就要到南京了,您是不是要马上见他们?”

朱皇帝将这两个女人召到上海,自然是为了通过她们和洪门兄弟沟通。寻找一个规范黑社会活动的办法。黑社会,就应该老老实实去干坏事,少掺和破坏社会和谐的劳工运动!不过今天一大早起来,朱皇帝却从报纸上发现了一场司法战线的较量——大明的司法体系同破坏社会和谐的漕帮黑社会老大之间的较量!

但是这场较量的结果却让皇帝陛下有点担心……《大公报》的记者采访了为漕帮黑社会分子荣静斋辩护的律师胡振国,这个名字朱济世早就从锦衣卫送上来的密报上见过了。这是一个脑筋糊涂的共和分子,原本以为他从济世大学毕业以后当了收入不菲就会安分守己了,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和漕帮黑工会的头头搭上关系了!这可是个很危险的萌芽——大明帝国司法很有可能会在将来败坏成为律师和金钱的游戏!

从《大公报》、《清流报》、《士林报》、《工商时报》这几份大明最主流的报纸上的评论文章看,司法败坏的苗头已经很明显了。首先是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这些报纸都一致认为,司法应该是独立和公正的,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而不是为大明帝国和大明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朱济世放下手上的东西,招呼苏玉娘和王云娇坐下来,叹道:“现在咱们大明从表面上看是很不错的,经济发展很快,对外战争也多获胜利,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但是各种各样的隐患也不少,其中最大的隐患,第一就是帮会势力的恶性膨胀;第二则是大明的司法……司法有败坏的苗头啊!这两个隐患合在一起,一定会成为将来大明帝国衰弱的根源!就如同儒家士大夫们在过去几百年中所起的作用一样!”

他的感慨无比深沉,脸色看起来也相当痛苦。他的担心,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完全是杞人忧天。大明最大的帮会洪门是奉大明皇帝为主的,是维护皇权的民间力量。大明的小学生在高呼“为了大明,为了皇帝,前进,前进!”。如果要在历史上寻找一个和大明帝国类似的国家,大概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或是日本帝国了,不同的是大明的人口资源比这两个国家要多出几倍乃至几十倍。而且大明帝国称霸世界的两个潜在对手,一个正在被严重削弱,一个也将在未来几年被一分为二——如果朱皇帝的机会能够得逞。在这个时空多半不会有美利坚帝国了,将来取代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无疑就是大明帝国!

但是在这个辉煌时代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朱皇帝却已经看到了这个伟大帝国没落的苗头。因为同样的苗头,他在英国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那些宪章运动的领袖,还有爱尔兰分裂主义分子,将大英帝国搞得乌烟瘴气。参加罢工和请愿的工人多达两三百万!伦敦和曼彻斯特的街头上到处都是游行的群众,甚至还有人冲着市政府和警察局丢炸弹,还有人冲着小胖子维多利亚开枪……可是大英帝国的司法体系,却没有狠狠制裁这种帝国敌人的能力。那些发起宪章运动的领袖,如洛维特、奥康纳、哈尼和琼斯,他们是帝国的敌人,个个都该被吊死!但是却都安然无恙,这就是大英帝国走向没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883章 帝国的隐患

苏玉娘和王云娇默默地站在朱皇帝身边,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在她们看来,新大明就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盛世,她们的皇帝则是真正的千古第一帝。现在千古第一帝看出了盛世中潜藏的危机,那一定是有道理的。终于,苏玉娘开口了:“皇上,您觉得这个胡振国是隐患?不如吩咐锦衣卫把他给……”

锦衣卫当然是由皇帝直接控制,不受司法体系和行政体系约束的特务组织。让他们去杀掉一个胡振国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这不是大明司法体系的胜利,而是皇权对胡振国个人的胜利……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杀掉一个胡振国,还有千千万万个胡振国。而且使用锦衣卫铲除某人的权力根本不能下放,必须牢牢抓在皇帝手中!否则锦衣卫一旦被野心家所控制,皇帝老子的宝座就要坐不稳了。

这也就是说,能利用锦衣卫秘密铲除的“胡振国”是有限的,皇帝不可能不管其他事情,只管搞暗杀吧?而且暗杀的命令也不能胡乱下达,否则锦衣卫都指挥使的权力同样会慢慢膨胀起来,等到朱国雄那个肥仔接班的时候,就不知道是皇帝指挥锦衣卫还是锦衣卫指挥皇帝了。显然用锦衣卫去替代司法体系去打击阶级敌人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要把自己子孙后代的性命搭进去……

那么把司法体系置于行政体系之下呢?其实司法独立的概念是随着“济世系”新官僚逐步进入司法部门后才开始实行的。目前也只有几个经济特别发达的府才建立起真正独立于行政体系的裁判所,在大明的大部分地区,裁判官仍然是行政首长的下属,有些地方甚至由行政官兼任裁判官。在那些地区,司法是服务于行政的,裁判官会根据行政首长的命令进行判决。但是在这种体制下,行政官员的权力过大,而这些行政官员绝大部分又是脑筋过时而且操守也很成问题的儒家士大夫。如果让这些人不断做大,要不了多少年,大明帝国没准又会走上前明的老路。

现在朱皇帝努力推动司法独立,就是想用济世系的法学人才掌控司法,用他们去制约士大夫官僚。这也是他扶植济世系新官僚的第一步……但是这些喝过洋墨水,有那么一点西方新思维的济世大学毕业生真的能负起保卫大明王朝,保卫资产阶级专政的责任吗?

朱皇帝在这一刻,真的是思绪万千。这个时候,上海知府盛康和刚刚赶来的南直隶巡抚林汝舟已经走了进来。根据计划,今天他们二位要陪朱皇帝去参观上海府的农村。现在已经过完春节了,正是准备播种的时候。这两年,上海府的农村变化也极大。

首先当然是土地的快速集中,上海土地集中的速度比起四川安邑那种偏远地区当然快了许多。毕竟上海市区就近在眼前,那里的生活对一部分年轻人和佃户更有吸引力。所以在上海农村,地主退佃也比四川容易许多。另外,由于靠近港口,自上海移民去东北、南洋和美国的成本也比较低廉。移民发家致富的故事也流传更多更广,处于赤贫的年轻人大多愿意出去闯荡一下。

其次是上海农村所种植的农作物也在发生变化。原本的“鱼米之乡”已经消失了一半,取而代之的大片大片的棉花田,种植的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大陆良种棉——这些棉花可以就近供应上海的纺织厂,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大米。而上海的粮食,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东北海运过来的。

“今天不去看农村了,去旁听一场司法审判吧。”朱皇帝抬手指了下一份摊开在桌面上的《大公报》。盛康瞄了一眼,忙点点头道:“臣这就去安排。”

朱皇帝抬了下手,制止住盛康,“不必安排什么,就我们几个换身衣裳自己去就行了。朕就是想看看,我大明的裁判庭是怎么审案子的。”

刑事审判是公开的,凡是大明臣民都可以去旁听,当然前提是裁判庭里能坐得下。另外,新闻记者们也可以去听审,还可以将庭审的过程刊登在报纸上,让公众了解。这据说是防止司法腐败的一个办法——这自然是朱皇帝从西方国家抄来的。现在看起来这些西方的办法也不是那么完美,如果大英帝国的法庭是个“三人委员会”,就像大清洗时代的苏联一样,宪章运动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袖们早就被吊死了!

……

这个时候,上海府司法裁判庭一号庭里面早就已经坐了几十个听众了,其中十几个人是记者,剩下的都是荣三爷和他的徒弟们,还几个是上海府的高级警官。这个可以坐三百个人的大厅里面,现在显得空空荡荡。嗡嗡的议论声音已经响了起来,荣三爷的徒弟们都在安慰他,都众口一词说胡大律师有本事,一定可以帮着少爷脱罪——当然,完全脱罪是不可能的,根据胡振国的安排,藏毒和吸毒两个罪名都要认下来。但是贩毒的罪名要坚决否认。这样荣少爷就会在大明司法部留下案底,将来不得担任公职和竞选公局委员和立宪议员。另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