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467章

天朝之梦-第46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朱济世淡淡应了一声,看看儿子朱国雄:“肥仔(朱济世给儿子起的小名),你说说吧。”

朱国雄怔了一下,扭头看看母亲。罗皇后笑道:“雄儿,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吧。”

“是。”朱国雄思索了一会儿,“父皇,儿臣认为应该速发大兵剿灭乱党,万万不可使其做大。”

朱济世轻轻道:“做大又如何?”

朱国雄道:“朝鲜要给三弟的,要是让乱党搞乱了,三弟将来的麻烦不小。”

“皇后,你也说说吧。”

罗香梅也道:“妾身觉得雄儿的看法是对的,不能把麻烦留给国宏。”

“军师呢?”

罗泽南已经知道朱济世不赞成朱国雄和皇后的意见了,这点察言观色的水平他还是有的。不过他还是附和了太子和皇后。“臣也是这个看法,应该乘着乱子没有闹到太大的地步出兵剿灭。”

朱济世微微一笑,摇头道:“但是朕从来不怕乱子的!朕的意思,在朝鲜,要养猫灭鼠!灭国之硕鼠!军师,你看呢?”

罗泽南思索了一下,低声道:“两班豪门虽然是硕鼠,但却是三皇子可以倚重的力量,如果没有他们……”

朱济世神色一直淡淡的,低声道:“杀不光的,朕回头派一个支队去守汉城护侨,总归要保住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的头头脑脑还有那座景福宫。其他的地方,就让李昰应和崔济愚替朕好好清理一下。要清理掉大半的硕鼠,朕才好大刀阔斧改革朝鲜内政,给国宏一个太平安逸的国家。”

第821章 朱氏朝鲜

大量的装着军火的箱子、蒲包从到达南口火车站的货车上面卸了下来,上千名苦力推着二把手的小车搬运着东西,这个不大起眼的京张铁路南口站,现在成了在西伯利亚作战的明军的最重要的后勤物资中转战之一。

陆军部的几个参谋正满头大汗的一样样对照着这些武器装备和军资。哪些要暂时入库,哪些必须立即用人力和车马运往张家口——京张铁路当然还没有修通,特别是南口到八达岭这一段,对19世纪中叶的铁路工程师们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工程,如果不是朱皇帝发明了炸药,贝色麦又搞出了廉价的工字钢,工程大概已经被放弃了。

不过即使这段铁路能够建成,大概也不是1854年内可以完工的,所以大量的物资只能通过人力、畜力运往张家口。而后再用腾张铁路(腾格里城——张家口)运往蒙古。而南口到张家口这么一小段路程,现在也成了陆军部军需官们的噩梦了。

大明天子朱济世现在就站在火车站的一角,和自己的陆军部长钟子良还有大明铁路公司的工程师,香港济世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詹兴洪随意地走走看看,不时还会让人打开一个箱子,拿出里面的德莱塞击针枪拉拉枪栓,听着机件碰撞的清脆声音,点头满意的对钟子良笑道:“这个德莱塞击针枪很不错啊,前线的几个军团都抢着要,朕的兰芳行兵工厂都来不及生产了。还有,现在前线部队都在换装这后装枪,淘汰下来的贝色麦来复枪一定要想办法销售出去,收回一点资金也是好的。”

德莱塞击针枪的售价相当于贝色麦来复枪的三倍,如果大明陆军要整个儿换装,对大明朝廷的财政压力不小,所以要想办法把淘汰下来的贝色麦来复枪高价卖出去。

现在正是大热的天气,微服私访的朱济世和没有官职的詹兴洪都穿着丝绸衬衫和西装短裤。而钟子良却是军装整齐,热得满脸都是汗,手里拿着根丝绸手绢,一边擦汗一边笑道:“皇上,咱们的贝色麦来复枪是不愁销路的,日本、朝鲜、暹罗、缅甸、太平天国都抢着买呢,不过咱们也不能敞开来卖,否则没准哪天这些洋枪就会冲着咱们的人开火了。”

朱济世微微点头:“你说得很对,军火买卖一定要严格审查,这个贝色麦来复枪可不是滑膛枪,威力还是很大的。现在英国、法国的陆军还都装备着这种步枪呢。不过咱们也不能太保守了,这枪也不是咱们一家在生产,咱们不卖别人也是会卖的。”

钟子良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军火贸易什么时候都是暴利,中国不做,英国、法国、美国也要做。这段时间,朝鲜那边出了些乱子,海军就在鲸海(日本海)里面发现了不少挂着美国旗子的商船,鬼鬼祟祟的在朝鲜半岛西海岸附近转悠呢!

想到朝鲜他就叹口气,朱济世对朝鲜的乱子几乎不闻不问,好像忘记自己是朝鲜国王了。现在朝鲜王国的使臣已经到了北京,天天往圆明园跑,可朱皇帝自己却跑到南口这里视察铁路建设和军需运输了。

朱济世这时又在向詹兴洪交代铁路上面的事情了。“朕也知道南口到八达岭的路不好修,就是铁路公司的洋人工程师都觉得扎手。不过他们也承认咱们的长城,大运河,入蜀的栈道同样是工程史上的奇迹!所以八达岭到南口的铁路,他们洋人修不了,咱们中国人一定能修成的。要相信自己!实际上我们铁路公司的中国工程师不比他们洋鬼子工程师差,因为你们在济世大学学到的都是最新的知识,他们掌握的反而是过时的东西。”

詹兴洪和容闳、黄宽、风成他们一样,都是济世大学一期毕业的。学的是土木工程系并专习铁路工程。大学没有毕业就参与了广九铁路的施工,毕业后又进入皇家财团控制的大明铁路总公司担任见习工程师,然后一直从事铁路建设。到现在还是个工程师,没有官职。现在的大明官职并不难得到,但是却不会授予不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平民。连皇家财团总经理恩格斯都没有任何官职在身,这个詹兴洪当然也不例外了。

这时,皇帝身边新上任的秘书官,毕业于济世大学法学院的何神赐快步走了过来。他是香港济世书院院长何福堂牧师的长子,也是济世大学毕业生中,除潘祖荫外第一个步入官场的。

“皇上,今天朝鲜过来的两个使臣又在圆明园里面等着,潘大人拍了电报过来。您到底什么时候见他们?”

朱济世微微笑了笑:“已经晾了他们好些日子了,不过朕现在还要视察铁路工地,没有时间见他们,就让皇后代替朕去见见他们吧。她理论上也是朝鲜的大王大妃啊。”

……

朝鲜的户曹判书赵秉夔和司宪府大司宪金炳学,这时已经在圆明园方壶胜境的正殿内等了好一会儿了。他们这些日子天天过来,虽然没有见到朱济世,但是也领教到了大明上国的辉煌富庶。他们的景福宫、昌德宫和圆明三园比起来,就是两个上不了台面的小花园罢了。不仅小,而且粗制滥造,连圆明三园的百分之一都比不上!怪不得大明天子没有功夫搭理朝鲜国,看来人家根本看不上朝鲜的那点地盘和财富啊!

他们一连几天都没有见着皇帝,不过却走了门子把高丽参和老虎皮还有十个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出身的佳丽送到了大明皇后跟前,才得到了被大明皇后接见的机会。

接见的地点是圆明园中最宏伟辉煌的方壶胜境,修建的好似仙山琼阁一般,原来是一处寺庙,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不过这些佛像早就被杨秀清当成文物卖给朱济世了,现在陈列着应天府的大明皇家博物馆中。这个方壶胜境就被当成了罗香梅在圆明园中的正式居所,不过她平时并不住在这里,而是居住在距离朱济世的九州清晏很近的茹古涵今。

罗香梅带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走进大殿的时候,赵秉夔和金炳学都拜伏在地,行了大礼:“臣叩赵秉夔(金炳学)见大明皇后娘娘千岁。”

罗香梅在御座之上坐定,让那个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笑吟吟看着下面跪着的朝鲜使臣:“就只有大明皇后吗?皇上兼领着朝鲜国王,本宫就是朝鲜王国的王妃。”

赵秉夔答道:“敝国的王妃名号如何能彰显皇后娘娘之尊贵?臣等实在不敢用此名号称呼娘娘千岁。”

罗香梅笑道:“本宫也是这么认为的,大明天子何等尊贵?兼领朝鲜这等小国之君的确有失体统。朝中也有臣子建议立皇子为朝鲜之君或者干脆在朝鲜行郡县。二位是朝鲜大臣,皇上让本宫来听听你们的意见。”

朱济世的尊号很长,现在的全称是大明皇帝、腾格里汗、兰芳大公、哈萨克汗、朝鲜国王、琉球国王。鸭脷洲子爵的封号已经给了自己的长子朱国杰。另外兰芳大公国早晚是要和大明帝国完全合并的,腾格里汗当然是可以配得上朱济世的。根据计划,剩下的哈萨克汗、朝鲜国王、琉球国王三个汗位王位也都是要给儿子们的。不过也不能随随便便给出去,朱皇帝的儿子可不是去给外国奸臣当傀儡的。

赵秉夔和金炳学互相看了一眼,怪不得大明皇帝迟迟不见他们俩,原来是想要立自己的皇子去当朝鲜国王啊——这个事情看来还是要朝鲜方面自己提出,所以才让皇后先来接见他们,给他们提个醒。那个坐在皇后腿上的孩子大概就是未来的朝鲜朱朝的大王吧?

第822章 平分土地、火炼真金

“臣等愿意尊奉大明皇子为朝鲜国大王。”

赵秉夔和金炳学互相交换了眼色,然后同时开口答道。在离开朝鲜的时候,赵寅永和金佐根就有过交代,尽可能保全朝鲜国的存在,如果实在不行,郡县制也可以接受。现在只是由大明皇子出任朝鲜国王,这个条件优厚的都有些出人意料了。

罗香梅慢慢点头,一指自己腿上正昏昏欲睡的小男孩:“他是大明皇帝三子,名国宏,今年只有7岁,皇上有意让他接任朝鲜国大王。”

赵秉夔道:“能迎立大明三皇子为敝国君上,实在是朝鲜两千万庶黎(其实没有那么多)之无上光荣。”

“是吗?这两千万朝鲜庶黎该不包括东学党人吧?”罗香梅淡淡地道。

金炳学叩了个头,大声道:“皇后娘娘,臣等前来就是为了请上国发兵,帮助我朝鲜镇压东学逆贼的!还请皇后娘娘禀明大明天子,速发援兵,救我朝鲜。”

罗香梅的脸已经板了起来,淡淡道:“我大明百万雄兵正在北方、西北同俄罗斯国大战,正是胜负未分的关键时刻,你们朝鲜居然在这个时候起乱子,真选得好日子啊。”

听到罗香梅的话,金炳学微微有些失望,再次叩首道:“皇后娘娘担心的可是乱局难平?娘娘有所不知,我朝鲜有赖中华上国500年,举国上下,敬畏之心发自肺腑。现在的东学乱军之所以势大,就是因为上国天兵未到,臣等坚信,天兵到日,李昰应和崔济愚必星夜潜逃,不敢抵抗,朝鲜乱局不战可平!”

这个话还真不是在胡诌。历史上的东学党之乱时就发生过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开始东学势大,打得朝鲜官军落花流水,声势浩大,一度席卷朝鲜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拥有20万大军。结果叶志超、聂士成带来2500淮军一到朝鲜,声势浩大的东学党起义军就吓得和朝鲜官府议和了,起义就此平息。

罗香梅一笑:“赵秉夔、金炳学,尔二人可曾听过这首歌谣: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赵秉夔和金炳学闻言一怔,这首歌谣在朝鲜传唱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失意士人做了来抨击当权的两班豪门的。没想到居然传到了大明皇帝的后宫!不过朝鲜两班豪门的奢侈程度如何能同大明天子相比?只怕连万一都比不过吧?

这样的话,他们自然不敢对罗皇后说。罗香梅也没有和他们多话的意思,只是淡淡地道:“皇上曾经对本宫说过,朝鲜的问题不是几个乱党叛贼,而是社会问题!是朝鲜王国的各种制度出了问题,让国家不强,让民不聊生,让贪官污吏横行,所以才会有人揭竿而起。所以朝鲜的乱子,是不能单纯靠武力平定的,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话已至此,就不必再说其他了。”

她冲着下面跪着的两个人点了点头:“赵秉夔、金炳学,尔二人可愿意为朝鲜王国的改革出力?”

两人哪里敢说不愿意,连忙齐声道:“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罗香梅点了点头:“好的,那二位就先请回吧,皇上改日会再次召见二位的。”

……

“皇后,赵秉夔和金炳学二人还可用吗?”回到圆明园的朱济世并将皇后罗香梅左相左宗棠和军师罗泽南,都请到了九州清晏的书房之内。

“在朝鲜国来说,他们应该是干才了吧?”罗香梅回答道。她对这二人的印象尚可,他们到底出身高门,从小接受儒学熏陶,举止礼仪都无可挑剔。

朱济世将目光转向了罗泽南,罗大军师微笑道:“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的人还是要用的。朝鲜的事情,还是他们这些朝鲜人最清楚。”

还没等朱济世问话,左宗棠就笑道:“皇上,朝鲜的事情其实就坏在两班豪门身上,一国的官职、土地、财富就被他们这几大家族所掌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