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67章

天朝之梦-第36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济世摇了摇头:“蒙古人就算了,现在不是成吉思汗的时代了,蒙古人信黄教信傻了,练不出来的……招募5000人当马夫和骑兵教官吧。日本武士多招募一些,起码招足40000人!”

第645章 大明的武士刀(上)

“招40000日本武士是不是太多了?皇上就不要忘了李唐的教训!”

提出反对意见的左宗棠,他道:“日人终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皇上当慎用其勇。而且日人是海岛民族,不适应西北气候,也不善马战,用之未必能收奇效。”

左宗棠当然不会知道在另一个时空日本人对中国构成了多大的伤害,他现在反对朱济世过多使用日本兵则是出于安史之乱的教训。

不过朱济世却另有打算。武士毫无疑问是日本社会的栋梁,根据朱济世所掌握的资料,目前拥有俸禄的日本武士在四十万到四十五万,而没有俸禄的武士、浪人还要多于这个数字,使得日本武士的总数在一百万人左右。不过这百万武士也不是人人都有栋梁之材。真正能支撑日本社会进步的武士是不会超过二十万人的,因而要削弱日本,不是杀掉他们几个所谓维新精英就能解决问题的。但是如果有十万以上的武士精英在未来的战争中阵亡,那日本社会进步的动力就会大大减少了!

所以这一次将招募日本武士的人数定在四万还只是一个开始,最理想的情况是将日本拖入未来的对俄战争,让幕府把他们曾经打败俄国人的精兵派遣去西线战场!要知道,培养一个活着的日本武士替代一个死了的日本武士,最起码得二十年!

不过这些话,朱皇帝是不会对左宗棠说的。他笑了笑道:“左相,你多虑了,朕不会学唐明皇的,日人只是作为佣兵编入远征军,不会获得大明军籍,更没有在军中升迁的资格。而且用日兵的代价要低于用明兵,首先咱们不用给日兵分田,用四万日兵就能节省160万亩地;其次日兵的军饷要求低,即使在战时,平均一个日兵的薪饷菜金开支也不会超过每月6元,四万日兵就是24万元一个月;其三日兵如果阵亡,朝廷不必发给多少抚恤,他们都是朕的家臣,只要让他们家中的少年顶替成为家臣,再给个百十元钱就可以了。

至于水土不服根本不是问题,有朕发明的万忧解(添加了少量海洛因),这些年军中已经很少有人因为水土不服患病的了。至于日人不善马战就更不是问题了,朕问过奥云塔娜了,蒙古跑马跑的好的,都是小个子……体重轻嘛,这些日本小个子正合适。而且将来的马战不用长枪马槊,朕打算让他们使用柯尔特手枪。日本武士多不畏死,所以敢将敌人放近了打。”

这番分析,左宗棠等人都不大认同,他们也满心不愿在军中过多使用日人,所以都沉默表示反对。

朱济世知道自己很难说服他们,干脆使用了乾纲独断的大权,重申了自己的决断,然后便让左宗棠等人告退。

“玛丽亚,朕要去紫金山御所,你、明子还有奥云塔娜和朕一起去,再让明子带上长吉郎,让淑子女王也见见这个孩子。”

紫金山御所是淑子女王的居所,她和朱济世成婚后只在紫禁城住了一个晚上,然后就移居到了紫金山御所,没有再回过紫禁城。而长吉郎是个几个月大的男婴,是德川家庆的儿子,母亲是于琴之方,朱济世和德川明子则是长吉郎的养父母。于琴之方在做完月子后就已经回了日本,这个男婴便由德川明子亲自照顾。朱皇帝也时常关心他的健康——他可是未来德川宗家的家督,多半还能成为日本的统治者,朱皇帝自然不能让他死在中国了。在朱济世和德川明子的关心照料之下,长吉郎倒是长得非常健康,才2个月大,体重已经超过了11斤。

顺便一提,朱济世已经在实验室中配制出了少量的百息浪多(磺胺类抗菌药)和青霉素,足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一下急了。所以他本人的十一个孩子(六个儿子五个女儿,还好这个时代没有计生委,要不朱大皇帝非给罚破产了)全都非常健康。

……

已经成为贵妃的淑子这些日子的生活优渥而空虚。大明皇帝非常英俊,但是只陪了她一个晚上,还没有发生肌肤之亲。淑子知道皇帝是个非常健壮的男子,有十一个孩子,在那方面绝对没有问题,甚至欲望强烈,不和她相亲是看不上她的色相。不过皇帝还是非常关心她的健康,临走时召见了御所的女管家,还看了淑子的食谱,亲自在上面增加了鸡蛋、牛奶、水果、玉米和另外几样日本没有的蔬菜,又吩咐她尽可能多吃一点,希望下次见到她时,她可以胖一点——她的确很瘦,体重还不到75斤,胸脯平得像个飞机场,这样的身材在日本的皇家和公家女子中极为常见。

可能是因为长期的贫困,皇家和公家从来不追求奢侈的生活,而是崇尚风雅。他们的食物也偏清淡,还一味追求精细,还是以素食为主,偶尔吃一点咸鱼,基本不吃肉蛋,也没有见过牛奶。所以比起武家出身的明子,这位淑子内亲王实在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被东西方美女包围的朱皇帝自然看不上她了。

不过淑子女人还是觉得,她现在的生活是二十多年来最舒心的。紫金山御所是仿造京都御所而建,其奢华更是远远超过后者,几乎赶上了将军家的二条城。而且御所中的花销极为宽松,每年有多达30万银元可供开支,几乎超过了整个日本朝廷的总支出。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见到朱济世了。

“罢了,如此富足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意呢。”淑子好像忘了身边还有正襟危坐的侍女,照着镜子就自言自语起来了。时入七月,正是应天府最炎热的日子,不过淑子女王并不觉得炎热,还是穿着最正式的和服,脸上又涂着厚厚的脂粉,所以镜子当中的人儿倒不显得丑陋。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悠扬的日语唱名:“皇帝陛下驾临……”

哪怕是隔着厚厚的脂粉,侍女们都瞧见淑子脸上闪过的惊喜表情。没多久,和室的门就被人打开了,朱济世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外的走廊上。

“看上去好像是胖一些了。”朱济世随随便便打量着室内的淑子,道,“下令召集家臣吧,队长以上全部都到御所来。”

“哦?”淑子一愣,眯起了眼睛,“陛下是要准备打仗了?”

淑子的中文说的很好,她早在同朱济世订婚后就开始学习,现在已经学了有一年多了。

“没错,是准备打仗。”

“陛下是要收复琉球?”

“不,是蒙古!淑子,用你的名义向德川幕府提出要求,再招募至少15000名家臣。朕需要40000名日本武士!”

“40000名武士!?这是要……”

“准备和俄国打仗!”

“同俄国?”淑子点点头,她知道自己无法拒绝朱济世的要求,德川幕府同样无法拒绝。因为在不久之前,恢复了一点元气的俄国舰队又开始骚扰日本沿海,似乎想找回场子。日本国内的反俄情绪也一下子飙升到了极点。

“皇上,需要日本国出兵吗?”

“暂时不需要,因为战争不会立即爆发,所有的日本武士需要在科尔沁草原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随后才会以500人队为单位编入大明远征军!”

“好!”淑子点了点头,爽快地答应道,“妾身立即给幕府写信,还会给天皇陛下去信。告诉他们准备和俄国打仗!”

第646章 大明的武士刀(下)

紫金山御所之外,武士町。

“板载!板载!板载……”

1852年7月2日下午的时候,海啸般的欢呼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淑子女王第一次下达了召集家臣的命令,同时下达的还有备战令。

“西乡大人,西乡大人……要打仗啦!”

正埋头于一堆军事书籍的西乡隆永忽然听见自己的家臣兼弟子,年仅16岁的桥口觉之进的嚷嚷声音。桥口觉之进也是萨摩藩出身,有一个名叫桥口传藏的哥哥和西乡隆永关系不错,于是兄弟俩便一块脱离萨摩藩来给西乡当家臣了,俸禄都是50元,都赶得上萨摩藩的上士了。西乡之所以出得起这么高的俸禄,因为他在横滨藩的地位很高,现在是驻应天府的家老,俸禄高达3000元。

“打仗了?谁和谁打?”

西乡放下一本中文版的《战争论》,抬起头看看桥口,这才听见外面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难道是日本要出兵桦太岛了?”西乡猛地站了起来,露出兴奋的表情。在大阪湾之战后,他曾经向幕府建言趁胜出兵桦太岛,将该岛全部占领,驱逐岛上的俄国人。可是幕府却忙于“公武合体”,一味和朝廷还有列藩较劲,根本无意改变桦太岛的现状。西乡几番建言未果,一气之下干脆离开日本去应天府当家老了。

“不,不是日本要出兵,是大明要出兵啦!”桥口觉之进兴奋地道,“淑宫殿下召集家臣,队长以上都要去御所参见,明子殿下也让在应天的横滨藩上士去御所一同参见。”

西乡嗨了一声,拎起武士刀往外走去:“大明要出兵他们兴奋个啥?难道还指望大明打下地盘分日本一杯羹?”

桥口跟在主子屁股后面,道:“总归是好事情,有仗打才能升官发财啊,即使得不到知行也能增加俸禄。应天府这里赚几十块银元真是很少啊……”

西乡一边走一边问:“知道要和谁打仗吗?”

“听人说是要和俄国打,很快就要移驻科尔沁草原了……”

西乡道:“不是和俄国,是和奕欣……不对,还是和俄国!打个奕欣用不着那么费劲,随便派点屯田兵都能赢,不会召集武士军团的。”

说话的时候,西乡已经到了武士町的街道上面,这是一座很小的镇子,紧挨着紫金山御所的外墙,只有四条呈井字形排列的街道,还有密密麻麻的小木屋子和小巷子。街道上面只有几家商店酒馆,都挂着“横滨屋”的牌子,是横滨藩的产业,西乡就负责打理它们。但是却没有日本人最爱的歌舞伎管——因为幕府对日本女性出境管理很严,除非是横藩家臣和淑宫家臣的家人,否则不允许出境。而这些武家女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沦入凡尘的。

这时武士町的街道上都是大声欢呼的武士,有淑宫家臣,也有横藩武士,总之都是一帮日夜思战的疯子。其实他们这些人除了替朱济世打仗之外,也没有别的出路。其中不少人固然文武双全,但也不可能出任大明的官员,顶多作为教师(教官)或者在10大洋行工作。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前来中国的武士都有这本事的,他们这些人一显身手的地方,还是战场!

“西乡君,是西乡君吗?”

西乡隆永铁塔般的身材在一堆小矮个中极为引人注目,所以经常一出门就遇上熟人。他扭头望去,巨人看见一个和他身高差不多的“日本高人”竟然是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君嘛!你是什么时候到应天的?”

西乡和大久保都是萨摩出身,都是罕见的高个子,自然是认得的,不过算不上熟悉。

“才到不久,”大久保利通挤到西乡身边,笑道,“是佐久间先生让我出来看看,顺便赚点钱,所以就加入了淑宫家臣团,还考了两个秀才。”

大久保利通的父亲大久保利世死后并没有从经济困难的萨摩藩领到多少抚恤,所以家中的经济非常拮据,前来中国固然有追求救国真理的因素,但是赚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去考秀才就是为了能升职,得到更多俸禄。

“秀才?”西乡隆永点点头,“那么你可以当个500人队的队长了,恭喜啊。”

“不知道会不会在西乡君的指挥下作战?”大久保道。他在另一个时空是和西乡平起平坐的人物,不过现在却远比不上西乡。

“可能会让我当个参谋吧?”西乡隆永拉着大久保往御所偏门走去,那里是供家臣进出的地方。“如果我想要在明军中担任高级军官,就必须放弃日本国籍……如果我愿意放弃,现在早就是将军了。”

“哦,原来是这样。”大久保利通点点头,没有发表评论。他虽然到了中国,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日本人——这个时代普通的日本人虽然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但是识字率高达100%的武士阶层却早就有了民族意识。所以现在有脱藩的武士,有出国的武士,但却没有脱离日本国籍的武士。就算这些前来中国为朱济世效力的武士,他们所忠于的仍然是日本!

“西乡君,在下成立了一个精忠组,已经有40多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了,如果您能够加入成为领袖,相信可以团结更多的人。”

在紫金山御所门外排队接受检查的时候,大久保利通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精忠组?对谁精忠?”

“当然是淑宫殿下了。”

“那我不加入。”

“好吧,是对日本国精忠。”

“真的吗?”

“西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