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54章

天朝之梦-第254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瓜尔佳·元宝所掌握的情报,朱济世在过去半年多就花了1200万元用于收藏古董,花了1000万修缮应天紫禁城和明孝陵,花了200万盖什么玛丽亚堡,前前后后就是2400万元了……这朱大天子哪儿来那么多银子啊!

不过吸引穆拉维约夫眼球的却是应天府城西南的梅山铁矿、铁厂、兵工厂工程。这一矿二厂,都是兰芳行和塞古尔行合作投资的,规模大到了让穆拉维约夫都羡慕的程度。这样大型的铁厂和兵工厂,在眼下的俄国都是没有的!

看到穆拉维约夫惊讶吃惊的表情,沈葆桢笑吟吟地道:“特使先生,这等规模的厂子,在广东比比皆是,现在大明生产的铁器和兵器,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了日本、暹罗、缅甸等国。”

看来明国不仅仅是在宪政制度上领先一步,在工业化上面,也不见得比俄罗斯帝国落后!

听了翻译的转述,穆拉维约夫心里这么想着。俄罗斯这个欧洲宪兵、欧洲霸主在工业上并不发达,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普鲁士,甚至比奥地利都有所不如。俄罗斯的强大其实在于人口众多,可以动员出数量庞大的军队,可是这个优势在人口更多的中国面前根本就是劣势。本来还可以指望俄国的那点工业来欺负落后保守的满清。可谁想到,这个东方国家几乎一夜变天,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然后迅速开始工业化进程了。看他们现在的发展势头,恐怕用不了10年就能在工业化上面超过俄国了。到时候,俄国的东方领土怕是要成为统一后的中国所扩张的目标了。

现在放在俄国面前,恐怕只有两条道路。一是同意大明的要求,以《尼布楚条约》为未来中俄边境的依据,将已经伸出去的爪子收回。然后祈祷上帝,让朱明千万别向俄罗斯脆弱的后背出拳。

二是用尽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干涉手段,以阻止朱明统一中国!

第447章 汝要战,吾便战

大明光复2年5月12日。

朱济世在穆拉维约夫和瓜尔佳·元宝抵达应天后的一个多月,才以较为正式的礼仪接见了两人。

接见地点在应天城内的临时王宫,自左宗棠、罗泽南、威尔·海明以下,几个重要的文武大臣都参加了这次的仪礼。朱明的仪礼接近西方,觐见君主行单膝跪拜之礼,用不着九叩大礼,不存在因为礼仪上的纠纷而影响外交活动的事情。穆拉维约夫用和觐见沙皇差不多的礼节跪拜了朱济世后,便用不算失礼的目光细加打量眼前御座之上的东方君王。见朱济世一身明皇龙袍,腰杆挺得笔直,留着络腮胡子,人更显得威严庄重。

穆拉维约夫心想,这就是中国的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在东方最大的对手啊!

瓜尔佳·元宝也和穆拉维约夫一样行了单膝跪拜礼,然后直挺挺站在那里,怒视着朱济世。如果目光可以杀人,朱大天子恐怕已经死了不下十回了。惶惶大清盛世,就是毁在这个逆贼手上,连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圣君的尸骨,居然也被朱大逆贼用700万石米粮买去了,没准现在已经挫骨扬灰了……

消息传到盛京,八旗子民无不咬牙切齿,恨朱济世入股。但是当朱明的日月同辉旗出现在长山列岛,朱明水师在辽东水域巡弋之时,满蒙之民却又个个惊怖。

毕竟,八旗之兵早就被打断了脊骨,现在只能在朝鲜逞凶,哪里还敢同朱明的坚船利炮争锋?要是再有一场滑县之败,八旗之民可就有绝种之祸了。

左宗棠从穆拉维约夫和瓜尔佳·元宝手中接过国书,打开拉交给朱济世,国书的副本早就通过沈葆桢转交,内中并无会引起纠纷的不敬言语。

朱济世打开满清的国书扫了一眼,抬头就是大清摄政恭亲王致大明国王的字眼,朱济世略略扫了一遍,就交还给了左宗棠。然后又打开俄国的国书,这份国书是用俄语、德语和汉语三种文字所书,显然是考虑到朱济世的德语水平很高。

“穆拉维约夫将军,你们俄罗斯帝国是将清国置于被保护国的地位了吗?”朱济世合上俄国人的国书直接用德语问穆拉维约夫道。

此时俄国的沙皇其实是德国血统,又同德意志邦联的王室联姻,因而俄国贵族一般都能讲德语。

穆拉维约夫弯了弯身子,也不否认:“是的,国王陛下。保护我们的南方邻国免遭外敌入侵,是俄罗斯帝国一惯的立场。”

朱济世嘴角露出阴冷地笑容:“也就是说,如果满清遭到大明的进攻,你们俄罗斯帝国就准备对我大明宣战?”

穆拉维约夫道:“俄罗斯帝国会尽一切可能援助大清,至于是否参加战争,还要视情况而定。”

朱济世哼了一声,没有再接腔,只是斜目睨视,左宗棠接过话题(现场有人翻译),冷笑道:“你们的莫斯科离开满洲有两万多里,一年都走不到,要等你们的沙皇视情况而定,满清早就被我大明攻灭了!”

“我大清还有带甲百万,沃土万里!”瓜尔佳·元宝道,“如果尔等敢跨海而来,定然叫尔等有来无回!”

罗泽南大笑道:“我大明天兵早在去年12月就跨海到了满洲,至今已经六个多月,却未见你们满清一兵一卒,不知道你们满清的带甲百万是不是已经让太平天国给杀尽了。”

瓜尔佳·元宝冷哼一声,明军在海参崴登陆的消息当然已经由吉林将军府报告到了盛京。这也是穆拉维约夫亲自前来应天的原因之一。因为俄国人早就秘密探查过满洲东面沿海地区,发现海参崴是建设深水港的最佳地区。所以一直盘算着要把这个港湾据为己有,没想到居然被明军抢在了前面!

另外,朱明对朝鲜沿海的侵犯也是穆拉维约夫前往应天的原因,不过在俄国国书上却没有这个内容,因为莫斯科方面压根没有预料到朱明会对朝鲜下手。不过现在朱明连满洲都不打算放过,在提朝鲜真是没有一点意思了。

不过穆拉维约夫手中却还有一张王牌,他笑了笑用德语对朱济世道:“国王陛下,我俄罗斯帝国可以援助的目标可不止一个大清,还有占据北中国的太平天国!你们同太平天国的战争才是决定未来中国统治权的生死之战。大清现在占据的土地本来就不属于中国,不是吗?”

朱济世闻言笑道:“你们俄罗斯帝国准备如何援助太平天国?是不是想和太平天国一起同我大明开战?”

穆拉维约夫笑道:“俄罗斯帝国同样会尽一切可能援助太平天国,至于是否参加战争,也要视情况而定。”

朱济世哼了一声,就要说话,大堂之上,一时静了下来,左宗棠和罗泽南同时开口,叫了声:“王上!”

两人的意思,朱济世非常清楚,满清已经是冢中枯骨,即使得到俄罗斯援助,也挽不回来了。可是太平天国不一样,他们有百万大军,有天父皇上帝,有《天朝田亩制度》,还占据了北京这个帝王之家。如果得到俄国的大力援助,必然是朱明的大敌。

所以朱明最好在北清问题上让一步,达成议和,好集中精力打败太平天国。

听见左宗棠和罗泽南喊话,穆拉维约夫心中长吁了口气,他也听说了不少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他们所推行的是激进路线,要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宗教、经济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在穆拉维约夫的理解中,这样彻底的大革命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这就是反革命力量反扑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站稳脚跟,吸取经验教训,改掉初期的幼稚病。然后采取一连串切实可行的革命措施,将革命武装的力量推到顶点。

所以朱济世一定会想要集中力量趁着太平天国初兴之机,就将其摧破。

“如果你们俄国要支持太平天国,要支持满清!”

朱济世挺了挺身子,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穆拉维约夫说道:“你回去告诉尼古拉一世,汝要战,吾便战!”

他这话是用汉语说的,左宗棠、罗泽南两人脸上顿时显出焦虑的表情。

穆拉维约夫听了身边翻译的转述,脸色大变,还要说什么,朱济世一侧身,用德语道:“这就是我的最终答复!”

他又扭头看着瓜尔佳·元宝:“你也替孤带句话给奕欣,孤王不日就将跨海东征,与他会猎于朝鲜!”

这下瓜尔佳·元宝倒吸口气,他没想到由俄国人出面调停,朱济世的态度还如此强硬,甚至不顾太平天国的威胁也要将大清赶尽杀绝。

穆拉约夫和瓜尔佳·元宝走后,威尔·海明和沈葆桢等人也都退下,只剩下左宗棠和罗泽南二人,朱济世道:“左相,军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孤王对俄国人表现的过于强硬了?”

左宗棠皱眉道:“王上,俄罗斯终为中国之大患,但是现在咱们已经有太平天国和满清两个大敌,实在不宜再树一个俄罗斯这样的强敌了。”

罗泽南也道:“王上,臣下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应该行远交近攻之法,先灭掉太平天国,再对付满清。”

朱济世嘿的一笑:“左相,军师,你们还是不了解俄罗斯其国,无论我们如何低三下四,俄国都是一定会出兵干涉,阻止我大明一统中国的。不过俄国的东部极为慌凉,根本支持不了大军作战,道路也不好走,所以出动不了大兵。因而我不惧俄国出动陆师万里远征。但是俄国海军不容小觑,实力仅次于英法,如果调动一支舰队东来,我们的海军可对付不了。所以我说什么都要占住海参崴再用长山列岛封锁旅顺,如此,俄国海军就很难在东方找到落脚点了。”

第448章 百年海军,人才为先

听到朱济世提及俄国海军的强大,左宗棠和罗泽南眉头皱得更紧了,两人已经知道,俄国自彼得大帝时代起就大力发展海军。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往彼得堡,也是为了靠近海洋、靠近西欧,更有利于海军建设。而且欧洲素有“百年海军”之说,这海军不比陆军,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光靠砸钱是砸不出来的。

眼看两人眉头紧皱,朱济世又道:“海参崴在我之手固然有利,但是要彻底封杀俄国海军东来是不可能的。陆上的事情我不担心,就算俄国派来10万大军,我也有必胜的信心。但是海上……我可不敢打这样的包票。”

左宗棠捋着胡子,皱眉道:“九龙、香港、广州和上海的船厂可以建造西式巨舰吗?”

“船可以造。”朱济世道,“一艘三级战列舰不过十几万元的造价,就是一级战列舰也就是百万上下,可是百年海军可不仅是船的问题!”

这个时代海军还是风帆战列舰的天下,所谓的“坚船”不过是大木船而已,建造难度并不太高,只要有会说中文的欧洲工程师指导,中国工匠可以毫无困难地造出一级战列舰。可是这种一级战列舰到了朱济世手下那群海盗出身的海军军官手中,能够发挥出多少威力可就很不好说了。

罗泽南笑道:“可以成立海军军官学校,只要训练出几千海军军官,就不怕打不过俄国了。”

朱济世点点头,没有说话。朱明的陆军军官学校已经开办近四年了,前后训练了好几千军官,撑起了大明陆军的脊梁。可是海军军官学校却一直没有开张,原因主要是请不到足够多的优秀外教,以及缺乏合格的生源。特别是后者成了遏制朱明海军发展的瓶颈。

这海军可是技术含量极高的军种,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须有丰富的航海、水文、数学知识。否则别说是海战,就是开船都显得勉强。现在朱明海军的西式战舰上面都有请自欧洲的航海官。要不然靠王德虎、薛定粤这些人来开船,谁知道会不会开着开着就迷了航?

所以海军军官学校所要招收的学员,必须有一定的西学基础,起码得是济世书院的毕业生,要不然招了去一样要花几年时间帮他们补习西学知识。而朱济世的济世书院是1846年才正式开学的,眼下的标准学制是四年,也就是说需要等到1850年初才能有两三千名符合海军军官学校招生标准的毕业生出来。

因而开办海军军官学校的事情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左宗棠忽道:“海军军校要尽快办,但终究还是远水,要解近渴只能雇佣洋员。”

罗泽南道:“现在英法两国都倾向支持大明了,能不能雇佣英法两国的海军军官帮着我们指挥大明海军?”

“是要用洋员的,这事儿我已经委托玛丽亚和琼斯去办了。”朱济世笑了笑道。

左宗棠和罗泽南却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交汇,都有些复杂。

这个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大名或者是“艳名”,他们俩即使在中国也已经耳闻了——这都是白斯文的功劳,他的《欧游趣闻录》可是本在中国流传甚广的大毒草。

可是朱济世却偏偏对这个女人“情有独钟”似的,将朱明在欧洲的外交活动都托付给她,似乎还要将她弄到中国立为贵妃,还在紫金山西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