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27章

天朝之梦-第22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匪,将来明清就以淮河为界,永为兄弟之国如何?”

左宗棠无比认真地点点头:“一言为定!”

“还需请朱天子与少穆在上海会盟,宣告天下!”

左宗棠还是满口答应:“行,没有问题!晚辈见过林穆翁后就立即回福建面见天子。”

左宗棠要见的天子,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到了浙江沿海了。朱济世可没指望过一点刀兵不动就和平“解放”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就在斯科佩尔·威廉和罗德里格斯制造金融危机,破坏两江地区金融稳定的同时。朱家大军已经飞速向两江扑来了!

自广州北上浙江的路并不近,沿途颇多山峦,若用两只脚走,起码一个多月才能到浙江。不过朱济世能够控制的海运力量可不弱,除了朱明海军之外,还有南洋地区第一大海运商行——南洋贸易公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南洋行旗下拥有的广船已经超过120条,西式快帆船有33条,远远超过怡和洋行。

另外,包括十三行在内的一大批广东富商,自广州光复之后,也都纷纷投身海贸。他们所拥有的广船总数,已经超过了500条之多。因而朱济世现在有足够的运力可以向两江沿海的任何一地投放大军!

在大明海军最新也是最大的三级战列舰光复号上面,御驾亲征的大明天子朱济世正站在舰艉的平台上,用望远镜看着远处温州龙湾的海岸线。在光复号的左近,是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帆船,布满了整个一大片洋面。

登陆作战已经开始!一艘艘小船已经放了下来,全都满载着登陆的士兵,摇动木浆往最近的海滩并力划去。而龙湾海滩上,却是静悄悄的一片,似乎没有任何守军。

“王上,看来温州城里是没有重兵,今天晚上咱们就能在温州城过夜了!”苏玉娘到了朱济世身边,笑吟吟地指着一道升起的烟火说道,“这是刚刚登陆的侦察兵发回的。”

“嗯,温州拿下了……刘慕林大概已经打到衢州了吧?”朱济世放下望远镜笑着说:“等到和刘慕林会了师,半个浙江就算到手了!”

第400章 勤王?王还在吗?

“穆翁,潘芝老差人从苏州送了信过来。”

一个林则徐从福建老家带来的下人,低眉顺眼的站在签押房门口,小声的回报。

潘世恩是林则徐的“座师”,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如果不是出了鸦片战争这档子事儿。林则徐就是潘世恩的“接班人”,广东禁烟的大功,足够让他入朝当军机大臣、大学士了。或许历史上的咸丰皇帝就该喊他一声“林师傅”了。现在林则徐虽然没当上“林师傅”,不过在两江的权势却是如日中天,说是两江王都不为过。可惜,这个时代终究不是属于林则徐和潘世恩的,他们不过是将要退场的人物,现在求一个体面的台阶和身后名罢了。

而那些跟随林则徐的幕僚、家人也免不了长吁短叹,多好的大人啊!多好的两江啊!怎么就到了头了呢?当然,幻想还是有一点的——或许朱济世急于北上去和太平天国争中原,暂时不动两江?或许洋人在这时候力挺一下林穆翁?直到平地一声雷。朱明大军分水陆两路攻入浙江,一路袭破温州,一路打下了衢州。

林则徐到底是名臣,养气功夫一流,他的那些属下幕僚听到朱明大军入境的消息一个个都惊诧莫名,只有林穆翁还端着泰山崩于面而色变不变的架子,继续如往日一样处理公务。

可是听到潘世恩有信过来,他却丢下毛笔猛地站了起来,一连声地道:“来了?来了,快……快给我瞧瞧!”

下人忙双手将数潘世恩的亲笔信递了过去,林则徐接过来后拆开一看,上面就八个字儿——今亮已到、北上勤王!

看到这八个字儿,林则徐却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又拍了拍桌子,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好好好,好一个北上勤王!只是这王,都不知道还在不在呢?”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在屋子里面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李鸿章身上,“少荃,你愿意北上去勤王吗?”

“嗯……学生唯穆翁马首是瞻,穆翁……领着我们北上,学生一定追随,无论如何都要将皇上从北京城里面救出来。”

李鸿章的这话说得言不由衷,又吞吞吐吐,意思自然是明摆着的。

林则徐又望着刘勋,后者对林则徐道:“穆翁,学生愿追随左右。”

这话听着比李鸿章坚定。

“镜枫,你呢?”

镜枫是林则徐之子林汝舟的字。现在林记练军就是李鸿章父子的淮勇,林汝舟的闽勇加上刘勋的鲁勇。

“儿子自然服侍在父亲左右。”

林则徐捋着胡须微微点头:“好啊,都北上去了,那谁留在南朝呢?”

南朝自然是指大明了。他笑了笑道:“忠臣有人当,孝子也得有人做,不是吗?老夫、潘芝老还有李少荃都是南方之人。就算埋骨北国,这根还在南边,不得有人照看?”

他把目光投向李鸿章:“少荃,朱济世许了个王给你是吗?”

李鸿章也不隐瞒,笑着承认道:“穆翁,朱家天子许学生一个‘庐江王’,还给学生的父亲一个‘怀宁郡公’。”

一王一公,这合肥李家要大兴了!

屋子里面的几个人都不约而同投去羡慕的眼神。不过……林则徐却摇了摇头:“庐江王还是辞了吧,少荃,你的才华在南朝应该有不亚于左季高的地位。一个异姓王……还是不要为好。另外,你的淮勇分一半给我带去北方,剩下的都给朱家吧。”

这都是好话。异姓王无论放在那个朝代都是遭猜忌的,李鸿章只要当了异姓王就只有混吃等死了。如果还不甘寂寞,把着兵权不放,早晚让朱济世灭了门!反之,力辞王爵,再交出军队。朱济世一定会重用李鸿章,厚待李家。因为朱济世本就不是刻薄寡恩之辈,而且他也要给其他拥兵自重的诸侯立一个榜样吧——等到朱明平定天下了,这样的人恐怕有一大堆吧?

“学生多谢穆翁提点。”李鸿章恭敬一揖。辞了王爵,一个公爵朱济世无论如何会给的,一门二公也不错了,如果再能当上大明的丞相可就更美了。

“幼丹,英九,你们也留在南朝吧。”林则徐又点了两个人的名字。幼丹是林则徐的乘龙快婿沈葆桢的字,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是林则徐次女。沈葆桢本人则是道光27年的进士——可不能说科举一定选不出人才,这道光27年的进士就是人才济济,状元郎是张之洞的哥哥张之万,二甲8名的沈桂芬,二甲36名的李鸿章,二甲39名的沈葆桢,二甲60名的郭嵩焘,三甲六名的马新贻都是一时俊杰。

而那位叫“英九”的当然不姓马,而是姓王,名有龄。他是福建侯官人,和林则徐是同乡,是捐班出身,林则徐授洋务大臣的时候就是随员,颇为干练,很受林则徐器重。

林则徐对王有龄道:“英九,朱明的丞相左季高已经到了上海,如我所料未差,他应该下塌在远东饭店,你代表老夫去请他到总督衙门一叙吧……我想他有一肚子话想说吧?”

左宗棠果然是住在远东饭店里面,开了最豪华的套房,还包下宴会厅开了个冷餐会,让长驻上海的大明代表,外交部侍郎吴春秋将上海滩上有头有脸的洋鬼子都请来一聚。王有龄到来的时候,他正在同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商量收回上海租界的问题。巴夏礼当然是说什么都不答应,左宗棠则翻出《南京条约》上的条文,认为租界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除非英国政府现在宣布占领上海租界地,将其视为大英帝国之国土。否则朱明只能将其视为满清的领土,在朱明占领上海后,会对所谓的“英租界”进行管理。

“左先生,你明白你提出的是多么无礼的要求吗?上海租界已经是大英帝国事实上的殖民地!你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是想同大英帝国开战吗?”

“上海租界是英国殖民地?”左宗棠有些不解地看着巴夏礼:“领事先生,你们只是租借了一块土地……就是殖民地了?要知道在大明的土地上,你们英国人还购买了许多土地,难道那里也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巴夏礼脸色一沉,说实话,英国对上海租界的管辖权并没有多少法律上的依据。即使是同清政府地方当局所签署的《上海租地章程》之中,英国领事馆也只是拥有管辖租界外国人的权力。

可是英国驻上海的领事馆是英国驻满清的外交代表机构,不是驻大明的外交代表机构。一旦朱明占领上海,他们就随时可以要求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撤离,到时候英国还怎么管理上海租界?至于将上海租界宣布为英国殖民地……不过830华亩的土地,一旦成为殖民地就要派出总督,驻扎军队,建立殖民地管理当局。这可是一大笔支出,陆军和殖民地事务部根本不会同意埋单的。

不过巴夏礼也不肯轻易让步,就在他和左宗棠纠缠不清的时候,吴春秋快步走过来,在左宗棠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左宗棠就笑着冲巴夏礼拱拱手:“巴夏礼先生,两江总督林穆翁找我有点事儿,先告辞了,上海租界的事情咱们就聊到这儿了,既然你不让步,那我就先去和林穆翁谈了。”

说完这话,左宗棠扭头就走,把一头雾水的巴夏礼搁在餐会之上了。

第401章 大清果有忠臣

左宗棠拿起一枚棋子儿轻轻地落在了棋盘上面儿。一副棋局,已经到了纠缠不清的时候儿。半边棋盘上两条大龙翻翻滚滚地绞杀在一起,可另外半边却是落子疏廖,真是古怪到了极点。

同左宗棠对弈的,正是大清两江总督林则徐,这位名满天下的清流首领显得苍老垂暮,稀疏的白发结成的小辫无力地垂在脑后,不过双目当中却还透出几分锐气,很有一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风范。

李鸿章和沈葆桢二人则侍立在林则徐左右,一个高高大大,一个矮矮小小,倒是对比鲜明。两人的脸色都显得凝重,不过李鸿章的那份凝重却遮不住一股跃跃欲试的心情。沈葆桢却只是望着自己的岳父老泰山不住低声叹气。

林则徐似乎听见了一声轻轻的叹息,苦笑道:“幼丹,何故叹息?”

沈葆桢道:“天下离乱,骨肉分离,百姓凄苦,小婿焉能不叹息?”

林则徐拈着胡子又问:“少荃,你觉得呢?”

李鸿章笑道:“天下虽乱,然大治之世不远。国虽一分为三,但一统之期不遥。百姓虽苦,可安居乐业可期。凡大治之世,必从大乱而来,有大乱之世,方可使英雄扫荡群魔,为天下重建根基。”

“季高,你和朱天子大概就是少荃口中扫荡群魔的英雄吧?不知群魔……都有谁?”林则徐笑吟吟地看着左宗棠。

左宗棠也是一笑:“胜者为雄,败者为魔。满清将亡,自然是魔。可这英雄……也可能是太平天国啊!”

“哦?”林则徐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先入京者为君,这是朱家天子和太平天国的约定吧?”

左宗棠苦笑:“谁能晓得竟然弄巧成拙了,穆翁可有良策教我?”

“保卫名教不就是现成的?”林则徐挑了下眉毛,“太平天国是和天下读书人为敌,和天下士绅为敌,妄图用西洋耶稣之教断我华夏道统,这样的敌人纵然能强盛一时,但最终还是免不了要败亡的!”

左宗棠呆呆地看着林则徐,忍不住问了一句:“穆翁,您真是这么认为的?”

林则徐哼哼了一声:“还不错,左季高的脑子果然还清醒……你是真懂儒家的。那朱天子现在大概以为天下已然在握了吧?”

左宗棠苦笑着点点头,儒家的身段软得很,从来不缺官迷和投降派。现在不是儒家坚决反对太平天国,而是太平天国坚决反儒家!如果太平天国能改变一下政策,变反对为拉拢,北方的儒生士大夫未必不会效忠太平天国。

历史上儒家不照样跪倒在蒙古人和满洲人脚下?太平天国能走到现在这一步,他们当中肯定有明白人!之前反儒,一是因为要用宗教团结队伍;二是因为当时人家是流寇,就算装出礼贤下士的样子,也不会有人士绅跟他们走。可是太平天国进了北京之后就不一样了,人家就是逐鞑虏复中华的正朔——大义名分上一点不比朱济世差!而且北方士绅只见过太平天国的拳头,不知道朱明的厉害!这儒家可素来有抱粗腿的习惯,既然太平天国的腿够粗,又怎么会没有人去抱呢?

而世界霸主大英帝国又什么态度?太平天国可是信上帝的!而且大英帝国好像不大支持中国统一吧?如果太平天国得到英国的支持,洋枪洋炮教官什么的一样不短,朱明还有必胜把握?

所以朱大天子的皇帝宝座,可还没有到坐定的时候!

另外,满清失了北京就一定没了活路?

“我家天子担心俄国的干涉,已经遣人去海参崴建立据点,还发兵攻打朝鲜,预备将之变为抗俄后方了。”左宗棠转了个话题,说起防俄抗俄之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