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17章

天朝之梦-第21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值溃赴倩思遥畲蟮穆蚵艟褪橇干獭;刂茉獾耐恋丶秸淙焕昕眩恋匾丫デ髌恶ぃ匀皇侵性厍坏纫坏牟复笙兀裆揭菜闶歉蛔恪

除此之外,滑县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县,没有一点战略价值。之前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的兵曾经一度占领过滑县,不过掳掠一番后就弃城而走。

但是现在,这个中原小县却很有可能要成为决定满清和太平天国这两方前途命运的关键点了。

因为一日一夜行进了100华里之后,僧格林沁麾下的十几万八旗新军,实在是精疲力竭,到了滑县县城之后,实在没有继续行军的力气,大多或坐或躺地赖在地上,有头一沾地,就呼呼大睡起来了。

只有原来甘陕绿营抬旗上来的,还有从开封左近招募来的民伕还有力气,忙着安营扎寨,当然硬寨是扎不出来的,勉强扎个“软寨”总比没有的强吧?

“贝勒爷,弟兄们实在是乏了,就让大家歇两个时辰吧……那些粤匪也不可能是铁打的,没有那么快追来的。”

僧格林沁身边的官佐还在安慰这位暴跳如雷的三军统帅,结果却被狠狠瞪了一下。

“还在想好事呢?当粤匪是八旗大爷兵啊?区区100里地就累成这样,真是把老祖宗的脸都丢光了!”

100里其实不少了,即便是现在欧洲国家的陆军,步行的开进速度也就是一天50华里左右,日行百里绝对是急行军了。说实在的,这帮八旗大爷兵们能在不到一日一夜里面走出那么老远,真是奋发了。

换作平时,他们一天能走20里地带兵的将官就该偷笑了——这帮八旗大爷兵其实就是北京城里面的普通老百姓,大多还是上了年纪的大叔,让他们当兵保卫国家,真是在赶鸭子上架。与其说他们丢了祖宗的脸,不如说祖宗在想当然……他们是在东北的老林子里摔打出的筋骨,怎么能指望北京城里面的普通老百姓和他们一样?

真是糊涂祖宗在办糊涂事情!

“让人安排饭食吧,吃饱了好有力气打仗!”僧格林沁叹了口气,“告诉下面的人,今儿军中不禁鸦片了,有瘾的都吸个饱吧!”

滑县县城离开淇县县城不过50里,按照寻常的大军开进速度就是一天的路程。如果粤匪急行军的话,半天也就到了。粤匪该是昨天下午从淇县大营出击的……如果他们在淇县真有大军的话,现在差不多也该到了滑县境内了。

……

脚步声轰隆隆的响动,听来整齐划一,似乎没有停歇的时候儿。一夜行军下来,杨秀清麾下的近七万将士只是稍有疲倦,他们可是从广西一路走过来的,早就练出一副铁脚板。这僧格林沁想让八旗大爷兵同他们比脚力,这脑子比起八旗的祖宗也清楚不了多少。

杨秀清当然是骑在马上的,区区50里的急行军对太平军来说根本是小菜一碟。无须他这个统帅拿出以身作则的姿态,就算他坐上64人抬的大轿子,下面的人一样是这个行军速度。

几骑快马从旭日初升的方向疾驰而来,都是捻军的侦骑,到了张乐行跟前勒住马,大声报告了几句。然后就看见张乐行策马到了杨秀清这里,笑呵呵地道:“追上了!追上清妖大队了,他们就在滑县县城!”

“清妖在做什么?”杨秀清低声追问了一句。

“在安营扎寨。”张乐行答道。

“哦。”杨秀清暗道一声可惜。安营扎寨大概就意味着不跑了,准备依托滑县城池同自己一战。他当然知道清军的行军能力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太平军精锐,若是摆开来打还可一战,要是比行军……走上三天三夜,这仗不打也赢了!

他扬了下手,李开芳、曾天养、杨秀聪等太平军诸将都靠了过来。

“清妖大队就在滑县,那里就是咱们一战定中原的地方了!”杨秀清满脸都是志得意满,“那些八旗大爷兵早先在东江就叫朱济世的兵打了个头破血流,现在该轮到咱们替天下汉人讨个公道了!”

“对,该替天下汉人讨个公道了!”诸将纷纷附和。

自领兵出洛阳北伐以来,杨秀清便开始渐渐淡化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而强调民族主义了。大军所过之地,虽仍然掳掠甚众,但不再砸毁佛寺、文庙,抓到读书人也不非砍头不可了。这些都是为太平天国坐天下做准备,所以这会儿,杨东王也没有提及上帝,只说汉人。

“大军离滑县15里展开战阵,洋枪左右军居中,东殿左右军遮护两翼,捻军马队和聩营居后。”

杨秀清并不打算给清军太多时间休息,因此命令大军在行进中展开,然后立即进入战场。

“东王殿下,立即开战的话人是没有问题,可马受不了啊。”张乐行低声道。

“又不让你的马队打头阵,”杨秀清摆摆手道,“而且清妖的马队比咱们多,至少有三万之数……咱们的马队暂时不能用,他们的马队也一样要休息。”他转头又看看曾天养、李开芳,“如何?有把握吗?”

曾天养笑了笑:“必胜!”

李开芳也重重点头:“僧妖头这回死定了!”

杨秀清安静半晌,突然道:“成天侯,曾丞相,李丞相,打好这一仗,你们都是我天国的功臣,都可封王!”

……

“贝勒爷,探哨发现粤匪大队了,就在20里外!”傅方大步走到僧格林沁身边。

僧格林沁只觉得自己被巨大的危机感击中,粤匪主力真的在淇县,而现在又是八旗新军最疲劳的时候……

“20里……最多两个时辰就要见仗了!”僧格林沁深吸口气,迅速做出了判断。

“召集诸将到中军议事。”

僧格林沁下令展开军议。6个旗的都统、副都统,除了留在开封的惠亲王绵愉都被召到了僧格林沁的中军,也就是原来滑县县衙的所在。现在滑县的地方官早就不知所踪,城内也没有什么老百姓,全都挤满了八旗兵丁。不过这么个小城无论如何摆不下十几万人,所以守城就不用考虑了,唯一可行的还是野战。

“咱们大清的国运就在此一战了!”

僧格林沁大声地宣布。

一张制作的很粗糙的军用地图上,滑县县城西面的平原上已经出现了几个代表粤匪的红色方块。所有的八旗将官,都注视着这个不大不小的红色方块。现场的气氛,一下便凝重起来了。

“来得好,该让他们瞧瞧咱旗下爷们的厉害!”镶蓝旗副都统肃顺第一个高声嚷嚷起来,虽然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不过大战在即,就该有这样必胜的信心。

“好,那头阵就是你们镶蓝旗的。”僧格林沁满意地点点头,“正白旗也一起上……居中路,正红、镶红两旗居左右,镶白、正蓝两旗合后。另外,6个旗的马队都集中起来,由我亲自掌握……”

第383章 八旗的血性(四)战

“杀清妖!上天堂……”

10月25日,临近中午的时候。大队大队红包裹头的太平军,出现在了滑县城头上瞭望的清军将领的视线当中,还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呐喊。显得士气无比高涨。

这一次,太平军是先展开阵形,再进入战场的。中间多是一个个较为严整的横阵,兵士们都肩扛上了刺刀的洋枪,数万把刺刀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寒光,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洋枪队之前是马拉的大炮,有12磅的,也有9磅的,还有一些是老式的土炮,都是在岳州所获得的吴三桂的“遗产”,现在用来轰打清军,倒是物尽其用了。所有的大炮加在一起,不下200余门,太平军的火力可着实不弱。

洋枪队两侧是冷热兵器混编的一个个大方阵,只见无数长达一丈三四的长矛如林而列,矛尖同样泛着寒光,让参加过城前岭大战的清军官兵都倒吸口凉气——今日太平军的矛阵,可比当日更多了几分肃然杀气,不知道有多少清军又当了他们的亡魂!

城墙下面,大约十四万人的八旗新军也在列队。之所以是十四万,是因为昨天派出去的马队还有万把人没有回来,不晓得是在回来的路上还是下了黄泉?

此时的八旗兵虽然号称新军,其实仍是半旧不新。步队的装备是冷热兵器混用,每个旗的三协步队中,配备褐贝斯和贝克洋枪的有两个协,配备鸟枪、抬枪和大刀片子的有一个协。马队则都是冷兵器,没有用火器的。每个旗还有一个炮协,配备36门9磅或12磅大炮,6个旗一共有216门大炮。和对面太平军炮队的数量相仿。不过质量上要更胜一筹,全都是清一色的洋炮,没有老掉牙的土炮。

另外,这些八旗兵的士气也不算太差。虽然别人都当他们废物点心,不过他们还自以为是八旗天兵,不少人依旧沉浸在祖宗昔日的荣耀当中。对于僧格林沁一味“慎重”的指挥,这些八旗汉子没有一个不抱怨的,所有人都憋着股气,不愿灰溜溜跑回北京城,都想和粤匪好好打上一场,怎么都不能丢了祖宗的人吧?

就在三军整队的时候,嗡嗡的议论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歇,到处都是。

“嘿,这回终于和粤匪对上了!他妈的早就该这么打了,咱们八旗天兵哪儿能被这伙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匪撵着跑啊!”

“可不是吗,咱们手里的洋枪可不是吃素的……这一仗怎么都得打死他们三五万的!”

“这帮粤匪在嚎什么呢?是不是在喊刀枪不入啊?天桥卖艺的都是这么吼的。”

“听说是什么上帝保佑,洋毛子的教,这帮粤匪放着好好的中国人不当,都他妈的信了洋教,没一个好东西,都该杀了!”

“对,都杀了!杀完粤匪再去杀朱逆,给福州殉国的施靖海一家报仇!听说那朱逆是个二毛子,也信洋教,还睡过不少大洋马,也不嫌骚……”

“那你就不懂了,这洋婆子有洋婆子的味道,那个丰乳肥臀的,捏着可别有滋味啊!”

“哈哈哈……”

说着说着就奔黄段子去了,大明的朱大天子在北边自然没有什么好名声的,满北京卖得最好的书就是白斯文的《欧游趣闻录》,如果不是盗版猖獗,白斯文靠稿费都能吃一辈子了。而且北京城的旗人小说家们,还在《欧游趣闻录》的基础上编了不少“同人”,十之八九都是小黄书,每本里面都有朱大天子和西洋骚妇的床戏。要放到后世,非给当黄文扫了不可!不过北京城的巡城御史可管不了这些“八旗小说家”,其中可有不少黄带子、红带子,还有正经的王爷、贝勒参加创作呢!再说这些“小黄文”都是丑化朱济世的,谁敢多管?这可是立场问题啊……

听见下面这些人嘴里不干不净说起荤段子,镶蓝旗副都统肃顺的脸色就沉下来了,这儿可是战场,不是茶馆!

“算了,由他们去吧。”一旁的正白旗副都统傅方却摆摆手笑道,“让大家伙放松一下也好。”

“可这也……”肃顺摇摇头张口刚想说什么,正白旗炮协的一个领催打着马就过来了。

“两位副都统,炮队已经摆好了,请下命令吧!”

正白旗的都统是僧格林沁,镶蓝旗的都统是奕山,前者是三军统帅,后者是早就在广州打仗打怕了,当然不会亲临前敌,都在后面的滑县城墙上督战。所以肃顺和傅方两个副都统,就成了清军中路的总指挥了。

另外,为了集中运用火炮,僧格林沁将六个旗的炮协也集中起来,摆在中路,现在216门大炮都摆放到位,可以开炮了。

傅方立上马背,举着单筒望远镜开始窥察敌阵,双方步队的距离较远,都在对方大炮射程之外。太平军的大炮也摆放出来,也足足有200多门,看来他们也打算用大炮开局了。

……

“东王殿下,清妖的炮很多,而且都是洋炮,打炮战怕是没有把握,还是让天国的勇士冲锋吧!”

说话的是李开芳,上一回在白沙镇,太平军的轻步兵冲锋打了湘军炮队一个措手不及,现在他还想要如法炮制。

“好,调两个轻步兵旅上去,注意要散开队伍。”

太平军的轻步兵其实早就准备就绪,命令一下来就喊着“杀清妖、上天堂”的口号打起了冲锋,当然不是密集队形,而是散兵阵型。了解滑膛枪时代陆军作战方法的人都知道,较之死板的线列步兵战术,灵活的散兵战术更注重士兵的主动性和经验。因而这个时代欧洲各国的散兵都会得到远高于线列步兵的军饷,当然他们的枪法和战斗经验也远比普通步兵丰富。

“弟兄们,散开些,如果清妖的炮瞄准我们就就卧倒。”

指挥这两个轻步兵旅的是太平军师帅李秀成,没错,就是历史上的忠王李秀成。不过现在的太平天国将星云集,还轮不到他来大放异彩。

“傅方,你看看这算怎么回事儿?粤匪怎么派了千把人来冲锋了?这样散的队形也冲不动啊?”

肃顺有些不大明白太平军的战术,扭头问身边的傅方。

“这是散兵。”傅方咬咬牙,“他们用的是来复枪,比普通的滑膛枪打得远,大概有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