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78章

天朝之梦-第178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英法美俄普奥西等列强在中国的外交官,则恨不能从本国调兵来把朱明给踩平了——朱明哪里是在复辟,根本就是在搞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新兴国家所执行的军事、外交和工商政策完全参考欧洲!听说再过一阵子还要出台宪法。这就是走强势君主实君立宪的路子,和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还有拿破仑的法兰西没有太大区别!要是不趁早把朱明的“革命”扑灭在萌芽当中,将来东方还有欧洲人横行霸道的好日子?

可是,他们这些外交官说了又不算,他们不是各自国家的沙皇、国王、首相、总统,不过是地位不高的小外交官而已。就算向国内提出相应的建议,正值多事之秋的欧洲列强多半也没功夫料理东方的事情。

于是,在上海的列强领事反复商议后得出的办法,就是想方设法促使明清议和——无论如何要把朱明扩张的步伐给阻挡住!同时也让满清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太平天国!要不然让这帮流寇攻占了北京城,满清的没落可就再也无法阻挡了。

这个基调定下,那下面就是找机会推动明清媾和了。而吴春秋就在这个当口和威妥玛一起来了上海,还请英国人帮着斡旋“交换俘虏”的事宜了。

……

“白先生,同朱明议和是你们大清唯一的出路!大英帝国出面斡旋此事就是在帮助大清!到了现在这样的地步,难道你还以为大清有消灭朱明的实力吗?”

阿礼国说这话时的语气也极为沉重,似乎充满了惋惜。他顿了一下,又接着道:“据我所知,目前正有另外一支总兵力达到数十万甚至有一百万人的叛乱武装正在向北京接近!他们很有可能会占领北京城!如果……你们没有办法集中全部的兵力去坚守北京的话!而一旦失去了北京,大英帝国和其他列强很难确定大清朝廷是否还可以代表中国!”

听到这话白斯文有点想拂袖而去了,这洋鬼子,简直就不是人养的!大清已经给了你们那么多好处,你们居然连谁代表中国都很难确定了!

“阿礼国先生,你们难道还指望朱逆或是粤匪承认我大清签署的各项条约?”白斯文沉着声反问道。

阿礼国也在心里叹了口气,说起这事儿也是两难——英吉利的意思,大明是大明,大清是大清……不是一个国家啊!如果大清完蛋,大明把大清的地盘都占全了,那不是大明继承大清,而是大明消灭大清,就是一个国家消灭另一个国家!和俄罗斯吞并波兰是一个情况。能让沙皇继承波兰和外国签订的条约?这也不合国际公法啊!

“白先生,我只能明确告诉阁下,如果大清朝廷失去北京,列强肯定会重新考虑他们所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是哪一个……这也是国际惯例。”

白斯文的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点:“阿礼国先生,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得上奏朝廷……对了,这事儿是朱逆提出来的?如果他能向朝廷请罪求饶,或许朝廷可以封他一个藩王。”

阿礼国白了眼白斯文,心说,你脑子没进水吧?这个时候朱济世会提出求和?要不是大英帝国拦着,明军都打到两江了!

“白先生!这是大英帝国提出的建议,并不是明国所提出,如果大清朝廷同意,我们大英帝国会联合列强向朱济世施加压力,迫使他接受和议。”阿礼国顿了一下,又问,“另外,交换俘虏的事情有没有可行性?”

这事儿也难!白斯文盘算了一下,用20000个旗人换延恩侯一家子没问题,还有那个什么海澄公郑家,真没听说过?要是还有后人的话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给明逆也无妨。可是衍圣公孔家可不能给朱逆!朱逆现在对汉人士大夫的吸引力已经不小了,要是再得到衍圣公一族,这天下读书人还不都背清投明去了?

这朱逆的算盘还真是歹毒啊!

“想要衍圣公?这个朱逆的眼光还不错啊!”

白斯文送走了阿礼国后,就找还留在洋务大臣衙门里的林则徐、赛尚阿商量明清议和和交换俘虏的事情。

林则徐听到朱济世想要衍圣公,呵呵笑了起来。“朝廷也该有所表示。”他回头看看赛尚阿,“鹤汀,是不是该推荐孔伯海当山东巡抚兼团练大臣啊?”

伯海是孔子七十四代嫡长孙孔繁灏的号,孔家则是山东头一号大豪强,就是曲阜一地的土皇帝。当然也是出了名的墙头草,谁打过来就投靠谁。不过这一回却遇到一个死对头太平天国,洪秀全哪儿可没孔夫子的牌位,所以委孔繁灏当山东巡抚无疑是一步好棋,既可以向天下士人显示满清已经改弦易辙要和士大夫共天下了。又可以利用孔家的财力和号召力对抗太平天国——当然,朱明要是打到山东,孔老夫子的后代一定会倒戈投降的。

第315章 投降路线加逃跑路线?

“混帐!都是混帐!林则徐混,赛尚阿混,陆建瀛(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混,白斯文也是个混帐王八蛋!大清朝还有没有明白一点的官儿?还有吗?”

养心殿东暖阁里头,道光皇帝正跳着脚在骂。他今年已经66岁(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最近还因为心情郁闷吸上了鸦片,还不过瘾,又磕起了白斯文进献的“万忧解”,才能勉强支撑着上朝理政。不过心情还是烦躁不安,动不动就发火骂人,完全没有昔日仁君的风范。但是像今天这样暴跳如雷的样子,还真是不大多见。

道光之所以这么生气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今天军机处把林则徐、赛尚阿、陆建瀛、白斯文四人联名的折子《请办团练保满洲和朱明剿粤匪疏》递到了道光皇帝御前。

这份上疏里面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四条:第一是重用汉臣大办团练,还不是一般的重用,而是要赋予汉臣全权,还要允许汉臣在本地当官——其实就是任由下面的地方汉官勾结豪强搞割据!甚至直接提出要让李文安当安徽巡抚,让潘曾绶当江苏巡抚,让孔繁灏当山东巡抚……这种事情是当臣下当奴才的可以提出的吗?

第二是大力开发和保卫满洲——呃,这个好像不错吧?可是折子里面却提出要求皇上亲自坐镇盛京指挥开发满洲事宜,还提出要给北京城里的旗人分配满洲土地,把京城里的旗人都安置到满洲去,还要允许这些得到土地的旗人把地租给汉族佃户耕种……用这个地租来替代原来的旗饷,把银子省下来办新军搞新政。这一条意见怎么看都像是建议朝廷跑路去东北啊!同粤匪和朱逆的仗还没打,就要逃跑,这大清朝还混得下去吗?

第三是同朱明讲和!还是割地讲和,请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等列强出面联合调停,以割让福建、江西、广西三个省为代价,换取同大明王国停战,好集中精力对付粤匪!

第四则是提出了对付粤匪的办法——逼其锋芒,让开大路,占据两厢,诱敌深入,最后死守京师与贼相持。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要不战而把粤匪放到北京城下……

这四条建议怎么看都像是投降路线加逃跑路线啊!要是道光答应下来,岂不是成了败坏祖宗家业的亡国之君?

“穆彰阿,你也是混帐!这样的折子你也敢往朕这里递!”

穆彰阿当即就是免冠叩头:“皇上!咱大清真是大难临头了哇!林则徐、赛尚阿、陆建瀛和白斯文都是在为大清着想才上这种折子的!奴才觉得,他们提出的四条建议是大清的活路!靠现在朝廷的兵力,百万粤匪是打不过的,二十万朱逆精兵更打不过,如果硬要在河南、直隶决战,我八旗子弟就得把血流干了……到时候非但要亡国,而且还会灭族!皇上哇,您可千万要三思,要三思啊!”

说到后来,穆彰阿竟然大哭起来,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个奸臣的帽子。不过他的“奸”是对于中国而言,而非对满清而言的。对满清来说,穆彰阿可是大大的忠良!

看到穆彰阿痛哭流涕,道光的眼睛一酸眼泪也下来了:“你也说打不过,林则徐、赛尚阿说打不过,僧格林沁和惠亲王也说打不过……这大清莫非要亡在朕手里了?朕到底做错了什么?穆彰阿,你说说,朕到底错在哪里啊?”

穆彰阿摇了摇头,哭着说道:“皇上,您没有错,一点没错……而是咱们八旗子弟太不争气,悠游嬉戏了200年,昔日的血性早就消磨干净了!而且人也忒少,拢共才一百多万,实在禁不住消耗!自打朱逆在广东造反到现在,咱们八旗已经损失了快有五万人了!五万啊……在汉人连九牛一毛都不算,在咱们旗人,那就是百分之三四,咱们有几个五万可以损失?

皇上哇,现在咱们不能让八旗子弟去当粤匪的锋芒!挡不住,也死不起!”

道光跌坐在炕上,目光定定地看着穆彰阿:“穆彰阿,你老老实实告诉朕,朕的20万八旗新军到底能不能战?能不能在开封城把粤匪挡住?”

听到道光的提问,穆彰阿倒吸口凉气,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道光皇帝不顾一切要和粤匪决战——那可是百万粤匪啊!

开封城守不守得住另说,可这旗人的性命肯定是要死上许多的。起码死个十几万二十万的……眼下扩编新八旗的进展缓慢,顶天只募集到十万各族青壮。少不得还要拿老八旗的命来拼!如果老八旗在北京周围再死个十万青壮,这个元气可就要大损了!八旗子弟拢共一百五六十万,但不是都聚集在北京。还有不少散在各地驻防——在20多万八旗兵中,驻防八旗差不多占一半,有十余万,算上老弱妇孺至少有三十几万八旗是在各地驻防的。另外,四五十万八旗蒙古大多散在内蒙草原上面。

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最多就五六十万,按说也应该能拉出至少十几万青壮。可是这五六十万人里面还有不少是亲贵子弟呢!旗人当官的路子多,满大清的文武官员里面至少一半的实缺是给旗人预备的,这么多官加上他们的家属的户籍都落在北京(八旗户籍都在北京),可是能把他们和他们的子弟拉去当兵吗?赛尚阿自己家里面也有一堆不成气的纨绔,让他们去当兵上战场?僧格林沁还不头疼死?

所以这京旗兵里面是没有八旗亲贵和中高级官员子弟的(除非是当高级军官),一水儿都是出身贫寒的旗人子弟。这样一来,五六十万北京的八旗子弟里面能挑出十万精壮都是带引号的!而且这十万“精壮”也不可能都上前线,还得有不少保卫京师、保卫皇上、保卫各家亲王、郡王、贝勒爷……

最后发给僧格林沁的八旗兵,都是老幼参差不齐,年长的都够给僧格林沁当爹了,年幼的就十三四岁,都还没发育好呢!让他们上战场去和粤匪拼命?看着也没戏啊。

不过穆彰阿的气还没抽完,道光皇帝又来了一句:“至于开发满洲的事情容朕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穆彰阿这个心都要凉透了,再考虑,百万粤匪就打过来了!皇上,您当几十万八旗子弟移居关外是朝夕就能办好的事情?

“和朱逆可以先谈起来……”道光皇帝又道:“荆州八旗是祖宗之民,总要想办法搭救的,那个什么延恩侯的可以给他们,还有郑家的人,去找找看,有的话也给他们。不过衍圣公不能给!就封孔繁灏当山东巡抚兼团练大臣吧。”

穆彰阿闻言却没有领旨,却愣愣看着道光:“皇上,就封孔繁灏一个?还有潘曾绶、李文安、曾国藩和林则徐呢?最要紧就是林则徐,一个两江总督怎么都要给的!”

“给……给林则徐一个两江总督!”道光皇帝又跳了起来,狠狠瞪着穆彰阿。

穆彰阿重重磕了个头:“皇上,这个总督一定得给!林则徐手里有四万兵!没有两江总督的差事,怎么给这四万兵筹饷?这兵无饷自乱,如果江南一乱,朝廷的岁入起码要减少一多半!而且江南现在才多少兵?赛尚阿的八旗兵顶天能凑出两万,杂七杂八的绿营加在一起最多三四万,而且都是不能打的。再没了林则徐的四万练勇,朱逆打过来怎么办?”

第316章 朱济世和阿里

“朱逆要是打过来,凭林则徐的四万练勇就能保住江南了?”

道光皇帝的咆哮几乎快震塌了屋顶。下面跪着的几个军机大臣,除了穆彰阿全都不发一言,只是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好一副忠实奴才的模样儿。

眼下的大清朝,真是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儿了!自朱济世在广东沿海举兵至今,满清已经丢掉了二十多万军队,其中还有好几万八旗劲旅!而且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已经是朱明的天下。这样的形势比之当年的三藩之乱已经差不了多少了。不,不是差不了多少,而是差了很多!

因为除了朱明,还有一个太平天国!号称百万人的大军已经到了襄樊,恐怕不日就要进军中原了!当年明亡清兴的形势再度上演,只不过明清换位,大清成了两下夹攻之下即将溃决堤一方。

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有什么话好说?还能给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