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蚍蜉天道 >

第27章

蚍蜉天道-第27章

小说: 蚍蜉天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宣看了看杜子腾,又看了看那蟠桃,一把接过,谢道:“道友果然光明磊落,如此,我就谢过道友,等我吃了蟠桃,我等再打。”

说完,狼吞虎咽的吃了那几个蟠桃,一抹嘴唇,道:“我吃完了,道友请。”

杜子腾哈哈一笑,道:“孔宣你不必如此麻烦,只要你能将贫道这根竹杖拔起,贫道就算输了。”说完,拿出一根竹杖,往地上一插,让孔宣来拔。

孔宣一见杜子腾在地上插了一根竹杖,哈哈一笑,道:“道友太小看我孔宣了,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便拔那竹杖。却纹丝不动。心中大急,身后又显出五色神光,向那竹杖刷去,却又是纹丝不动。

等五色神光刷完,孔宣累得大汗泠泠,那竹杖却还纹丝。孔宣心中明白,对方神通广大,不是自己所能力敌,连忙行了一礼,道:“道人神通广大,孔宣不如,甘愿认输。”

说完,又向通天拜道:“我孔宣一言九鼎,既然已经输了,就拜你为师,望老师怜悯。”

通天哈哈大笑,忙扶起孔宣,对孔宣道:“如此,孔宣,你可为我门下三弟子。多宝、赵公明,还不过来见过师弟。”

两人过来见过孔宣。

通天收了孔宣,心情大好,与杜子腾谈茶说道。不提!

第五章 大劫之始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却说禹请来杜子腾消灭大妖之后,这水患没有了妖族的兴风作浪,水患到比以前好治理多了。

禹在治理过程中,走遍了九州,九州当时为轩辕黄帝所定,有杜子腾所制天地洪炉九个大鼎镇压。九州既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豫州是九州的中心,禹的部落就在豫州的五岳之一中岳嵩山,禹无论南来北往,还是东奔西走,都要经过嵩山。

不过,由于治水工程时间紧急,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禹心中虽然牵挂老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却没有时间,更是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她们。

禹三次经过家门,第一次却是妻子临产,他却没有时间进家门。第二次却是家中的孩子在门口玩耍,禹却没时间相认。第三次,却是家中老母坐在门口想念儿子,嘴中叹息。禹还是没有时间尽孝道。这就是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

禹经过几年研究,终于摸清了黄河水道。他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

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

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

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

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治水过程中,禹还凿开了荆山、太岳、王屋、太行、常山、太华、熊耳、外方(嵩山)、桐柏、大别、衡山等大山。

疏导了弱水、黑水、黄河、长江,又导漾水入汉水、长江,导沁水入济水、黄河,导失(左有三点水)水入汶水、大海,导渭水、汇沣水、泾水入黄河,导洛水会涧水、缠(左为三点水)水、伊水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

在治水的同时,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

禹命令伯益教人们种植水稻,命后稷给老百姓难得之食,并相互调济,使老百姓又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治水之后,其声望一下子超个舜,受到人族的爱戴,其时,舜已经到了晚年,其身体大不如以前,如此就将人皇之位让给禹。

禹继承人皇之位后,就将天下所有部落该为夏,就九州分封治理,还将九鼎作为人皇象征。禹老后,他一改三皇五帝禅让制度,将人皇之位传给了启,又称夏启,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王朝时代。

夏启死后,过了许多年,到了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既是夏桀。

夏桀残暴不仁,人民忍无可忍,终有大贤成汤出,受到人民拥戴,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又经过几百年,终于到了商纣王手中。

如此,一场封神大战终于拉开席幕。

PS:这章算是过渡!无量天尊!

第六章 纣王进香

商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

帝乙生有三子:长子曰微子启、次子曰微子衍、三子曰寿王,既是纣王。

一日,帝乙游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忽然园内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见状,托梁换柱,力大无比。

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见状,以为寿王是神人,于是忙上本帝乙立东宫,帝乙听之,于是立寿王为太子。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于是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城朝歌。

商纣即位,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纣王七年春二月,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

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

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

纣王坐在龙座之上,打了一个哈欠,问手下驾官:“有事上凑,无事朝散。”

话未说完,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却是那首相商容。

商容道:“臣商容待执宰相之职,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一听,问道:“女娲有何功德?竟能让朕轻万乘,放下九鼎之尊,往而降香。”

商容道:“女娲娘娘乃人族圣母,六圣之一,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一听,道:“准卿奏章!”

纣王还宫,旨意传出。

第二天,纣王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纣王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纣王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端的是气势磅礴。

前至女娲宫,纣王离辇上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

纣王观看殿中华丽,只见殿前华丽,五彩金,金童对对执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纣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纣王正看此宫,只见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然一阵狂风起,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只见女娲容貌瑞丽,美幻绝伦,瑞彩翩国色天姿,奇*shu网收集整理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

纣王一见,顿时神魂飘荡,看得目瞪口呆,色心大发,兽血沸腾,自言自语道:“世间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女子,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却并没有如此艳色。”

心中想着,于是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将取来,献与纣王。

纣王深呼一口气,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诗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作完淫诗,看了看女娲之相,又勿自得意了许久。

商容一见纣王写的那首诗,吓得差点魂飞魄散,连忙启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女娲乃人族圣母,六圣之一,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调风顺,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渭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於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德政耳!”

纣王看正兴致大发,见商容扫兴,顿时不悦道:“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无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是孤之遗笔耳。”

说完,就回朝。

文武百官见状,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箝口而回。

纣王刚出女娲宫,忽然见女娲宫左侧还有一庙金碧辉煌,竟然不下于女娲宫,心中一惊,问道:“那里是何人的庙宇,竟然有如此规模,而且居然能跟造人补天,六圣之一的女娲娘娘并列?”

旁边的商容听后,道:“此乃圣父,圣父乃有德古神,曾协助女娲娘娘造过人,相传,第一个人却是圣父所造,实实在在是我人族之父。后更是传我人族生存之道,而且屡次解救我人族于为难之中,昔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引得天河之水水淹大地,是圣父运用大神通化为一只大天鹅,将洪荒万物背负于其背,使得这人族免受其难。又助大禹王诛十妖,助其治水。倘若没有圣父就没有我人族今日的辉煌,而且我人族的伏羲神农轩辕三位人皇均出自圣父门下,故圣父能以女娲娘娘并齐,而受我人族之香火。”

纣王一听,心中一惊,道:“如此,陪朕进去看看!”

众臣一听,忙陪纣王进去。

纣王走见圣父宫,只见那宫殿灯火辉煌,日夜不熄,那圣父神像,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仔细看时,那神象发出玄黄之光,一波波的四散开来。

纣王一见那神像,心中一叹道:“没想到圣父是如此人物。”又想到女娲那美丽绝伦的模样与面前圣父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模样,两人放在一起,倒也般配非常。

纣王越想,心中越是嫉妒非常,暗道:“想朕是九五之尊,却还比过一尊雕像吗?”心中想着,更是嫉妒非常,忙对众臣道:“圣父能助大禹治水,却不能帮朕平定北方叛乱,想来也是夏朝之臣,亡国之臣有何德跟女娲娘娘并齐,他朝之师有何能受本朝香火,传我的令,即日就将这圣父庙改成朕的行宫,只有朕才配跟女娲娘娘相伴。”

像商容一样忠臣之士一听,立刻跪下劝说纣王,道:“陛下,望三思啊!万不可如此!”

纣王一听,心中更是嫉妒非常,大怒道:“想朕是九五之尊,却比不过一尊雕像吗?谁敢再说,杀无赦!立即摆架回宫。”

众臣一听,不敢造次,连迎送纣王回宫。

天子驾回,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

时逢望辰,三宫妃后朝君,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朝毕而退,按下不表!

却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皇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

女娲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念道:“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