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阳神 >

第36章

阳神-第36章

小说: 阳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月和尚提到这门拳法的时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除了武功到达先天境界的武师才能施展,否则就会伤害身体。第二是天赋异禀的人,所谓天赋异禀,就是天生身材高大,体壮如牛的人。

很明显,洪易看出,这个铁塔一般的壮汉,正是天赋异禀的威猛大汉。

云蒙国的武学圣地,叫做玄天馆,曾经和大禅寺一度齐名,不过现在大禅寺泯灭,玄天馆依旧屹立在东边的草原之上,人才辈出,为云蒙国输送大量的高手。

“要是我没有读过印月和尚的注解,修炼过大禅寺的武功,还真看不出来这卖艺人的拳法来路。”

这些念头,在洪易的心里只是一闪而过。

他放下金钱,看见这老头,壮汉,小女孩差异惊奇的目光,只是轻声道:“大乾律法禁止民间拳棒,虽然卖艺挣口饭吃,那些衙役城防并不会前来多事抓捕,但这是玉京城,天子脚下,你们演武卖艺,说不定就真会招来兵丁,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再说,我看这丫头还小,风餐露宿的,也可怜了些,你们拿着这些钱,租个房子铺面住下,做点小生意,也好歹过安稳的日子。”

一下看见这么多的钱,金子银子花了眼睛,周围的人也都发出了哦呀的声音,有的人眼睛中显露出贪婪的目光。

天桥之上,本来就是三教九流都有,此时洪易一下掏出这么多的金银来,自然令人眼热。

“敢问公子贵姓?”那老汉明显迟疑了一下,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却也不敢收下。

“我是武温侯府的洪易。”洪易道。

“武温侯府……”一听到武温侯府,周围贪婪的人目光都一下收敛了,同时也对洪易的给钱并不惊讶,大乾朝的王公侯府,却也并非都为富不仁,过年过节都开粥场,行善事,遇到穷困潦倒的人,也都不吝啬钱财。

“原来是武温侯家的公子,难怪这样出手大方,救济穷困。”

“这还不算什么,人家理国公府的景雨行小国公,那才是真叫出手大方,上次也是到天桥来,碰见一个潦倒病怏怏的等死的武师,直接给他请了大夫,后来又给本钱让他做生意,帮他娶了媳妇,这才叫出手大方。”

周围的人纷纷细细议论。

洪易也明显的感觉到周围人的变化,知道就算钱财露白,也不会怎么的,反而会增添名声,心中叹口气:“虽然要离开侯府了,但也算是一举两得,结实下这三个人,以后练武之时,也可以请教请教,我中了举人,他们肯入籍为仆,管事情,倒也不错。也顺便为侯府增加点好名声。这三个人,虽然来路神秘,但身怀武功,不偷不抢,睡城隍庙,卖艺挣钱,倒也身子骨正当,不是奸人邪徒。”

洪易看人自有一套。

中举人之后,自然有很多破落户,或者贪图免税的农民前来卖身为仆,依附图个恩荫,要知道举人在官府都有说话的权利,普通小户人家打个官司都要倾家荡产,要是依附个举人,虽然卖身为了奴仆,但却能仗势欺人。

这三个人,虽然武艺神秘,但武艺在大乾境内,却是难以通行,高低都不行。武艺高强,树大招风,被官府绞杀,强如大禅寺,都飞灰湮灭。武艺低了,更容易被官府缉拿。

那种高来高去,独来独往,视官府朝廷于无物的江湖人物,在如今大乾王朝的盛世,早就已经绞杀得一干二净。除非是在民间隐藏,图谋大事的邪教,但这也是暗中发展,组织神秘,不会打出门派来招摇,但依旧会招到官府围剿追杀。

“原来是武温侯府的公子,如此恩义,请受小老儿一拜。铁柱,小穆,快点上来拜见恩主。”

老头听见了洪易自报名头,知道拿了这些钱,也不会遭来灾祸,连忙拜倒在地上。

那铁塔一般的大汉,还有那小姑娘,也连忙跟着老头下拜。

其实他们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不然也不会睡城隍庙,洪易这笔钱,却能让他们渡过难关,实在是救命之恩。

洪易却不矫情,大大方方受了这几拜,大恩自然要受拜,也要受谢,这是道理。

“嗯,你们安排临街的铺面住下吧,先安顿下来,如果有什么麻烦,到武温侯府找我。”洪易点点头,又带这三人下了天桥,到旁边的客栈住下,随后便回到了侯府。

×××××××××……………

回到侯府之后,洪易也没有多想,洗漱过后就开始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他依旧无所事事,出了侯府来到那三人住的地方,发现这老头,壮汉,小女孩已经在商量租铺面做小生意的事情。

能安稳下来,这三个风餐露宿的人自然想安稳下来。

洪易看着他们并没有出什么事情,倒是点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话,也没有提起武功的事情,而是直接回府去了。

到第三天一大早,洪易刚刚起来,就听到侯府外面敲锣打鼓,鞭炮炸得震天响,那个紫玉的丫鬟跑进来,眼神差异的看着洪易道:“少爷,报喜的人在外面等着,你中举第一名,解元。”

第六十二章 恩主(上)

“中了么?”洪易看见进来的紫玉丫鬟,从容地站起身来,弹了弹衣服,显得一副镇定自若,气定神闲,好像早就知道结果的模样。

紫玉看见洪易这个不慌不忙,不惊不喜的样子,倒是惊得退了一步,显然是没有想象到他居然这样的镇定。

“箱子里面是我昨天换来的几十吊清钱,你喊黄玉,红玉,蓝玉进来,一起把钱提出去打赏那些报喜的人。”

洪易说了一声之后,让四个丫鬟一人提了十几大吊钱,跟随自己到了侯府的门口。

果然侯府正门口,鞭炮轰鸣声中已经拥了一大群报喜的衙役,还有周围看热闹的人,除此之外,侯府内的一大群奴仆,护院,丫鬟,婢女,老妈子也从屋子里面拥出来,在走廊里面观看这个热闹。

“这下洪易可翻身了,成老爷了。”

“虽然咱举人老爷也看得多,但第一名解元却是个新鲜事儿。”

“能中举人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更别是第一名了,要是能在以后会试中中会元,殿试中状元,那就是连中三元,听说只有前朝宰相李严才有过呢。”

“士绅免税,啧啧,这一下,就发达了。”

此时,洪易耳朵里面听见议论纷纷,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心中明白科举考试不论是在民间,还是王侯公卿的府邸里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说侯府的人见识多,一个举人也并不像平常的乡下那样轰动,但第一名解元,却还是很有分量的。

不过在门口热闹的时候,正府之中,赵夫人却坐在椅子上,满面寒光,一口一口的吃着茶,手上的那只白猫都乖乖的躲到了角落里面,生怕又被抓下毛来。

旁边的丫鬟都知道,这是赵夫人大发雷霆时的前兆,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憋在旁边。

“去告诉吴管家一声,给侯爷一个信儿,今天晚上,务必抽空回家一趟。”

良久,赵夫人捏了捏手里的茶杯,想摔在地上,但是终于忍住了,轻轻放下,吐出这样一句话。

门口,洪易把钱都散完,让报喜的衙役去吃酒,现场逐渐的冷清了下来,只剩下一堆的鞭炮屑,几个门口的豪奴一边打扫,一面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

“这举人是中了,等会晚上,却要想好一个措辞,好搬出去成家立业。”

洪易心中考虑的是怎么向洪玄机措辞,虽然现在自己身份有了,搬出去是迟早的事情,但想起洪玄机隐含杀意的言语,洪易不知道怎么的心里有些发寒。

就在这时,街道角落处,突然转出了几顶轿子,远远的停住,下来一群年轻人,洪易也不认识,但这群年轻人却是好像认识洪易多年一样,一个个热情洋溢,远远就拱手道贺。

“洪兄,恭喜恭喜,恭贺你高中解元,夺了魁首,为兄和几位同年特来送上贺礼,还望笑纳。”

同时,这些人身边的奴仆,都把一包一包的礼物搬了过来,同时,这些人送上礼单,让洪易过目。

“这个白银五百两?绸缎三十匹?那个白银三百两?雪纸十道…………”

洪易看着几份礼单,上面的礼物都可以算上隆重,一共加起来,价值恐怕也有两三千两银子。

“这都是同时考中的举人?”

洪易这才算明白,这群人虽然自己不认识,但却都是一起考中的举人,虽然不熟,但却是同年。

官场上,同年可都是相互扶持的对象,拉社结党,都免不了同年的份。就算是素不相识,但一说是同年,立刻比亲兄弟还亲。

虽然现在都是举人,还谈不上做官,但拉社结党,攀交情的事情,却要早早开始。

“这些人,都是玉京城中富户弟子,有钱却没有权,现在有了功名在身,自然舍得花费银子。这礼物不收,却显得我清高不合群,倒也是个没有意思的事情。”

这些举人,都是玉京城富户的弟子,却并不是王公侯爷子弟,因为一般王公侯爷都走恩荫那一条路,不用考试,也只有洪易这样极不待见的庶子才会走科举道路。

想明白这个关键后,洪易也就收了礼单,同时给了府邸门口的几个豪奴打赏,命他们把礼物都送到桂花厢房去。

打理好一切后,拱拱手,“诸位年兄这么快就收到了喜报?真是快捷。”

“哪里哪里。”其中一个年长的道:“喜报是先从末尾名次一直到第一名才传,年兄是第一名,自然最后才传到。不知道洪兄有没有空儿,和我们去乡下一趟?我打听到,乡下也有几位清寒的同年,这会儿也应该收到了喜报,咱们一起过去道贺,意思意思,也算是扶持一把。然后拉来,拜见座师。”

“这次我们的座师却是礼部尚书李神光大人,也亏得咱们出生好,是天子脚下的乡试,要是别的地方乡试,哪里轮得到尚书大人这样的座师。”

另外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摇着扇子,慢条斯理的道。

一共来道贺的有六个人,分别姓韩,张,赵,王,方,刘。洪易刚刚看了下礼单,基本上清楚了这些人的底细,基本上都家财万贯,却又算不上是巨商的中等富户。

如果是巨商的话,自然有关系拉上王侯公卿,朝廷重臣。

不过这些不上不下的中等富户,在玉京城基数极大,也集中了大量的财产。

“既然要去乡下见清寒的同年,那我也得准备一份礼物才是。”洪易道。

“那不用,洪兄的那一份,咱们已经准备好了,一起坐轿去吧。咱们可是头一次坐轿,得试试这个滋味。”

一个姓韩的少年笑了起来。

只有举人和官员才能坐轿,这是大乾皇朝的规矩,其余就算再有钱的坐轿也是违法。

××××××××××××

一通应酬之后,直到下午,洪易才从乡下回来,然后和一大群同年举人到尚书府拜见座师李神光。

但是到了门口,却看见挂了大牌子,“谢绝会客”。

于是众举人都怏怏而回。

洪易看见这样的情况,也乐得图个清净,和那些同年一一道别之后,天色已黑,于是把轿子转到临街的铺面。

这是临街一间小小的刚开张的铺面,木板都刷上了新鲜的桐油。

里面摆放着的是新进的货物,针头线脑,杂七杂八的一些东西,是一间杂货铺。

一个穿着布衣,身手麻利敏捷的小女孩,正在拿着一大块块的木板,准备把铺面的门关上。突然看见一辆轿子在门口停下来,于是停住了手脚,呆呆的看着。

直到看见洪易下了轿子走出来,这个小女孩才啊一声,连忙又拜下去,“恩主来了。”随后放开喉咙,朝铺子里面喊:“爷爷,叔叔,恩主来了。”

第六十三章 恩主(下)

“谢已谢过了,别再谢了。”

看见小女孩拜了下去,洪易连忙把虚拉了一下。

这个时候,微微黑暗的铺子里面也走出两个人,正是那个老头和铁塔一样的壮汉,看见洪易,口称恩主,又要拜下去。

“吃过饭了没有?我进来坐坐,说些话。”洪易打量了一下这个铺子,虽然不算大,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里面摆的杂货也是井井有条。

“忙和了一天,还没有来得及吃上,刚刚煮上。铁柱,把房间里面的油灯点上,小穆,给恩主沏茶。”老汉连忙说话,一面把洪易请进了铺子后面的房间中坐好。

这临街的房子,前面是铺面,后面是三间房屋,一个天井,天井中央还有一口水井,水井旁边,是一口锅,炉灶,案板,上面有切得整整齐齐的菜叶子,还有半块猪肉,饭已经在锅里面闷出了香味。

这是标准的玉京城中等人家的房子和晚饭。

这一家三口,两天前还是街头卖艺,风餐露宿,睡城隍庙,现在却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一切都自然归功于洪易。

在房子里面点上了油灯,洪易坐在正中央吃着茶,老汉,铁塔大汉都搬个小凳子坐着,而小女子却在天井里面忙碌起晚饭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